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A 个人和企业的储蓄B 企业投资C 政府支出D 个

分为
你好!B、D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CD保证没错

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A 个人和企业的储蓄B 企业投资C 政府支出D 个

2,可贷资金理论问题

对的,可贷资金的需求取决于两个因素货币的供给和实际的货币需求,实际的货币需求即为经济主体对的货币的储蓄及投资的需求,也就是保留货币的意愿—储蓄。

可贷资金理论问题

3,银行存款可贷资金计算公式

银行存款可贷资金=存款余额*(1-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超额储备比率)-贷款余额这个是一般公式,如果各家总行规定了存贷比,则=存款余额*存贷比-已贷余额
你想问的是银行存款利息计算公式吧?一般情况计算为:利息=本金*年利率*存款天数/360单位季度结息计算:积数(计息期间每日的存款余额相加)*年利率/360天希望采纳

银行存款可贷资金计算公式

4,废除投资税减免制度后可贷资金需求和供给曲线分别会如何变化

实际上,储蓄是可贷资金的供给来源,由于高利率会使储蓄更有吸引力,所以储蓄与利率成正比,可贷资金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而投资是可贷资金的需求的来源。高利率使借款变得更贵,所以投资与利率成反比,可贷资金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当政府废除投资税减免制度,意味着限制投资,可贷资金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平移,而政府的该政策对储蓄是没有影响的,所以供给曲线不变,最终利率和均衡可贷资金量都会下降。

5,货币供给和可贷资金供给有什么区别

概念的层次不一样。粗略的将,可贷资金供给属于货币供给的一部分。货币供给是指某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体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金融过程。而可贷资金是信贷的另一种说法;指资金所有者为了获利,允许其他人或企业在约定时期内使用的他的资金。
这个“名义”和“真实”与宏观中的其他任何“名义”也“真实”没有任何区别——比如“名义gdp”“实际gdp”等。 “名义”的意思是:只单纯地以货币为衡量单位,比如央行回购2亿的债券,那就是增加了2亿的“名义货币供给”。

6,分析比较流动性偏好理论 可贷资金论

可贷资金理论和流动性偏好理论非常重要,前者用在对长期经济变化的考量,主要出现过两次:第26章——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中用作金融市场模型的搭建(79页),第32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中与外汇市场模型共同搭建开放经济体的模型(212页);后者则用在对短期经济波动的考虑,主要就出现在第34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由凯恩斯提出(269页)。为了对比两种理论,272页的参考资料部分做了说明。在此,将两者理论的特点分别归纳如下,以便查阅和对比。可贷资金理论1.定义:想储蓄的人借以提供资金、想借钱投资的人借以借贷资金的市场称为可贷资金市场。(79页)2.图表:以真实利率为纵轴,可贷资金量为横轴。(80页,213页)3.特点:“储蓄是可贷资金供给的来源。”“投资是可贷资金需求的来源。”(80页)“利率是贷款的价格。”“由于高利率使借款更为昂贵,所以,随着利率的上升,可贷资金需求量减少。”“由于高利率使储蓄更有吸引力,所以,随着利率的上升,可贷资金供给量增加。”考虑在开放经济体中(涉及进出口),“可贷资金的供给来自国民储蓄(S)”,“可贷资金的需求来自国内投资(I)和资本净流出(NCO)。”(212页,参考S=I+NCO)经过论证,“较高的真实利率鼓励人们更多地储蓄,因此,增加了可贷资金供给量。”而且可以证明国内投资随真实利率的升高而降低,资本净流出也随真实利率的升高而降低,从而可贷资金的需求仍然随真实利率的升高而降低。4.补充:“在产量水平既定时,利率的调整使可贷资金的供求平衡。”可贷资金理论“强调了经济中储蓄倾向和投资机会的重要性。”(272页)流动性偏好理论1.定义:凯恩斯的理论,认为利率的调整使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平衡。(269页)2.图表:假定通货膨胀率不变,根据名义利率=真实利率+通货膨胀率(36页),纵轴既可以解释为名义利率也可以解释为真实利率,横轴为货币量。(270页,271页)3.特点:“由于货币供给量由美联储的政策所固定,所以它不取决于其他经济变量,特别是它不取决于利率。”“一旦美联储做出了决策,无论现行的利率是多少,货币供给量都是相同的。”(270页)“货币的流动性解释了货币需求。”“虽然许多因素决定货币需求量,但流动性理论强调的一个因素是利率。”“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271页)4.补充:“对于任何一个既定的物价水平,利率的调整使货币的供求平衡。”流动性偏好理论“强调了货币政策的重要性。”(272页)两种理论的对比说明:1.很有意思,可贷资金理论中强调“资金”,是不考虑通货膨胀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则强调“货币”,但同样是假定通货膨胀率不变(事实上,通货膨胀率变化也只是造成了以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为纵轴图表的形态略有差异,不会对图表中的变化趋势造成影响。)140页这样定义货币:“经济中人们经常用于向其他人购买物品和劳务的一组资产。”但对于资金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所以凭经验来理解,“货币”就是流动的资金,“可贷资金”则是可以转变为通货(货币)的资金。2.按照对货币与可贷资金的理解,两个理论在图表呈现基本一致:纵轴都是利率,横轴都是一定量的货币(因为可贷资金被贷出来后通常都是货币的形式)。但特点完全不同:可贷资金理论的资金供给由国民储蓄(S)决定,并且随利率的升高而升高,流动性偏好理论的货币供给则不取决于利率;可贷资金理论的资金需求由国内投资(I)和资本净流出(NCO)决定,并且随利率的升高而降低,流动性偏好理论的货币需求则以“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来解释,虽然最终表现同样是随之利率的升高而降低。总结可以发现:长期(可贷资金理论)来看资金的供给随利率的上升而增加,但短期(流动性货币理论)内货币的供给由美联储决定,和利率无关;长期的资金需求由国内投资和资本净流出共同决定,随利率的上升而下降,短期的货币需求则由于“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所以随着利率的上市而下降。3.如何解释上述不同,参考272页的参考资料:长期来看,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A.“产量由资本和劳动的供给以及把资本和劳动转变为产出的可得到的生产技术决定(我们称之为自然产量率)。”(产量为真实变量)B.“在产量水平既定时,利率的调整使可贷资金的供求平衡。”(利率为真实利率)C.“当产量与利率既定时,物价水平的调整使货币的供求平衡。货币供给的变动引起物价水平同比例变动。”(物价为名义变量)更直观一点就是:产量->利率->物价。短期情况下:A.“物价水平固定在某个水平上(基于以前形成的预期),在短期中它对经济状况的变动反应较小。”B.“对于任何一个既定的物价水平,利率的调整使货币的供求平衡。”C.“使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影响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从而影响产量水平。”更直观一点就是:物价->利率->产量。
1、无偏预期理论(纯预期理论) 无偏预期理论:认为在市场均衡条件下,远期利率代表了对 市场未来时期的即期利率的预期。 1)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意味着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会上升 2)向下倾斜的收益率曲线是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将会下降; 3)水平型收益率曲线是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将保持稳定; 4)峰型的收益率曲线则是市场预期较近的一段时期短期利率会上升,而在较远的将来,市场预期的短期利率将会下降。 2、流动性偏好理论 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投资者是厌恶风险的,由于债券的期限越长,利率风险就越大。因此,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投资者偏好期限更短的债券。 流动性偏好理论对收益率曲线的解释 1)水平型收益率曲线: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将会下降,且下降幅度恰等于流动性报酬。 2)向下倾斜的收益率曲线: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将会下降,下降幅度比无偏预期理论更大。 3)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既可能上升、也可能不变。 3、市场分割理论认为:由于法律制度、文化心理、投资偏好的不同,投资者会比较固定地投资于某一期限的债券,这就形成了以期限为划分标志的细分市场。 即期利率水平完全由各个期限的市场上的供求力量决定,单个市场上的利率变化不会对其它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产生影响。即使投资于其它期限的市场收益率可能会更高,但市场上的交易者不会转而投资于其它市场。 市场分割理论对收益率曲线的解释: 1)向下倾斜的收益率曲线:短期债券市场的均衡利率水平高于长期债券市场的均衡利率水平; 2)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短期债券市场的均衡利率水平低于长期债券市场的均衡利率水平; 3)峰型收益率曲线:中期债券收益率最高; 4)水平收益率曲线:各个期限的市场利率水平基本不变。

文章TAG:资金  包括  个人  可贷资金  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A  个人和企业的储蓄B  企业投资C  政府支出D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