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保险*罪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进行保险*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进行保险*,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 2.单位进行保险*,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

2,什么是保险欺诈保险欺诈行为有哪些承担什么

保险欺诈和保险*的关系和区别:与保险有关的任何虚假告知与隐瞒真相的行为均可构成保险欺诈。保险*罪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法保险法律、法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保险欺诈与保险*的区别:

什么是保险欺诈保险欺诈行为有哪些承担什么

3,保险*罪如何认定

保险*而言,虚构保险标的、造成保险事故等行为,只是为*保险金创造了前提条件;如果行为人造成保险事故后并未到保险公司索赔,保险活动秩序与保险公司的财产受侵害的危险性就比较小。只有当行为人向保险公司索赔时,才能认为保险活动秩序与保险公司的财产受侵害的危险性达到了紧迫程度。

4,什么是保险*罪

保险*罪:是指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虚构保险标的”,是指投保人违背《保险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虚构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保险标的或者将不合格的标的伪称为合格的标的,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的行为。

5,新刑法保险*罪怎么判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有前款第四项、第五项所列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第一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提供条件的,以保险*的共犯论处。

6,保险*罪的认定标准

  对于保险*罪既遂认定标准,世界各国虽有不同的规定,但大多数均认为保险*罪是行为犯,也即只要实施了保险*行为,无论是否实际骗到保险金,均可以视为犯罪既遂。例如,德国刑法规定:企图*而对火灾保险之标的放火或对本身载货或运费有保险之船舶,使其沉没或触礁。只要实施了这一行为就是犯罪既遂。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数额较大时保险*罪的构成要件之一,也即只有保险*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否则就不构成犯罪。至于什么才算保险*犯罪中的“数额较大”?刑法未作明确规定。而1996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曾对保险*罪的“数额较大”作过解释,在没有新司法解释出台之前仍可参照执行。该司法解释第8条规定:“个人进行保险*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单位进行保险*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由此分析,我国刑法将保险*罪规定为结果犯而非行为犯。这种规定显然是从我国保险业现状出发而作出的。我国保险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投保人数、保险种类日渐增多,保险人不可能就每一项投保标的在投保时就进行仔细查对验证。实践中对一些普通的险种或标的的小额投保申请一般是不进行严格审查的,通常只根据投保人申报标的,简单地进行书面审查。只有在发生保险事故时,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提出申请赔偿后,保险公司才会对申请的标的真实情况、实际价值、发生事故的原因和性质以及实际造成损失等情况作全面的了解。也正因为如此,保险*往往是在保险公司理赔过程中甚至在理赔后才被发觉,在此之前是很难察觉投保人的*意图的

文章TAG:保险*罪  保险*罪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