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计提坏账准备会计分录怎么做

2000年 应提 4,实提42001年 应提 2,实提-5+4+x=2,x=32002年 应提 6,实提3+0.3+x=6 x=2.72002年实际应提坏账准备2.7万元。借:资产减值损失-提取的坏账准备 27000贷:坏账准备 27000
企业会计制度是计入管理费用,2006年的会计准则是计入资产减值损失,你企业执行什么就计入什么科目坏账准备的确不是真正发生的费用,但为了遵循谨慎性原则,需要计提坏账准备,会计准则就是这么规定的另外,所有计提(转回)的坏账准备(减值准备)税法都是不认可的,年末汇算清缴时都要做纳税调整

计提坏账准备会计分录怎么做

2,坏账准备怎样提

计提坏帐准备可以根据帐龄进行计提,可以根据帐面余额进行计提,可以结合个别计提的方法。致于采取甚么方法要根据企业的性质进行肯定,肯定后就不能随便改变。采取帐面余额法,根据帐面的余额*坏帐准备率得到你最后坏帐准备的金额,来计算本年应当计提的金额。所以说几年的应收帐款从没计提过坏帐准备,那末就以帐面余额*坏帐准备率就是今年要提的坏帐准备。OK以后产生的应收帐款不需要同时计提坏帐准备。计提完后借:管理费用-坏帐准备贷:坏帐准备
看会计准则及你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你单位会计制度规定提取比例是多少
你是网上去查查

坏账准备怎样提

3,如何计提坏账准备求详细解答

如何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应当定期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准备,对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发生的坏账损失有两种核算方法:一是直接转销法;二是备抵法。由于备抵法更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和谨慎性原则,因此,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要求企业采用备抵法来进行坏账的会计处理。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 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应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资产减值损失;一方面设置“坏账准备”科目,待实际发生坏账时冲销坏账准备和应收账款金额,使资产负债表上真实反映应收账款的净值。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一)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二)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三)冲销的应收账款又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如何计提坏账准备求详细解答

4,计提坏账准备和坏账准备是什么

坏账准备在借方,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数额 坏账准备在贷方,反映企业已预提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数额. 1、提取坏账准备: 借:管理费用-计提的坏账准备 贷:坏账准备 2、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冲销提取: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 3、已确认并转销的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按实际收回的金额: 借: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贷:坏账准备 同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坏账损失的核算应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可以按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赊销金额百分比法等计提坏账准备,也可以按客户分别确定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以实例来进行说明。  A公司会计上采用账龄分析法提取坏账准备,200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5000万元,坏账准备贷方余额150万元。2005年末应收账款余额6000万元,包括关联方往来100万元,会计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为3%。  会计处理:2005年末应计提坏账准备金额6000×3%=180万元,由于坏账准备的年初数小于本年应计提数,应按其差额(180-150=30)补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30  贷:坏账准备30  通过上述处理,使坏账准备的年末余额保持在本年应计提数180万元。  税务处理:本年末按税法规定的税前列支数额,(6000-100-5000)×5‰=4.5万元,纳税调整30-4.5=25.5万元。  通过上例,该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实际计提的坏账准备180万元,是按照2005年末应收账款余额计算提取的,在提取时应注意与年初坏账准备余额相比较,本年应计提大于年初余额时应按其差额补提,反之应冲回。而按照税法规定计算时,应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剔除关联方往来,计算出当期应计入费用的数额,然后与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并已计入当期费用的数额相比,依此来确认本年的纳税调整额请采纳。

5,如何计提企业坏账准备

你好!仅供参考 , 祝事事顺利 , 望采纳不胜感激!计提坏账准备金是通过“坏账准备”账户进行核算的,企业在年度终了时,应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其账务处理如下:1. 企业在提取坏账准备时,应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1)如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大于坏账准备账面余额的,应当按其差额计提,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2)如应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小于“坏账准备”账面余额,应按其差额作相反会计分录,借记“坏账准备”账户;贷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账户;2.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处理,转销应收款项,借记“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账户。3.已确认坏账损失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全部或部分收回时,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等账户;贷记“应收账款”等账户。4.“坏账准备”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提取的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在借方,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数额 坏账准备在贷方,反映企业已预提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数额. 1、提取坏账准备: 借:管理费用-计提的坏账准备 贷:坏账准备 2、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冲销提取: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 3、已确认并转销的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按实际收回的金额: 借: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贷:坏账准备 同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按照《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清理,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很明显,计提坏账准备的最短时间是一个会计年度,也就是每年年度终了。 坏账准备计提的范围: 1.应收账款(不包括其贷方余额,即相当于预收账款的部分) 2.应收票据:业到期不能收回的应收票据和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所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 3.其他应收款------说明见附 4.预付账款: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或其他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5.预收账款里的借方余额。

6,什么是坏账准备 计提方法有哪些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具体来说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有四种:即“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  (一)余额百分比法  这是按照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坏账百分比由企业根据以往的资料或经验自行确定。在余额百分比法下,企业应在每个会计期末根据本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和相应的坏账率估计出期末坏账准备账户应有的余额,它与调整前坏账准备账户已有的余额的差额,就是当期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1.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2.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二)账龄分析法  这是根据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通常而言,应收账款的账龄越长,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越大。为此,将企业的应收账款按账龄长短进行分组,分别确定不同的计提百分比估算坏账损失,使坏账损失的计算结果更符合客观情况。  1. 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期末各账龄组应收账款余额×各账龄组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2. 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三)销货百分比法  这是根据企业销售总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百分比按本企业以往实际发生的坏账与销售总额的关系结合生产经营与销售政策变动情况测定。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也可以按赊销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本期销售总额(或赊销额)× 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四)个别认定法  这是针对每项应收款项的实际情况分别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例如公司是根据应收单位账款的5%来计算坏账,但是有一企业有明显的迹象还款困难,就可以对这一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金按10%或其他。
坏账准备在借方,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数额 坏账准备在贷方,反映企业已预提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数额. 1、提取坏账准备: 借:管理费用-计提的坏账准备 贷:坏账准备 2、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冲销提取: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 3、已确认并转销的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按实际收回的金额: 借: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贷:坏账准备 同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

文章TAG:坏账  坏账准备  准备  计提  坏账准备计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