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单方解除合同的条件,单方解除合同的法定条件是什么
来源:整理 编辑:律生活 2023-05-17 15:48:35
本文目录一览
1,单方解除合同的法定条件是什么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当事人一方无正当理由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同期限内仍未履行的。4、当事人一方迟延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不能实现合同的。5、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经营状况严重恶化;(2)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3)丧失商业信誉;(4)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可以终止履行。6、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单方解除合同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条件可参考以下几点:1、合同内明确约定的,一方有合同中约定的违约行为,另一方可单方面解除合同。2、单方面解除合同,合同内可体现为租金约定、相关费用约定、破坏主体或擅自装修约定、消防安全约定、一方涉及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等,具体看合同内相关约定内容。3、合同内未明确约定的,一方实际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双方通过协商解决。劳动合同的解除有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单方解除显然就是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单方解除,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就是违法解除。至于哪些条件,建议搜索劳动合同法,第36条到42条都有明确的规定。
3,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具备哪些条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4,法定解除合同的条件有哪些
合同成立生效以后具备以下条件,不必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只需向对方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就可以解除合同:
1、当事人约定的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
2、因不可抗力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
3、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另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或者以其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义务的;
4、另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
5、另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
6、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情形。不具备上述条件,一方当事人不能解除合同。
当事人一方行使解除合同的权利,必然引起合同的权利义务的终止,为了预防一方当事人因不知道对方已行使合同解除权而仍为履行的行为,从而遭受损害,当事人根据约定解除权和法定解除权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当事人接到解除合同的通知后,认为不符合约定的或者法律规定的解除合同的条件,不同意解除合同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能否解除合同。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未办理有关手续,合同不能解除。
5,单方劳动合同可以解除的要求是什么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如拖欠工资,不支付加班费。
2、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如用人单位事先未与员工协商一致的情形下,无故变更工作地点、工作岗位、工作时间等,这时候双方僵持不下,劳动者可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关系。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如单位的规章制度规定周末都加班,不加班算员工旷工等,损害劳动者的权益,劳动者可以随时提出解除劳动关系。
5、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劳动者事后醒悟,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另外,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也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6,有哪些情况允许单方解除合同
1.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5.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法定的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一方当事人就可以依法解除合同,终止合同的权利与义务,这就是合同的单方解除。单方解除合同条件有:1.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同期限内仍未履行的。4. 当事人一方迟延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的。5.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1.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5.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法定的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一方当事人就可以依法解除合同,终止合同的权利与义务,这就是合同的单方解除。单方解除合同条件有:1.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同期限内仍未履行的。4. 当事人一方迟延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的。5.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7,哪些情况下合同当事人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
以下情况下,合同当事人(用人单位/个人)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一.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条件(1)当劳动者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不需向劳动者预告:①使用不合格,即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②严重违纪,即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企业规章制度;③给企业造成损害,即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企业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④承担刑事责任,即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2)当劳动者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要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预告劳动者本人:①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②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③企业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双方协商不能就变更合同达成此协议的。(3)用人单位还可以通过裁员的形式解除企业劳动合同,但必须符合这样的条件:①企业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确需裁员;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员。但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天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并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二.劳动者解除合同的条件(1)一般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预告用人单位;(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①在试用期内的,要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②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③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1、合同的另一方出现违约,并足以更改合约的真实意愿。2、合同标的由于不可抗力因素无法执行。
文章TAG:
合同法单方解除合同的条件合同 合同法 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