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瓯王前几代叫什么

东瓯王 摇 前232—前222 前232迁都:东瓯(温州鹿城) 闽越王 无诸 前202—前185(复) 前202定都:东冶(福建武夷山) 东瓯王 摇 前192—前185(复) 前192定都:东瓯(温州鹿城) 闽越王 甲 前185—前155 东瓯王 贞复 前185—前155 东瓯王 望 前155—前138

东瓯王前几代叫什么

2,温州地名的起源

古代称瓯越。还在五六千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这里劳动生息。战国时属越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闽中郡。汉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践后裔驺摇为东海王,建都东瓯,俗称东瓯王。汉顺帝永和三年置永宁县,东晋明帝太宁元年设永嘉郡,唐高宗上元二年改置州,因气候温暖,"虽隆冬而恒燠",故名温州。
气候温暖

温州地名的起源

3,温州得名的来厉

温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沿海城市。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
温州古为瓯,战国时属越国,秦朝设置闽中郡,汉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践后裔驺摇为东海王,建都东瓯,故有称温州为“东瓯”。 汉顺帝永和三年,置永宁县,东晋明帝太宁元年,设永嘉郡,唐高宗上元二年改置州,因气候温暖,故名温州。

温州得名的来厉

4,东瓯国是现在的哪

在现在的浙江省东南沿海地区。
东瓯国首府就在现今的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大唐岭南麓。 东瓯国古城遗址在温岭市大溪镇里宅村、大岙村一带,东西长达390米,南北宽为260米,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其中西城墙残长约60米,宽7米,高约1.4米;北城墙残长约94米,宽10—15米,地面以上残高约1.1米。据考古学家证实,东瓯国遗址又是战国时期“徐偃王城”遗址。   东瓯王国故都在今黄岩、乐清、温岭接壤处的温岭市大溪镇大唐岭南麓的里宅、大岙村。这里坐北朝南,背靠大山,地势险要,环境幽美,青山秀水,盆地广阔;东首龙山,西侧虎山,南有救驾山(也叫方山),北枕太湖山,中间平原临海。

5,东瓯国的历史价值

古老的东瓯国在台州留下一座古王城遗址—徐偃王城,位于温岭市大溪镇。较早记载是宋代《舆地纪胜》卷十二:台州有“古城,在黄岩县南三十里,外城周十里,高仅存2丈,厚四丈;内城周五里,城上有乔木可数十围。故老云,即徐偃王城。”我们台州自南宋嘉定《赤城志》开始,一直到2002年,凡是台州志、黄岩志、温岭志,800年之间每次修志,都要记载徐偃王城,这是一个惯例,绝对少不了,否则这本志书就是重大的遗漏。徐偃王城与东瓯国的沿革有没有直接关系,在20多年前尚不能定论。20年间经过本省考古专家考古发掘,以及台州当地史志工作者和温州学者的热情参与,基本搞清东瓯国的都城与徐偃王城是同一座古王城。温州王克旺等3人的《关于东瓯的建都与内迁》一文中援引许多史料,其定论是“东海王的都城应在台州境而不在温州”,“东瓯的活动中心在台州地区,都城在黄岩县内”。他们引用其中一条史料是《浙江通志》卷四十六:“永宁县则今之黄岩而改名,有汉东瓯国遗址”,“东瓯居海中,今临海永宁县也”。明成化五年(1469),黄岩析出南部置太平县,这座古城就划入今日的温岭市,不属于黄岩。上世纪80年代,台州文管会金祖明先生几次到古王城考察,并写出论文;黄岩地方志办公室组织人员也进行实地考察,认同王克旺等3人的学术结论,并补充内容,将徐偃王城与东瓯王城写入新编县志。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次对古王城进行考察发掘,考察规模最全面是2002年9月6日至10月17日40余日考古调查试掘,揭露面积200多平方米,目的一是遗址是否文献记载的一座古城,二是遗址最早时代和延续时代。考察发掘最后结论“该遗址是一座古代城址”,“遗址上层的时代应为宋代,遗址下层堆积应为战国时期遗物”,“古城遗址的始建年代只有战国时期”。著名学者蒙文通先生的《越史丛考》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西周末的徐偃王地域,据有江、淮地带,周方五百里,又有“陆地而朝者三十六国”,东越国应是其中之一。省社科院历史所董楚平研究员著作《吴越文化新探》说:“今黄岩、温岭之间建立过瓯余国。”黄岩严振非的《东瓯国沿革》中阐述“瓯余国”,其位置在浙东南的东越国境内,“余”为“徐”的本字,“瓯余”即是徐国人在西周中后期所建立的小方国。这个都城即是大溪古王城,东瓯国是继瓯余国之后,其都城也应该是这个古王城。古城的价值,学者们有不同的定论。我们可以用省文物专家这次考察发掘结论中的一句话概括:“大溪古城遗址,是台州地区目前所知的时代最早的古代城址,也是我省经过考古调查和试掘的为数不多的战国时期的城址之一。”

6,温州为何古称东瓯求解答

“區”现在简化为“区”。區从匚从品。匚,当是洞穴的象形,似开凿山体断面立壁为洞屋土穴。匚,三面围合;右边开豁,像洞屋土穴之中,《说文解字》“區,踦區,藏匿也。从品在匚中。品,众也”。甲骨文“贞王其狩区”,已出现“区”字,言经占卜,王可以至土穴中狩猎。 温州一带古称东瓯。区、瓯古今字。《山海经·海内南经》有 “瓯居海中”,郝懿行笺疏引《逸周书·王会篇》云“瓯人蝉蛇”,孔晁注 “东越欧人也”,又云“且欧文蜃”,孔晁注“且在越”,且瓯亦作具瓯,即今之太湖,可见今太湖一带,古亦称瓯。《伊尹四方令》云 “正东越沤,正南瓯邓”,郝懿行云 “疑瓯与沤、欧并古字通也”,是东瓯又可作东区、东欧。 《山海经》“瓯居海中”,郭璞注“在岐海中也”,明杨慎云 “岐海,海之岐流也,犹云稗海。”考《广雅》“稗,小也”,稗海,环州陆之小海,今之环绕陆地之海湾、港湾,即近陆之内港。唐代进士、广东香山人郑愚有《幼作》诗云“台山初罢雾,岐海正分流”,称台山港即为“岐海”。是“瓯居海中”非言海上,当谓居于小海即海岸洞屋土穴之处,以其处于正东,故称东瓯。《伊尹四方令》所谓“正东越瓯”即正东百越族,居于海岸洞屋土穴之瓯人。 据文字训诂学的“右文说”,声旁不纯为表声,亦有意义在。而举凡区(ou)声字,多有中空、虚凹、低陷之义,如匚、凵的形状。如熰,灶洞中燃火;醧,可容二升的酒器,亦储粟之容器;塸,坟墓的洞穴,墙隅角落也称为塸;沤,水泡,泡中亦空;抠,眼窝凹陷;殴,捶击使成窟窿;呕,张口一吐而空;讴,无器乐伴奏之清唱,即空口徒歌。至如低于陆平面的湖泽如太湖,古亦称且区。可见区、瓯等发(ou)声的字多有中间虚、凹陷之义,则“瓯居海中”当指百越中有一支居于海岸洞屋土穴中的土著居民,当可成说。 学者或以为远古瓯人善制陶瓯,故称东瓯,此亦可备一说,但瓯作为饮器,小杯小碗等,那已经是后起之义了。区与瓯通用,甲骨文有“区”字而无“瓯”字,说明殷商时期无称饮器为瓯。区是象形兼会意字;取区为声旁,瓦为形旁,当是小陶杯陶碗广泛应用后,以其形状中凹故称“区”,后加义符瓦而成“瓯”,而从甲骨古字“区”到“瓯”,以文字发展常识论,当有一个较长的时期,所以我们称区、瓯是古今字,而非通假字。 西周青铜器承甲骨文有“区”字,甚至出现了“殴”字(《师簋》),但仍无“瓯”字,可见“瓯”字当不早于东周。学者一般以为“瓯”最早见于《逸周书》“瓯人蝉蛇”,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认为《逸周书》是战国时的著述,非《周书》原作遗逸。《汉书·艺文志》载《周书》共七十一篇,与今本篇数相合,并无遗逸。前人引证该书则起于汉代,可见《逸周书》为战国、秦汉时人伪托。 至于《山海经》“瓯居海中”,亦不足证明殷周即有“瓯族”、“瓯人”之称,当然土著百越一支已居住于该地海域“区”中,只是尚无“瓯”其称名。且《山海经》多为神话传说,作为古地理书亦多附会,司马迁以为书多言怪物,并不取入《史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山海经》是小说,鲁迅甚至认为是古之巫书,而且其中有五篇为西汉末刘歆校书时所增,后人增削窜改处亦复不少。即如“瓯居海中”,北宋《太平御览·州郡》引古本《山海经》为“瓯在海中”。若是“瓯居海中”,则为人居;若是“瓯在海中”,则人居、地在皆通。而《山海经》“瓯居海中”下是“闽在海中”,用“在”而不是“居”。 另外,瓯现在意为小杯小碗。福建的泉州厦门则把小碗称为瓯、瓯子,一般用作盛佐餐之小菜;盛饭则称碗。不知何时起,瓯跑到泉州厦门去了?一笑。(黄世中)
搜一下:温州为何古称东瓯求解答

文章TAG:东瓯王  王前  什么  东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