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相关合同解除法

只要符合《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也就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对方违约、客观条件无法履行、政策法规不允许履行、合同约定的内容违法等等都是解除合同的条件。
有重大误解的 不合理的(超出现实范围的)可以通过法院解除合同!
双方都同意解除合同,并承担各自的义务。只要双方都同意,那么可以在合同履行前,履行中都可以解除。

相关合同解除法

2,合同解除法规

不合法,首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你的劳动合同期限是一年,那么你的试用期是不得超过2个月的,试用期约定违法。其次,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十六条 规定,劳动合同直接约定的是费用不能算作实际培训的费用,并且只限于劳动合同发及其实施条例所规定的“专项技术”培训,不是普通的上岗培训和日常培训,并且该技术培训是有相关凭证的费用。还要根据你的劳动合同已履行的期限和未履行的期限合理分摊费用。除此之外,约定的违约金是违法的。但是就业协议约定了违约金的,不在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内。

合同解除法规

3,如何约定合同解除的条款

解除条款,最快的方式就是协商解除,当事人以解除合同为目的,经协商一致,订立一个解除原来合同的协议。
关于怎样约定合同解除的条款的问题,河北冀港律师事务所李增亮律师回复如下:  约定解除,是指当事人以合同形式,约定为一方或双方保留解除权的解除。其中,保留解除权的合意,称之为解约条款。解除权可以保留给当事人一方,也可以保留给当事人双方。保留解除权,可以在当事人订立合同时约定,也可以在以后另订立保留解除权的合同。根据合同自愿原则,当事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享有自愿解除合同的权利。当事人约定解除合同包括两种情况:  1,协商解除,指合同生效后,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之前,当事人以解除合同为目的,经协商一致,订立一个解除原来合同的协议。  2,约定解除权,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某种情况,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有解除合同的权利。  协商解除和约定解除权,虽然都是基于当事人双方的合意,但二者有区别,表现在:  (1)协商解除是当事人双方根据已经发生的情况,达成解除原合同的协议;而约定解除权是约定将来发生某种情况时,一方或双方享有解除权。  (2)协商解除不是约定解除权,而是解除现存的合同关系,并对解除合同后的责任分担、损失分配达成共识;而约定解除权本身不导致合同的解除,只有在约定的解除条件成就时,通过行使解除权方可使合同归于消灭。  (3)协商解除主要是对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重新安排、调整和分配;而约定解除权主要是对当事人提供补救,使其有可能通过行使解除权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附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九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如何约定合同解除的条款

4,我国合同法关于合同解除的规定是什么

《合同法》第9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将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具体如下:(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可以导致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不能按时履行。如供货方甲公司(生产性企业)因天灾造成生产线全部毁损,合同不能履行;部分毁损可以视情况确定为不能完全履行;因天灾也可能导致不能如期履行。(2)预期违约。履行期尚未届满,债务人明示或默示毁约,这种行为被称为预期违约。所谓明示预期违约,是指债务人以通知或声明的方式表示到期将不履行合同。所谓默示预期违约,是债务人以行为表明其到期将不履行合同,比如债务人将惟一的标的物出卖给第三人,第三人善意地取得了标的物的所有权,此时,预期违约人到期不可能履行合同,这就是默示毁约。(3)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的时间内仍未履行。迟延履行是指债务人在履行期届满后仍未履行债务。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如果继续履行仍能实现合同目的或者债权的履行利益仍然能够实现的情况下,债权人不能径直通知债务人解除合同,而应催告债务人履行合同义务。经催告后,债务人在合理的时间内仍未履行,此时债权人获得单方解除权,可以通知债务人解除合同。催告是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请求履行的通知,合理的期限,是指给予债务人必要的履行准备时间。合理期限的长短,应当根据合同的具体情况确定。(4)当事人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迟延履行合同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已经构成了根本违约,此时无须经催告程序,被违约人在违约人履行期限届满末履行合同时,即可通知对方解除合同。(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前述四项列举了法定解除的情形,不能穷尽所有法定解除的情况,因而法律设立了未尽条款。“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不仅指《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还包括其他法律的规定。
参照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第九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5,我国关于 解除合同有什么规定

一、合同解除的概念  合同解除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因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或双方协议,使基于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合同解除分为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  二、合同解除的条件  1、约定解除:约定解除分两种情况,一是在合同中约定了解除条件,一旦该条件成就,合同解除。二是当事人未在合同中约定解除条件,但在合同履行完毕前,经双方协商一致而解除合同。在约定解除中,如系执行国家指令性计划合同,则应经计划批准机关的同意。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解除合同的适用情况、解除条件成就时,有解除权的当事人一方可以依据约定解除的条款解除合同。如约定“如甲方不按照约定的时间支付酬金,乙方有权单方解除合同”  等解除合同条款。  2、单方解除(法定解除权):法定解除指出现法律规定的有解除权的一方当事人解除合同。即一方行使法律赋予的解除权,依法单方解除合同。一般来说,守约方对于合同另一方轻微性的违约行为不得行使解除权,只有在合同另一方存在根据根本性违约行为,造成签订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时,守约方可以“单方”解除合同。法定的解除事由主要有:(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合同的解除:  (一)单方解除的程序  单方解除,即享有合同解除权的一方当事人通过行使解除权而解除合同。解除权属形成权,不需对方当事人同意,只需解除权人的单方意思表示,即可发生解除合同的法律效果,但解除权的行使并非毫无限制,合同法对其行使期限和行使方式均有明确规定。  关于解除权的行使程序,合同法第96条规定:  1、一方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应遵循其规定。  (二)协议解除的程序  协议解除实质为原合同当事人之间重新签订一个以解除原合同为目的的新合同,因此,应遵循由要约到承诺的一般缔约程序及法律规定的其他相关要求,以实现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三)解除权的行使方式。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因此,解除合同的通知原则应采用书面形式。  (四)解除权的行使期限。  单方有权解除合同权利的存续期间,如属于法定解除或约定解除合同的适用情况,享有解除权的一方应当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合同法第95条规定:“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的,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法律没有规定或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因此,对于解除权的行使期限,如果有法律规定期限按规定,没有法律规定但当事人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时按照约定期限行使,既没有法律规定又没有约定的,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该权利消灭。  四、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当事人行使合同解除权应在法律规定或约定的期限内行使,逾期未行使的,该解除权消灭。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不再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的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五、解除合同的不同救济方案:  1、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可以约定合同履行过程中哪些事实的出现有权解除合同,如: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甲方出现哪些行为时,乙方有权解除合同;乙方出现哪些违约情形时,甲方也有权解除合同。合同中明确约定解除权行使的情形,一方面有利于双方当事人及时、全面的履行合同,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合同纠纷的产生,使合同当事人的责任更为明确。这对那些标的数额比较大、履行期限比较长的合同尤为重要。  2、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不利于合同履行的客观情况,或当事人不愿再履行合同而又不属于约定解除、法定解除的情形时,本着不给对方造成损失或尽量减少给对方造成损失的目的,要求解除合同的一方应当及时向对方做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及时将不能履行合同、解除合同的意思以书面形式告之对方,并就合同的解除及解除的法律后果问题提出积极的解决建议,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取得对方的同情和理解,最终达成解除合同的协议,解除双方的合同关系,切忌对合同的履行不管不问或擅自单方解除合同。  3、当出现不可抗力,对方严重违约等法定解除合同的情形时,主张解除合同的一方应当及时将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书面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同时,为应对有可能出现的纠纷,应注意取得、保留相关的证据,如不可抗力、对方严重违约的证据及合理催告的证据等。  4、在单方有权解除合同的情况下,接到解除通知的另一方如果有异议,认为对方没有权利单方解除合同的,应及时向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依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关提出请求,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因此,当合同成立、生效后,尚未履行完毕之前,主客观情况致使合同的履行不可能或不必要时,为避免或减少损失,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合同当事人双方可以通过法律设定的合同解除制度来提前终止合同的效力。法律允许当事人依法订立合同,也同样允许当事人依法解除已经生效的合同。
参照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第九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文章TAG:解除  合同  相关  相关法  解除合同的相关法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