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有规定纳税的金额的话,是中奖金额的20%。假如是*中奖的话上一万就要开始纳税了。

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2,比如我月总工资为3100底薪2200 那请问我需要缴纳多少个人所

个人所得税=(3100-2000)*5%=55元,如果你公司还要帮你缴纳四金的话还要扣除四金。
应该是110吧!是10%

比如我月总工资为3100底薪2200 那请问我需要缴纳多少个人所

3,收入情况 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经鉴证,潘帕斯的答案很正确,楼主可放心采纳
1、(5400-3500)*10%-105=85 2、 30000*(1-20%)*20%=4800 3 、30000*(1-20%)*20%*(1-30%)=3360 4、国库券是国债吗?是的话免税 5、10000*20%=2000

收入情况 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4,个人所得税是怎么算的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1600元/月。 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5,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1.工资、薪金所得部分的个人所得税额=应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的所得税额=应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劳动报酬所得(4000元以下)的个人所得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   劳动报酬所得(4000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额=[每次所得收入x(1-20%)]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收入不超过20000元的,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0;   收入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2000元;   收入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7000元.   5.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1-30%)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1-20%)]×20%×(1-30%)"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20%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1-20%)]×20%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个人所得额=每次所得收入×20%

6,我的工资一共5600元要交多少个人所得税

要看你交税的档次是多少。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工作可以为生活提供保障,更好生活则是工作的目的。人如果不工作的话,生活不仅没有保障,还会碌碌无为,失去价值和乐趣。但如果只工作的话,就没有时间享受生活,这样的经历是不快乐的。"工作狂",这个词汇大家不陌生,印象中这是当代产生的一个极新的词汇。它指的是对工作极度投入、近乎痴狂的一种人,这种人大概是不会"生活"或顾不得谈"生活"的。其实这样的人很早就有,当然也遍及各地,只是未曾使用这个词罢了。似乎每一个堪称伟大的人无不是忘我工作的人。我们暂时把这种人说成是:工作第一、生活第二的人。甚至是人生中只有工作的人。再就是所谓追求极致生活的,他们不一定非常富有,对工作也有热情。只是他们认为工作是简单又简单的,在他们的世界绝不容许将生活说成是"日子"。应该说这样的人过的是极度潇洒和惬意的,他们的生命的意义在于此。这种人算是:生活第一、工作第二的人。还有一种人最最理想、数量很多。那就是将工作和生活严格分开,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公私分明"是他们的原则和愿望,从不混为一谈。他们认为工作和生活是同样重要的,工作是他们的需要,生活是他们的追求。我还想说起这样一种人,生活无疑是他们人生的最高目的,其实他们内心也没有关于生活的概念,他们只是有这样的逻辑:工作是为了生活,或者说,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不工作就不能生活。这时候的生活的概念好像只是"活着"或"生存"。其实不然,它是一种意识。我觉得在我国传统里有这样的意识,所有人或者说绝大多数人的思路是受到这种逻辑的限制的。我们当然不能忘记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一群快乐的人。在他们的世界里,工作和生活都是艺术化了的。他们从不思考活着是为了工作还是工作是为了活着的问题。在他们的每一天里,都是享受的。还有多种多样的人,有的是我们无法形象地形容的。生活是一个人一生的全部过程,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如同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一样,没有了工作,就是一点残缺,便不完满。终于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人为了工作而暂时放弃生活另一部分,生活不只是活着,但是活着是生活的基础,只有生活起来,才算是真正地活着。掌握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是有利于我们的身心愉悦和成长的。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35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5600- 【300(五险一金)】 -3500(扣除数)=1800*10%-105=75(税)5600-3500=2100*10%-105=105(税,不扣五险一金的情况)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35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5600- 【300(五险一金)】 -3500(扣除数)=1800*10%-105=75(税)5600-3500=2100*10%-105=105(税,不扣五险一金的情况)工资薪金所得纳税如下:一、扣除规定的费用后得到应税所得额,假设你的工资仅仅没有扣除生计费,其他的住房公积金等已扣除你的应税所得额=5600-3500=2100元。二、查找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2100元对应税率10%,速算扣除数105三、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2100X10%-105=105元综合计算公式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计税所得额-规定的费用
工资薪金所得纳税如下:一、扣除规定的费用后得到应税所得额,假设你的工资仅仅没有扣除生计费,其他的住房公积金等已扣除你的应税所得额=5600-3500=2100元。二、查找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2100元对应税率10%,速算扣除数105三、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2100X10%-105=105元综合计算公式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计税所得额-规定的费用
起征额3500。  以总工资5600元为例,三险一金105为例  {5600-105-3500}X0.2-0=399元

文章TAG: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