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简述假想防卫与防卫过当概念及主要区别

最大的区别是假想防卫根本没有防卫的对象,即没有侵害行为的发生,而防卫过当是有侵害行为发生,但是防卫行为超过了必要的限度

简述假想防卫与防卫过当概念及主要区别

2,假想防卫与防卫过当的主要区别

假想防卫是事实上不存在危害行为,而行为人误以为存在而实施的行为,这种“防卫”行为可能构成犯罪。 防卫过当是事实上存在危害行为,只是防卫人实施的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即足以制止危害行为的程度)。 两者的最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存在现实危险。此外,在定罪量刑上也有不同,假想防卫要以行为性质定罪量刑,防卫过过当则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假想防卫与防卫过当的主要区别

3,正当防卫和假想防卫的内容和区别是什么

正当防卫是受害人正在受到犯罪人的不法侵害,而做出的行为使犯罪人停止对他进行侵害,为正当防卫。 假想防卫是受害人并没有正在受到不法侵害,而是他自以为会受到别人的不法侵害,而做出的行为,为假想防卫。比如甲在外声张说要杀了乙,乙认为甲可能会杀他,便将甲打伤,这就是假想防卫。
一个是有侵害的发生,一个是没有,是个人想象有侵害啊

正当防卫和假想防卫的内容和区别是什么

4,什么叫假想防卫试举说明对其应如何处理

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比如,你和小明打了一架,第二天发现他扛着刀过来了,以为他要杀你,你提前把他打伤了,但小明扛着刀是去杀猪,你就构成假想防卫
防卫挑拨、假想防卫、防卫不适都不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它应该符合四个条件:一. 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二. 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三. 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四. 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

5,什么是假想防卫啊

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必须是真实的,而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结果造成损害的,称之为“假想防卫”。 一、具有如下特征: (1)不法侵害事实根本不存在,行为人误认为存在; (2)行为人是出于防卫的意识,实施防卫行为; (3)行为人防卫行为造成了无辜者的损害。 二、应负的刑事责任。 (1)行为人应当预见到没有不法侵害而没有预见,造成危害结果,应负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 (2)行为人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了防卫行为,而在防卫过程中从使用的工具、打击的部位、造成的后果显属不当,叫“假想防卫过当”,行为人应当对过当的结果负责,可以比照防卫过当来处理。责任比第一种轻一点; (3)主观条件的限制,行为人不可能预见到,所采取的手段方法也无不当之处,应属于“意外事件”; (4)行为人既是假想防卫,也是提前防卫,主观过错应属“故意”。

6,假想防卫是不是正当防卫

假想防卫不是正当防卫  依据:“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其特征为不法侵害行为的实际不存在;行为人主观上存在防卫意图;行为人的“防卫”行为给无辜者造成了损害。假想防卫不可能构成故意犯罪,但可以构成过失犯罪,也可能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而正当防卫是指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它应该符合四个条件: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 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  所以,假想防卫不是正当防卫。
假想防卫不是正当防卫。  “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  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它应该符合四个条件:  一. 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  二. 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  三. 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  四. 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

文章TAG:假想  假想防卫  防卫  简述  假想防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