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后宅基地归谁,老人去世后宅基地怎么办儿女均为城市户口没有遗嘱
来源:整理 编辑:律生活网 2025-06-30 23:00:26
本文目录一览
1,老人去世后宅基地怎么办儿女均为城市户口没有遗嘱
按照法律规定,宅基地\自留地的所有权归集体,在宅基地上无附着物的情况下,应当归村集体享有。但对宅基地上附着物享有相关权利。
2,农转非父母去世后宅基地如何处理
1、宅基地只能由本村居民享有。子女户口已经迁出的,不再享有本村宅基地。
2、子女户口迁出的,农村父母去世后,父母所享有的宅基地由村集体收回。如果宅基地上有房屋的,可以子女依法继承,不论子女户口是否在本村内。在房屋存续期限内,房屋占有范围内的宅基地可以继续使用至房屋消灭时止。
3,农村宅基地继承权的问题
宅基地不是老人的财产,老人只有生前有使用权,法律上谁都不能继承.但宅基地上的房子是老人的财产,可以继承,如果老人没有遗嘱的话,则BCD都有继承权,根据实际情况,D可以分得大部分房产,但BC仍有权分得小部分房产.具体比例可以协商解决,不行的话只能通过*诉讼解决.土地被征用,按每户分的话,是根据什么分的,如果是根据户口分的话,那当然只有D能享受,如果根据纯粹宅基地分的话,则D有宅基地,A的宅基地属于集体.D可以分到钱,而BC不能分.如果根据宅基地上的房子分的话,则大部分属D,BC也可适当分得一小部分.所以得看补偿方式来决定是否应该给BC一小部分.
4,农村老人去世后宅基地怎么继承
老人去世后,宅基地上房屋可作为其房产遗产,有遗嘱或者遗赠协议的,就按照协议来分配;没有协议的就按照法定继承来分配。根据我国继承法,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对于房产这种不适合分割的财产,可以协商折价以后进行分配。
5,五保老人去世后他的宅基地有谁继承
满意答案杰少6级2010-12-01五保老人去世后的宅基地一般收归集体所有。但各个地方的规定又不尽相同,请咨询你所在的地方土管所或土地局。 追问: 属于靠保,他全部是靠在我身上的。 回答: 我国《继承法》第3条和我国《土地管理法》第8条分别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从宅基地的性质来看,农村居民享有的只是土地使用权,其土地所有权属集体所有,在农村居民本人及其同住亲属死亡或不再使用该宅基地时,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权自然消灭。宅基地便不属于法律规定的遗产范畴,不是遗产。此外,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如果允许宅基地被继承,显然违背了法律的这一强制性规定。故你是无权继承该宅基地。
6,老人去世后农村的宅基地怎么处理
老人去世后农村的宅基地处理:
1、宅基地只能由本村居民享有。子女户口已经迁出的,不再享有本村宅基地。
2、子女户口迁出的,农村父母去世后,父母所享有的宅基地由村集体收回。如果宅基地上有房屋的,可以子女依法继承,不论子女户口是否在本村内。在房屋存续期限内,房屋占有范围内的宅基地可以继续使用至房屋消灭时止。
原是农村居民,子女参加工作已为城镇人口,在农村的父母去世后其宅基地使用权应当交还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房屋还存在的,其房屋是个人的私有财产,宅基地允许房屋继承人使用。如继承人要求处理房产,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1、将房屋折价给土地所有者;
2、将房屋出售给有正住户口,需要用地建房或没有达到宅基地使用面积的当地居民,并到县级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属变更手续。
3、允许依法将房屋出租,按规定交纳土地使用费。
相关知识: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法律效力:
1、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转让,有下列转让情况,应认定无效:
(1)城镇居民购买;
(2)法人或其他组织购买;
(3)转让人未经集体组织批准;
(4)向集体组织成员以外的人转让;
(5)受让人已有住房,不符合宅基地分配条件。
2、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转让人拥有二处以上的农村住房(含宅基地);
(2)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转让;
(3)受让人没有住房和宅基地,符合宅基地使用权分配条件;
(4)转让行为征得集体组织同意;
(5)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转让,地随房一并转让。
文章TAG:
老人 去世 后宅 宅基地 老人去世后宅基地归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