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一节定多少海里

一节指的是舰船以每小时一海里的速度航行一小时,是速度单位。有时飞机的速度也按节来计算。一海里=1.852公里

一节定多少海里

2,一节电池 是指一个电池还是两个电池

是指一单独的一个电池
单独的一个叫一节。
一节电,这是指的是干电池,锂电就叫一块电
单独一个叫一节,两个叫一对
一个就是一节。
单独的一个叫一节

一节电池 是指一个电池还是两个电池

3,篮球一节比赛结束后球权怎么算

第二节就是另外一方发球
对方
跳球拿到球权的是第一和第四节发球,另一方二三节发球
交换的吧
交换发球权
那一方跳到球第二节就是对方。第三节也是对方。第四节是本方发球

篮球一节比赛结束后球权怎么算

4,悬赏飞机仪表盘上的1节是多少千米小时

蜘蛛哥不必纠结…給分我…
航空的都是马赫,哪有节,懂不懂 不懂别乱问
应该是 1470千米 一小时。
1节=1海里/小时=1.852千米/小时 如果你只是来显摆一下,答案如上。 如果你不是来显摆的,那我告诉你,你的问题是错的,是无解的。因为你没搞明白表速、空速、真空速和地速的关系,你问了个根本不会有航空人员这么问的问题。

5,航速一节等于多少公里

舰艇的一节大约有多远? 陆上的车辆和空中的飞机,以及江河船舶,其速度计量单位多用千米(公里)/小时,而海船(包括军舰)的速度单位却称作“节”。   早在16世纪,海上航行已相当发达,但当时一无时钟,二无航程记录仪,所以难以确切判定船的航行速度。然而,有一位聪明的水手想出一个妙法,他在船航行时向海面抛出拖有绳索的浮体,再根据一定时间里拉出的绳索长度来计船速。那时候,计时使用的还是流砂计时器。为了较准确地计算船速,有时放出的绳索很长,便在绳索的等距离打了许多结,如此整根计速绳上有分成若干节,只要测出相同的单位时间里,绳索被拉曳的节数,自然也就测得了相应的航速。于是,“节”成了海船速度的计量单位;相应地,海水流速、海上风速、鱼雷等水中兵器的速度计量单位,国际上也通用“节”。   “节”的代号是英文“knot”的词头,采用“kn”表示。1节等于每小时1海里,也就是每小时行驶1.852千米(公里)。航海上计量短距离的单位是“链”,1链等于1/10海里,代号是英文“cable”的词头,用“cab”。   海里是海上的长度单位。它原指地球子午线上纬度1分的长度,由于地球略呈椭球体状,不同纬度处的1分弧度略有差异。在赤道上1海里约等于1843米;纬度45°处约等于1852.2米,两极约等于1861.6米。1929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通过用1分平均长度1852米作为1海里;1948年国际人命安全会议承认,1852米或6o76.115英尺为1海里,故国际上采用1852米为标准海里长度。中国承认这一标准,用代号“m”表示。   此外,舰船上锚链分段制造和使用标志长度单位也用“节”通常规定锚链长度27.5米为1节;中国舰艇的使用标志以2o米为1节。   现代海船的测速仪已非常先进,有的随时可以数字显示,“抛绳计节”早已成为历史,但“节”作为海船航速单位仍被沿用。 一节为1.852千米/小时=一海里每小时 十节为18.52千米/小时。这如果在水下,算是中高速了。 不同纬度处的1分弧度略有差异。在赤道上1海里约等于1843米;纬度45°处约等于1852.2米,两极约等于1861.6米。1929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通过用1分平均长度1852米作为1海里;1948年国际人命安全会议承认,1852米或6o76.115英尺为1海里,故国际上采用1852米为标准海里长度。
航速一节等于每小时行驶1.852公里。国际上通用的是1节=1海里/小时,1海里=1.852公里。

6,难忘的一节作文课600字

难忘的一节课 从我上学开始,我上可无数节课。但这节做沙包的课,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那节课上我尝到了成功的乐趣,现在想起来心里还乐滋滋的。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下午,我来到“金钥匙辅导班”,和同学们一起缝沙包。我们带来了事先准备好的针、线、剪刀、填充物、六块相同大小的正方形布。 开始缝沙包了。我先把线搓成个尖。左手拿针,右手拿线,一穿,唉,没穿进去,后来我聚精会神地瞄准针孔,小心翼翼地穿了几下,终于穿进去了,我把两头线拉齐后打了个结。我拿了两块布,正面朝里,匆匆忙忙地从右到左一针一针地缝。就这样又缝了三块布。我开始做底和盖。我把一块布缝在顶,对齐那四块布的上边,转圈缝了四个边。缝做盖的方法和做底的方法一样,不同的是,缝三个边,留一个边不缝作留口。我从留口处把它翻过来,并从这里装满填充物,之后把这两个边的布往里折下,然后缝上。最后把八个角用针挑起来,这样看起来美观有立体感。我觉得沙包太好做了。 我赶快拿着沙包跑出去和同学们玩,。谁知沙包里的填充物似乎不愿被封闭在里面,没经我同意,就都先后留出来了。我很是扫兴地走回教室,请教了老师,才知道我的沙包针码太大,而且设计也不美观。我给老师要了三种样式的布。图案相同的两块布对立着,我把针码缝得又小又密又直,大约十几分钟一个既结实又美观的沙包就呈现在全班同学的眼前了。老师拿着我的沙包作为全体同学的典范,向大家展示,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吱吱”的赞美声。这时我心里那个高兴啊,简直不能用语言来表达。 这节课,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做沙包。通过亲手做沙包,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什么事情往往都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做任何事情都得有耐心,还得细心去做,才能做好。
难忘的一课 从小到大,上过无数堂课,也许课的内容早已淡忘,但总有一堂课因为它特殊的含义而意义非凡,让它与众不同。 时光倒回七岁的那年,小小的我胆子特别小,平时都不敢大声说话。但我有幸遇见了一位老师—黎老师,她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教师,对我们这些一年级的小鬼头们总是特别和蔼,成天笑眯眯的。一次公开课的经历,使我对她充满了一种深深的尊敬,还发现了她的“特异功能”。 教室后面坐满了听课老师,我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喘,咬着自己的手指,眼睛直勾勾地天花板望。“叮铃铃……”上课铃响了,简单的问号之后,老师便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绘声绘色地讲着。我始终无法思想集中,时不时地便偷瞄一眼后面的老师,他们的目光真犀利,感觉我的背后凉风吹过。忽然,老师“甩”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同学们的胳膊,口里还不停地嚷着“我来,我来……”我却犹豫了很久,举还是不举呢?迟疑的右手从空中缓缓落下,缩在桌肚。唉,我还是克服不了我自己。正当我灰心丧气的时候,黎老师却叫我来回答。我心头一震,在所有人的目光中站了起来,嘴巴里支支吾吾说了半天,愣是一句话也没出来。我急得又要“黄河决堤”了,黎老师用眼神暗暗地鼓励我:“加油,不要怕。”那温柔的眼神像一股暖流撞击我的心灵,触动我的心弦,我明白了黎老师的用意,重拾了自信,用最响亮、最流利的回答证明了自己。我做到了!当我坐下的时候,所有人都给予了我最热烈的掌声,我克服了紧张,更战胜了我自己。 上完这堂课后,我变得不再内向,活泼、开朗起来。课堂上,时常有我那自信的小手高高地举着,还伴随着几句妙语连珠的发言,黎老师的眼神中是更多的赞扬。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培育桃李开遍天涯海角。这难忘的一课和永不能忘的恩情会深深地在我的心底埋下种子,等到它萌芽、开花、结果……

文章TAG:多少  海里  一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