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集约节约是什么意思

就是节省,俭约的意思

2,节约集约用地是啥意思

节约集约用地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用地,千方百计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集约用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2008年,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明确要求,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一要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审查调整各类相关规划和用地标准。二要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大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三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基础性作用,健全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四要强化农村土地管理,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五要加强监督检查,全面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责任。

3,如何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芳菲四月。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迎来了第47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纪念世界地球日的宣传主题确定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格外意味深长。  经过46亿年的演变,地球形成了4个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这4个圈层就像母亲的臂膀,紧紧地拥抱着我们,承载着人类的生存:大气圈给了我们呼吸的氧气;水圈提供人的有机循环水资源;生物圈提供生物链资源;岩石圈提供我们立足的空间、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些不可或缺的资源,是在漫长的历史中进化而成的,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尤其是具有不可再生性。但是,在300万年的人类历史和不到1万年的文明社会进程中,人类利用资源的方式却对地球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生存,人类无时无刻不在索取地球资源。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饮用淡水,食用食品,使用工具。从一开始不改变自然物理化学属性的采摘野果、狩猎、捕鱼,到后来的烧制陶器、铸造青铜铁器,再到石油化学工业时代,对地球资源索取方式的进化历史不断地警示着我们:地球资源有限,地球环境承载能力有限,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全面决胜小康的民生诉求。坚持绿色发展,就是通过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发展方式和绿色简约的生活方式,减少资源消耗与生态损耗,以资源节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顺祝你2016幸福快乐。
是的

4,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500字作文

土地是一种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土地问题,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已明显摆在我们面前。我国人多地少,在耕地资源十分稀缺的情况下,不到10年的时间,耕地又减少了1亿多亩。而当前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土地资源矛盾日益突出。特殊的土地资源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坚持走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既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也要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统筹好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两个方面,实现“双保双赢”,保证经济与社会、城乡和区域、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西安市长安区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南依秦岭,从西和南两个方向环拥西安市区,山、川、原皆俱,总面积1580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人口103万。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区政府驻地距西安市中心仅8.7公里。2010年11月,根据《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长安区纳入西安主城区。 “十一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保持了16%以上的增速,连续跨越100亿元、200亿元两大台阶,提前两年实现了翻一番,2010年达到271亿元,是2005年的2.96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了10亿元大关,达到13.2亿元,是2005年的4.2倍,实现了五年翻两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8.5%,达到297亿元,是2005年的4.7倍,实现了五年翻两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9.9%,达到98.6亿元,是2005年的2.6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9788元,同比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6949元,同比增长16.5%,是2005年的1.6倍;积极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五”末的16.7:46.1:37.2调整到8.2:50.1:41.7,呈现出一产下降、二产发展、三产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长安区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经济发展优秀区(县)”,跻身“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区”,跃居“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区(县)”行列。 西安市长安区是关中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可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特别是后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2011年,全区耕地保有量指标为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97%,保护耕地的任务十分艰巨。近几年来,长安区坚持“管住总量、盘活存量、集约高效”原则,已先后出台了多个文件,对节约集约用地工作进行了部署。同时,大胆探索节约集约的实现途径,通过开展“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整治、盘活城市存量建设用地等节约挖潜措施,有效缓解了用地紧张状况。但我们清醒的看到,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开发,长安区土地供应的瓶颈已经出现,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原有粗放低效利用土地的状况依然存在、急需改变。
节约不是指少用, 有专门的评价体系。土地利用效率高,产生的价值大,当然奖励更多的用地指标?

5,将全国土地日的主题确定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有什么

土地节约集约是相对于粗放而言的,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节约用地,各项建设都有尽量的节省用地,千方百计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集约用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是保障发展用地需求的根本途径,是缓解我国土地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  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动态过程。因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使人们改造世界利用自然地能力不断增强,土地的各种承载能力在投入资金技术进行改造后也会增强,这就会使得我们利用土地的效率不断提高。结合前人的一些研究成果,可以把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理解为:以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通过增加存量土地的投入,改善土地的经营和管理,使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和土地利用的效率不断得到提高。集约利用土地不是在寻找最高的土地利用强度,而是要寻找最优集约度或最佳集约度,即如何使土地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能够同时得到提高,而不是此消彼长,顾此失彼。不能单纯地为了高密度和高强度进行见缝插针地开发建设,那样就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是不经济的。那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即使强度再高,也不能说是集约的。  我国正处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土地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显得尤为宝贵。但我国人多地少,特别是受水热条件的限制,优质耕地更少。我国土地所面临的问题不是其他一般国家所能够想象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土地资源总量庞大与人均占有量不足同时存在。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用地需求与日 剧增,严格土地管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集约用地显得极为重要。结合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节约集约用地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耕地保护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是人们集约利用土地的直接动力。城市建设和保护耕地既有矛盾又互相支持,城市发展必然要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耕地又是人口生存的基本保障,是确保城市化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节省城市建设投资  土地集约利用可以减少土地投入,提高城市用地布局和人口分布的集聚程度。而集聚所产生的规模效益,是社会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基本前提。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城市用地的增长加以适当的控制,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基础设施运行费用,提高大城市的社会和经济功能。城市建设应当尽量集中布局,集约利用土地,以减少道路、管线等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行费用,为城市居民提共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提高城市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加强土地管理  首先有助于土地管理部门充分了解当地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从而科学地制定土地利用的指导方针和对策,正确引导城市土地的使用方向。其次,有助于土地管理部门制定和完善土地利用的有关法律法规,推动土地管理法制化的进程。三是有助于了解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地利用的布局和利用强度,有利于土地管理部门加强低度利用土地的管理和规划部门调整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土地,发挥土地利用的最大效益。  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经济建设与土地功能的有机结合  在土地管理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如何把握好突破指标限制、布局限制和调整限制,使建设用地保障能够在经济建设方面发挥“龙头”作用,关键在于把握好经济建设与土地功能的有机结合,抓住“土地适宜性的评价”。  五、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与土地再生资源的潜力提升  在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实施全方位的总体规划,不重复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策略因素。通过合理的布局,互为补合的整体优势,使土地资源的拓展、用地潜力的挖掘、可持续发展的土地配置,构成一个土地利用提升的运作体系。  六、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与土地市场的内在关系发展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对土地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土地品位拉动了土地价值的提升,突出了“土地经济评价”的重要问题,由此助动了土地市场的运作。土地资源在分级、类型、结构和用途方面,往往构成了土地品位的综合指数,优质的环境带来了土地价值的再生、升级。土地经济建立在合理的土地功能配置与和谐的环保生态环境,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土地优化配置原则,有效抑制了因盲目性、随意性而造成作为失当的负面现象,促进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而有利于整体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6,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什么方式根本转变

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低,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消耗强度高,能源消费供需矛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软肋,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水多水少水脏并存,地下水过度超采,必须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我国人均拥有的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不足,人均耕地资源面积逼近保障我国农产品供给安全的红线,必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同时,要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济形态,必须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发展循环经济。。
土地节约集约是相对于粗放而言的,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节约用地,各项建设都有尽量的节省用地,千方百计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集约用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是保障发展用地需求的根本途径,是缓解我国土地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  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动态过程。因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使人们改造世界利用自然地能力不断增强,土地的各种承载能力在投入资金技术进行改造后也会增强,这就会使得我们利用土地的效率不断提高。结合前人的一些研究成果,可以把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理解为:以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通过增加存量土地的投入,改善土地的经营和管理,使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和土地利用的效率不断得到提高。集约利用土地不是在寻找最高的土地利用强度,而是要寻找最优集约度或最佳集约度,即如何使土地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能够同时得到提高,而不是此消彼长,顾此失彼。不能单纯地为了高密度和高强度进行见缝插针地开发建设,那样就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是不经济的。那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即使强度再高,也不能说是集约的。  我国正处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土地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显得尤为宝贵。但我国人多地少,特别是受水热条件的限制,优质耕地更少。我国土地所面临的问题不是其他一般国家所能够想象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土地资源总量庞大与人均占有量不足同时存在。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用地需求与日 剧增,严格土地管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集约用地显得极为重要。结合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节约集约用地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耕地保护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是人们集约利用土地的直接动力。城市建设和保护耕地既有矛盾又互相支持,城市发展必然要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耕地又是人口生存的基本保障,是确保城市化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节省城市建设投资  土地集约利用可以减少土地投入,提高城市用地布局和人口分布的集聚程度。而集聚所产生的规模效益,是社会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基本前提。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城市用地的增长加以适当的控制,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基础设施运行费用,提高大城市的社会和经济功能。城市建设应当尽量集中布局,集约利用土地,以减少道路、管线等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行费用,为城市居民提共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提高城市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加强土地管理  首先有助于土地管理部门充分了解当地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从而科学地制定土地利用的指导方针和对策,正确引导城市土地的使用方向。其次,有助于土地管理部门制定和完善土地利用的有关法律法规,推动土地管理法制化的进程。三是有助于了解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地利用的布局和利用强度,有利于土地管理部门加强低度利用土地的管理和规划部门调整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土地,发挥土地利用的最大效益。  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经济建设与土地功能的有机结合  在土地管理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如何把握好突破指标限制、布局限制和调整限制,使建设用地保障能够在经济建设方面发挥“龙头”作用,关键在于把握好经济建设与土地功能的有机结合,抓住“土地适宜性的评价”。  五、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与土地再生资源的潜力提升  在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实施全方位的总体规划,不重复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策略因素。通过合理的布局,互为补合的整体优势,使土地资源的拓展、用地潜力的挖掘、可持续发展的土地配置,构成一个土地利用提升的运作体系。  六、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与土地市场的内在关系发展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对土地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土地品位拉动了土地价值的提升,突出了“土地经济评价”的重要问题,由此助动了土地市场的运作。土地资源在分级、类型、结构和用途方面,往往构成了土地品位的综合指数,优质的环境带来了土地价值的再生、升级。土地经济建立在合理的土地功能配置与和谐的环保生态环境,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土地优化配置原则,有效抑制了因盲目性、随意性而造成作为失当的负面现象,促进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而有利于整体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文章TAG:节约集约  集约节约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