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收统支的统收统支的主要做法

统收统支的主要做法是 、范围、标准、办法等都由中央统一制定,地方组织的一切收入全部逐级上缴中央,地方所需要的支出由叫中央逐级拨款,年终地方结余资金全部交还中央,国家的财政管理和财力支配权全部集中在中央。1950年3月,政务院通过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关于统一管理1950年度财政收支的决定》,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物资和现金管理,初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财政体制。

统收统支的统收统支的主要做法

2,统收统支财政体制的优缺点

统收统支财政体制的优缺点如下:统收统支财政体制的优点:统收统支体制有利中央在特殊情况下集中财力,兴办大型建设项目,统筹安排,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曾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968年,由于上年出现财政赤字,一些地区生产和财政收入大幅度下降,曾再度实行过统收统支的预算管理体制。统收统支财政体制的缺点:在这种体制下,财权过于集中,地方收支不挂钩,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既不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中央财政集中力量研究和制定国家财政大政方针,发挥财政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宏观调控作用。统收统支财政体制简介:特指中国在1950年实行的一种。即地方组织的财政收入统一上缴中央,地方支出统一由中央拨付的高度集中的预算管理体制。体制的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分散管理、分散经营的财政经济工作状况,已不适应新的政治经济形势的要求。为了平衡财政收支,稳定市场物价,安定人民生活,1950年3月,政务院发布《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关于统一管理1950年年度财政收支的决定》及其他有关决定,使国家财政从分散管理转向集中管理的轨道。

统收统支财政体制的优缺点


文章TAG:主要  做法  统收统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