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胜诉权和起诉权有什么区别

诉权既包括程序性诉权,也包括实体性诉权。起诉权是一种程序性诉权,胜诉权则是一种实体性诉权,如果超了时效*就不能违反程序用实体法保护实体权利了。

胜诉权和起诉权有什么区别

2,胜诉权的问题

丧失胜诉权不代表丧失债权。如果在以后对方又承认欠钱了,依然可以再行起诉。而如果对方归还后又反悔,向*请求要回来,*也是不支持的。因为你丧失的只是诉权,而不是实体的债权。

3,胜诉权和诉权的概念区别

诉权就是你可以向*告诉,并*会立案或受理的权利 . 只要*受理,你就有胜诉权。 胜诉权是在诉的后面,不是每个诉讼参与人都有胜诉权,但都有诉权。 超过诉讼时效的仍然有诉权,*不能不受理,但是法律不保证该人的胜诉权,只要对方提出过了时效的抗辩,就要停止诉讼。

4,民法中的胜诉权概念

“胜诉权”概念虽然在传统民法理论中无据可查,但在我国民法理论研究及司法实践中已被广泛采用。在我国,“胜诉权”概念的使用存在于以下两个范畴之中:其一为二元诉权理论,其二为诉讼时效制度。对于前者,“胜诉权”属于诉权的一种,是实体意义诉权的直接指称;对于后者,“胜诉权”通常见于“胜诉权消灭”或“丧失胜诉权”的表述,我国通说认为,“胜诉权消灭”或“丧失胜诉权”是诉讼时效届满的法律后果,诉讼时效届满后,当事人丧失了实体法上的胜诉权,但是权利人的权利和义务人的义务本身并不消灭。

5,什么是借条的胜诉权

约定还款日期的借贷关系,至还款日起受法律保护的期限是3年;没有约定还款日期的,诉讼时效是20年;借条过了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后,出借人还有起诉权,但可能将丧失胜诉权。即,原告还可以起诉到*,但如果对方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将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也就丧失了借条在实体上的胜诉权。但如果被告不提出抗辩的,人民*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法条链接:《民法总则》1、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2、第一百八十九条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3、第一百九十一条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4、第一百九十二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5、第一百九十三条 人民*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6,如何理解实体权利和胜诉权

当实体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公民享有诉权,受到合法抗辩或者超过诉讼时效则丧失胜诉权。实体权利就是指债权等由实体法调整的权利,是与诉讼权利相对应的概念。胜诉权,是指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有法律和证据的支持,当事人有权请求*依法判决该当事人胜诉的权利。
实体权利就是指债权等由实体法调整的权利,是与诉讼权利相对应的概念。比如说甲欠乙1万元,乙享有的1万元债权就属于实体权利;比如:乙享有的债权超过了诉讼时效,就没有人民*的强制力来保障乙实现其权利(丧失胜诉权),但乙的实体债权并不消灭,如果甲主动偿还了1万元的债务,偿还行为仍然是有效的,偿还以后甲无权主张债务超过诉讼时效而请求乙返还。假设乙的实体权利已经消灭,甲再偿还1万元,乙就构成了不当得利,应当返还给甲。所以说乙的实体权利并未消灭。胜诉权,是指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有法律和证据的支持,当事人有权请求*依法判决该当事人胜诉的权利。丧失胜诉权,虽然不能通过*来得到清偿;但是,保留实体权利,此时债权人可以使用能够使用的所有方法要求债务人偿还自己,只要该方法不违法即可。比如:债权人可以天天去债务人家门口守着,不给钱就不走。但是,如果超过20年,就丧失了实体权利,即,债权人此时就不能再找债务人要钱了。
  胜诉权是*可以依据实体法对其进行保护的权利。如果超了时效也就是说*已经不能违反程序用实体法保护实体权利了。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或者法定代理人本人丧失行为能力的,可以认定为因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中止” 留置权只能发生于几种特定的合同关系中,《担保法》第84条规定: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留置权。“法律规定可以留置的其他合同,适用前款规定。”  

文章TAG:胜诉  胜诉权  起诉  起诉权  胜诉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