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由哪个法律保护,劳动合同法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
来源:整理 编辑:律生活 2022-12-02 22:23:36
1,劳动合同法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
《劳动合同法》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现行的《劳动合同法》于2007年6月27日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并于_____实施。
2,劳动协议受法律保护吗
您可以到当地的劳动局寻求解决。劳动局有劳动执法监察大队,您可以投诉和举报此情况。另:您请律师是不现实的,而且这事也没必要动律师,您可以先按照正常途径处理,先去劳动局,劳动局是专门负责劳动争议案件的。如果协议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则双方可以自由约定协议的内容,协议也当然受法律的保护。打12333,去所在的劳动保障中心,申请劳动仲裁.自己适当的也收集一些证据今年人代会上代表们一再强调:学生、农民工工资一律不得拖欠。现在这事查的很严,你要是不在乎这分工作的话,就去劳动局举报,打110也可以,他们会为你转接,自己的权利要懂得保护,对待违法行为不能忍气吞声,请不起律师也没关系,先告了他,再让法庭调解,法律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3,合同书只有一份受法律保护吗
一份合同,上边双方都签字了就有效。合同的效力和份数没有直接关系。正常情况下,劳动合同通常不得设定押金,应该是可以退的。但还要结合你的合同内容确定。单位收押金是不合法的,你随时可要求退还
押金,与 想不想工作无关你好,首先,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以工作为由收取押金属违法行为。 其次,劳动合同仅有一份的劳动合同,形式不合法,依法属无效合同。 据此,你可向雇佣单位要求返还所收押金、主张合同无效。如果对方拒不返还,你可向该单位所在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说明原委。
希望对你有帮助。劳动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押金没有听说过,合同上一般是没有的 劳动合同吗?就是现在还在工作,也可以要求返还押金!因为收取押金是违法的!
4,劳动合同谁保管
肯定不合法,你这个情况属于第三方派遣,现在的单位基本上不会和本人签合同,都有一家中介公司和你签,这样以后单位就不怕劳动法规定的连续10年以上可以签长期合同了,劳动者一份,用人单位一份,这是必须的。但劳动局应该还有一份备案的,所以两份和三份都是对的,关键是处于那个地方。 对合同是否要到劳动局备案,各地劳动部门的做法不一,可咨询当地劳动部门。公司和员工签订的合同,只要是真实意志表示,又不违反法律强制性和禁止性规定的,都是合法有效的。 签了以后都由公司保管可以吗? 还是劳动者保管一份较好,除非劳动局已经备案,那么就可以交由公司保管。主要是防止公司对劳动合同进行删改,无法保护你的合法权益。 合同上必须盖红章吗?如果是复印件,章也是复印的,请问还有效吗? 合同必须该公司的公章,代表用人单位的意思,用人单位同意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这是劳动合同成立生效的必要程序。 如果是复印件,章也是复印的,如果劳动局已经备案正本,那是可以用复印件交给劳动者的。复印件不是有没有效力的问题,主要是在诉讼当中,如果没有递交合同原件的话,用人单位不予承认复印件,你就处于不利的地位。所以如果你想真正保护你的合法权益,你必须向用人单位取回盖红章的劳动合同正本。 两份合同均是复印件,章也是复印的。请问签署这种劳动合同有效吗? 用人单位不承认,则对用人单位没有效力,建议你取回盖红印的劳动合同。 “如果只有公司保留一份或两份,劳动者没有保留的合同是无效的”这个结论请问有何法条支持呢? 《劳动合同法》 第十六条规定: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盖章部分当然是红印了,签字也是书写版。处了盖章部分其他都可以是复印件。
5,口头劳动合同是否具受法律保护
可以参考一下劳动合同法,这个是绝对的侵权,老板炒你的理由不能作为用工期间辞退你的合法理由,可以找劳动仲裁机构,先仲裁看看结果,不行再去起诉他。此外,还要有证据,具体内容在劳动合同法里有,可以在网上搜一下。保存与老板有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单、工作证等。此外,不签书面劳动合同,还需支付双倍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14条。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你们之间已经构成了事实上的劳动法律关系,从你做工开始之日,你们间的劳动关系就已经成立了的,如果是在08年1月1日后发生的事情,这适用新劳动法的规定,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从第二个月起主张双倍的工资,若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未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若未出现劳动法第39条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擅自解除合同的,劳动者可主张经济补偿金。不受法律保护。《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6,劳动合同由哪方出具由员工出的合同盖了章以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您好双方都可以提出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 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就应当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还需要支付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内的双倍工资。超过一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提出,劳动者不同意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五条 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仅供参考一家超市与一家肉食品加工厂签订一份买卖合同,合同规定由肉食加工厂在一年内持续供应给超市肉食品,当时超市的法定代表人在合同上签字后并加盖了超市的单位公章,而肉食品加工厂法定代表人签了字,但是未加盖他们厂的公章。4个月后,由于肉食品普遍涨价,肉食品加工厂要求提高原定的货物价格,遭到超市的拒绝后,肉食品加工厂便以其未在合同上加盖公章为由,称该合同属于无效合同,并拒绝再向超市方面供货。在这种情况下,肉食加工厂做法是否合理,双方签订的合同是有效? 律师解答:首先肉食品加工厂的做法是不合理的,没有理由因为肉食品的价格上涨而单方停止供货。企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在法律上的意义是代表企业、单位对外从事民事活动,其行为属于职务行为,视为法人行为,法律后果由企业、单位承担。因此,法定代表人只要是代表法人单位洽谈业务,其在民事合同上签字的行为就与盖具单位公章的行为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合同责任应由法人承担,法人应该严格遵循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而不能以未加盖合同章为由否认合同效力,拒绝履行合同。 我国《合同法》第三十二条、第四十四条明文规定:“当事人采取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你们双方在签订合同时,虽然肉食品加工厂只是由法定代表人徐某签字而未盖公章,但根据上述条款的规定,对方的法定代表人有权在合同上签字表示对合同内容的确认,其在合同上签字以后就表示肉食品加工厂对此份合同的认可,只要你们在合同中约定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你们之间签订的合同就是有效合同,对方即应严格履行合同。 事实上,肉食品加工厂先前已经开始履行合同,向你们供货,说明其对法定代表人签字的认可,合同早已生效,不存在合同无效之说。现在其因为肉食品涨价便借口合同无效而拒绝继续供货,是单方违约的行为,这是错误的。你们除了可以要求其继续履行合同外,还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赔偿你们的相应经济损失。 实际生活中,合同签订生效后,如要变更履行或解除合同必须经双方当事人协商同意,达成一致意见。从肉食品加工厂的角度来说,除非与你们重新约定合同或协商变更、解除合同的履行内容,否则,其无权在合同有效期内单方变更、终止合同义务,其因未达到涨价要求而单方停止供货的行为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7,我国劳动合同法属于法律体系中哪个部门
我国的法律体系大体上分宪法、行政法、民商法、刑法、经济法、社会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共七个主要的法律部门。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都属于社会法。合同的成立,是指当事人经由要约、承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即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建立了合同关系,表明了合同订立过程的完结。由于合同是双方或多方之间发生的法律行为,单方法律行为不能构成合同。这就意味着,成立一份合同,其主体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其意思表示必须一致合意。合同订立的过程就是当事人双方使其意思表示趋于一致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合同法》中规定为要约、承诺。因此,合同的成立必须有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对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等内容协商一致,即达成合意。 合同的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一定的法律拘束力。因为合同成立并具备一定的要件后便能产生一定的法律效力。但这种法律效力并不是指合同能够像法律那样产生约束力,而是指符合法定生效要件的合同,便可以受到法律的保护,并能够产生合同当事人所预期的法律后果。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则可以依靠国家强制力强制当事人履行合同并承担违约责任。这里强调的是合同对当事人的拘束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合同成立时即具备了生效的要件,因而其成立和生效时间是一致的。《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但是合同成立并不等于合同生效。《合同法》第一次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区分开来。这主要体现该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和第四十六条规定的内容中。结合《合同法》及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可以对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作如下区分: 一、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体现的意志不同。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合意。但合同成立后,能否产生效力,能否产生当事人所预期的法律后果,并不是当事人意志所能决定的,它取决于国家法律对该合同的态度和评价。这就是说,即使合同已经成立,如果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生效要件,仍然不能产生法律效力。所以,合同成立体现了合同自由的原则,体现了当事人的意志,而合同是否生效,则体现了国家对合同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反映了国家对合同关系的干预。 二、合同的成立与合同的生效,反映的内容不同。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是两个不同性质、不同范畴的问题。合同的成立属于合同的订立范畴,解决的是合同是否存在的事实问题,属于对合同的事实上的判断。而合同的生效属于合同的效力范畴,解决的是已经存在的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问题。合同生效属于法律上的判断。合同成立是判断合同生效的前提,合同只有在成立以后,才谈得上生效问题。也就是说,合同成立后,只有符合生效条件的合同,才能受到法律保护。而不符合生效条件的合同,尽管其已经成立,并且也可能反映着当事人之间事实上发生了一定的经济往来关系,但这种合同及其反映的经济往来关系不仅得不到法律的保护,有时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合同成立与生效的构成要件不同。 合同的成立,是订约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即合同因承诺生效而成立,故合同成立的条件一般就是承诺生效的条件。《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在这里,合同“成立”的前提件是“依法”,说明合同的成立应当具有法定的构成要件。联系《合同法》第二章“合同的订立”关于合同的订立,包括合同的主体资格、合同的形式、合同的内容、合同的订立过程等的规定,可以看出合同成立的要件一般包括: 第一,合同的主体须有一方或多方当事人;仅有一方当事人是不可能产生合意的,因而不可能成立合同。第二,合同的内容必须具备合同的必备条款。第三,合同的订立程序须经过要约、承诺两个阶段,并达成合意,这是合同成立的根本要件,也是合同成立的实质要件。另外要式合同须依合同方式,实践合同须交付合同标的,合同才告成立。 合同生效的条件是判断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对合同生效的构成要件,《合同法》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但从逻辑上看,合同只有成立,才能考察其是否有效,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因此,合同成立的要件也可以看成合同生效的要件。除此之外,根据《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生效要件的规定精神,合同生效的要件还应当包括: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这些规定也就是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亦称实质要件。 有些合同,还须具备特殊要件方能生效。这些合同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附条件和附期限的合同。即当事人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的规定:“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所订立的合同,在所附条件成就时或所附生效时间到来时,合同才能生效:二是有些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民法通则》第五十六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殊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三款所规定的:“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时,在办理了批准、登记等手续后,合同才能生效。 四、合同成立与生效的效力及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 《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和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合同成立以后,当事人不得对自己的要约与承诺随意撤回,合同不成立的后果仅仅表现为当事人之间的民事赔偿责任,这种责任一般表现为缔约过失责任。也就是说,合同不成立只能产生民事责任而不能产生其他法律责任。虽然合同生效以后当事人也必须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这一点与合同成立的效力是一致的,且多数合同成立的时间就是生效的时间。但对于已成立但未生效的合同来说,其结果可能有多种:有的因依法批准登记或条件成就、期限届至而生效、因危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而无效、也有的属于效力待定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等等。其中,无效合同自始就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停止履行。如合同的无效是由于违反了国家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有过失的当事人除了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以外,还有可能产生行政或刑事上的责任。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因此获得的财产应当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五、合同成立与生效适用的法律与处理原则不同。 对合同是否成立,应当主要适用《合同法》第二章关于“合同的订立”,要约与承诺的有关规定,以及证据法关于证明责任的规定。这样就可以将一些不符合成立条件而可能导致无效的合同,如仅仅某些条款不具备或不明确的合同,可通过推测、探究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而将其补缺,尊重当事人的意志,通过解释合同将当事人的真实意愿表现出来,从而减少无效合同的产生,减少财产的损失和浪费,充分鼓励交易(1)。而对合同是否有效的纠纷,则应当适用《合同法》第三章关于合同效力的有关规定。因为合同的效力体现了国家对合同的评价和干预,对于合同是否有效,就不能通过对合同当事人的意思的探究来加以认定。在此情况下,因无效合同内容或形式具有违法性,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或危害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处理时就不能推测、探究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而将其补缺并促成其生效,只能依据合同的生效制度确认合同无效。
文章TAG:
劳动合同由哪个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