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签订劳动 合同后,企业不把 合同给员工,是合法的吗?

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后不给员工合同合法吗?如果违法,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劳动监察大队是隶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业务单位。合同(合同),又称契约、协议,是平等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合意的产物,是两个以上意思表示的协议。合同只有在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合法的情况下才具有约束力。

企业签订劳动后不发工资是否合法合同?1.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单位不支付工资的,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请求立案处理;2.用人单位单位未与劳动者合同签订劳动合同,在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以参考以下文件:(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花名册)及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2)用人单位-3出具的员工《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文件;(3)员工填写的《登记表》、《登记表》等就业记录单位招聘;(4)考勤记录;(5)其他工人的证词等。

6、 合同管理的知识

Part 1: 合同管理的重要经验随着法制的逐步完善,法律意识的加强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每一个单位都少不了各种合同。尤其是在商业公司中,合同多如牛毛,这就决定了合同管理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我所看到的合同的管理是不同的。即使是有专业背景的人法律在管理方面也不尽如人意合同。为什么?因为合同管理不仅仅是数据存储,更是动态的流程管理,而且它涵盖了法律专业、技术知识、档案管理、流程管理的跨学科知识。

7、劳动 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解读

Labor 合同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单位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的订立和修改应遵循协商一致的原则。以下为您整理的劳动合同 I第47条解读。更多合同模板,点击“劳动合同”查看!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解读劳动合同被解除或者终止,用人单位单位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时,涉及到如何计算经济补偿金的问题。计算经济补偿金的一般模式是:工作年限×每工作一年应得的经济补偿金。

一、经济补偿金中工作年限的计算单位中劳动者的工作年限自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之日起计算单位。用人单位单位因各种原因未及时与劳动者合同签订劳动合同的,不影响工作年限的计算。劳动者为同一用人单位连续提供劳动单位,但签订了多份劳动合同合同,工作年限从劳动者提供劳动之日起连续计算。例如,劳动者A从2008年开始在某企业工作,一直工作到2012年合同年。

8、民法典和 合同法关系是怎样规定的?

民法典实施后,法律合同同时失效。民法典是关于民事的总则法律和各部分关于民事关系的单独规定,包括合同的内容;合同 Rule是单独的民法。合同 law的提法需要参考民法典的规定,但两者还是有很多区别的。(一)民法典关于民事法律 Acts 1效力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一般要求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行政法规,不违反公序良俗。

9、《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合同法》第十一条应该怎样 理解?

同工同酬和与集体一致的原则合同。如果你和单位有劳动争议,也就是你没有签劳动合同,也没有证据证明你的工资是口头约定的什么。然后在你的公司里找一个类似或相近的职位来确定你的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一条合同用人单位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规定的标准执行合同。没有集体合同或集体合同的,实行同工同酬。

该条中“用人单位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部分规定,从字面上看理解,具体含义应为:“用人单位单位。实践中确实发生了虽然没有完整的书面劳动合同,但双方对劳动报酬的约定足够明确的情况(比如用人的工资制度单位告知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标准)。此时应按照明确的约定支付劳动报酬。

10、劳动 合同法96条 法律到底应该怎么 理解

对于《劳动法》第96条解释的问题合同,我的回答是: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93条第2款、第94条合同,解除合同,应当遵守下列程序规定:1 .需要法定解散的条件合同。该法第93条第2款和第94条规定了协议解除和法定解除的权利,根据这两条规定,满足以下条件,解除只需向对方提出,无需对方同意-0。2.因不可抗力无法实现合同的目的;3.履行期届满前,对方明确表示或者以其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义务;4.对方迟延履行主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履行;5.对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的目的无法实现;6.法律中规定的其他解散情形。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合同  理解  法律  单位  以合同为单位怎么理解法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