本文目录一览

1,妨碍公务罪的定罪标准

妨碍公务罪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妨碍公务罪的定罪标准

2,什么叫妨害公务罪

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什么叫妨害公务罪

3,妨害公务罪是什么罪

妨害公务罪,又称“阻碍执行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中国刑法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一种。主要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侵害的对象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并且是正在依法执行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2)在客观上表现为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所谓暴力通常表现为殴打、梱绑、禁闭等侵犯人身的强力行动;所谓“威胁”通常表现为以杀害、伤害、毁灭财产或毁灭名誉等形式实行精神强制。(3)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是国家工作人员正在依法执行公务而有意用暴力、威胁方法进行阻碍。

妨害公务罪是什么罪

4,防碍公务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妨害公务罪量刑标准 1、妨害公务犯罪情节一般,造成的社会影响较小,未造成轻微伤以上后果的,量刑起点为拘役四个月。妨害公务犯罪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量刑起点为有期徒刑一年。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妨害公务造成的后果等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1)每增加轻微伤一人,可增加一个月至三个月刑期确定基准刑; (2)每增加轻伤一人,可增加三个月至六个月刑期确定基准刑。 3、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增加基准刑20%以下: (1)严重扰乱公共秩序的; (2)造成财产损失数额较大的; (3)煽动群众阻碍依法执行公务、履行职责的。 4、公务人员执行公务行为不规范的,可减少基准刑10%一20%。

5,妨害公务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在处理妨害公务罪立案标准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划清妨害公务罪与人民群众抵制国家工作人员违法乱纪行为的界限。极少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假公济私,滥用职权,违法乱纪,损害群众的利益,引起公愤,群众对之进行抵制、斗争是应当支持、引导的。  2、划清妨害公务罪与人民群众因提出合理要求,或者对政策不理解或者态度生硬而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发生争吵、围攻顶撞、纠缠行为的界限。群众围攻、顶撞国家工作人员,通常是由于群众对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宣布的某项政策、决定、措施不理解,有意见,向国家工作人员提出质问,要求说明、解释、答复、由于情绪偏激、态度不冷静、方法不得当而形成的村国家工作人员的围攻、顶撞行为。在围攻、顶撞过程中,常伴有威胁性语言和类似暴力的推擦、拉扯行为,在客观上妨害了公务。

6,妨碍公务罪如何判刑

妨害公务罪量刑 1.量刑起点和基准刑 构成妨害公务罪的,在三个月拘役至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根据妨害公务造成的后果、犯罪情节严重程度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增加相应的刑罚量: (1)每增加轻微伤一人,增加二个月以下刑期; (2)每增加轻伤一人,增加三个月至六个月刑期; (3)毁损财物数额每增加二千元,增加一个月至二个月刑期; (4)妨害公务造成严重后果的,增加六个月至一年刑期; (5)其他可以增加刑罚量的情形。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1)煽动群众阻碍依法执行职务、履行职责的; (2)妨害公务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3)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3.被害人同时有多处不同程度伤情的,被害人数的刑罚增加量按照最重伤情一人计算。 4.因执行公务行为不规范而导致妨害公务犯罪的,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国家法律规定妨碍公务罪最高刑罚是3年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最高刑罚是7年有期徒刑

文章TAG:妨害  妨害公务  公务  妨碍  妨害公务罪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