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朝八贤王赵德芳

赵德芳,宋太祖第四子。宋太宗继位后被封为兴元尹。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病逝,谥康惠,赠中书令、岐王。后加封太师,改封楚王。其六世孙为宋孝宗。戏曲演义中,赵德芳也被后人虚构为,手持金锏,正气凛然的八贤王形象,常出现于杨家将的故事中。

宋朝八贤王赵德芳

2,赵德芳宋朝是什么人

赵德芳赵德芳(959-981年),宋太祖第四子,授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太平兴国六年卒,追封岐王,后改秦王。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后病死,英年早逝,年二十三。生有三子,赵惟叙、赵惟宪、赵惟能。其六世孙为宋孝宗,七世孙为宋光宗,八世孙为宋宁宗。
八贤王
八王爷

赵德芳宋朝是什么人

3,历史上有赵德芳这个人吗

赵德芳(959-981),宋太祖第四子。宋太宗继位后被封为兴元尹。981年(太平兴国六年)病逝,谥康惠,赠中书令、岐王。后加封太师,改封楚王。其六世孙为宋孝
有。赵德芳是宋太祖第四子。宋太宗继位后被封为兴元尹。
有,宋太祖长子,太宗世侄,太祖死时,尚幼,太祖即位,封八千岁,可行使各项权利,为人刚正,忠义爱国

历史上有赵德芳这个人吗

4,赵德芳是什么时期的人

宋太祖的四儿子。 他公元981年就死了。宋真宗是公元998年登基的。
赵匡胤是赵德芳的父亲,原本是要赵匡胤传位给弟弟赵光义,然后赵光义把位置传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但赵光义失信了。
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四子,所谓八贤王是小说、戏曲中虚构的!
赵德芳,宋太祖第四子。宋太宗继位后被封为兴元尹。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病逝,谥康惠,赠中书令、岐王。后加封太师,改封楚王。其六世孙为宋孝宗。戏曲演义中,赵德芳也被后人虚构为,手持金锏,正气凛然的八贤王形象,常出现于杨家将的故事中。

5,历史上有没有八贤王赵德芳这个人

确有此人。 赵德芳(959年―981年),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宋太宗赵光义之侄,宋真宗赵恒的堂兄,北宋宗室。历任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检校太尉等。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病逝,时年23岁,追赠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后加赠太师,改封楚王、秦王。 六世孙为宋孝宗赵眘,七世孙为宋光宗赵惇,八世孙为宋宁宗赵扩。在戏曲演义中,赵德芳也被虚构为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的正气凛然的“八贤王”形象,是正义化身,出现于杨家将、包青天、三侠五义等故事中。
封团练使、贵州防御使 太宗即位有出生:959年太祖幼子开宝九年出阁,封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时年17岁、兴元尹 检校太尉德芳“世系表”

6,历史上的八贤王是否真的是赵匡胤第四子赵德芳

历史上存在赵德芳这个人,但是过早离世,相关的史料很少。但是八贤王呢,是不存在历史上的,他是戏曲艺术上虚构的人物。出现这么一个贤王,跟北宋朝的历史背景脱不了关系,北宋战争频繁。百姓需要一个忠臣贤君,需要一个开明盛世,于是八贤王这个形象应运而生。他更多的是承担着百姓厚望,满足了群众圣君贤相的需求。
看杨家将的戏,常见有八贤王,作为一个正面人物而出现。八贤王即赵德芳。赵德芳在历史上实有其人,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四子,病死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三月,只有二十三岁.这时杨业还没有死(死于986年),杨延昭才二十四岁,尚未做边关的统帅。因此,历史上的赵德芳,不可能和杨家将有过戏曲<<潘杨讼>>,<<寇准背靴>>,<<辕门斩子>>,<<破洪州>>等所写的那种关系. 又<<宋史>>只说赵德芳死后,宋太宗追封他为歧王,后改楚王,徽宗时才改封秦王,并没有封为八贤王的事.孤本<<元明杂剧>><<八大王开诏救忠臣>>才说他是"八大王",明熊大木所著小说<<北宋志传>>则只称他为"八王".说太宗封德芳为"八贤王",大概是从<<贺后骂殿>>一剧开始. 由于史料的简述,赵德芳的为人怎样,我们从正史上完全看不出来,那么,为什么小说和戏曲中,他又变成一个形象突出的正面人物呢?如果说是由于杨家将故事的发展,需要从有权有势的王室中找出一个人物作为和奸宦对抗的力量,使得矛盾更加尖锐化,复杂化,那么,太祖有子四人,太宗有子九人,其弟魏王廷美又有子十人,赵德芳这一辈的王族有的是,为什么不找别人而偏偏找到了赵德芳呢?这大概出于人们对他的同情.因为据司马光<<涑水纪闻>>所说,太祖死后,赵德芳本来有机会继承皇位,而结果给他的叔父(太宗)抢先占去了.(这段史料<<续资治通鉴>>也吸收进去了.)加上<<湘山野录>>又有光义阴谋夺位的传说,所以<<贺后骂殿>>一剧,作者把同情寄予德昭(太祖次子),德芳兄弟的一方,该不是偶然的事.可以说,小说,戏曲中的赵德芳是虚构的人物,但其所以这样虚构,也有其历史的根据.

文章TAG:赵德芳  宋朝  八贤王  赵德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