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浅议建设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

额,你的这个题目很宽泛。下面是我做的提纲,仅供参考: 1,什么是建设工程项目跟踪审计 2,实施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的可行性 3,如何实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 *如何实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写: 1,在建设项目开工前阶段 2,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 3,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其他方法 4,你的意见 文章大概就是这个思路写,要是把它写好的话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多多参考些国内外的经典案例,也可以谈谈中国,北美,欧盟等不同国家和地区跟踪审计的发展过程和审计准则和方法,就我国跟踪审计的现行方针提出一些自己的合理建议。

浅议建设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

2,工程跟踪审计到底该管什么

我做过跟踪审计的,不过没你这么累。零星工程首先要求施工单位绘出图纸,标好尺寸,再报来预算。现场测量不必你亲自动手,施工单位派人嘛。你只需拿图纸和预算对照是否正确就行了。另外合同外的部分如暂设,道路场地等一般不给他算,除非建设单位同意。我们只跟踪审计工程的进度情况。比如这个月到底了,我看一下地下室完成多少土方、钢筋、砼、防水等。临设及其他属安全文明施工费部分的不管你做多少都按预算的费率计算,否则如投标时安全文明施工费及临时设施报价200万元,你开工一下盖300万的板房建设单位会承认吗?平时只要按施工图纸每一层工程量算好就行了。以后每到月底汇总统计一下。未完成的一层估计个差不离就行了。签证也是一样程序,必须手续完备,该签字的全部签好。隐蔽工程基本是质量的问题,你只管造价。当然有空去看看对你有好处。你的职责是控制造价,而不是其他,不要被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当苦力使!你应该会轻松多的

工程跟踪审计到底该管什么

3,什么是跟踪审计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在建设项目开工前阶段,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1.检查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概算批复、建设用地批准、建设规划及施工许可、环保及消防批准、项目设计及设计图审核等文件是否齐全。   2.检查招投标程序及其结果是否合法、有效。   3.检查与各建设项目相关单位签订的合同条款是否合规、公允,与招标文件和投标承诺是否一致。   4.检查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合理、是否专户存储,建设资金能否满足项目建设当年应完成工作量的需要。对使用国债的建设项目,要严格规定其***作程序和使用范围,并作为建设资金审计的重点。   5.检查各种规费是否按规定及时缴纳;减、缓、免手续是否完善,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6.检查征地或拆迁补偿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关评估、计价是否合规、合理。有无擅自扩大拆迁范围、提高标准或者降低标准等问题。   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检查履行合同情况。检查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单位是否认真履行合同条款,有无违法分包、转包工程。如有变更、增补、转让或终止情况,应检查其真实性、合法性。   2.检查项目概算执行情况。检查有无超出批准概算范围投资和不按概算批复的规定购置自用固定资产,挤占或者虚列工程成本等问题。   3.检查内控制度建立、执行情况。检查建设单位是否建立健全并执行了各项内控制度。如工程签证、验收制度;设备材料采购、价格控制、验收、领用、清点制度;费用支出报销制度等。应督促、指导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项目建设规范运行、建设资金合法使用。   4.检查工程设计变更、施工现场签证手续是否合理、合规、及时、完整、真实。   5.检查工程成本核算及账务处理是否符合《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是否有利于建设项目的管理及竣工决算的需要。   6.检查建设资金到位情况是否与资金筹集计划或投资进度相衔接,有无大量资金闲置、或因资金不到位而造成停工待料等损失浪费现象。   7.检查建设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是否按照工程进度付款,有无挤占、挪用建设项目资金等问题。对往来资金数额较大且长时间不结转的预付工程款、预付备料款要查明原因,防止出现超付工程款现象。   8.检查建设单位管理费的计取范围和标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费用支出是否符合“必须、节约”的原则,有无超出概算控制金额的情况。   9.加强设备、材料价格控制,尤其要对建设单位关联企业所供设备、材料的价格进行检查,防止从中加价。对已购设备、材料因故不能使用的,要分析原因,分清责任,并督促建设单位及时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10.检查国家、省、市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检查各级政府给予该项目的优惠政策,相关部门是否贯彻执行;建设单位是否将优惠政策全部用于建设项目上,有无以各种形式转移优惠政策从而加大建设项目成本的情况。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方法主要有:   1.应在建设项目正式立项时,即将其纳入审计视野,关注其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正式进点时间可安排在即将正式开工前。   2.审计组应在项目现场设立办公场所,与被审计单位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参加被审计单位的重要例会,及时了解、掌握项目有关情况,提出审计意见,并且作好会议记录。   3.要重视做好审计宣传工作,使被审计单位了解跟踪审计的程序、内容及应配合的要求,自觉接受审计。   4.审计组成员应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掌握工程进展、变更等真实情况,了解工程建设中涉及的有关技术问题,熟悉工程计量规则及有关费用的测算办法,并且作好相关记录。   5.审计人员应根据工程建设进度,定期(一般为每月一次,次月对上月)对各参建单位(包括建设项目相关单位)实际完成的工作内容、工作数量、工作质量进行核定,开具核定单。   6.审计组应根据跟踪审计实施方案的要求,要求被审计单位按照审计组规定的时间和方法报送工程结算资料,并及时确定审计结果:   (1)采用“按实结算”方式的,必须要求施工企业按照已完成的形象进度,及时报送“分部、分项工程”的结算资料,予以审计。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到“工程施工完成,工程结算审计基本结束”;   (2)采用“中标价包干,设计变更、额外工作量签证按实调整”结算方式的,必须要求施工企业每月将已发生的设计变更、签证工作量编制“变更部分结算”,经审计后作为工程竣工结算的组成部分;   (3)采用“单价包干、工程量按实结算”方式的,必须要求施工企业对已完成的形象进度上报“分部、分项工程”的结算资料,经审计后作为工程竣工结算的组成部分;   (4)无论采用“按实结算”、“中标价包干,设计变更、额外工作量签证按实调整”、“单价包干、工程量按实结算”中的哪一种结算方式,对于设计变更及额外增加的分部、分项工程单价都必须先申报,经审计组审定后再作为工程竣工结算的依据;   (5)对于在建工程其他费用的审计,亦应本着“及时、完整、准确”的原则进行审计,并按时做好《审计工作底稿》。   7.审计组应建立《跟踪审计项目台账》,由主审人员负责及时登记审计时间、工作纪实(包括工作内容、审计事实、发现问题、审计意见、整改情况、审计成果)。台帐要注重反映量化成果,成为反映跟踪审计全貌的工作日志。

什么是跟踪审计

4,如何做好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一、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概念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指审计部门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对建筑工程项目从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至项目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全过程全部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完整性和效益性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并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基建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强化管理,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保障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二、事前跟踪审计要点在工程前期,是整个工程的准备阶段,跟踪审计需在事前控制中要发挥应有作用,才能有效避免在之后的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事前跟踪审计主要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审计、项目设计阶段的审计和项目招投标阶段的审计。1. 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审计。建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是项目投资前期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也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对这一环节的审计中,应把握以下几点:专家意见是否客观、独立,反对意见是否得到重视;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在客观的前提下,通过对项目要素进行认真全面的调查和详细的测算分析,经过多方案的比较论证后提出的;项目建议书是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拟建项目的各要素是否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测算分析是否符合实际情况;项目是否具备经济上的必要性、合理性、现实性;环境及建设上是否具备可行性等。2.项目设计阶段的审计。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是整个项目的蓝图,事关整个项目建设的最终成败。在对这一阶段的审计中,审计人员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建筑工程建设理由及条件;工程选址及建设规模;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等内容是否在工程设计方案中充分说明;是否满足设备的选型、征地、投资控制、编制施工图设计的需要;施工图的设计是否满足建筑材料的选用、设备的安装和非标准件制作的需要,是否满足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施工方面的需要;设计阶段相关费用是否合规合理等。3.项目招投标阶段的审计。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是项目单位按照《招标投标法》要求,利用现有建筑市场,全面引进竞争机制,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投资成本的有效途径。在对这一环节的审计中,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招投标程序是否合法,操作是否规范;投标单位的资质是否合规,能力是否达标;招投标单位的之间是否存在串通投标;招标小组评标办法是否公正、公平、科学、合理。4.项目建设合同签订阶段的审计。建设合同是承包方进行工程建设,发包方支付工程价款,明确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有效依据,也是确保工程质量、进度、造价的关键文件。在对合同签订环节进行审计时,审计人员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工程建设是否存在无合同施工的现象;合同的订立是否以立项报告及招标为依据,有无超计划、超标准擅自订立建设合同的现象;合同条款是否齐全严谨,对于定额套用、费用计取、材料供应、质量标准、工期进度、安全施工、结算方式、质保期限、违约责任等主要条款是否明确;是否将施工现场的固体废弃物、扬尘、噪声、污水等污染物的治理写入合同附加条款;合同是否对工程分包作出了相应的资质、能力、范围等方面的规定,对承包方擅自转包、或将主体工程肢解后分包等行为,是否明确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及责任追究办法;工程建设项目的合同及相关条款是否与招标文件和投标书保持一致性等。三、事中跟踪审计要点建筑工程项目事中审计主要是指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阶段进行的审计 ,审计内容包括核实项目成本造价和监督工程建设的质量。对这一阶段的审计,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在材料采购方面,要对设备材料价格进行有效审核控制,建设用设备材料的购进,其价格的真实性要进行核实,排除施工单位故意抬高材料价格、增加工程造价的可能,对设备和材料不能正常使用的,要进行针对性分析,明确责任关系;2. 在合同履行方面,要核查相关单位履行合同有无违法分包转包工程行为,要对变更、增补或者终止合同情况进行检查;3. 在设计变更方面,审计人员应检查在建设单位否严格按施工图施工,若存在设计变更,要对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等内容的真实性、合理性、合规性、完整性进行检查;4. 在概算执行方面,要对概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概算是成木控制的重要指标,施工方如果超出概算购置资产,或者其他挤占虚列工程成本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审计监管要对此进行有效控制;5.在施工组织设计方面,应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是否从全局出发,抓重点抓难点,抓关键环节与薄弱环节,确保施工的连续性、节奏性和均衡性。四、事后跟踪审计要点建筑工程项目事后审计,包括竣工验收阶段的审计和结算阶段的审计。竣工结算审计是建筑工程项目审计工作中必须要把握好的最后关隘,为有效的达到审计效果,在该阶段的审计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1. 要对工程量进行核查,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要用工程量进行工程结算,审计人员要对施工单位所报的工程量进行重点审查,审查工程量是否按规定的计算规则执行,有无多计、重计、漏计工程量,对那些多计入的工程量要坚决清理;2. 要对设备和材料价格进行审查,建设用设备和材料单价是不是合理,不能只看发票,要防止施工单位以劣充好,蓄意抬高材料价格,要审查是否有应调未调及定额规定不应调整而在结算中又调整材料的情况;3. 要审查费用计算程序和取费标准是否配套,有无低级高套、虚增取费项目、重复计费、随意提高计费基数等情况;4. 要对隐蔽工程记录和设计变更的相关材料进行真伪核查,隐蔽工程需要现场签证,事后补签证或者虚假记录都应列入审查重点。5. 要严格依照合同的相关规定,逐项验收,保证决算材料的合法性,出现与合同不相符的情况,要有明确的相关说明。6. 对于在结算工作中出现不良情况的施工企业要登记在案,记入企业的诚信档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信息共享给行业内其他建设单位,在后续的项目招标及施工管理活动中要重点检查。建筑工程建设投资成本不断膨胀,开展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应不断强化。全过程跟踪审计应深入尝试,审计过程中必然会碰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审计人员应切实把握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各个阶段的审计要点,采用先进的审计手段及方法,保证审计资料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从而在保证建筑施工顺利开展的前提下,使建筑投资得以更好地控制。

5,建筑工程 关于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

错就错了呗,土方这东西最没谱了,查不出来的。但是以后可要细心啊,不是所有的错误都能蒙混过关的。你可以到施工单位那里卖个乖,别让他们占了便宜还不说你好。我说的虽然不是上得了桌面的东西,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一、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概念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指审计部门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对建筑工程项目从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至项目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全过程全部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完整性和效益性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并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基建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强化管理,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保障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二、事前跟踪审计要点在工程前期,是整个工程的准备阶段,跟踪审计需在事前控制中要发挥应有作用,才能有效避免在之后的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事前跟踪审计主要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审计、项目设计阶段的审计和项目招投标阶段的审计。1. 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审计。建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是项目投资前期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也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对这一环节的审计中,应把握以下几点:专家意见是否客观、独立,反对意见是否得到重视;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在客观的前提下,通过对项目要素进行认真全面的调查和详细的测算分析,经过多方案的比较论证后提出的;项目建议书是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拟建项目的各要素是否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测算分析是否符合实际情况;项目是否具备经济上的必要性、合理性、现实性;环境及建设上是否具备可行性等。2.项目设计阶段的审计。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是整个项目的蓝图,事关整个项目建设的最终成败。在对这一阶段的审计中,审计人员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建筑工程建设理由及条件;工程选址及建设规模;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等内容是否在工程设计方案中充分说明;是否满足设备的选型、征地、投资控制、编制施工图设计的需要;施工图的设计是否满足建筑材料的选用、设备的安装和非标准件制作的需要,是否满足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施工方面的需要;设计阶段相关费用是否合规合理等。3.项目招投标阶段的审计。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是项目单位按照《招标投标法》要求,利用现有建筑市场,全面引进竞争机制,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投资成本的有效途径。在对这一环节的审计中,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招投标程序是否合法,操作是否规范;投标单位的资质是否合规,能力是否达标;招投标单位的之间是否存在串通投标;招标小组评标办法是否公正、公平、科学、合理。4.项目建设合同签订阶段的审计。建设合同是承包方进行工程建设,发包方支付工程价款,明确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有效依据,也是确保工程质量、进度、造价的关键文件。在对合同签订环节进行审计时,审计人员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工程建设是否存在无合同施工的现象;合同的订立是否以立项报告及招标为依据,有无超计划、超标准擅自订立建设合同的现象;合同条款是否齐全严谨,对于定额套用、费用计取、材料供应、质量标准、工期进度、安全施工、结算方式、质保期限、违约责任等主要条款是否明确;是否将施工现场的固体废弃物、扬尘、噪声、污水等污染物的治理写入合同附加条款;合同是否对工程分包作出了相应的资质、能力、范围等方面的规定,对承包方擅自转包、或将主体工程肢解后分包等行为,是否明确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及责任追究办法;工程建设项目的合同及相关条款是否与招标文件和投标书保持一致性等。三、事中跟踪审计要点建筑工程项目事中审计主要是指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阶段进行的审计 ,审计内容包括核实项目成本造价和监督工程建设的质量。对这一阶段的审计,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在材料采购方面,要对设备材料价格进行有效审核控制,建设用设备材料的购进,其价格的真实性要进行核实,排除施工单位故意抬高材料价格、增加工程造价的可能,对设备和材料不能正常使用的,要进行针对性分析,明确责任关系;2. 在合同履行方面,要核查相关单位履行合同有无违法分包转包工程行为,要对变更、增补或者终止合同情况进行检查;3. 在设计变更方面,审计人员应检查在建设单位否严格按施工图施工,若存在设计变更,要对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等内容的真实性、合理性、合规性、完整性进行检查;4. 在概算执行方面,要对概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概算是成木控制的重要指标,施工方如果超出概算购置资产,或者其他挤占虚列工程成本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审计监管要对此进行有效控制;5.在施工组织设计方面,应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是否从全局出发,抓重点抓难点,抓关键环节与薄弱环节,确保施工的连续性、节奏性和均衡性。四、事后跟踪审计要点建筑工程项目事后审计,包括竣工验收阶段的审计和结算阶段的审计。竣工结算审计是建筑工程项目审计工作中必须要把握好的最后关隘,为有效的达到审计效果,在该阶段的审计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1. 要对工程量进行核查,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要用工程量进行工程结算,审计人员要对施工单位所报的工程量进行重点审查,审查工程量是否按规定的计算规则执行,有无多计、重计、漏计工程量,对那些多计入的工程量要坚决清理;2. 要对设备和材料价格进行审查,建设用设备和材料单价是不是合理,不能只看发票,要防止施工单位以劣充好,蓄意抬高材料价格,要审查是否有应调未调及定额规定不应调整而在结算中又调整材料的情况;3. 要审查费用计算程序和取费标准是否配套,有无低级高套、虚增取费项目、重复计费、随意提高计费基数等情况;4. 要对隐蔽工程记录和设计变更的相关材料进行真伪核查,隐蔽工程需要现场签证,事后补签证或者虚假记录都应列入审查重点。5. 要严格依照合同的相关规定,逐项验收,保证决算材料的合法性,出现与合同不相符的情况,要有明确的相关说明。6. 对于在结算工作中出现不良情况的施工企业要登记在案,记入企业的诚信档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信息共享给行业内其他建设单位,在后续的项目招标及施工管理活动中要重点检查。建筑工程建设投资成本不断膨胀,开展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应不断强化。全过程跟踪审计应深入尝试,审计过程中必然会碰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审计人员应切实把握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各个阶段的审计要点,采用先进的审计手段及方法,保证审计资料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从而在保证建筑施工顺利开展的前提下,使建筑投资得以更好地控制。

6,内部审计如何开展基建跟踪审计

因此,必须做好基本建设审计。一、基建施工前审计、施工中审计和竣工结算审计相结合1.施工前审计。施工前审计,就是针对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审计、建设计划开工前审计、施工图预算审计、招投标审计等。通过招投标审计,审查招投标程序是否严格合理,是否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从而可以正确评价基建项目的合规性、合法性、有效性及真实性,可以判断基建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政策,是否有超计划现象,达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同时了解整个工程概况,为下一步施工中审计奠定基础。2.施工中审计。施工中审计是在开工前审计的基础上,审计人员进入现场,监督工程建设项目按计划执行,杜绝一些隐蔽工程的虚假列支,防止基建管理部门将虚假的基建支出列入签证中。同时监督施工单位,防止其为追求高额利润而提高材料价格,甚至购劣质建筑材料,以次充好的情况发生。3.竣工结算审计。竣工结算审计是工程竣工后进行的审计,这是确定基建项目全部费用的关键环节。
一、审计准备阶段的控制  (一)配备与审计项目相适宜的审计组成员  应该根据审计项目的性质和复杂程度、被审计单位规模的大小等因素指派具有必备知识和技能的内部审计人员。审计是一项人力和知识双密集的工作。完成一个审计项目,必须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一定数量的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审计项目人力资源的第一要素。从数量上讲,一个审计项目所需人员是有限的,超过这个数量,其对审计项目时间管理影响的边际效用递减。但在这一个数量限度内,人数越多审计项目时间管理就会越少,反之越长。所以内部审计人员的增加在一定数量内,会减少审计项目整体所用时间,假定人员的分工合作是正常高效率的,那么因审计时间减少所减少的成本会大于追加内部审计人员所增加的成本,但超过这一定点,随着内部审计人员的增加,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效率降低,造成审计时间减少所减少的成本开始逐渐小于内部审计人员增加带来的成本。  从内部审计人员质量来讲,主要表现为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两方面。业务知识主要包括审计知识、计算机知识和所审计事项的相关知识、法律法规等,业务技能主要是指上述知识的运用能力,重点表现为专业判断水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计经验)、计算机审计能力。专业判断水平体现了一个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我们常说某某人审计经验丰富,实质上就是表示这个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水平较高。  (二)把好审前调查关,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  审前调查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一些重点审计项目,更要花足够长的时间搞审前调查,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  审计方案是审计实施的基础,是保证审计工作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查、控制审计质量和进度的基本依据。审计方案关系到审计的深度、效率和效果,也关系到责任和风险,做好这项工作,可以使审计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具体审计项目的实施阶段,要按审计项目管理制度的规定,严格审计工作程序,明确项目组长和各级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项目组长对审计项目的工作质量负主要责任。  按照审计公正性和质量控制要求,任何一个审计项目不可能由一个人去完成。这样由所有参加审计项目的人员就会组成一个项目团队(通常称之为审计组)。由于团队的存在,就会产生管理学称谓的一系列组织管理问题。在一个项目中,称之为团队管理。团队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团队整体效率。因此,团队管理成为影响人力资源的又一重要因素。和管理学中所有组织管理的核心内容一样,审计项目的组织结构主要是对分工和协作的处理。分工是指根据审计项目方案来确认的总体任务,按照“贡献相似性”和“关系相近性”原理,把总任务分解后分配到相应的审计小组中去,协作是指通过建立和贯彻沟通与合作的规范,创造和维持团体的协同效果。有效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为内部审计人员创造理想的工作环境,促使其保质保量地完成好分配的审计任务,充分发挥其合作意愿和合作能力,从而满足复杂多变、运用多种知识技能和信息、不断创新的审计工作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实践表明,审计项目具有组织稳定性差(即完成一个审计项目后其组织结构即行解除)、信息沟通量大、工作灵活、创新性强等特点。科学的审计作业分工和组织结构,必须适应和满足审计作业的这些特点。为此,科学的审计分工应强调内部审计人员的参与和协商一致,使其成为一个上下有机结合的过程,将总任务分解为若干个互有区别但彼此联系的分任务,再将分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审计小组或人员去执行。在组织结构上,采用矩阵式结构,即先依照“贡献相似性”的管理原则,将相似会计核算内容分成一组,如将应收应付款审计分为往来审计,最终分配到具体内部审计人员,再依照“关系相近性”原理,按审计目标建立组与组之间沟通的负责组(人)。  二、审计实施过程中的控制  (一)落实项目审计责任制  在具体审计项目的实施阶段,要按审计项目管理制度的规定,严格审计工作程序,明确项目组长和各级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项目组长对审计项目的工作质量负主要责任。  (二)发现控制的薄弱环节,应扩大范围  在实施现场审计时,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具体方案中确定的审计步骤,运用审计技术方法对业务程序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收集有用性、相关、重要的审计证据。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控制制度时,如发现被审计单位人员职责分工不严密,存在混岗等严重缺陷时,应充分意识到该证据的重要性,保持应有的职业警惕,对这一重大隐患执行扩大测试,实施进一步的取证,以确定工作人员是否利用机构内控不严的漏洞,实施了违法违规行为。  (三)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在审计工作底稿上要反映出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轨迹和专业判断的过程,有利于把好审计证据的质量关,内部审计人员既要做好审计过程记录,又要记录审计的主要成果和查出的重点问题。  (四)严格执行复核程序  应建立审计组长复核制度。都应具体明确复核内容和承担责任,层层把关负责,确保每一项审计工作符合审计准则的要求。  (五)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现场指导和检查  项目组长要及时了解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情况,会同审计小组长研究解决审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各层次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给予实时的充分的指导、监督和复核,这是做好审计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  三、审计报告阶段的控制  (一)及时总结审计工作  每一个审计项目结束,审计项目负责人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总结,简要阐述本次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疑难问题和采取的相应措施,指明今后类似审计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在复核、总结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分析性复核不仅被运用于审计计划阶段和报表项目审计阶段,也可用于审计报告阶段对会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在对会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时,内部审计人员应执行以下程序:  1.应当全面审阅会计报表及附注,考虑针对实质性测试中发现的一些差异或未预期差异所获取的证据是否充分、恰当;这些异常差异或未预期差异与审计计划阶段的预计之间的关系。2.将分析性复核应用于会计报表上,以确定是否还可能存在其他的异常或未预期的关系。如果这种异常或未预期的关系存在,则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在完成审计外勤工作时再追加实施额外的审计程序。  (二)撰写审计总结  在完成实质性测试之后,应当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全面复核,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审计总结,概括地说明审计计划执行情况及审计目标是否实现。审计总结一般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司简介,阐述被审计单位的背景信息及重大会计政策的变更情况;二是审计概况,主要阐述审计过程、审计计划的执行情况(包括所采用的审计方法、审计计划执行偏差及其原因等)、审计的总体评价、审计前后主要财务指标,即应引起部门经理和主任会计师注意的重大事项(包括关联方交易、财务承诺、期后事项等);三是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建议的重要调整及事项;四是审计结论,说明拟出具的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及对审计单位经营管理的评价与建议。  (三)完成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  审计项目负责人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全面复核通常应在审计现场完成,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争取审计工作的主动。在完成审计外勤工作时,则需审计项目负责人对审计工作底稿实施二级复核。二级复核既是对审计项目经理复核的再监督,也是对重要审计事项的重点把关。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7个方面:1.复查计划确定的重要审计程序是否适当,是否得以较好实施,是否实现了审计目标。2.复查重点审计项目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3.复查审计范围是否充分。4.复查对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和未调整不符事项的处理是否恰当。5.复核审计工作底稿中重要的钩稽关系是否正确。6.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其对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的影响,审计项目组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是否恰当。7.复核一审会计报表总体上是否合理、可信。  (四)内部审计人员应当评价审计结果  主要是为了确定将要发表的审计意见的类型以及在整个审计工作中是否遵循了独立审计原则。为此,应完成如下四个工作:  一是对重要性和审计风险进行最终评价,该过程可通过两个步骤完成:1.按会计报表项目确定可能的审计差异即可能错报金额。按会计报表项目确定的可能的错报金额由三部分组成:通过交易和会计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所确定的未更正错误;通过运用审计抽样技术所估计的未更正预计错报,以及通过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发现和运用的其他审计程序所量化的其他估计错报。2.确定各会计报表项目可能的错报金额的汇总数(即可能错报金额)对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和其他与这些错报有关的会计报表总额(比如流动资产或流动负债)的影响程度。二是对被审计单位已审计报表进行技术性复核;对已审计会计报表进行技术性复核,可以通过填列和复核会计报表的检查清单的方式来进行。不仅可对那些经常容易被忽视的审计方面起到提醒的作用,还有利于监察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三是对被审计单位一审审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并草拟审计报告;在审计过程中,要实施各种测试。这些测试通常是由参与本次审计工作的审计项目组执行的,而每个成员所执行的测试可能只限于某几个领域或账项,所以,在每个功能区域或报表项目的测试都完成后,审计项目负负人应汇总所有成员的审计结果并将这些分散的审计结果加以汇总和评价综合考虑在审计过程中所收集到的全部证据。最后出具审计报告。四是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最终复核。最终复核是在完成审计工作、签发审计报告前所进行的复核。  (五)建立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从审计人员到审计组长,都应明确应该承担的质量控制责任,质量控制的结果应与业绩考核挂钩,没有履行好责任就应该追究和处理,如告诫、批评、通报、取消评审资格等,通过奖优罚劣来提高质量意识和责任心。  (六)加强审计档案管理  审计档案是项目审计的主要载体,是审计业务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审计档案为今后的审计业务服务。

文章TAG:跟踪  审计  工作  内容  跟踪审计工作内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