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52条规定解读,怎么界定民事欺诈和合同纠纷
来源:整理 编辑:律生活 2023-03-05 20:27:36
本文目录一览
1,怎么界定民事欺诈和合同纠纷
《合同法》第5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法》第54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根据以上规定,因欺诈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其他因欺诈订立的合同则为可变更或者可撤销合同;所以民事欺诈也是产生合同纠纷的原因之一。
2,主合同无效的情形
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五十三条 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合同法》第52条规定,合同无效有以下几种情形: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当两个合同确实是主从关系时,如果主合同被认定为无效后,从合同当然也无效。这是因为从合同是以其主合同的存在而为存在前提的合同。从合同的主要特点在于其附属性,即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以主合同的存在并生效为前提。如果主合同不能依法成立,那么从合同就不能有效成立。
3,合同以外的第三人能否提起确认合同无效之诉浅论
对此问题,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诉讼中争议一直比较大。现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做一简单论述。一、要根据第三人与合同约定事项之间的实际关系来区别对待。1、当第三人与合同约定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且该合同符合合同无效构成要件(合同法52条)的,第三人就有权提起确认合同无效之诉。2、当第三人与合同约定事项无直接厉害关系,或不符合无效合同构成要件的,第三人就没有提起确认合同无效之诉的权利,因为其不具备《民诉法》第108条规定的起诉的必备要件。二、法理分析1、合同具有相对性,即生效合同只对双方当事人有约束力。那么无效合同是否也受合同相对性的约束呢?根据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无效合同自始无效,没有任何约束力,自然不受合同相对性的约束。但无效合同在被确认无效之前,作为既得利益者的合同双方,是不会主动提出确认合同无效的,而此时也只有利益受到直接侵害的第三方才会主动提出,请求司法机关确认合同无效。如果此时在一味的强调合同的相对性,而否定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第三人提起确认合同无效的权利,那就违背了宪法所确立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根本原则。所以,当合同法原则与宪法原则相冲突时,我们应优先适用宪法原则,在此当然不能用合同的相对性原则来排除第三人的宪法权利。因此,与合同约定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只要有证据证明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了某一合同的非法侵害,就有权提起确认合同无效之诉。2、所谓与合同约定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是指作为原告的公民、法人、或组织的自身的财产权、人身权、以及其他民事权益受到侵犯,亦或是与他人直接发生了民事、权力义务上的争议,原告因此向法院起诉,寻求法律保护的民事法律关系。这在民诉理论上称为诉的利益。确定法律关系成立或不成立的诉讼,在原告与诉求有法律上的利益时才可以提起。直接利害关系是一种权利义务的冲突关系,要成为法律上利害关系只能是现实存在的一种已然状态,不可能是一种将来发生的或然状态。所以笔者此处所指的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是符合《民诉法》第108条规定的直接利害关系,而不是一种简单的事实关系。三、法律依据1、《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2、《合同法》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四、与合同约定事项无直接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发现合同无效时的救济途径可以向工商管理部门或与合同约定事项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举报,由他们对无效合同依法进行处理,以维护国家或集体的利益。
4,合同法第五十五条
《合同法》第五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撤销权是一种权利,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既可以行使撤销权,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撤销或者变更该合同,也可以放弃撤销权,不行使该权利。第五十五条是对撤销权消灭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撤销权是一种权利,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既可以行使撤销权,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撤销或者变更该合同,也可以放弃撤销权,不行使该权利。本条规定在以下两种情形下,当事人的撤销权消灭:1.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权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在可撤销合同中,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有权撤销合同,但是当事人的这种撤销权并非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也就是说,撤销权人必须在规定的期间内行使撤销权。因为,可撤销的合同往往只涉及当事人一方意思表示不真实的问题,如果当事人自愿接受此种合同的后果,则法律就会让此种合同有效。然而,如果撤销权人长期不行使其权利,不主张撤销合同,就会让合同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即不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也不利于加快交易的发展;同时还可能使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在判断是否准予撤销时,由于时间太长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正是基于此种考虑,各国的立法往往都明确规定撤销权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行使,如果超过了此期限还不行使,撤销权人就会失去撤销合同的权利,该合同有效。民法通则虽然对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作出了规定,但是对撤销的期限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七十三条对此作了规定,可变更或者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自行为成立时起超过一年当事人才请求变更或者撤销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本条在借鉴国外的规定和总结我国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可撤销合同的行使期限作了规定。本条规定的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限为1年,也就是说在这1年期限内,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必须行使其撤销权,否则,该当事人就失去了撤销合同的权利,那么当事人就必须接受合同的约束,履行合同中规定的义务。对于何时起算该期限,本条规定,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为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期限,也就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开始计算撤销权的行使期间。本规定中的“1年”是除斥期间,而不是诉讼时效。也就是说,在此期间内,不存在期间的中断或者中止的问题,这“1年”是一个不变的期间,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不能要求延长该期间。2.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的撤销权是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的一种权利,因此当事人可以行使撤销权,也可以放弃撤销权。本条第二项对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放弃撤销权的方式作出了规定,当事人可以以两种方式放弃撤销权:第一种是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放弃撤销权。以明示的方式放弃撤销权的行为是很典型的对权利的处分的方式。放弃撤销权的明确表示可以是用口头的方法明确表示,也可以是用书面的方法明确表示。任何默示的方式都不构成对撤销权的放弃。第二种是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以自己的行为放弃了撤销权。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在放弃其具有的撤销权时,并不一定要向当事人明确表示,他也可以以自己的行为来放弃该撤销权,如该当事人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时,自动履行了合同中规定的义务或者向对方要求合同中规定的债权。还比如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对方当事人违约而不是申请撤销合同等都是对撤销权放弃的行为。当事人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了其愿意接受合同的约束,放弃了按法律应当享有的撤销权。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放弃撤销权后,造成的法律效果就是,该撤销权消灭,合同产生绝对的效力,该当事人不得再以相同的理由要求撤销该合同,而应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否则就构成违约。
5,合同法3940条如何理解
1、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是对格式条款的规定。理解:“格式条款”,又称为标准条款、标准合同、格式合同、定式合同、定型化合同,也有人称作附合合同等。使用格式条款的好处是,简捷、省时、方便、降低交易成本,但其弊端在于,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一方往往利用其优势地位,制定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交易对方的条款,这一点在消费者作为合同相对方时特别突出。因此,必须在立法上予以限制。合同法本条第一款规定了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在拟定格式条款以及在订立合同时应当遵循的原则和义务。首先,应当遵循公平的原则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能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制定不公平的条款欺负对方当事人。其次,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当事人应当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并按照对方提出的要求,对该类条款予以说明。2、合同法第四十条:本条是对格式条款无效的规定。理解:本条明确规定了格式条款在什么情况下无效。本法第五十二条是对于无效合同的规定。如果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当然无效。本法第五十三条是对合同中的免责条款的规定,如果合同中有免除“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或者“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责任的条款,则该条款无效。如果格式条款具有第五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当然无效。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如果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当事人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当事人的主要权利,则该条款无效。这一规定与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规定的情形一样,是当然无效的条款,即使当事人同意,也不使其产生效力。扩展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第四十条规定,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规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第三十九条 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第四十条 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规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格式条款的特别规定:《合同法》对其适用作出特别规定,以保证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格式条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2、格式合同的提供方有提示或说明的义务。《合同法》规定: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3、免责条款的无效。根据《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格式条款凡是具备合同绝对无效条件之一的,一律无效;凡是规定造成对方人身伤害而予以免责的,规定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对方造成财产损失而予以免责的条款的一律无效;凡是免除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当事人主要义务,排除对方当事人主要权利的,一律无效。4、歧义条款不利于表意者解释的原则。《合同法》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的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的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5、约定条款优先原则。格式条款和约定条款不一致时,应当采用约定条款。无效:1、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无效。2、格式条款具有《合同法》第52条规定的情形时无效(如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格式条款无效、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的格式条款无效、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格式条款无效)。3、格式条款具有《合同法》第53条规定的情形时无效(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免责条款无效、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无效)。合同法》第40条规定: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52条和53条情况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根据该条规定,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格式条款是无效的:第一、属于《合同法》第52条规定情形的格式条款无效。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第二、属于《合同法》第53条规定情形的格式条款无效。1、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2、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第三、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格式条款无效。对格式条款解释的规制《合同法》第41条的规定,对格式条款进行解释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也就是说,应当以可能订约者的平均的、合理的理解对格式条款进行解释。第二、对条款制作人作不利的解释。此项解释原则来源于罗马法上“有疑义者就为表义者不利之解释”原则,后来被法学界广泛接受。第三、非格式条款优先于格式条款。如果在一个合同中,既有格式条款,又有非格式条款(即由双方当事人经过共同协商、达成一致后所拟定的条款),并且两种条款的内容不一致,那么采用不同条款,会对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产生重大、不同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根据该原则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这也是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思,并且在一般情况下也更有利于保护广大消费者。
6,合同是否有效
内容摘要:一、合同效力概述:合同的概念、合同的效力及类型; 二、 合同成立与生效的关系、特点; 三、 合同有效:概念、特征及条件; 四、 合同无效:无效合同的概念、特征、无效的原因、无效合同的分类; 五、 效力待定的合同:概念、特征、要件及表现类型; 六、 可撤销合同:概念、特征及权利的行使; 七、 有关合同效力的几个案例分析及结论 一、 合同及合同效力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的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85条则规定: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对比来看这两个规定并无任何本质的区别,只不过是《合同法》把《民法通则》的"民事关系"具体指明为"民事权利义务"而已.根据《民法通则》中对合同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该"协议" 一词应包含双重含义:一为合同,二为合意.(1)所以有的学者也认为:合同本质上是一种合意,而合同的成立就意味着各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2).这种理解应当说是比较正确的.那么,当事人各方通过订立合同的方式来进行交易,怎样才能使合同(也就是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被法律认可和保护,不论是在法学理论上还是司法实践中都应着重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司法解释与法律规定之间的冲突以及司法实践中对合同的效力在理论认识上的不一致甚至是混乱,使得对其进行研究更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基本前提是,《合同法》的一个主要目的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同法》第1条).因此,《合同法》应当激励交易而并不是加以限制,其显著的表现就是最大限度地使一个已经存在的合同合法有效而不是把大量的合同都认定为无效.同时,作为私法领域的一类重要民事法律行为,法律应充分保护公民的"自愿"而不必进行过多的限制和干涉.《民法通则》第85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合同法》第8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都具体规定了对依法成立的合同进行法律保护.因此对合同效力的认定就成了国家对合同的认可、保护与干涉的具体内容之一.根据合同法理论、《合同法》的现行规定及司法实践,我们可以把合同的效力主要分为合同有效、合同无效、效力待定和可撤销的四种效力类型,与此对应产生四种效力类型的合同,本文根据不同的效力状况进行相应的具体研究. 二、 合同的成立和生效 首先对合同的成立与生效进行分析讨论,是因为其对四种效力类型合同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我认为,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应为两个性质不同的法律概念,尽管其二者具有较强的联系,但是其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不论是在合同法理论上还是司法实践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合同法》第4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因此有的学者据此认为我国《合同法》主张的是合同成立与生效的统一论(即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同时发生),而否认采用"分离论"(即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不同)的理论.这些学者认为"分离论"存在三个主要缺陷,其一"是把合同自由交给了当事人,而把合同的依法与生效留给了国家去评价,当成合同的外部因素",其二便是"误导了当事人,它告诉当事人,只要坚持"合同自由",合同即可成立,而合同是否依法和生效,则是国家的责任."其三是"逻辑上错误,合同成立,意味着当事人应当依合同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但它又可能无效,又怎么能约束当事人,让当事人履行合同?"(3)我认为这种观点的理由并不充分,首先,根据《合同法》第44条来看,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是合同应当"依法",其二便是指出了合同生效的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是依法成立的合同,则其生效的时间就是合同成立的时间.该条款尽管规定了大多数合同成立与生效时间的同一性,但并不表示合同成立与生效是完全统一的,在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时也可适用.在现实中,很多合同都分为合同签订或成立的时间,而另定一个具体时间才让合同生效,也得到了法律的承认和认可.《合同法》第45 条、第46条就对此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同时,该条规定也强调了合同成立的"依法"性,只有"依法"成立的合同,才有可能生效.这样会促使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必须"依法",怎么会误导当事人呢?至于第三个观点更是有误,合同成立后未生效前,合同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不能受到法律的支持和保护,所以如果成立后未生效前根本就不必履行,也无法请求予以强制履行或承担违约责任.合同如果因违法而无效,相对方只能依据缔约过失等责任请求法律予以保护.所以,无效合同以及合同成立后生效前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根本就无法约束当事人,哪来什么"逻辑错误"呢?因此我认为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应当是性质不同但又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而且《合同法》第45条、第46条等也规定了附条件和附期限合同才生效的情形,也证实了合同成立与生效之间所存在的差异. 至于合同成立的条件,一般认为应具备以下条件:1、订约主体应为双方或多方当事人;2、具备法律规定的要约与承诺这两个阶段或过程;3、对主要条款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有些情形还需要某种形式作为载体来进行表现).此外,对于实践性合同来说还应把实际交付物作为成立要件.4、如果具备以上条件,合同就能成立.至于成立的合同是否有效,还得看其是否"依法"成立.只要是依法成立的合同,都应有效. 三、 有效合同 所谓有效合同,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成立并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合同.从目前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都没有对合同有效规定统一的条件.但是我们从现有法律的一些规定还是可以归纳出作为一个有效合同所应具有共同特征.根据《民法通则》第55条对"民事法律行为"所规定的条件来看,主要应具有以下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因为上述三个条件是民事行为能够合法的一般准则,当然也应适用于当事人签订合同这种民事行为.所以,合同有效的条件也应当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只不过是根据《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民法通则》中的"不违反法律"具体表现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同时结合到《合同法》第10条等规定来看,有些合同的生效或有效还要求合同必须具备某一特定的形式.因此我认为,以上四个条件也就是合同有效的要件.从《合同法》第44条来看,就是要"合法".当然以上四个条件也都是《民法通则》、《合同法》的相关具体规定,只有符合这些条件,合同才能"合法",也才会有"有效"的可能. 合同如果成立后生效,则会在合同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我国《合同法》第8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而且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依照本条规定及合同的具体要求对方履行或承担违约责任.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所以如果第三人侵害合同债权时,另一方当事人只能依据《合同法》第121条的规定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解决. 四、 无效合同 (一) 无效合同概述. 所谓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并不一定"依法"),但由于其不符合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的特定条件或要求并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你们签订的合同是否经过公证或鉴证,如果没有的,哪法律效力是不大的。
7,论合同不履行的几种形态及产生的后果1
谚语说:“财富的一半来自于合同。”现代社会,合同已经渗透到形形色色的人们的生活当中了,比如说,举最简单的例子来说,你去菜市场买菜,你和卖菜的人之间就形成一个买卖合同关系,你付钱,他给你青菜,这个青菜就是标的物,拿走青菜是你的权利,付钱是你的义务。那么,这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合同到底是什么?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又叫契约,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合同法所调整的合同所反映出来的内容的性质具有经济上的意义,排除身份方面的有关协议。其实合同就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当事人的内在意思意思;二、当事人表示这种意思的行为。而当这种意思表示达到一致时,就成了合同。2、合同的法律特征合同应当具有如下法律特征:(一)、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的民事法律行为,而非单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合同至少要有双方当事人参加,须由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形成合同关系,一个主体不可能形成合同关系。如果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不一致,就不能达成协议,合同就不能成立。(二)、订立合同的目的是为了产生满足民事法律上的效果,包括设立变更或终止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设立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当事人依法成立合同后,在他们之间成立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变更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当事人之间依法成立合同关系之后,合同的主体、客体和权利义务内容的变化,从而形成新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终止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当事人依法成立合同后,当事人之间既有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归于消灭。例如,买卖双方通过订立买卖合同,便在双方当事人间产生了买卖关系;如果在买卖合同订立之后,双方当事人同意对原合同进行修改或通过协议终止原来的买卖合同,便变更或终止了他们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三)、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产生的法律行为。平等是指合同当事人之间所法律地位平等,不允许任何一方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自愿是指当事人自己的缔约意志是自由的,符合契约自由的基本原则。(四)、合同是合法行为,而不是违法行为。依法订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违法订立的合同在法律上是无效的。3、合同的有效成立是合同履行的前提。合同的成立是指当事人之间达成协议建立合同关系,是合同的存在、合同产生效力的前提,合同的成立是单一的,而合同的效力是多元的,它是指法律对已经成立的合同的进行的评价,即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约束当事人各方乃至第三人的强制力合同的效力,分为四类包括合同的生效、无效合同、可撤销和可变更的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生效的合同即有效合同就是指符合法定生效要件的合同,便可以受到法律的保护,并能够产生合同当事人所预期的法律后果。也就是说你们双方的意思即合同的内容就是法律。合同的有效成立需要以下要件:(一)、主体合格。当事人应具备订立合同的条件,这是毋庸置疑的。(二)、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真实是合同生效的一个重要构成要件,是指表意人的表示行为应当真实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合同是意思表示一致的产物,是一种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这种合意是否产生法律上的效力,取决于意思表示是否真实。(三)、行为不违反法律及社会公共利益。《合同法》第52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法律、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在法律用语上往往表现为“禁止、必须、不得”等等,它不允许有任何形式的违反。(四)、形式合法。《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二、合同的履行及不履行合同有效成立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合同的恰当履行。合同履行是指债务人全面地、适当地完成其约定义务,债权人的合同债权得到完全实现的行为。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履行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适当履行原则。即合同的当事人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全面正确地完成合同义务。(二)、协作履行原则。即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当事人应当遵循的相互协助、相互配合的准则。(三)、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遵循公平地考虑对方的正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善意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准则。2.合同的不履行几种形态。而合同的不履行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或履行的不完全。当代中国有很多借钱不还的人,这是典型的合同不履行。侠义上的合同不履行是指无正当理由完全不履行合同义务,包括履行不能、拒不履行、预期违约,此外根本违约也等同于完全不履行。不完全履行包括迟延履行、部分履行、不适当履行等。 (一)、履行不能。履行不能是指债务人由于某种情形,事实上已不可能再履行债务的情况。这种履行不能是嗣后不能。因为笔者认为按照罗马法的观点来说,“不能给付的债务不是债务。”自始不能导致的必然是合同无效。履行不能的法律后果,要依导致履行不能的事由是否可归责于债务人或债权人而定。判定的基本标准是,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例如,甲乙双方签订租房合同,在交付使用前,房屋因台风而倒塌,致使租房合同履行不能。因事件不可归责于任何一方而免责,否则如果说是因为甲的原因致使合同不能履行,则甲应该承担违约责任。(二)、拒绝履行。拒绝履行是指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到来之后,能够履行债务而拒不履行。拒绝履行在法律上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继续履行,同时债权人可以基于法律或合同的规定,要求债务人承担支付违约金或者赔偿损失等责任。(三)、预期违约。预期违约分为明示违约和默示违约。明示违约是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而明确肯定的向另一方当事人表示他将不履行合同。默示违约是指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当事人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另一方当事人在履行期限到来时,将不履行合同,而另一方又不愿意提供担保。我国《合同法》108条规定,“当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预期违约拒绝履行是合同的主要义务,这样才能构成预期违约。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在预期违约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享有如下的补救权利。ⅰ1、解除合同。合同法第94条第2款确认了此种权利。解除合同可以使债权人从原有的合同中解脱出来,寻找新的合作伙伴;而且基于是否解除合同的主动权掌握在债权人手中,这对债权人是很有利的。ⅱ2、赔偿损失。当合同宣告解除后,债权人确因对方的毁约而造成的损害的,应可以要求赔偿,但损害赔偿的范围应根据毁约时的损害来确定。除此之外,非毁约方应该还具有拒绝对方作出撤回毁约的意思表示的权利。(四)、迟延履行。迟延履行又称迟延给付,是债务人对于已经届满清偿期限的债务,能履行而未履行的情形。。包括债务人迟延履行和债权人迟延履行。债务人迟延履行是指合同履行期限届满,或者在合同未定履行期限时,在债权人指定的合理期限届满,债务人能履行债务而未履行。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债务人迟延履行的,应承担迟延履行的违约责任,承担对迟延后因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害的赔偿责任。债权人迟延履行表现为债权人对于债务的履行应当接受而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即迟延受领。若债权人迟延造成债务的损害,债权人应负损害赔偿责任。(五)、部分履行。部分履行是指合同义务人就其对债权人的全部债务只作部分履行,没有全部履行完毕。这个部分是数量意义上的,若是质量上有瑕疵,则构成不适当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在规定产品不合格和具有缺陷的责任时,未将数量不足规定在质量不合格当中。区分部分履行和不适当履行的主要意义在于:首先,是否适用法律关于担保义务的规定。产品质量法第14、28条规定了生产者和销售者对商品质量负有明示和默示的担保义务,在交付的产品的数量不足时,是不违反担保义务的。再者,在责任问题上,不适当履行主要是负修理、更换、退货,造成损失的,赔偿损失;部分履行的,补交或拒收,补交以后还构成迟延履行的,负迟延履行的责任。(六)、不适当履行。即指虽有履行但履行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违约情形。包括瑕疵履行、加害给付、错误给付三种情形。瑕疵履行是指一般所谓的履行质量不合格的违约情形。债权人可依《合同法》第111条的规定,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加害给付,是指债务人因交付的标的物的缺陷而造成他人的人身、财产损害的行为。根据《合同法》第112条,债务人由于交会的标的物内在缺陷而给债权人造成人身或合同标的物以外的其他财产的损害时,债务人还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错误给付是指指除瑕疵履行和加害给付之外的,债务人未按合同约定的标的、数量、方式和地点而履行的行为。
文章TAG:
合同法第52条规定解读合同 合同法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