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2,税的计算

69000×13%=8970元 税的算法是一下: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为45%: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1600元/月。 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税的计算

3,怎样计算增值税

先要看你是小规模纳税人还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咯,这两个税率不同的。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开出发票上的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抵扣进项发票上的税额)。 2、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发票上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征收率(一般情况下,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13%。)
基本公式 公式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增值税计算公式:含税销售额/(1+税率)=不含税销售额 不含税销售额×税率=应纳销项税额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一般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2、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征收率 3、进口货物的应纳税额=(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十消费税)×税率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不含税销售额*17%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赚钱了呗

怎样计算增值税

4,怎么计算纳税

目前起征点为2000元!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法(元)1-------不超过500元的-----------------5---------0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25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 ------125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20 ----- 375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25------13756------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30------3375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6375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40-----10375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45-----15375计算公式是: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收入是2500元时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900×10%-25=65收入是25000元时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23400×25%-1375=4475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的,应分两种情况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1)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总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参考资料:http://mssecco.blog.163.com/blog/static/1035382022009520105545587/

5,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1、应纳税额(增值税)=销售额(价内、价外费,不包括税费)*税率 2、如开发票:应纳税额(增值税)=发票金额/(1+税率)*税率 求不含税的销售额(即不含税销售收入)=含税销售额/(1+税率) 应纳税额=不含税的销售额*税率3、简单理解一下就是含税的销售额换算成不含税的销售额,因为咱们买东西取得的发票上的金额是含税的,就是所谓的金额+税额的总和。(你想想,如果用这个数直接乘上税率,那么税额不就偏大了吗,就存在重复征税了。) 严格上说这个公式的税率不应该叫税率,应该叫扣除率(或征收率) 这是小规模纳税人税额的计算方法之一。 这样计算可以算出不含税销售额(也就是等号前面的销售额),再乘上税率就是你要缴纳的税了(也就是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销售额(不含税)×税率
你的公式被你错了,是你弄错了还是咋的?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适用税率);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所含增值税;销项税额=含税销售额/(1+适用税率)*适用税率;一般我们销售货物都是获得一个含税销售额,要计算出不含税销售额、销项税。用不含税销售额计算含税销售额的实例比较少。不过只有知道适用税率和销项税额、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3个数中的一个,其他2个就可以用上述公式轻松算出。
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本月销售额(即你开给客户的增值税发票的总额)/1.17*0.17 例如你这月开出增值税发票是10000元 计算公式:10000/1.17*0.17=1452.99 这个1452.99就是你要交的增值税.一般你开给客户的金额是含税的.至于(1+适用税率,也就是1+0.17)这是规定的,没有得解析.
一般纳税人的适用税率17%,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税率3%,
买价*17%
进项减销项就是应纳税额

6,各种税的计算公式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秦宏各种税的计算公式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禁止抵扣人进项税额=当月全部的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的合计÷当月全部销售,营业额合计)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3、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二.消费税1、一般情况: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三、营业税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四、关税1、从价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3、复合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五、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钢板重量计算公式: 钢管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长度 方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长度 六角钢重量(公斤)=0.0068×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八角钢重量(公斤)=0.0065×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螺纹钢重量(公斤)=0.00617×计算直径×计算直径×长度 角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长度 扁钢重量(公斤)=0.00785×厚度×边宽×长度 钢管重量(公斤)=0.02466×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钢板重量(公斤)=7.85×厚度×面积 园紫铜棒重量(公斤)=0.00698×直径×直径×长度 园黄铜棒重量(公斤)=0.00668×直径×直径×长度 园铝棒重量(公斤)=0.0022×直径×直径×长度 方紫铜棒重量(公斤)=0.0089×边宽×边宽×长度 方黄铜棒重量(公斤)=0.0085×边宽×边宽×长度 方铝棒重量(公斤)=0.0028×边宽1×边宽×长度 六角紫铜棒重量(公斤)=0.0077×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六角黄铜棒重量(公斤)=0.00736×边宽×对边宽×长度 六角铝棒重量(公斤)=0.00242×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紫铜板重量(公斤)=0.0089×厚×宽×长度 黄铜板重量(公斤)=0.0085×厚×宽×长度 铝板重量(公斤)=0.00171×厚×宽×长度 园紫铜管重量(公斤)=0.028×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园黄铜管重量(公斤)=0.0267×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园铝管重量(公斤)=0.00879×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注:公式中长度单位为米,面积单位为平方米,其余单位均为毫米 园钢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长度

文章TAG:税额  计算  公式  一般  税额计算公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