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一级甲等医疗事故

到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局去投诉,也可以医患调解,还可以到*起诉,也可以通过卫生局申请医学会给医疗事故鉴定。要是患者死亡,最好是先做尸体解剖,尸体解剖要和卫生局联系。要想解决的快,那就是调解。
一、一级医疗事故 系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一)一级甲等医疗事故 死亡。——————————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

2,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次要责任是怎样规定的

一级甲等是指造成患者死亡的医疗事故,等级是单就后果严重程度而言的,但是医方的责任也分大小,次要责任就是医方要在当中承担百分之30至40的责任,其他责任要患方自己承担,不是说患方存在过错,而是说患者自身疾病发展的因素占大头。最后赔偿到的钱就是,计算出包括医疗费、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等等等的全部费用,乘以医方的责任比例。
意思是:经鉴定该起医疗事故构成一级甲等医疗事故,也就是最高级别的医疗事故,但是医方承担次要责任。

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次要责任是怎样规定的

3,一级医疗事故是什么意思

按照医疗事故分级标准,一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并细分为甲等和乙等,具体如下:  (一)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死亡。  (二)一级乙等医疗事故: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  1、植物人状态;  2、极重度智能障碍;  3、临床判定不能恢复的昏迷;  4、临床判定自主呼吸功能完全丧失,不能恢复,靠呼吸机维持;  5、四肢瘫,肌力0级,临床判定不能恢复。  注:病人因病情重笃或疾病晚期衰竭濒临死亡,而行为人虽有过失,但属偶合因素者,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
意思是:经鉴定该起医疗事故构成一级甲等医疗事故,也就是最高级别的医疗事故,但是医方承担次要责任。

4,什么是一级甲等医疗事故

一、一级医疗事故 系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一)一级甲等医疗事故 死亡。——————————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
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死亡,也就是呼吸和心跳停止。这里不包括脑死亡。事故赔偿  1、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2、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4、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5、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6、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7、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8、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9、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10、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11、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5,什么叫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负轻微责任

卫生部令第32号颁布日期:20020731 实施日期:20020901 颁布单位:卫生部 2002年7月1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为了科学划分医疗事故等级,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争议,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制定本标准。 专家鉴定组在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卫生行政部门在判定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是否为医疗事故或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在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时,应当按照本标准确定的基本原则和实际情况具体判定医疗事故的等级。 本标准例举的情形是医疗事故中常见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后果。 本标准中医疗事故一级乙等至三级戊等对应伤残等级一至十级。 一、一级医疗事故 系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 (一)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死亡。 (二)一级乙等医疗事故: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 1、植物人状态; 2、极重度智能障碍; 3、临床判定不能恢复的昏迷; 4、临床判定自主呼吸功能完全丧失,不能恢复,靠呼吸机维持; 5、四肢瘫,肌力0级,临床判定不能恢复。
可以依据鉴定结果直接起诉要求赔偿。
您好,发生这样的事情确实是很遗憾.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是最高级别的医疗事故鉴定结论,针对的是医疗事故结果导致人的死亡,即只要医院有过错,出现病患的死亡就构成一级甲等事故,而轻微责任的结论是医院责任并非是最大或主要的,死者到医院救治之前已经是危重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疾病,因此这份结论作为*做出赔偿的依据,对赔偿范围内的所有项目将可以按照40%左右的比例赔偿。希望对你有帮助:)
要求赔偿!1,难道脑出血患者就一定会死?!那医院真的不用开了!医院未进行抢救,草菅人命,玩忽职守,属于医疗事故结果导致人的死亡!2,要求他们出示,查看他们的治疗记录,病人档案,复印记录,到医务科或者院长办公室,协商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谈判赔偿问题。3,如果赔偿问题谈不下来,就去他们的上一级审批或者主管部门处理,医院的主管部门应该是卫生局。4,最后,还有*呢。如果处理的好,我相信,赔偿额度会很公正的。5,患者的死亡主要是本身疾病所致,医方违规行为起轻微作用。在医疗事故鉴定没有出来之前,医院单方面下的结论,无效。他们自己家的人为自己家的孩子说话啊。

6,一级甲等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赔偿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医疗事故鉴定等级,不同的等级,赔偿的数额不一样,赔偿应包括,医疗费,包括病人的陪护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抚慰费等等.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的规定,“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七)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八)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l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九)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十)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十一)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第51条的规定:“参加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的,参加丧葬活动的患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根据上述计算标准即可以计算出因死亡损害后果而需要进行赔偿的年限和数额。1. 医疗费:受害人在医疗事故发生后因健康受损需要进一步治疗,无论患者经治疗后痊愈、残废还是死亡,这其中都有部分医疗费用属于因医疗事故发生而支出的不必要的费用,如果医疗事故造成了不良后果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后续治疗,还需要支付将来所需的医疗费。医疗费的赔偿应当与损失相一致。主要包括治疗费、住院费、检查费、药品费等,一般主张应当是在医疗上认为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的基本费用。2. 陪护费:受害人因医疗过错受到伤害,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病情需要由家属或家属雇人看护的,应当由加害方支付陪护费。这部分费用应当结合当地的工资水平及看护工作的复杂程度与时间长短来进行计算。我国《条例》中规定按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这种计算方法是较合理的。3. 交通费、住宿费:受害人因住院、出院、往返于医院进行治疗或转院时所花费的交通费,及异地治疗时的住宿费应当由加害方支付,同时,受害人的亲属确有必要支付的为探视及陪护受害人的费用也应当由加害方赔偿。这笔费用必须要综合考虑受害人受伤部位、受伤程度、交通状况等情况,必须是医疗上及社会公众观念认为必要的也是合理的才可以得到赔偿,所以这种情况下法官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如住宿费的赔偿标准,原则上是按照公务员出差住宿标准,但是由于现行规定中这种标准过低,故法官在实践中确定的赔偿标准可以适当高于公务员标准。我国《条例》中规定了接受该项费用赔偿的人数限为2 人,有效地防止了受害方可能出现的过分索赔要求,具有合理性。

文章TAG:一级甲等医疗事故  一级甲等医疗事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