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民用建筑中防雷是怎么施工的

防雷接地系统施工 1)防雷接地工艺流程:建筑物基础钢筋接地→接地电阻测试→隐蔽验收→柱内主筋引下线→隐蔽验收→屋面避雷带。 2)质量要求:利用主钢筋作引下线时,按设计要求找出主筋位置,不得少于两根,用油漆作好标记,上下钢筋采用搭接,焊接长度为主钢筋直径的6倍,并应双面焊接,不做防腐处理。

2,防雷工程设计及施工需要哪些条件

中国气象局令 (第10号)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的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资质。经认定合格,取得《防雷工程专业设计资质证》或者《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质证》后,方可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 第三条 防雷工程专业资质分为设计资质和施工资质两类,资质等级分为甲、乙、丙三级。全文参考: 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

防雷工程设计及施工需要哪些条件

3,浅谈如何做好校园防雷工程

由于学校是人员集中场所,其防雷设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区分保护的对象:1、建筑物和建筑物内的人(防直击雷工程);2、弱电系统(防感应雷工程)的。防直击雷工程:需根据学校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定;如果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需做少量的人工地网、引下线、天面避雷针带、总电源避雷器就可以了;如果是砖混结构的,人工地网的量需增加,其余同上。但具体需结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及现场情况拟定防雷施工方案才可。防感应雷工程:需了解设备的类型、位置及布线情况,再根据设备的工作参数安装电源及信号避雷器,布线范围较大的需要作线路屏蔽及等电位措施。感应雷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最好是有直击雷的接地网作为基础才能有较好的效果。
百度文库案例很多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4,现代防雷技术措施有哪些

现代防雷技术措施有:一、直击雷防护直击雷防护 防护直击雷雷击的方法。各类防雷建筑物,特别是有火灾或爆炸危险约建筑物和易受雷击的建筑物;可能遭受雷击。且一旦遭受雷击后果比较严重的设施或堆料(如装卸汕台、露人油罐、露大贮气罐等);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发电厂和变电站等均应采取直击雷防护措施。装设独立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是最常用的,也是比较成熟的直击雷防护措施。消F技术是正在探索中的防直击雷技术。二、接地防雷接地是为了消除过电压危险影响而设的接地,如避雷针、避雷线和避雷器的接地。防雷接地只是在雷电冲击的作用下才会有电流流过,流过防雷接地电极的雷电流幅值可达数十至上百千安培,但是持续时间很短。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设备因绝缘损坏带电而危及人身安全所设的接地,如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钢筋混凝土杆和金属杆塔。保护接地只是在设备绝缘损坏的情况下才会有电流流过,其值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变动。三、等电位连接在电气安全技术不断地发展和更新的进程中,人们注意到,大量电气事故是由过大的电位差引起的。为防止过大的电位差而导致的种种电气事故,20世纪60年起,国际上推广等电位联结安全技术的应用,新建建筑物中基本上都采用了等电位联结。国际上非常重视等电位连接的作用,它对用电安全、防雷以及电子信息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都是十分必要的。根据理论分析,等电位连接作用范围越小,电气上越安全。四、电磁屏蔽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缩写EMC,就是指某电子设备既不干扰其它设备,同时也不受其它设备的影响。电磁兼容性和我们所熟悉的安全性一样,是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安全性涉及人身和财产,而电磁兼容性则涉及人身和环境保护。电子元件对外界的干扰,称为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波会与电子元件作用,产生被干扰现象,称为EMS(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例如,TV荧光屏上常见的“雪花”,便表示接受到的讯号被干扰。五、过电压保护过电压指峰值大于正常运行下最大稳态电压的相应峰值的任何电压。在工程上,它指一切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害的危险电压。因此在工程中,一些虽然大于设备正常运行电压峰值但不足以危及设备正常工作的过电压被排除在外。过电压包括:瞬态过电压,持续时间为毫秒级或更短,是避雷器的主要防护对象; 暂态过电压或短时过电压,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介于0.1s和1s之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防雷
作者:郑州万佳防雷有限公司欢迎访问e展厅展厅6智能楼宇/安防设备展厅图像传输和监控,监控摄像机,乘客电梯,门禁,自动门,...现代防雷技术包括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外部防雷是指在建筑物的外部实施防雷措施,在建筑物外贸拦截雷电,使人、畜和建筑物不受雷击,得到保护。内部防雷是指在各种可能传输和感应雷电的途径上实施防雷措施,拦截雷电对建筑物内电子设备和电气系统的损害,保护人和电器设备。现代防雷技术措施简单地可归纳为ABCDGS七个字母,中文意思是“躲”、“等电位连接”、“传导”、“分流”、“接地”和“屏蔽”。(1)在现代防雷工程技术上采用“躲”的措施,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经济有效的措施。还有另一种“躲”是积极的。这就是在建筑选址、规划时考虑防雷,躲开多雷区或易落雷的地点,,这样做可以减少防雷的作用,免于日后陷入困境。(2)等电位连接,从物理学讲,就是把各种金属物用粗的导线焊接起来,或把它们直接焊接起来,以保证电位相等。完善的等电位连接,也可以消除因地电位骤然升高而产生的“反击”现象,这在微波站天线塔遭到雷击后是常常遇到的。(3)传导的作用是把闪电的巨大能量引导到大地下耗散掉,当然也可以研究其他方法来吸收、耗散它的能量,使它不能对被保护的对象产生破坏作用。(4)分流的作用是把沿导线传入的过电压波在避雷器处经避雷器分流入地,也就是类似于把雷电流的所有入侵通道拦截了,而且不只一级拦截,可以多级拦截。(5)接地时闪电能量的泄放入地,虽然接地措施在分流措施中式基础,如果没有它,等电位连接、传导、分流三个分流措施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接地是否妥当,是分流技术上特别受重视的环节,各种分流规范都对接地措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它又是防雷工程的重点和难点,避雷装置安全检测的主要工作就是围绕它们进行的。(6)屏蔽就是用金属网、箔、管等导体把需要保护的对象包裹起来,从物理意义上讲,就是拦截闪电的脉冲电磁场从空间入侵的通道,力求“无隙可钻”。
防雷技术包含直击雷防护和感应雷防护直接雷防护一般就是在建筑物顶端做避雷针跟接闪器。感应雷一般就是装避雷器进行设备的防护。

5,防雷工程专业是如何划分的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2.0.2条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您好,我是北京雷布斯的小任,由我来为您解答这个问题:根据相关规范第八条:申请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资质的单位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企业法人资格;(二)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的设备和设施;(三)从事防雷工程专业的技术人员必须取得《防雷工程资格证书》;(四)有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规范、标准等资料并具有档案保管条件;(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和完善的规章制度。第九条:申请甲级资质的单位除了符合本办法第八条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一)注册资本人民币一百五十万元以上;(二)具有与承担业务相适应的防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和辅助专业技术人员。取得《防雷工程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中,三名以上具有防雷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六名以上具有防雷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称;(三)近三年完成防雷工程总额不少于八百万元,所完成的综合防雷工程不少于二十个,每个工程额不低于三十万元,其中至少有一个工程额不低于一百五十万元;(四)所承担的防雷工程,必须经过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五)取得乙级资质三年以上,每年年检合格。第十条:申请乙级资质的单位除了符合本办法第八条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一)注册资本人民币八十万元以上;(二)具有与承担业务相适应的防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和辅助专业技术人员。取得《防雷工程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中,两名以上具有防雷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四名以上具有防雷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称;(三)近三年内完成防雷工程总额不少于四百万元,所完成的综合防雷工程不少于二十个,每个工程额不低于十五万元,其中至少有两个工程额不低于五十万元。(四)所承担的防雷工程,必须经过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五)取得丙级资质一年以上,每年年检合格。第十一条:申请丙级资质的单位除了符合第八条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一)注册资本人民币五十万元以上;(二)具有与承担业务相适应的防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和辅助专业技术人员。取得《防雷工程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中,一名以上具有防雷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三名以上具有防雷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称。希望这个答案能对您有帮助
第八条:申请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资质的单位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企业法人资格;  (二)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的设备和设施;  (三)从事防雷工程专业的技术人员必须取得《防雷工程资格证书》;  (四)有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规范、标准等资料并具有档案保管条件;  (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和完善的规章制度。第九条:申请甲级资质的单位除了符合本办法第八条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注册资本人民币一百五十万元以上;  (二)具有与承担业务相适应的防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和辅助专业技术人员。取得《防雷工程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中,三名以上具有防雷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六名以上具有防雷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称;  (三)近三年完成防雷工程总额不少于八百万元,所完成的综合防雷工程不少于二十个,每个工程额不低于三十万元,其中至少有一个工程额不低于一百五十万元;  (四)所承担的防雷工程,必须经过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五)取得乙级资质三年以上,每年年检合格。第十条:申请乙级资质的单位除了符合本办法第八条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注册资本人民币八十万元以上;  (二)具有与承担业务相适应的防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和辅助专业技术人员。取得《防雷工程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中,两名以上具有防雷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四名以上具有防雷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称;  (三)近三年内完成防雷工程总额不少于四百万元,所完成的综合防雷工程不少于二十个,每个工程额不低于十五万元,其中至少有两个工程额不低于五十万元。  (四)所承担的防雷工程,必须经过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五)取得丙级资质一年以上,每年年检合格。第十一条:申请丙级资质的单位除了符合第八条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注册资本人民币五十万元以上;  (二)具有与承担业务相适应的防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和辅助专业技术人员。取得《防雷工程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中,一名以上具有防雷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三名以上具有防雷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称。

6,防雷工程施工常见问题都有哪些

施工过程防直击雷和防感应雷措施中常出现以下问题:一是避雷带、引下线、接地体、均压环搭接的连接长度不够,焊接不饱满,焊接处有夹渣、焊瘤、虚焊、咬肉和气孔,没有敲掉焊渣等缺陷。二是地钢筋网的连接点的错焊、漏焊;作为外引接地联结点或检测点预埋件的漏设。尤其是建筑结构转换层,因构造柱(墙)内主钢筋调整、防雷引下线钢筋错接错焊的情况发生。三是用结构钢材代替避雷针(网)及其引下线时,焊接破坏镀锌层不刷防锈漆;或螺栓连接的连接片未经处理,片与片接触不严密等。四是引下点间距偏大,引下线跨越变形缝处未加设补偿器,穿墙体时未加保护管。接地体安装埋设深度不够或引出线未作防腐处理。五是屋面金属物,如管道、梯子、旗杆和设备外壳等,未与屋顶防雷系统相连,或等电位联结跨接地线线径不足。六是电气设备接地(接零)的分支线未与接地干线连接,实行串联连接。多层住宅采用TN-S系统时,进线在总电表箱处没有重复接地,没有按要求在配电间作MEB。七是低压配电接地形式、电涌保护器(SPD)的设置及安装工艺状况、管线布设和屏蔽措施等与防雷设计要求不符。
接地防雷工程施工步骤:施工准备→接地装置安装→引下线安装→避雷带支架制作安装→避雷网安装→接地电阻测试。(1)接地装置安装:a.按照设计图尺寸位置要求,将底板内两条结构主筋焊接连通,并与所经桩台及柱内的有关钢筋焊接(不同标高处利用两根竖向结构上下贯通),并将两根主筋用油漆做好标记,便于引出和检查;b.所有焊接处焊缝应饱满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夹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的药皮敲净后,刷沥青作防腐处理,采用搭接焊时,其焊接长度要求如下:●镀锌扁钢不小于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镀锌圆钢焊接长度为其直径的6倍,并应二面焊接●镀锌圆钢与镀锌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c.每一处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请质检部门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隐蔽,同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2)引下线安装:a.利用建筑钢筋做引下线的情况,钢筋截面一定要满足设计要求;b.钢筋的连接要满足规范要求,如建筑施工采用埋弧焊工艺,可不作处理,否则要进行接地跨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跨接钢筋直径的6倍。(3)避雷带: a.支架安装:在土建屋面结构施工时,应配合预埋支架,所有支架必须牢固,灰浆饱满、横平竖直。支架间距不大于1.5m且间距均匀,允许偏差30mm。转角处两边的支架距转角中心不大于250mm,成排支架水平度每2m检查段允许偏差3/1000,但全长偏差不得大于10mm。b.避雷带安装:●将镀锌扁钢调直。●避雷线安装时应平直、牢固,不得有高低起伏和弯曲现象,距离建筑物应一致,平直度每2m检查段允许偏差3/1000,但全长偏差不得大于10mm;●避雷线弯曲处不得小于90°,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镀锌扁铁直径的2.5倍;●在建筑物的变形缝处应做防雷跨越处理。(4)电气接地施工方法:目前,根据《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接地制主要采用tt、tn-c-s或tn-s接地方式,并进行总等电位联结;a.高/低压变配电房设备的接地系统,在房间内周围设置一条距地面300mm的水平接地环型带规格应按照设计要求; b.开关柜、配电屏(箱)、电力变压器及各种用电设备、因绝缘破损而可能带电的金属外壳、电气用的独立安装的金属支架及传动机构、插座的接地孔,均应以专用接地(pe线)支线可靠相连,pe线应与接地装置连通并作重复接地;c.当保护线(pe线)所用材质与相线相同时,pe线最小截面应符合下表要求,当pe线采用单芯绝缘导线时,按机械强度要求,截面不应小于:有机械性的保护时为2.5mm2,无机械性保护时为4mm2;d.所有外露的接地点、测试点,均应涂红色油漆并有标志牌写明用途;e.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楼宇设备自动监控系统(bms)及其他弱电设备机房采用专用接地线,由接地装置引入控制室。(5)接地电阻测试接地电阻测试仪型号采用zc29b-2,仪表必须经专业计量。在测试前,先将检流计的指针调零,再将倍率标准杆置于最大倍数,慢摇,同时调整测量标度盘,使检流计为零。加速摇到120r/min左右,再调到平衡后,读标度盘的刻度,乘倍率就得所测的电阻值。注意电流探针的接线长度为40m,电位探测的接线长度为20m。
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防雷工程项目包括桩基础的焊接、柱筋引下线通长焊接及均压环、避雷网、避雷针、避雷器安装等,一直伴随着建设施工全过程。保证防雷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 环节很多,要对这些环节严格控制,才能保证最后的工程质量。   建筑物防雷包括防直击雷和防感应雷。防直击雷就是引导雷云与避雷装置之间放电,使雷电流迅速流散到大地中去,从而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防雷电感应则通过建筑物内部的设备、管道、构架、钢窗等金属物的接地装置与大地作可靠的连接,将雷云放电后在建筑上残留的电荷迅速引入大地。目前建筑工程常用的防雷措施有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避雷器、均压环及金属导体等电位连接等的施工和安装。   1防雷工程施工常见问题   通过实际检测测验和经验,施工过程防直击雷和防感应雷措施中常出现以下问题:一是避雷带、引下线、接地体、均压环搭接的连接长度不够,焊接不饱满,焊接处有夹渣、焊瘤、虚焊、咬肉和气孔,没有敲掉焊渣等缺陷。二是地钢筋网的连接点的错焊、漏焊;作为外引接地联结点或检测点预埋件的漏设。尤其是建筑结构转换层,因构造柱(墙)内主钢筋调整、防雷引下线钢筋错接错焊的情况发生。三是用结构钢材代替避雷针(网)及其引下线时,焊接破坏镀锌层不刷防锈漆;或螺栓连接的连接片未经处理,片与片接触不严密等。四是引下点间距偏大,引下线跨越变形缝处未加设补偿器,穿墙体时未加保护管。接地体安装埋设深度不够或引出线未作防腐处理。五是屋面金属物,如管道、梯子、旗杆和设备外壳等,未与屋顶防雷系统相连,或等电位联结跨接地线线径不足。六是电气设备接地(接零)的分支线未与接地干线连接,实行串联连接。多层住宅采用TN-S系统时,进线在总电表箱处没有重复接地,没有按要求在配电间作MEB。七是低压配电接地形式、电涌保护器(SPD)的设置及安装工艺状况、管线布设和屏蔽措施等与防雷设计要求不符。   2防雷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加强对防雷工程关键部位和工序的质量控制,针对施工中易出现质量通病的几个环节,制定现场检测预控措施,做到预防为主,动态跟踪,保证防雷工程的施工质量。   2.1严格审查设计图纸   一是不仅要熟悉电气图,对建筑设计中的结构、设备的布置也要有初步认识,领会设计中有关说明,对有些特殊的建筑工程项目系统,如弱电系统中的智能化工程、信息通讯、计算机、监控等,因为这些地点和设置在设计平面图纸中一般都没有明确标注,是以规范要求为施工标准进行预留预埋的,要注意对照强制性标准、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如发现不符合现行施工规范要求或做法不妥,选用的防雷接地材料不当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洽商确定,形成设计文件,以便依照执行及备案。二是一个建设项目,相关专业设计图纸较多,审核防雷图纸时,要对照建筑图、结构图、基础图。各项目衔接复杂,极易导致施工错误。若施工单位经验不足,易因工种(序)配合不当而造成施工错漏。对于施工中容易忽视和特别重要的问题应起草书面意见,以提醒施工单位执行。   2.2严格材料质量控制关,保证焊接质量   一是验材料三证;二是看材料规格;三是查在施工中是否使用设计和规范规定的镀锌材料。在施工监检过程中,作业人员往往随手拿普通结构用钢筋作帮条焊接,或用普通钢材代替镀锌材料,或以冷镀锌材质代替热镀锌材质,应及时纠正。防雷工程施工主要是焊接,焊接质量决定着工程质量。由焊接技术不过关的人员进行防雷接地,造成防雷工程不合格的情况时有发生,应严格审核专业防雷施工队伍的资质等级和施工人员资格证。

文章TAG:防雷工程  工程  民用  民用建筑  防雷工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