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房产测量规范

房产测量规范规定了城镇房产测量的内容与基本要求,适用于城市、建制镇的建成区和建成区以外的工矿企事业单位及其毗连居民点的房产测量。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是为了工程造价计价工作的需要,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面积计算。

房产测量规范

2,最新的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是GBT 1798612000吗

GB/T17986.1-2000 房产测量规范 第1单元 房产测量规定,现行、有效。
gb/t 17986.1-2000 房产测量规范 第1单元:房产测量规定,是目前最新(现行)版本。

最新的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是GBT 1798612000吗

3,房产测量规范

房产测量规范目前还执行:GB/T 17986.1-2000 房产测量规范 第1单元:房产测量规定、GB/T17986.2-2000 房产测量规范 第2单元 : 房产图图式;网上有免费下载。
房产测量规范规定了城镇房产测量的内容与基本要求,适用于城市、建制镇的建成区和建成区以外的工矿企事业单位及其毗连居民点的房产测量。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是为了工程造价计价工作的需要,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面积计算。

房产测量规范

4,房屋质量检测标准

我国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规定商品房交房时应该达到以下质量标准:(1)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中规定的各项工作内容,达到国家规定的竣工条件;(2)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安全规定的标准,如符合房屋土建工程验收标准、安装工程验收标准等;(3)符合工程建筑设计和工程建设合同约定的内容;有完整的并经有关部门审核的工程建设技术数据及档案图纸材料;(4)有建筑材料、设备、购配件的质量合格证件资料和试验检验报告;(5)有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或优良等;(6)有工程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7)已办理工程竣工交付使用的有关手续。

5,什么是房产测量

房产测量主要是测定和调查房屋及其用地状况,为房产产权、房籍管理、房地产开发利用、征收税费以及城镇规划建设提供测量数据和资料,是常规的测绘技术与房产管理业务相结合的测量工作。它是研究城镇的建成区和建成区以外的工矿企业、事业单位及其相毗连居民点的房产测绘的理论,仪器和方法的应用技术。房产测量的基本内容包括: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产图绘制、房产面积测算、变更测量、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等。房产测量与城市地形测量、地籍测量有相同之处,但由于服务对象不同,内容和要求又有所不同。
房产测量规范规定了城镇房产测量的内容与基本要求,适用于城市、建制镇的建成区和建成区以外的工矿企事业单位及其毗连居民点的房产测量。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是为了工程造价计价工作的需要,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面积计算。
房产测量主要是采集和表述房屋和房屋用地的有关信息,为房产产权、产籍管理、房地产开发利用、交易、征收税费,以及城镇规划建设提供数据的资料。--房产测量规范中房产测量的定义。

6,房屋面积的测量方法

如何测量房屋面积近年来,关于商品房面积的纠纷愈来愈多,归根到底是一些不法开发商“玩弄面积猫儿腻”所致。因为,我们在买房时,一般是由房产商提供现成的房屋面积数据。那么如何做到“心中有数”?为此,我们特邀了有关专家介绍自测商品房面积的方法。工具:普通皮尺、计算器。注意:测算是指测量和计算两个不同步骤。测量:主要是量取住宅的实际尺寸。步骤一:获取详细的标准层或自家所在楼层平面图。根据详细的住宅平面图测量和计算才能方便而准确。平面图中应包括住宅的主要数据有:各房间的轴线尺寸(即承重墙或柱的中心线之间的尺寸)和外墙的总尺寸,即两道尺寸线,还有各房间的使用面积。大部分住户都在标准层,测量和计算主要根据标准层图纸和面积。如果住宅所在楼层较为特殊,如底层顶层、则要用所在楼层的图纸。为了测算一户面积,可以不对全楼的面积进行测算。步骤二:测量和计算自家内部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使用面积的测算。对房间内部测量所得到的尺寸,是房间轴线尺寸减去墙体厚度和抹面厚度的尺寸,不能作为面积中的尺寸。也就是说,根据这个尺寸算出的面积并非是使用面积。使用面积是按轴线尺寸除去结构厚度尺寸的房间内部尺寸计算的。一般来说,承重墙体是砖墙时,结构厚24cm,寒冷地区外墙结构厚度为37cm,混凝土墙结构厚度20cm或16cm,非承重墙12cm、10cm、8cm、不等。一般来说,轴线位于墙体的中间,中间两侧各为半个墙厚。白灰抹面厚度一般为2-3cm。测量位置应在距地面1-1.2米高处。对于轴线尺寸360cm的房间,测量结果应是360-20-2.5×2=335cm。据此可推算出房间内部轴线尺寸360cm,计算尺寸340cm。尺寸误差如果在几厘米之内,说明抹灰厚度不准确,不均匀,一般不影响轴线尺寸和房间内部尺寸。如果误差接近或超过20cm则可能有问题。测量出房间两个方向的内部尺寸,相乘即得房间使用面积。门窗洞口的面积不计入使用面积。各房间(包括:门厅、过道、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储藏室、壁纸、阳台等非固定结构围成的空间)使用面积之和为住宅总使用面积。住宅内建筑面积的测算将自家住宅与别家、公共部分的相接处沿轴线分开,自家轴线之间的总面积为住宅内的总建筑面积。其计算方法,一种是将总使用面积再加上各段墙体的结构面积;一种是直接计算自家轴线所围成的几何图形面积。但住宅内的总建筑面积在图纸中一般不标注,没有实质意义,仅供下一步计算整套住宅建筑面积使用。
这是我在武汉在线装修网上找的一些资料,假如你还有一些关于装修方面的问题,可以去查看下,应该可以查到你需要了解的。以下仅作为参考:步骤一:获取详细的标准层或自家所在楼层平面图。根据详细的住宅平面图测量和计算才能方便而准确。平面图中应包括住宅的主要数据有:各房间的轴线尺寸(即承重墙或柱的中心线之间的尺寸)和外墙的总尺寸,即两道尺寸线,还有各房间的使用面积。大部分住户都在标准层,测量和计算主要根据标准层图纸和面积。如果住宅所在楼层较为特殊,如底层顶层、则要用所在楼层的图纸。为了测算一户面积,可以不对全楼的面积进行测算。步骤二:测量和计算自家内部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使用面积的测算。对房间内部测量所得到的尺寸,是房间轴线尺寸减去墙体厚度和抹面厚度的尺寸,不能作为面积中的尺寸。也就是说,根据这个尺寸算出的面积并非是使用面积。使用面积是按轴线尺寸除去结构厚度尺寸的房间内部尺寸计算的。测量出房间两个方向的内部尺寸,相乘即得房间使用面积。门窗洞口的面积不计入使用面积。各房间(包括:门厅、过道、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储藏室、壁纸、阳台等非固定结构围成的空间)使用面积之和为住宅总使用面积。住宅内建筑面积的测算将自家住宅与别家、公共部分的相接处沿轴线分开,自家轴线之间的总面积为住宅内的总建筑面积。其计算方法,一种是将总使用面积再加上各段墙体的结构面积;一种是直接计算自家轴线所围成的几何图形面积。但住宅内的总建筑面积在图纸中一般不标注,没有实质意义,仅供下一步计算整套住宅建筑面积使用。
我武汉家装线网上找些资料假还有些关于装修方面问题去查看下应该查需要了解获取详细标准层或自家所楼层平面图根据详细住宅平面图测量和计算才能方便而准确平面图应包括住宅主要数据有:各房间轴线尺寸(即承重墙或柱心线之间尺寸)和外墙总尺寸即两道尺寸线还有各房间使用面积大部分住户都标准层测量和计算主要根据标准层图纸和面积住宅所楼层较特殊底层顶层、则要用所楼层图纸了测算户面积对全楼面积进行测算
关于商品房面积测量的法律规定:  【发布单位】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8-12-22  【生效日期】1998-12-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商品房销售面积测量与计算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年12月22*准实施)  一、概述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商品房销售活动中各类房屋销售面积的测量与计算。  2、引用文献  本规范引用下列文献:  GBJ96--1986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建设部建房〔1995〕517号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  CH5001--1991房产测量规范。  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定义  本规范采用以下定义:  3.1 商品房销售面积  --商品房整幢出售,其销售面积为整幢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地下室作为人防工程的,应从整幢商品房的建筑面积中扣除)。  --商品房按“套”或“单元”出售,其销售面积为购房者所购买的套内或单元内建筑面积(以下简称套内建筑面积)与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之和。  3.2 整幢房屋建筑面积  整幢房屋建筑面积系指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之和,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20米以上(含2.20米)的永久性建筑。  3.3 套内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系指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及套内阳台建筑面积之和。  3.4 套内使用面积  套内使用面积系指房屋户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按房屋的内墙线水平投影计算。  3.5 套内墙体面积  商品房各套(单元)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和承重墙体,有共用墙及非共用墙两种。  商品房各套(单元)之间的分隔墙、套(单元)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均为共用墙,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非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3.6 阳台建筑面积  阳台建筑面积系指阳台地面底板外沿在水平面的投影。  3.7 套内阳台建筑面积  套内阳台建筑面积系指套内各阳台建筑面积之和。  3.8 共有建筑面积  房屋共有建筑面积系指各产权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  3.9 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整幢建筑物的共有建筑面积与整幢建筑物的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的比值,即为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3.10 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为套内建筑面积与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之积。  二、测量要求  4、房屋边长测量应连续测量两次取平均值(中数*),两次测量读数之差(较差*)不超过表1规定。  表1 单位:m  ┏━━━━━━━━━━┯━━━━━━━━━━━━━━━━━━━━━━━┓  ┃ 钢卷尺 │△L=±0.0005L(L>10) ┃  ┃ │ =±0.001L(L≤10) ┃  ┃ │△L--两次测量读数之差 ┃  ┃ │L--被测边长 ┃  ┠——————————┼———————————————————————┨  ┃ 手持式测距仪 ││△L│≤0.005 ┃  ┗━━━━━━━━━━┷━━━━━━━━━━━━━━━━━━━━━━━┛  5、房屋分段边长之和与房屋总边长之差△L不超过(1)式规定:  n  △L=±0.004∑L1 (1)  i=1  式中:n--房屋边长分段数;  L1--分段边长,i=1、2、3、……n。  6、商品房面积测量标准不确定度u(中误差*)如(2)式所示。  商品房面积测量标准不确定度:  u≤(0.02√--S+0.001S) (2)  式中:S--商品房实测面积,单位:平方米。  其扩展不确定度(限差*):  U=2u (p=95%)  *测绘行业术语。  三、测量项目与测量设备  7、测量项目如表2所示  表2  ┏━━━━━━━━┯━━━━━━━━━━━━━━━━━━━━━━━━━┓  ┃ 代 号 │ 测量项目 ┃  ┠————————┼—————————————————————————┨  ┃ S1 │ 套内使用面积┃  ┠————————┼—————————————————————————┨  ┃ S2 │ 套内阳台建筑面积┃  ┠————————┼—————————————————————————┨  ┃ S3 │ 套内墙体面积┃  ┠————————┼—————————————————————————┨  ┃ S4 │ 套内建筑面积┃  ┠————————┼—————————————————————————┨  ┃ S5 │ 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  ┃ S6 │ 套房销售面积┃  ┠————————┼—————————————————————————┨  ┃ S7 │ 整幢商品房的建筑面积┃  ┗━━━━━━━━┷━━━━━━━━━━━━━━━━━━━━━━━━━┛  8、用于商品房面积测量的设备如表3所示,也可选用不低于表3给出技术指标要求的其它测量设备。  上述测量设备须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方可使用。  表3  ┏━━━━━┯━━━━━━━━━┯━━━━━━━━━━━━━━━━━━┓  ┃ 序号 │ 测量设备名称 │ 主要技术指标 ┃  ┠—————┼—————————┼——————————————————┨  ┃1 │钢卷尺 │示值误差:±(0.3+0.2L)mm┃  ┃ │ │式中:L-以米为单位的被测距离值 ┃  ┠—————┼—————————┼——————————————————┨  ┃2 │刻度直角钢尺 │测量面垂直度:0.5mm/500mm┃  ┃ │ │ 示值误差:±0.48mm ┃  ┠—————┼—————————┼——————————————————┨  ┃3 │手持式测距仪 │ 测量范围:(0-140)m ┃  ┃ │ │扩展不确定度:5mm(p=95%) ┃  ┠—————┼—————————┼——————————————————┨  ┃4 │经纬仪 │J2级 ┃  ┠—————┼—————————┼——————————————————┨  ┃5 │拉力计 │测量范围:(0--100)N ┃  ┗━━━━━┷━━━━━━━━━┷━━━━━━━━━━━━━━━━━━┛  四、测量方法与面积计算  9、测量前准备  9.1 商品房测量前应参照购房协议实地调查,对分户权界线及房屋公用共有部位进行确认,按附录1对计入建筑面积的部位进行确认。  9.2 房屋面积测量平面草图应实地绘制,楼房要分层绘制。尽量按几何图形分块,并编写序号。  房屋面积测量平面草图是房屋面积测量与计算的原始依据,其式样见附录5。  10、测量点位的选取  10.1 套内房屋边长测量  测点一般取距地面1.2m±0.2m的高度,在房屋的两个长边、两个短边的1/6和5/6位置,两测点应保持水平。房屋边长较长时,应适当增加测点数。  10.2 墙体厚度测量  测点一般取距地面1.2m±0.2m的高度,距门(窗)框(左、右两点)0.2m位置。  10.3 阳台边长测量  阳台边长测量选点参照10.1,阳台的长、宽每边选取两个测量点。  10.4 整幢建筑物外围尺寸测量  测点一般取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距地面1.2m±0.2m的高度紧贴墙面的水平位置。当无法选取上述测点的位置时,可选取尽可能靠近上述测点位置为测量点位,或用刻度直角钢尺在被测长度的两个端面的延长期上选取等效测量点位。  室内分段测量之和(含墙身厚度)与房屋外廊的全长的差值满足第5条要求时,应以房屋外廊数据为准,分段测量的数据按比例配赋。超差需进行复测。  11、测量方法与面积计算  11.1 套内使用面积  以矩形房屋测量为例:  用钢卷尺(或测距仪)测量套内各矩形房屋长边、短边的边长,在每个测点上,使测量线与被测量边保持平行,连续测量两次,两次测量值之差应不超过表1规定。  取连续两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一个测量点的测量值,以各测点的测量值的平均值分别作为长边和短边的边长测量结果L1i和D1i。读数精确到0.001m。  套内房间边长测量值时,对已进行墙面装饰的,应加上装饰面厚度1。  装饰面厚度可参考结构设计施工总说明或地区标准图集说明,按墙面材料种类、原料配比计算。  套内第i个矩形房间的使用面积  S1i=(L1i+2I) (D1i+2I)  套内使用面积  n  S1=∑S (5)  i=1  n--矩形房间数(或矩形块数);  i=1,2,……n。  11.2 套内阳台建筑面积  套内阳台建筑面积S2为套内各阳台建筑面积之和。其中矩形阳台建筑面积按11.1测量方法测量阳台围护结构的长、宽,对有共用墙体的,应计算一半墙体面积。  11.3 套内墙体面积  靠近门窗部位的墙体厚度可直接测量,其他无法直接测量的,测量墙体的内外尺寸,计算差值求得。对于已进行墙面装饰的,需减去装饰面厚度。  对于砖墙结构,按设计图纸的标准说明,取实测值最接近的设计值作为墙体厚度;对于其他不属于标准厚度的墙体,按实测值计算。  各墙体长度乘以墙体厚度得出各墙体面积。  套内墙体面积S3为共用墙体面积的一半与全部非共用墙体面积之和。  11.4 套内建筑面积  11.4.1 套内建筑面积S4应为11.1、11.2和11.3测量结果之和。  S4=S1+S2+S3 (6)  11.4.2 套内建筑面积还可用下述方法测得。沿各套建筑结构外围,用钢卷尺(或测距仪)测量各部长的长边、短边,按11.3的方法测量和计算出各外墙墙体厚度。再分别计算出长边平均值与其两端墙体厚度一半的差值、短边平均值与其两端墙体厚度一半的差值,则两差值的乘积与各套内阳台建筑面积之和即为各被测套内建筑面积S4。  11.5 各套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11.5.1 共有建筑面积应参照上述有关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11.5.2 共用建筑面积分摊的原则和方法见附录2。  11.5.3 各套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S5的计算  a.多层商品住宅楼中各套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共有建筑面积  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幢)=---------  各套内建筑面积之和  各套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各套内建筑面积×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幢)  b.多功能综合楼中各套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本幢房屋共有建筑面积  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幢)=--------------  幢内各功能区建筑面积之和  本功能区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本功能区自有建筑面积×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幢)  共有建 本功能区独用的共有建筑面积+本功能区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筑面积 =---------------------------  分摊系数 本功能区内各套建筑面积之和  (功能区)  同功能区内某户(套)=同功能区内某套建筑面积×分摊的共同建筑面积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功能区)  11.6 套(单元)房销售面积  套房销售面积S6应为套内建筑面积S4与本套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S5之和。  S6=S4+S5 (7)  11.7 整幢商品房建筑面积  测量整幢商品房建筑面积S7时,用钢卷尺在房屋外侧勒脚以上处测量房屋外围的两个长边、两个短边,应符合10.4的要求。当测量距离大于30m时,在钢卷尺零刻线端钩上拉力计,当拉力计示值达到50N时,读取边长测量值。测量时现场温度与检定时温度相差±15℃以上,应按下式进行温度修正。  △Lt=L20(a1-a2)(t-20) (8)  式中:△Lt--温度t时尺长修正值;  L20--20℃时尺长;  t--测量现场的温度;  a1--钢卷尺的线膨胀系数;  a2--被测墙体的线膨胀系数;  若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房屋外围边长时,测距仪的前沿要紧贴被测边长的起点,激光束应投射到位于被测边末端的目标板上,并使光束两端在同一水平面。  在高海拔地区使用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空气折射率对被测距离的修正量计算公式见附录4。  11.8 非矩形房屋面积与计算  非矩形房屋面积测量与计算按附录3进行。  五、测量结果的处理  12.1 分摊系数保留在小数点后4位以上。  12.2 所有面积计算过程中保留到小数点后3位。  所有面积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单位为平方米。  12.3 商品房销售面积测量结果按附录6格式出具《测量报告》。  (注:附录1、附录2、附录3、附录4、附录5、附录6、附录7等内容省略。)  【发布单位】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文号】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5号  【发布日期】1999-06-22  【生效日期】1999-06-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  (第5号)  《商品房销售面积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已于1999年5月27日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局长:李传卿  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二日  商品房销售面积计量监督管理办  第一条 为了规范商品房市场计量行为,加强商品房销售面积的计量监督管理,保护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国务院赋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职责,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商品房销售面积的计量监督管理。  第三条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计量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商品房销售面积计量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商品房销售面积的测量,按照《商品房销售面积测量与计算》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执行。  商品房销售面积的组成和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原则,按照有关规定和交易双方的合同约定执行。  第五条 销售者销售商品房,必须明示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并注明该商品房的套内建筑面积及应当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商品房销售面积的标注应当以平方米(m2)为计量单位。  第六条 商品房的销售面积与实际面积之差不得超过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商品房销售面积测量与计算》规定的商品房面积测量限差。  按套或者单元销售的商品房,各套或者各单元销售面积之和不得大于整幢商品房的实际总面积。  第七条 商品房销售者应当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商品房销售面积进行的计量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与商品房面积计量有关的图纸、资料等。  第八条 从事商品房销售面积计量监督和仲裁测量的机构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  (二)配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商品房销售面积测量与计算》国家计量技术规范要求,并经计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  (三)测量人员熟悉《计量法》等法律、法规,掌握房屋面积测量的理论和基础知识,经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合格;  (四)具有保证计量数据公正、准确、可靠的管理制度。  第九条 从事商品房销售面积计量监督和仲裁测量的机构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条件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第十条 商品房销售面积的计量监督、纠纷调解和仲裁测量,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符合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测量机构出具的计量数据为淮。  第十一条 商品房销售者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的规定,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给用户、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最高不超过30000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处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二条 从事商品房销售面积测量的机构使用未经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六条给予处罚。  第十三条 从事商品房销售面积测量的机构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或者伪造商品房销售面积计量数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给予处罚。  第十四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开展商品房销售面积计量监督检查时,不得向被检查单位收取任何费用。  第十五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本办法实施行政处罚,必须遵守《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和《技术监督行政案件现场处罚规定》。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房屋建筑面积测算的规定《房产测量规范》(gb/t 17986-2000)房屋建筑面积测算的规定 《房产测量规范》(gb/t 17986-2000)(摘要) 一、计算全部建筑面积的范围 1、永久性结构的单层房屋,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多层房屋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 2、房屋内的夹层、插层、技术层及其梯间、电梯间等其高度在2.20m以上部位计算建筑面积。 3、穿过房屋的通道,房屋内的门厅、大厅,均按一层计算面积。门厅、大厅内的回廊部分,层高在2.20m以上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4、楼梯间、电梯(观光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等均按房屋自然层计算面积。 5、房屋天面上,属永久性建筑,层高在2.20m以上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及斜面结构屋顶高度在2.20m以上的部位,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6、挑楼、全封闭的阳台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7、属永久性结构有上盖的室外楼梯,按各层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8、与房屋相连的有柱走廊,两房屋间有上盖和柱的走廊,均按其柱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9、房屋间永久性的封闭的架空通廊,按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10、地下室、半地下室及其相应出入口,层高在2.20m以上的,按其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层及保护墙)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11、有柱或有围护结构的门廊、门斗,按其柱或围护结构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12、玻璃幕墙等作为外墙的,按其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13、属永久性建筑有柱的车棚、货棚等按柱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14、依坡地建筑的房屋,利用吊脚做架空层,有围护结构的,按其高度在2.20m以上部位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15、有伸缩缝的房屋,若其与室内相通的,伸缩缝计算建筑面积。 二、计算一半建筑面积的范围 1、与房屋相连有上盖无柱的走廊、檐廊,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一半计算。 2、独立柱、单排柱的门廊、车棚、货棚等属永久性建筑的,按其上盖水平投影面积一半计算。 3、未封闭的阳台、挑廊,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一半计算。 4、无顶盖的室外楼梯按各层水平投影面积一半计算。 5、有顶盖不封闭的永久性的架空通廊,按外围水平投影面积一半计算。 三、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1、层高小于2.20m以下的夹层、插层、技术层和层高小于2.20m的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2、突出房屋墙面的构件、配件、装饰柱、装饰性的玻璃幕墙、垛、勒脚、台阶、无柱雨篷等。 3、房屋之间无上盖的架空通廊。 4、房屋的天面、挑台、天面上的花园、泳池。 5、建筑物内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及利用建筑物的空间布置箱、罐的平台。 6、骑楼、过街楼的底层用作道路街巷通行的部分。 7、利用引桥、高架路、高架桥、路面作为顶盖建造的房屋。 8、活动房屋、临时房屋、简易房屋。 9、独立烟囱、亭、塔、罐、池、地下人防干、支线。 10、与房屋室内不相通的房屋间伸缩缝。 成套房屋的建筑面积和共有共用面积分摊 一、成套房屋建筑面积测算 (一)成套房屋的建筑面积 成套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由套内房屋的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 (二)套内房屋使用面积 套内房屋使用面积为套内房屋使用空间的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按以下规定计算: 1、套内使用面积为套内卧室、起居室、过厅、过道、厨房、卫生间、厕所、贮藏室、壁柜等空间面积的总和。 2、套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 3、不包括在结构面积办的套内烟囱、通风道、管道井均计入使用面积。 4、内墙面装饰厚度计入使用面积。 (三)套内墙体面积 套内墙体面积是套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或其他承重支撑体所占的面积,其中各套之间的分隔和套与公共建筑空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等共有墙,均按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套内自有墙体按水平投影的一半计算套内墙体面积。 (四)套内阳台建筑面积 套内阳台建筑面积按的规定计算。 套内阳台建筑面积均按阳台外围与房屋外墙之间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其中封闭的阳台按水平投影全部计算建筑面积,未封闭的阳台按水平投影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二、共有共用面积的处理和分摊公式 (一)共有共用面积的内容 共有共用面积包括共有的房屋建筑面积和共用的房屋用地面积。 (二)共有共用面积的处理原则 1、产权各方有合法权属分割文件或协议的,按文件或协议规定执行。 2、无产权分割文件或协议的,可按相关房屋的建筑面积按比例进行分摊。 三、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 (一)共有建筑面积的内容 共有建筑面积的内容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栋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共有建筑面积还包括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 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计入共有建筑面积。 (二)共有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 整幢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扣除整幢建筑物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并扣除已作为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以及人防工程等建筑面积,即为整幢建筑物的共有建筑面积。 (三)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方法 1、住宅楼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方法 住宅楼以幢为单元,依照第二点的方法和计算公式,根据各套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求得各套房屋分摊所得的共有建筑分摊面积。 2、商住楼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方法 首先根据住宅和商业等的不同使用功能按各自的建筑面积将全幢的共有建筑面积分摊成住宅和商业两部分,即住宅部分分摊得到的全幢共有建筑面积和商业部分分摊得到的全幢共有建筑面积。然后住宅和商业部分将所得的分摊面积再各自进行分摊。 住宅部分:将分摊得到的幢共有建筑面积,加上住宅部分本身的共有建筑面积,依照第二点的方法和公式,按各套的建筑面积分摊计算各套房屋的分摊面积。 商业部分:将分摊得到的幢共有建筑面积,加上本身的共有建筑面积,按各层套内的建筑面积依比例分摊至各层,作为各层共有建筑面积的一部分,加至各层的共有建筑面积中,得到各层总的共有建筑面积,然后再根据层内各套内建筑面积按比例分摊至各套,求出各套房屋分摊得到的共有建筑面积。 3、多功能综合楼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方法 多功能综合楼共有建筑面积根据各自的功能,参照商住楼的分摊方法进行分摊。
我是从事房产测绘的,房屋面积的简单算法就是自己家房子的外墙的一半以里的面积,再加上公摊的面积。面积是有资质的测绘单位所测的为法定面积,依据当然是国家规范和政策。技术监督局的东西已废止了。2000年国家已正式出台国标规范。今年还要修订。

文章TAG:房产  测量  测量规范  规范  房产测量规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