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算平方面积怎么算

将图形切割成一些正方形或者梯形,三角形,矩形来计算面积,之后将他们的面积加起来
正方形——S=边长×边长长方形——S=长×宽圆——S=半径的平方×3.14三角形——S=底x高÷2梯形——S=(上底+下底)x高÷2
不会算用计算机 底面积21*15=315平方米 体积21*15*1.6=504立方米

算平方面积怎么算

2,怎么计算计算方法

算理和算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算理主要回答“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算法是主要解决“怎样计算”的问题。算理是计算的依据,是算法的基础,而算法则是依据算理提炼出来的计算方法和规则,它是算理的具体体现。算理为计算提供了正确的思维方式,保证了计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算法为计算提供了便捷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保证了计算的正确性和快速性。算理和算法是计算教学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处理好算理与算法的关系对于突出计算教学核心,抓住计算教学关键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计算教学中“走极端”的现象实质上是没有正确处理好算理与算法之间关系的结果。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支配,计算教学只注重计算结果和计算速度,一味强化算法演练,忽视算理的推导,教学方式“以练代想”,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导致教学偏向“重算法、轻算理”的极端。与此相反,一些教师片面理解了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他们把过多的时间用在形式化的情境创设、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上,在理解算理上大做文章,过分强调为什么这样算,还可以怎样算,却缺少对算法的提炼与巩固,造成学生理解算理过繁,掌握算法过软,形成技能过难,教学走向“重算理、轻算法”的另一极端。处理计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的关系应注意以下五点:一是算理与算法是计算教学中有机统一的整体,形式上可分,实质上不可分,重算法必须重算理,重算理也要重算法;二是计算教学的问题情境既为引出新知服务,体现“学以致用”,也为理解算理、提炼算法服务,教学要注意在“学用结合”的基础上,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技能为主;三是算理教学需借助直观,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充分感悟的过程,但要把握好算法提炼的时机和教学的“度”,为算法形成与巩固提供必要的练习保证;四是算法形成不能依赖形式上的模仿,而要依靠算理的透彻理解,只有在真正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形成计算技能,才能算是找到了算理与算法的平衡点;五是要防止算理与算法之间出现断痕或硬性对接,要充分利用例题或“试一试”中的“可以怎样算?”“在小组里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怎么计算计算方法

3,工程量怎么计算

工程量计算的方法   (一)工程量计算的基本方法   工程量计算之前,首先应安排分部工程的计算顺序,然后安排分部工程中各分项工程的计算顺序。分部分项工程的计算顺序,应根据其相互之间的关联因素确定(见第二章、第二节,合理安排工程量计算顺序)。   同一分项工程中不同部位的工程量计算顺序,是工程量计算的基本方法。分项工程由同一种类的构件或同一工程做法的项目组成。如“预应力空心板”为一个分项工程,但由于建筑物的开间不同,板的荷载等级不同,因此出现各种不同的型号,其计算方法就是分别按板的型号逐层统计汇总数量,然后再查表计算出相应的混凝土体积及钢筋用量。再如“内墙面一般抹灰”为一个分项工程,按计算范围应包括外墙的内面及内墙的双面抹灰在内,其计算方法就是按照工程量计算规则的规定,将各楼层相同工程做法的内墙抹灰加在一起,算出内墙抹灰总面积。   计算工程量时应注意:按设计图纸所列项目的工程内容和计量单位,必须与相应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中相应项目的工程内容和计量单位一致,不得随意改变。   为了保证工程量计算的精确度,工程数量的有效位数应遵守以下规定: 以“吨”为单位,应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数字,第四位四舍五入;以“立方米”、“平方米”、“米”为单位,应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第三位四舍五入;以“个”、“项”等为单位,应取整数。   计算工程量,应分别不同情况,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按顺时针顺序计算   以图纸左上角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进行计算,当按计算顺序绕图一周后又重新回到起点。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各种带形基础、墙体、现浇及预制构件计算,其特点是能有效防止漏算和重复计算。    2、按编号顺序计算    结构图中包括不同种类、不同型号的构件,而且分布在不同的部位,为了便于计算和复核,需要按构件编号顺序统计数量,然后进行计算。   3、按轴线编号计算   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工程量,为了方便计算和复核,有些分项工程可按施工图轴线编号的方法计算。例如在同一平面中,带型基础的长度和宽度不一致时,可按A轴①~③轴,B轴③、⑤、⑦轴这样的顺序计算。    4、分段计算   在通长构件中,当其中截面有变化时,可采取分段计算。如多跨连续梁,当某跨的截面高度或宽度与其他跨不同时可按柱间尺寸分段计算,再如楼层圈梁在门窗洞口处截面加厚时,其混凝土及钢筋工程量都应按分段计算。    5、分层计算    该方法在工程量计算中较为常见,例如墙体、构件布置、墙柱面装饰、楼地面做法等各层不同时,都应按分层计算,然后再将各层相同工程做法的项目分别汇总项。    6、分区域计算   大型工程项目平面设计比较复杂时,可在伸缩缝或沉降缝处将平面图划分成几个区域分别计算工程量,然后再将各区域相同特征的项目合并计算。   (二)工程量快速计算方法   该方法是在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构件或分项工程的计算特点和规律总结出来的简便、快捷方法。其核心内容是利用工程量数表、工程量计算专用表、各种计算公式加以技巧计算,从而达到快速、准确计算的目的。

工程量怎么计算

4,GDP是如何计算的

一、生产法 生产法GDP的计算公式如下: 生产法GDP = 总产出 – 中间投入 其中,总产出就是一国所有常住单位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商品和服务价值;中间投入就是在生产这些货物和服务过程中投入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其中不包括生产中使用的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生产法是从最终产品来计算GDP,只要是社会生产了一种产品,并且它不是中间产品,我们就按照市场价格乘于生产数量等于产品价值的原则记录下该产品的总价值。有多少种产品我们就可以得到多少种产品的价值,最后我们把所有产品的价值加总获得GDP。但在实际计算过程中,要事先区分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特别费事,而且容易出错,因而采用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价值的方式来计算最终产品价值。 这里我们要区分两个概念:流量和存量。通俗地说,流量就是一个我们可以把它的过去值进行相加得到现在总值的变量。典型的例子有GDP、个人年收入。而存量就是不能把过去的值进行相加得到现在总值的变量,现在测量到的值就是这一变量的总值。典型的例子有一国的人口数,年底银行的存款余额等。 二、收入法或支出法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收入GDP =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1.劳动者报酬。劳动者报酬就是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货币工资;(2)实物工资;(3)社会保险费。 2.生产税净额。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指生产者因从事生产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而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金、附加费和规费;生产补贴指生产者因从事生产活动得到的政府补贴,包括价格补贴和亏损补贴。 3.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指为弥补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损耗而提取的价值或虚拟计算的价值。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 4.营业盈余。营业盈余是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主要指企业的营业利润。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公式如下: 支出法GDP = 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进出口 其中,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净出口等于货物和服务出口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购买、转让和自产自用的固定资产价值,扣除销售和转出的固定资产价值。固定资产包括有形固定资产和无形固定资产。有形固定资产包括房屋等建筑物、机器设备等;无形固定资产包括计算机软件、娱乐和文学艺术品原件等。而存货增加值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存货实物量变化的市场价值,及期末价值减期初价值的差额。存货增加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正值,正值表示存货上升,负值表示存货下降。它包括生产单位购进的原材料、燃料和储备物资等存货,以及生产单位生产的产成品、在制品和半成品等存货,还包括批发零售单位购进的转卖品等。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在我们的课中实际上就是投资。 在中国1985年才开始实行国民收入账户核算体系,1993年正式成为主要的核算体系,从现在来看,还很不成熟,一是不同的产业部门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二是季报和月报还没有形成制度。 在宏观经济中,收入和支出是一回事,因为你的收入正是他人的支出,因而收入流也可以看作是支出流。在前面我们说到过有生产就必有收入,不可能社会生产的产品会无缘无故消失掉或跑到外太空去。因而我们只要记录下张三今年收入多少,李四今年收入多少,王麻子今年收入多少等等人的收入,然后把所有人的收入加总就可得到整个社会的总收入——国民收入NI(National Income)。 由于有生产就有收入,有收入就有生产,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也没有无水之源,因而我们得到第一个会计恒等式 GDP = NI (2-1)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可能有些产品暂时没有卖出去,有生产却没有“收入”,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引进存货和存货投资的概念。没有卖出去的产品我们把它看作是生产者自己买了自己的东西——存货,然后再把它作为投资支出——存货投资。有收有支,国民账户仍然是平衡的。只不过我们把这种存货称为非意愿的存货和非意愿的存货投资。

5,溶液中 pH 的计算公式

涉及公式:ph=logc(h+)、c(h+)=10-ph、 c(h+)×c(oh-)=kw。ph概念: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负对数。 对象:c(h+)<1mol/l时。1. ph计算的分类 (1)酸溶液。强酸的水溶液中,溶液中的h+是酸电离的h+,忽略水电离出h+,溶液中的oh-是水电离的oh-,此时不能忽略水电离出oh-。因此,公式就可以做如下变形: ph=logc(h+)酸、c(h+)酸=10-ph、c(h+)酸×c(oh-)水=kw。 题型包括:单一酸溶液、酸与酸相混、酸溶液的稀释。(无限稀释ph≤7)(2)碱溶液。 强碱的水溶液中,溶液中的oh-是碱电离的oh-,忽略水电离出oh-,溶液中的h+是水电离的h+,此时不能忽略水电离出h+。因此,公式就可以做如下变形: ph=logc(h+)水、c(h+)水=10ph、c(h+)水×c(oh-)碱=kw。 题型包括:单一碱溶液、碱与碱相混、碱溶液的稀释。(无限稀释ph≥7) (3)强酸与强碱混合。强酸强碱混合要进行比较并看谁过量,酸过量用第一种方法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碱过量用第二种情况计算。(以hnr与m(oh)m为例分析) ①若n(h+)>n(oh-)(或nc(酸)v(酸)>mc(碱)v(碱)),c(h+)=。 ph=logc(h+)酸、c(h+)酸=10-ph、c(h+)酸×c(oh-)水=kw。 ②若n(h+)=n(oh-)(或nc(酸)v(酸)=mc(碱)v(碱)),溶液中c(h+)=c(oh-)= 。 ③若n(h+)<n(oh-)(或nc(酸)v(酸)<mc(碱)v(碱)),c(h+)=, ph=logc(h+)水、c(h+)水、c(h+)水=10-ph、c(h+)水×c(oh-)碱=kw。
如何计算溶液的PH
PH=-logC(H+)
pH的计算之一常用H+浓度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当[H+]小于1mol·L-1时,为了使用方便,常用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即-lg[H+]来表示溶液的酸度,并称为pH,即pH= -lg[H+].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H+]·[OH-]=Kw,室温时Kw=1×10-14.纯水中[H+]=[OH-]=10-7mol·L-1,则pH= -lg[H+]=7.在其他中性溶液中[H+]=[OH-]=10-7mol·L-1,pH也为7;酸性溶液中[H+]>[OH-],其pH<7;碱性溶液中[H+]<[OH-],其pH>7.氢氧离子浓度的负对数也可表示为pOH,则溶液的pH + pOH = 14,pH=14 - pOH.计算溶液的pH关键在于正确求出各种溶液的[H+],具体计算如下:例1 计算0.01mol·L-1盐酸溶液的pH.解 盐酸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全部电离[H+]=0.01mol·L-1pH=-lg[H+]=-lg 0.01=2答 该溶液的pH为2.例2 计算c=0.1mol·L-1醋酸溶液(电离度α=1.34%)的pH.解 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电离[H+]=α·C=1.34%×0.1=1.34×10-3(mol·L-1)pH= -lg[H+]=-lg 1.34×10-3=2.87答 该溶液的pH为2.87.例3 计算c(NaOH)=0.1mol·L-1氢氧化钠溶液的pH.解 NaOH为强电解质在水中全部电离[OH-]=0.1mol·L-1pH= -lg[H+]=-lg10-13=13另一算法:pH=14-pOH=14-(-lg[OH-])=14-1=13答 该氢氧化钠溶液的pH为13.例4 某溶液的pH=5求该溶液的H+和OH-的浓度.解 pH=5=-lg[H+] [H+]=10-5(mol·L-1)答 该溶液的H+浓度为10-5mol·L-1,OH-的浓度为10-9mol·L-1pH的计算之二1.简单酸碱溶液的pH由pH= -lg[H+],只要求得[H+]即可.(1)一元强酸:[H+]=C酸 二元强酸:[H+]=2C酸弱酸:[H+]=Cα,再求pH.(2)一元强碱[OH-]=C碱,二元强碱:[OH-]=2C碱,2.强酸,强碱的稀释(1)强酸稀释过程pH增大,可先求稀释后溶液的[H+],再求pH.(2)强碱稀释后pH减小,应先求稀释后,溶液中的[OH-],再求[H+],才能求得pH.(3)极稀溶液应考虑水的电离.酸溶液pH不可能大于7,碱溶液pH不可能小于7.3.强酸、强碱溶液的混合等体积混合时:若pH相差2个单位以上“pH混=pH小+0.3”若pH相差1个单位“pH混=pH小+0.26”(2)两强碱混合:等体积混合时:若pH相差2个单位以上“pH混=pH大-0.3”若pH相差1个单位“pH混=pH大-0.26”(3)强酸、强碱溶液混合:若恰好中和,溶液pH=7.再求[H+]混,再求pH.

6,一般工资是怎么计算的呢

目前针对固定月薪制工资计算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方法:A:(固定月薪/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B:(固定月薪-固定月薪/20.92*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C:固定月薪/20.92*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扩展资料:一个简单的工资表,通常包括九个管理项目:工号、职工姓名、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福利费、住房基金、应发工资、个人所得税和实发工资。一般企业员工工资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21.75平均工作日×实际工作日(即排除双休日)进行计算。工资是指雇主或者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在中国,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社会保险费,劳动保护费,福利费,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计划生育费用,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1、按劳动法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法定的公休日为104天/年,法定节假日为11天,并按下述规定方法计算工作时间和加班工资: a.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b.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c.加班工资的计算: 每天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实际工作时间-8小时)×小时工资×150% 法定公休日的加班工资:日工资×200% 法定节假日的加班工资:日工资×300% 据此,你应该可以算清你应得的加班工资,一并向用人单位索赔。2、单位的工作时间安排是违法的,如果你还想继续干下去,可以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纠正;如果你不想在这干了可以直接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维护你的合法权益。
通俗点讲应该是按小时算工钱,奖金不算,然后犯错误啊请假啊等再另外扣除,而且你的单位的确犯劳动法了,你不能加班那么多时间
工资=日薪+时薪。不过也要看是什么企业
全年打通算,一个月是21。50天,这样来算小时工资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扩展资料1、目前针对固定月薪制工资计算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方法:A:(固定月薪/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B:(固定月薪-固定月薪/20.92*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C:固定月薪/20.92*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按照A方法:其工资为:600/23*19+600/20.92/8*1.5*21=608.58按照B方法:其工资为:600-600/20.92*4+600/20.92/8*1.5*21=598.21按照C方法:其工资为:600/20.92*19+600/20.92/8*1.5*21=657.86可以看出同样的一个案例如果采取不同的薪资计算方法其工资金额相关很大。2、现在比较一下各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假设一:假设该员工请了21天假,也没有加班,即该员工实际出勤了2天,那么按照B的方法计算:600-600/20.92*21=-2.29元;分析:可以看出如果按照B的计算方法,该员工虽然上了2天班,但是他的工资却是负数;假设二:现在假设该员工该月没有加班,而且只请了一天的假,即实际出勤天数为22天,那么按照C的计算方法:其工资为:600/20.92*22=631元>600元;分析:如果该员工没有请假,也没有加班,那么他本月的实际工资就应该是600元,如果按照C的计算方法来算,该员工请假了一天,他所得的工资反而还高于全勤的情况;(如果出全勤则只有600元工资)如果按照B的方法:其工资为:600-600/20.92*1=571.32假设三:该员工请了3天假,也没有加班,即实际出勤了20天,按照C计算方法,其工资600/20.92*20=573.61,分析:可以看出该员工同样是没有加班,如果采用C种计算方法请了3天假反而还比按照B种计算方法只请一天假的工资还要高许多。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文章TAG:如何  如何计算  计算  平方  如何计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