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什么样的人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10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注:十六至十八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我国只有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叫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之分,其中,以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部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具体指哪些

不能 但是可以委托代理人
关于你所说的这类人。在我国民法总则 第二章第十三条里有明确说明。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你所提及的限制,没有具体指明,但是凡是在正常情况他能理解并且对这样东西有明确概念,能自己拿定主义的,这个不在限制范围内。(如果他在做这事时处于精神病状态时,认定那个行为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所以我建议,如果有关于财产、买卖协议时最好能有公证人在场帮忙公证他的精神状态是处于正常状态,意识清醒。这样的话他所做的行为才是合法有效的。

3,达到什么标准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2条第一款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第13条第二款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精神病人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或者比较重大的行为缺乏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并且不能预见其行为后果的,可以认定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人。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李某只有14周岁,所以他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同时《合同法》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是效力待定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李某的母亲拒绝追认,则李某写给张某的欠条无效。欠款应由实际借款人陈某偿还。

4,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有效民事行为有哪些

经过法定代理人事先同意的行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只具有受到限制的部分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下列两种: (一)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民法通则》第十二条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指除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外,10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公民。 (二)不能完全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民法通则》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不能完全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5,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这里一般不仅涉及智商的问题,只要自己能够理解自己的行为的意义旧可以事实,但是有些即使这样也是不能自己来处分的!一般的来说,给自己设定义务的不能做,但是如接受赠与,接受他人的义务是可以的,也是有效和合法的!如果是成年人,就需要司法鉴定的,根据鉴定,分不同的等级的!
由利害关系人提起,有充分证据能够证明的,*依法判决当事人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或者民事行为能力人。 要加以否定的,必须再行提起诉讼,并提交充分证据。 在未推翻*认定以前,要主张当事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必须要有足以推翻该认定的证据。
关于你所说的这类人。在我国民法总则 第二章第十三条里有明确说明。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你所提及的限制,没有具体指明,但是凡是在正常情况他能理解并且对这样东西有明确概念,能自己拿定主义的,这个不在限制范围内。(如果他在做这事时处于精神病状态时,认定那个行为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所以我建议,如果有关于财产、买卖协议时最好能有公证人在场帮忙公证他的精神状态是处于正常状态,意识清醒。这样的话他所做的行为才是合法有效的。
限制行为能力人的IQ是多少?没有标准。 不能完全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能不能辨认由*来认定。比如说,该病人把自己所属的房产卖掉,而自己和其他同住家人又没有其他居所,此买卖行为的结果使得全家人无房可住,就会被认定为该病人“不能完全辨认”;如果他卖掉的是自己头天妻子刚为他买来的一套新衣服,虽然这套新衣服很可惜,此行为会被认定为“能完全辨认”。 总之,不能完全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进行民事活动,是否与其精神健康状态相适应,可以从行为与本人活相关联的程度、本人的精神状态能否理解其行为,并预见相应的行为后果,以及行为标的数额等方面认定。

6,什么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或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能够亲自实施与自己智力发展水平或精神状况相适应的行为并承担相应后果的资格。《民法总则》第17条-第24条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包括两种情况:1、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所具有的行为能力第19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特殊情况:第18条第2款规定“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所具有的行为能力第22条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成年人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认定与撤销:成年人的限制行为能力由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向人民*申请认定。被人民*认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里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1、我国将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没有部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又称部分民事行为能力或不完全行为能力。是指可以独立进行一些民事活动但不能独立进行全部民事活动的资格。  2、《民法通则》  第十一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二条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第十三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第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文章TAG: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什么样的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