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沿海1224200300海里分别代表什么

12是国家领海线,军用船只未经许可进入这个范围就是入侵。24是识别线,进入这个范围的船只就需要对它进行识别、定位并取得联系。200是经济画线,所有船只可以在这个范围内无害通过
搜一下:沿海12.24.200.300海里分别代表什么?

沿海1224200300海里分别代表什么

2,公海在哪里

出了国家的海岸线多少公里来着我就忘了,然后就是公海了。
国际法 上指不包括国家 领海 或 内水 的全部海域。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公海是不包括在国家的 专属经济区 、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内的全部海域。公海供所有国家平等地共同使用。它不是任何国家 领土 的组成部分,因而不处于任何国家的主权之下;任何国家不得将公海的任何部分据为己有,不得对公海本身行使管辖权。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领海线,从领海线向外12海里就是公海了。

公海在哪里

3,如图南北方向MN为我国临海线即MN以西

解:设MN与AC相交于E,则∠BEC=90°∵AB2+BC2=52+122=132=AC2,∴△ABC为直角三角形,且∠ABC=90°,由于MN⊥CE,所以走私艇C进入我国领海的最短距离是CE,由S△ABC=12AB×BC=12AC×BE,得BE=6013,由CE2+BE2=122,得CE=14413,∴14413÷13=144169≈0.85(h)=51(min)9时50分+51分=10时41分.答:走私艇C最早在10时41分进入我国领海.
解:设MN与AC相交于E,则∠BEC=90° ∵AB2+BC2=52+122=132=AC2, ∴△ABC为直角三角形,且∠ABC=90°, 由于MN⊥CE,所以走私艇C进入我国领海的最短距离是CE, 由S△ABC=12AB×BC=12AC×BE,得BE=6013, 由CE2+BE2=122,得CE=14413, ∴14413÷13=144169≈0.85(h)=51(min) 9时50分+51分=10时41分. 答:走私艇C最早在10时41分进入我国领海.

如图南北方向MN为我国临海线即MN以西

4,如图所示南北方向MN为我国领海线即MN以西是我国领海以东为

∵南北方向MN,A艇发现正东方向有一走私艇C ∴AC⊥MN于E 有∵AB=5,BC=12,AC=13;(5^2+12^2=13^2勾股定理) ∴三角形ABC为直角三角形 ∴12*5/2=13*BE/2=60/13(直角三角形ABC的面积) ∴BE=60/13 在Rt△ BEC中 CE^2+BE^2=BC^2 ∴CE=√[12^2-(60/13)^2] ∴走私艇C的速度13海里/时不变到E处需时间为: √[12^2-(60/13)^2]/13≈0.852(时)=51分7秒 9:50+0:51:7=10:41:7 ∴若走私艇C的速度不变最早会在当日上午10时41分7秒进入我国领海
解:设MN与AC相交于E,则∠BEC=90°∵AB2+BC2=52+122=132=AC2,∴△ABC为直角三角形,且∠ABC=90°,由于MN⊥CE,所以走私艇C进入我国领海的最短距离是CE,由S△ABC= AB×BC= AC×BE,得BE= ,由CE2+BE2=122,得CE= ,∴ ÷13= ≈0.85(h)=51(min)9时50分+51分=10时41分.答:走私艇C最早在10时41分进入我领海.

5,领海与内海的区别是

领海与内海区别是:1. 内海是指领海基线向内一侧的全部海水,包括:(1)海湾、海峡、河口湾;(2)领海基线与海岸之间的海域;(3)被陆地所包围或通过狭窄水道连接海洋的海域。我国的内海海域包括直线基线与海岸之间的海域、直线划入的领湾、领峡、港口、河口湾等,包括琼州海峡、渤海湾以及沿海分布的几百个商港、军港、渔港、工业港、专用港等港口在内的全部海域都是我国的内海。2. 领海基线包括正常基线和直线基线。正常基线是沿海国官方承认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标明的沿岸低潮线。直线基线是指将在大陆海岸向外突出处和沿海外缘岛屿上所选基点依次相连所形成的一条折线。领海的外部界限是一条其每一点同基线最近点的距离等于领海宽度的线。
内海和领海的区别:内海是指领海基线向内一侧的全部海水,包括: (1)海湾、海峡、河口湾; (2)领海基线与海岸之间的海域; (3)被陆地所包围或通过狭窄水道连接海洋的海域。 我国的内海海域包括直线基线与海岸之间的海域、直线划入的领湾、领峡、港口、河口湾等,包括琼州海峡、渤海湾以及沿海分布的几百个商港、军港、渔港、工业港、专用港等港口在内的全部海域都是我国的内海。 领海是沿海国陆地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海域,在群岛国的情况下则为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海域。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每一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但最宽不得超过领海基线以外的十二海里。 领海基线包括正常基线和直线基线。正常基线是沿海国官方承认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标明的沿岸低潮线。直线基线是指将在大陆海岸向外突出处和沿海外缘岛屿上所选基点依次相连所形成的一条折线。 领海的外部界限是一条其每一点同基线最近点的距离等于领海宽度的线。 望采纳!

6,我国的领海是指什么

量算领海的宽度要有一条起点线。这条起点线在海洋法中被称为“领海基线”。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一般有3种确定沿海国领海基线的方法:一种是正常基线法,一种是直线基线法,还有一种是混合基线法。正常基线是指沿海国官方承认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标明的沿岸低潮线。直线基线是指在海岸线极为曲折,或者近岸海域中有一系列岛屿情况下,可在海岸或近岸岛屿上选择一些适当点,采用连接各适当点的办法,形成直线基线。混合基线则是交替采用正常基线和直线基线来确定本国的领海基线。 我国漫长的海岸线曲折复杂,近岸又有一系列岛屿。这种自然地理条件适于采用直线基线法。这在我国1958年的领海声明中和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都有明确表述,即:“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的领海以连接大陆岸上和沿海岸外缘岛屿上各基点之间的各直线为基线。”从这条基线垂直向海外延伸12海里,这一段海域就是我国的领海。中国的领海面积约为37万平方公里。 领海是沿海国家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陆和内水以外的一定宽度的带状水域。我国的领海宽度是12海里(1海里=1.852公里)。这早在1958年我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中,就有明确的规定。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又一次明确了我国的领海宽度是12海里。 毗连区,顾名思义是连接领海的一部分海域。它的出现可追溯到200多年之前,但作为一项公认的国际法制度载入国际公约只是近几十年的事。1958年的《联合国领海及毗连区公约》中规定:“沿海国的毗连区不得延伸到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起12海里以外。”在1982年产生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关于毗连区的范围有所扩大,即“毗连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我国在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才真正建立起我国的毗连区制度,规定了我国的毗连区是在领海之外、邻接领海宽度为12海里的一带海域。在该海域内,为防止和惩处在我国陆地领土、内水或者领海内违反有关安全、海关、财政、卫生或者入出境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我国有权行使管制权。 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把专属经济区作为一项海洋法律制度正式确定下来,规定沿海国家可以建立宽度不超过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在专属经济区内,沿海国家享有以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和海床及底土的自然资源(包括生物或非生物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以及关于在该区域内从事经济性开发和勘探,如利用海水、海流和风力生产等活动的主权权利;并对该区域内的人工构造物、海洋科学研究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等享有管辖权。
d

文章TAG:领海  海线  沿海  1224200300  领海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