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法律法规清单适用ES什么意思

法律法规清单?什么意思啊???没有搞懂啊。我没有见过E/S,不过有E&S的说法,是超过的是意思,过量的意思。
就是适用于环境与质量双标准的法律法规清单!
是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的意思
你好!E/S是指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两个体系;也就是适用于这两个体系的法律法规清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法律法规清单适用ES什么意思

2,中国法律和法规的全部清单

前言 宪法及相关法规 第一编 宪法 第二编 国家机构组织法 第三编 民族区域自治法 第四编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第五编 相关法规 民法及相关法规 第一编 总类 第二编 公司与企业 第三编 金融 第四编 证券 第五编 保险 第六编 税务 第七编 知识产权 第八编 司法解释 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规 第一编 总类 第二编 司法解释 刑法及相关法规 第一编 总类 第二编 司法解释 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规 第一编 总类 第二编 司法解释 行政法及相关法规 第一编 总类 第二编 国家发展投资、审计、统计与价格管理 第三编 国家财政与国有资产管理 第四编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管理 第五编 国家外贸与海关管理 第六编 国家交通运输管理 第七编 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管理 第八编 国家水利与农业管理 第九编 国家环境保护管理 第十编 国家林业管理 第十一编 国家科学技术管理 第十二编 国家教育、文化与体育管理 第十三编 国家广播电视与新闻出版管理 第十四编 国家食品、药品与卫生管理 第十五编 国家安全生产管理 第十六编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产业管理 第十七编 国家土地与矿产资源管理 第十八编 国家能源管理 第十九编 国家气象与防灾减灾管理 第二十编 国家旅游管理 第二十一编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 第二十二编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 第二十三编 国家民政、宗教与侨务管理 第二十四编 国家司法与监察管理 第二十五编 国家安全与公安管理 第二十六编 国家国防与军事管理 第二十七编 香港、澳门、台湾相关法规 第二十八编 司法解释 行政诉讼法及相关法规 第一编 总类 第二编 司法解释

中国法律和法规的全部清单

3,在做体系认证时如何识别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

这样的法律法规可以说,非常多和繁琐最好的方式还是依托相关的咨询机构,他们会有一个基本的清单然后按照清单,重新进行一下适用性的认定这样的就能有针对性的做好这个法律法规的适用了
体系认证的时候,有相关的识别法律的程序和方法,就是把相应的有关法律法规按照相应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查询,这些工作是一个挺麻烦的事情。  法律法规获取的渠道:  1、通过相关国家部门的公开的法律进行查询,要保证法律法规的时效性。  2、有些法律法规可以查询相关网络的资源,大多数同类型的企业,做体系认证的时候都会大同小异,你可以进行检索,这个方法,应该是可以简便的。  3、在上述方法之后,就需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识别,有哪些条款需要公司对照执行,当然按照体系认证的程序,你需要提供识别和实用性的报告的。

在做体系认证时如何识别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

4,求法律法规清单安全卫生职业健康特种设施等

法律、法规、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2)《辽宁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64号(3)《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51号 (4)《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 (5)《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6)《辽宁省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检查暂行办法》辽安监安健【2009】166号(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2]第591号(8)《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 (9)《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规范、标准 (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 197-2007(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法监发[2002]63号(3)《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 224-2010(4)《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5)《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6)《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7)《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厅[2011]95号(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9)《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93(10)《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 87-1985(11)《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194-2007(1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1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083-1999(1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15)《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12801-1991(16)《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 203-2007(17)《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09(18)《安全色》GB2893-2008(19)《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20)《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21)《劳动保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2000]189号(22)《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23)《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 18664-2002(24)《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25)《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26)《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2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 160-2004(28)《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T 69-1996(2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1-2007(3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

5,标准化的财务管理是什么

 以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管理事项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称为财务管理标准。这类标准主要包括有:① 资金管理标准;② 利润管理标准;③ 成本管理标准;④ 经济核算标准;⑤ 会计工作标准;⑥ 审计工作标准。
标准化管理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处于企业中心地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更是需要标准化。财务管理标准化是夯实会计基础工作的需要,是依法理财、规避违法违纪风险的需要,是全面实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需要,是提升财会人员工作水平的需要,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是避免浪费企业资源的需要,是推行财务信息化的需要,是财务文化建设的需要。做好财务管理标准化工作,并把标准化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能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财务管理标准化的意义   1、实施财务管理标准化,能规范财务人员的工作行为,夯实会计基础工作。标准化工作要求财务人员在进行日常财务处理时,严格按制定的标准进行操作,这就对财务人员的行为进行了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得到了提升。   2、实施财务管理标准化,能使财务人员提高法律意识,推进依法理财,规避违法违纪风险。财务管理标准化建设中,高度强调《法律法规文件清单》的建立,要求将所有的相关法律法规都识别进该清单中,并做到持续更新,这就促使财务人员不断接触法律法规,自然而然加强了法律意识,从而推进企业依法理财,规避了法律风险。   3、实施财务管理标准化,能全面实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财务管理标准化要求全面梳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内容,要求细化岗位并制定相应工作标准,要求明确工作流程并制定相应管理标准,相应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均要求科学化、合法合规化,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4、实施财务管理标准化,能提升财务人员工作水平。财务管理标准化中,把员工的优秀工作方法、工作经验以标准的形式予以保存,一切工作按标准化程序进行,使财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也使财务人员能够把更多精力放在管理上,促使财务管理流程更加规范,促使财务人员打破惯性思维,规范业务流程,统一管理标准,能更好为企业服务。   5、实施财务管理标准化,有利于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现代企业人员流动比较频繁,标准化工作的实施保证了不会随着人员的流动而流失技术、经验。这样就做到个人知多少,企业就知道多少,也就是将个人的经验(财富)转化为企业的财富。   6、实施财务管理标准化,能推动财务信息化建设。企业将财务活动进行梳理、规范并形成标准后,要建设相应的信息系统,只有信息化,才能实现数据的共享,实现财务管理的高效准确化、透明规范化和决策的科学化,从而作出合理的决策,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7、实施财务管理标准化,能推动企业财务文化建设。财务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具活力、最具张力、最具潜力,最体现企业核心价值的部分,是财务管理的灵魂。财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保持了所有财务管理的优良方面,随着标准化工作的持续改进,不断推动了企业财务文化建设。   二、财务管理标准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让标准化工作成为一项“运动”,匆匆来匆匆去,成为面子工程。标准化工作要求财务人员全员参与,人人建言献策;要求实事求是,建立起符合实际、经得起考验的长效标准化体系;要求用发展的眼光持续改进,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2、避免让标准挂“墙上”。有的企业标准化文件虽然整理得很完善很美观,但实际工作时却从来不引用。标准是一套,实际又是一套,标准化成了放在文件厨里的一项陈列。不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更造成了企业资源的巨大浪费。   3、标准化建设是一个活动过程,即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并在实施标准中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对原标准适时进行总结、修订,之后再实施。每循环一周,标准就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充实新的内容,产生新的效果。   4、避免标准制定“照搬照抄” 。一定要坚持“写我所做,做我所写”八字方针,要认认真真、实事求是写标准,要强调标准的科学性、有用性,照搬照抄形成的标准,对工作的改进没有任何好处。   5、标准化需要一个良好的反馈通道,使标准不断地根据法律法规、企业经营变化进行调整。否则,一个原本有效的标准体系就会渐渐失效,甚至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各种法律法规、会计制度、新业务不断涌现,经营方式也有变化,更优化的管理理念层出不穷,必然导致以往设计的标准不适合新的财务要求,所以财务标准化进程是永远没有终点的。   6、标准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作。明确流程只是标准化建设的第一步,重点是以标准明确管理目标,以流程固化管理程序,将合理规范的流程上升为财务标准,推动制度建设,推动财务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6,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和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1. 引言... 51.1. 项目背景... 52. 需求概述... 52.1. 系统目标... 52.2. 注意事项... 53. 法律合规一体化平台功能... 53.1. 顶部优化... 53.2. 首页修改... 53.3. 添加页面底部... 63.4. 工作通知热文标示... 73.5. 学习中心... 73.5.1. 列表页... 73.5.2. 详情页... 83.6. 系统管理... 93.6.1. 学习中心... 93.6.2. 人员设置... 113.6.3. 系统导航设置... 123.6.4. 面向机构修改... 123.6.5. 宣传视频 12
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1.目的为获取、识别、评价、应用、定期更新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相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并及时传达给公司员工和相关方,以达到提高员工的守法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获取、识别、更新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建立台帐。3.职责3.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处:负责获取、识别、更新与危化品管理、事故管理、安全教育培训、职业病防治、消防管理等相关的国际公约、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地方行政法规、规章、行业标准和其他要求,并及时传递到各相关部门。3.2 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负责获取、识别、更新与工艺、设备、电气安全、环境保护等相关的国际公约、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地方行政法规、规章、行业标准和其他要求,并及时传递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3.3 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获取、识别、更新公司经营管理中适用与安全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地方行政法规、规章,并及时传递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3.4 信息管理部门:负责获取、识别、更新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行政法规、规章,并及时传递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3.5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获取、识别、更新与工伤保险、劳动能力鉴定、劳动保护等方面的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地方行政法规、规章、行业标准和其他要求,并及时传递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3.6 工会组织负责获取、识别、更新与工会活动、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等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并及时传递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3.7 财务、审计管理部门负责获取、识别、更新与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及审核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并及时传递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4程序4.1获取途径4.1.1由安全处通过标准化信息网、新闻媒体、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及其他方式查询获取国家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4.1.2上级部门的通知、公报等由行政部收集整理。4.1.3各部门从专业或地方报刊、杂志等索取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应及时报送安全办进行识别和确认并备案。4.2登记与识别4.2.1根据公司生产、活动和服务过程中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结合法律法规的最新内容及版本,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4.2.2根据本行业特点,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4.2.3安全处组织相关部门对获取和识别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组织评审确认,报公司领导审核批准,并编制《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4.3更新4.3.1当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更新时,应重新及时识别。4.3.2安全处每年进行一次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获取、识别、更新工作。4.3.3当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发生变更时,应及时进行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重新识别。4.4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发放、实施、检查与符合性评价。4.4.1安全处及时将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摘编,并下发到相关部门单位。4.4.2各部门单位要组织学习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在安全标准化运行中严格遵守,各部门单位培训学习情况记录于安全例会台帐,班组学习情况记录于班组活动记录中。4.4.3安全处每年一次对贯彻安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现象要组织相关部门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安全办建立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4.5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4.5.1 安全处负责编写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下发到部门、单位及班组,各级人员应严格执行。4.5.2各部门单位应根据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下发到班组,岗位人员应按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4.6评审和修订4.6.1安全处每年一次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对颁发的制度文件进行评审,对不适宜性文件及时进行修订。4.6.2当发生事故时,工艺、技术、材料等发生变更时,各部门、单位应及时对各种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适用性和有效性。4.6.3修订时应填写《文件更改审批表》,注明原因及更改内容,经生产总监批准后进行修订。4.6.4新修订的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应及时发放到岗位,保证各岗位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是最新有效文件,原文件收回统一作废。5. 附则5.1 本制度依据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规范》制定,如与国家安全标准化相关内容相抵触,按国家安全标准化的相关规定执行。5.2 本制度自批准之日起施行。
关于法律、法规在18001和14001中主要分布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与“合规性评价”这两个要素中。按我的理解,法律法规的标准规范管理应该是包含“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与“合规性评价”这两个要素的管理,而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仅仅是“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这个要素的主要内容,还未包括“合规性评价”。不过顺序有点问题,应该是先从有效的平台(如国家政府网站、国家法制办、学术机构等)获取,根据企业的业务特点去识别跟企业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再进行具体条款的评审摘录(不一定所有的法规都是全文适用企业的),然后及时关注新法规的动态进行更新。合规性评价相对比较专业,应该对法规和公司体系运行的状况非常熟悉,进行对标纠正,评价公司体系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违法行为,万一导致后果如果规避法律风险,再没导致后果前下一步应该如何去规避等等。解释到这应该有一定的了解了吧,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推荐你一个网站:安全分享网,上面有HSE管理的高手可以进行交流、学习。

7,现场安全生产的要求

.1 总要求3.1.1 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和实施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并不断改进其有效性。本章描述了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要求。3.1.2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应围绕实现项目安全目标和持续改进安全管理活动及其业绩,按照策划(P)、实施(D)、检查(C)、改进(A)的循环模式运行。3.2 策划3.2.1安全目标1 项目经理部必须制定安全目标,并形成文件。安全目标应:1)与所在建筑企业的安全方针、安全目标协调一致;2)包括安全指标、管理达标的要求;3)可测量考核。2 项目经理部在制定安全目标时,应综合考虑下述各因素:1)项目自身的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结果(见3.2.2);2)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识别结果(见3.2.3);3)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4)经营和管理上的要求;5)相关方的要求和意见。3.2.2 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策划1 项目经理部必须根据工程对象的特点和条件,充分识别各个施工阶段、部位和场所需控制 的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它们涉及到:1)正常的、周期性和临时性的、紧急情况下的活动;2)进入施工现场所有人员的活动;3)施工现场内所有的物料、设施、设备。2 项目经理部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评价已识别的全部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对施工现场场界内外产生的安全风险和不利环境影响,从中确定重大危险源与重大不利环境因素。对其中风险较大或专业性较强的施工过程、阶段或部位的活动,还应进行安全论证。评价和论证的结果应形成文件,其内容包括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结果和清单。3 为实现安全目标,项目经理部必须根据评价结果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对需控制的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的控制方式进行策划并形成文件。其中重大危险源与重大不利环境因素的控制方式应包括制定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或专项安全措施。4 项目经理部应及时评审和更新关于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策划的结果。3.2.3 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1 项目经理部必须建立有效渠道,以识别并获取适用于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应遵循的要求。2 项目经理部应编制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的清单,及时更新,并将有关信息传达给有关人员和相关方。3.2.4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计划1、项目经理部在施工前必须策划并编制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计划。2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计划应针对工程项目的类型和特点,依据危险源、不利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策划结果,以及适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确定安全目标,并以实现安全目标为目的,描述本规范各项要求以及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在施工现场具体应用实施的途径,内容包括:1)项目安全目标及为实现安全目标而规定的相关部门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2)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论证的结果和相应的控制方式;3)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和识别结果及清单;4)实施阶段有关各项要求的具体控制活动和方法;5)检查、审核、评估和改进活动的安排,以及相应的运行程序和准则6)实施、控制和改进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所需的资源与提供方式;7)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文件清单,包括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计划及计划所引用的所在建筑企业与项目经理部的通用或专用的安全程序、规章制度、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专项安全安全措施、作业指导书等支持性文件;8)提供证据所需的安全记录清单,包括直接采用或自行设计的记录表式。3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计划应与施工组织记时计同步策划,形式上可单独编制,也可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体现,实施前应经上级机构审核确认,并形成记录,以确保:1)安全生产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明确、适宜;2)覆盖本规范的全部要求,与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不利环境因素有关活动的安全程序、规章制度、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专项安全措施、作业指导书切实可行;3)与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计划不一致的问题得到解决;4)项目经理部有能力满足要求;5)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清楚。4 应针对工程设计、施工条件的变化,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计划及时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修订,送上级机构备案。3. 3 实施3.3.1 组织机构与职责权限1 项目经理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并在项目安全管理活动中起领导作用。2 必须确定项目经理部与安全作不利环境影响有关的管理、执行和验证人员的作用、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沟通,以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各项要求的正确实施。3 为了建立、实施和改进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项目经理部必须有计划地及时配置必要的资:1)称职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包括专职安全街道管理人员;2)适用于工程施工特点的专项技能和技术;3)应当具备的安全设施、检验设备和防护用品;4)安全生产所需的资金。3.3.2 安全教育和培训1 项目经理部应把安全教育和培训贯穿于施工生产的全过程,应有计划地对施工现场的所有从业人员,包括分包单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只有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且合格的从业人员才能上岗。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得:1)从业人员上岗前应了解:——遵章守纪,服从管理,以及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要求的重要性;——本职工作中存在的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以及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后果——本岗位在施工现场安全保证体系中的作用与职责。从业人员上岗前应熟悉和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包括与本规范有关的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安全法律和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施工现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包括涉及新工艺、新
一、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是本质安全管理的基础  安全管理体系,是开展安全工作的前提,不论公司层面还是项目层面,都必须首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体系,才能有效的开展工作。  1.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和人员。一方面公司内部要设立安全部门,配足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管理监督和落实等;另一方面在项目上应根据规模配备相应数量和素质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工人入场安全教育,负责监督、检查、指导项目的安全生产执行情况;负责查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中违章、违规行为。  在组织机构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的同时,把施工安全生产目标和责任进行层层分解,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  2.建立安全规章制度。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公司或者项目安全制度的制定依据要符合安全法律和行业规定,制度的内容齐全、针对性强,公司的安全生产制度应该贴近实际,让职工体会并理解透彻。一套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有利于规范公司和项目的安全管理行为,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开展安全业务素质培训,是本质安全管理的前提  任何一项作业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每一起事故都有人的原因。就行业的情况来看,一般事故中,直接责任人绝大部分未经过项目部的安全教育培训,事故发生概率大的多是管理水平差的项目。所以安全岗位的人员培训很重要。  1.要抓好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教育。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没有深入人心。只有把安全管理理念渗透到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员工的行为准则上,把安全责任意识溶入企业的血液中,根植于员工的头脑中,企业的本质安全才能最终实现。  2.要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施工管理人员自身的安全素质低,是最让人为之担忧的。诸如“盲目施工”、“瞎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等违章现象。再加上有些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工人的一些违章现象视而不见,这给工地生产带来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无疑是雪上加霜。  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一是抓好骨干的安全培训工作,重点对项目经理、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员进行培训,强化项目经理、施工员和安全员三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业务素质,有利于整个安全体系的良性运作;二是抓常规培训,要充分利用工地夜校,开展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的培训,同时可在不同项目之间组织相互观摩学习活动等。  3.要抓实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农民工流动性大,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了解不充分,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他们既是事故中的受害者,又是事故的肇事者。开展农民工培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实:  一是入场安全教育。应系统全面的将项目概况、项目主要的安全制度和要求、主要施工环节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出现意外情况的应急和报警,以及如何做好个人劳动保护、宿舍消防等等进行讲解。入场教育最好采用幻灯片形式,图文并茂,列举正反面典型、事故案例,让每一个工人印记于心。  二是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工人在施工现场随着施工部位和施工季节的变化,安全意识会出现逐渐下滑情况,因此需要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可根据各个队伍现场出现不安全行为的特点和频次,组织现场班组针对性教育和安全意识强化教育。  三是创造安全生产浓厚氛围。在施工现场和生活区设置安全生产宣传栏、事故案例警示图片、安全生产的醒目标志,危险部位危险源提示和警示牌;营造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使广大农民工在安全意识上真正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观念转变。  当然,安全教育培训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不仅要重视上岗前的安全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把安全教育培训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不仅农民工安全技能培训重要,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培训也重要。  三、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是本质安全管理的保证  安全质量标准化是打造本质安全的有力保障。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将安全管理从传统的经验型管理向现代系统管理的转变,是将安全管理从被动救急管理向主动预防管理的转变;通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规范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活动、工人作业行为和现场防护设施。  1.实行施工现场实物安全的标准化。包括各项安全设施、设备,安全防护栏杆、脚手架,以及生活、办公设施的实物标准和使用标准。  2.实行从业人员行为的标准化。要对施工现场各工种施工作业人员的施工作业等活动明确标准规范及安全操作规程;  3.实行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即要实行各层面安全管理行为的标准化,如模板支撑体系的验收,明确模板验收组织人员、验收流程及验收标准等等。  四、强化执行力,是本质安全管理的关键  执行力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安全生产的执行力,就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岗位员工而言,执行力就是不折不扣地按照要求做好该做的事情,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操作,保证只有“规定动作”,杜绝“自选动作”。对安全职能部门和安全监督而言,强化执行力,就是要加密检查,盯在现场,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切实把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实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每个岗位,要勇于当“黑脸包公”,铁面无私,坚持原则,强化检查指导,强化督促整改,强化受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本质安全需要我们实实在在的投入、扎扎实实的管理,把企业安全管理的要求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之中。  安全事故的教训告诉我们,严格的规章制度,健全的安全网络,仍然无法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面对新的形势及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只有超越传统安全监督管理的局限,提高安全管理各层面人员的安全文化素质,才能确保施工生产安全!

文章TAG:法律  法律法规  法规  识别  法律法规识别清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