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两会分别是什么

“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
“两会”分别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集中行使国家权力。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全权的和最高的地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政协全国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每年举行一次全体会议。人民政协在中央设有全国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以及9个专门委员会,在地方设有政协地方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每年举行一次全体会议。

2,两会2022年几月几号闭幕

2022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3月10日闭幕,全国人大十三届五次会议3月11日闭幕。2022年全国两会是指“全国人大十三届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而它们两个召开的时间是不一样的,通常是政协会议会提前一天召开,接着再召开人大会议。2022两会召开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22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建议于2022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2022两会结束时间:2022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3月10日闭幕,10日上午9时,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人大会议闭幕时间在3月11日上午,闭幕地点在人民大会堂。两会组成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集中行使国家权力。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全权的和最高的地位。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

3,两会是指哪两会

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简称做“两会”。从省级地方到中央,各地的政协及人大的全体会议的会期全部基本重合,所以两会的名称可以同时适用于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两会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根据中国宪法规定:“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地方每年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也称为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两会”时间要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集中行使国家权力。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全权的和最高的地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政协全国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每年举行一次全体会议。人民政协在中央设有全国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以及9个专门委员会,在地方设有政协地方委员会。

两会是指哪两会

4,简述民主与选举的关系

选举民主又称票决式民主,即国家领导人的任免和国家大事的决定,采取投票的方式,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决定。由于它具有人民主权的本质含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由、平等的价值取向,对于饱受专制之苦的人来说,无异于久旱之甘霖,所以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人们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它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血的代价;对统治者来说,随着社会分化加剧,非组织化的利益阶层和利益集团逐步形成,利益格局日趋刚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价值取向多元化,激活了人民的权利意识,以君权神授的等级制为核心的旧政治体制已无法控制社会运行,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统治,而选举民主不仅具有统治合法性的通行证作用,而且能够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避免或减轻因管理失控所造成的社会震荡,因而也受到许多开明政治家的推崇。因此,选举民主作为国家权力的根,具有普适性价值,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都乐意把它当作自己旗帜,以便将自己的意志和利益,盖上社会普遍承认的印章协商民主是在一定的政治共同体中,行动者通过对话、讨论、商谈、交易、妥协、沟通和审议等方式及机制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一种理论模.选举民主应该是在民主协商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采取的决策机制或手段,由于协商民主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选举民主讲究的是个人价值偏好的聚合,它注重的是结果,而协商民主讲究的是个人价值偏好的转移,它注重的是过程.选举民主以多数原则为核心的

5,什么是一国两都

一国两都,是一种行政现象,“两都”顾名思义,是指一个国家由两个首都的现象。比如韩国和荷兰及中国古代某些朝代。周朝周朝实行的二都制,即西都宗周(镐京)和东都成周(洛邑)。前期宗周是正式国都,成周为陪都,周王一般不到洛邑。前771年,镐京因战乱而破败,于是新即位的周平王下令迁都洛邑。1、宗周(镐京)位于沣河东岸,大约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斗门街道以北;2、成周(洛邑),洛邑一还原为夏朝时的故都,周人在此地营建新都,以控制东方的新领土和监控殷人与东夷等。周公所建的洛邑,位于今河南洛阳王朝公园附近;但后来周敬王又于前510年营建新都,故址在今洛阳白马寺之东。旧城俗称“王城”,新城沿用洛邑之名。战国时期,周考王封王子揭为周公,王城成为周国的都城。后来周国发生分裂,分成了西周和东周两个小国。前者仍以王城为都,后者则以巩(今河南巩义)为都。周王失去全部直辖领地,依附于西周,靠西周、韩、魏接济渡日。[1] 隋朝隋朝的国都是京都大兴城和东都洛阳。隋朝初时隋文帝定都大兴(即后来的长安)后来隋炀帝兴建了洛阳行宫,故此把洛阳定为东都,大兴为西都。隋朝大运河开通以后,隋炀帝又在江都(即后来的扬州)修建行宫,因此又把江都定为行都。 [2] 唐朝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迁都洛阳,直到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才又迁都长安。 [3-4] 元朝元朝定都大都,而将上都作为避暑的夏都,形成两都制的格局。每年四月,元朝皇帝便去上都避暑。八九月秋凉返回大都。皇帝在上都期间,政府诸司都分司相从,以处理重要政务。皇帝除在这里狩猎行乐外,蒙古诸王贵族的朝会(忽里台)和传统的祭祀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5] 明朝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1421年迁都至顺天府北京,而在应天府设立南直隶。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仍然保留了南京的都城地位,并保留了一套中央机构。南京和京师一样,设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官员的级别也和京师相同。北京所在府为顺天府,南京所在府为应天府,合称二京府。 [6] 荷兰荷兰是协商民主政体的典型样本。其首都虽然设在阿姆斯特丹,但是中央政府、女王居住办公地、所有的政府机关与外国使馆、最高*和许多组织都在海牙。荷兰有着繁荣和开放的经济,农业实现了高度机械化,畜牧业也是世界闻名
一国两都,是一种行政现象,“两都”顾名思义,是指一个国家由两个首都的现象,这在中国古代周朝、汉朝及隋朝等时期均出现过,汉代的《两都赋》就是明证。

6,如何全面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

如何全面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应该主要做到: ——调查研究,理清工作思路。协调劳动关系,调整工资分配,事关职工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稳定发展。  ——依法操作,严把工作环节。余姚市在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时,坚持规范提高,确保协调的质量,充分发挥工资协商制度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民主管理、加快企业发展、巩固社会稳定的作用。在具体操作中,政府注重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坚持“五个原则”,严把五道“关口”:一是坚持平等原则,把好组织建立关。由企业行政和职工双方各3-10人,组成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机构,工会履行职工代表职能。二是坚持公开原则,把好测算分析关。双方在公开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按照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职工工资水平与企业发展业绩相结合的要求,确定工资总额和各岗位工资分配方案,形成协商预案。三是坚持合作原则,把好协商关。耐心做好职工和企业行政双方的思想工作,维护对等权益,减少对立情绪。四是民主原则,把好审议关。认真开好职工(代表)大会,审议签定工资协议草案。五是坚持依法原则,把好审核关。企业集体工资协商由双方各执一份,并交主管部门(行业)或乡镇(街道)、总工会、劳动部门各一份,有关部门根据劳动法、工会及相关法律和政府规章严格予以审核,经审核后生效实施。  ——多方推动,优化工作环境。实施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主体是职工和企业业主。由于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影响大,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引导和服务  企业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政府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转换职能,转变企业工资总额管理模式的一项制度创新。 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推进工作集体协商制度,必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各地各部门要坚持稳中求进,数量服从质量的原则,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精心组织,稳妥操作。根据当前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竞争进度,具体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抓好规划。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摸清辖区和系统内企业的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实施计划及相应措施,分阶段排出试点、扩面、推行的企业。二是抓准试点。可选择经营者民主意识较强,经济效益较好,企业基础管理制度完善,工会组织健全有力的一些企业作为试点。在选择面上要统筹兼顾,综合考虑不同体制、不同行业、不同系统、不同地域的企业。要善于积累和总结经验,发挥典型示范效应。三是抓住重点。工资协商内容广泛,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抓住主要矛盾。针对部分企业压低或拖欠工资,加班不加薪,增效不增资等职工反映集中的问题和劳资纠纷迅速上升、劳资矛盾有所激化的趋势,当前要把保障职工基本生活和劳动安全等关键问题作为协商的重中之重,重点保证,重点解决。  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必须改革创新,注重实效。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围绕发展主题,以改革的精神,不断探索新途径,创造新方法,摸索出符合各地特点的工作路子。按照“创新”与“求实”的原则,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必须做到五个结合,即与企业生产发展实际相结合,与企业制度创新相结合,与提高职工素质相结合,与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相结合,与促进企业民主政治建设相结合。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既要充分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稳定,又要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促进企业生产与发展;既要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民主,促进工资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职能,建立合理的劳动力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形成规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文章TAG:协商  协商民主  民主  两会  协商民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