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生导师有哪些比较好

项伟 搞土的 唐辉明 岩体的 还有晏鄂川也不错 最好还是 向本校的学生 打听一下 我就是前车之鉴啊 报导师的时候 什么信息也没有
岩土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生导师有哪些比较好

2,唐辉明为什么评不上院士

唐辉明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国际矿产资源科学院院士,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防控专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地质学科首席教授。1982年获得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地质专业学士学位,1988年获得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地质专业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地质专业博士学位

唐辉明为什么评不上院士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1年岩土工程硕博连读好不好导师是晏鄂川

相当不错。 当然有条件读唐辉明,殷坤龙,向伟的最好。 按学术水平来讲,晏鄂川仅次于以上3个老师。 晏鄂川老师的项目也很多,科研和生产都做。能学到很多东西。 但是晏鄂川脾气可能有些古怪,要做好心理准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1年岩土工程硕博连读好不好导师是晏鄂川

4,唐辉明的简介

唐辉明,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湖北省“地质工程”科研创新群体负责人,国务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地质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模拟。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90余篇。

5,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土工程的研究生初试需要考什么专业课

岩土工程专业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 数学一④841 土力学、844工程地质学选一参考书目:841土力学:《土力学》,方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844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概论》,李智毅、杨裕云,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注:没有设“工程地质”专业,请参考“地质工程”专业。>>>>地质工程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选一③302 数学二④834工程力学、844工程地质学选一参考书目:834工程力学:《理论力学》(上、下),张建民、白景岭,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以及《材料力学》,孙训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44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概论》,李智毅、杨裕云,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以下是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岩土工程二选一: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李智毅、唐辉明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地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地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陈建平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地质工程二选一:岩体力学:《岩体力学》,刘佑荣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李粮纲,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希望可以帮到你。

6,想跨专业报考岩土工程研究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土工程专业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41 土力学、844工程地质学选一 参考书目: 841土力学:《土力学》,方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 844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概论》,李智毅、杨裕云,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以下是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二选一: 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李智毅、唐辉明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地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地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陈建平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工科一般都有学物理,是基础课,把大学物理学一下就好,不必太细致,只是在专业课里面有时会用到一些,用到时你可以查书,然后再把用到的细细学一下,物理问题不会单独拿出来考的。 一般跨专业考是挺有难度的,因为我不是学这个专业的所以对前景也不了解,我的建议是如果你自己的专业还行的话就考本专业吧,跨专业不只是要重新学专业课,还需要学一系列专业基础课,而且自学抓不到要点,你要慎重做决定啊! 你参考一下,希望能帮到你。
别考岩土工程了,要考就下定决心,考个路桥的研究生吧,以后就业会好很多。
其实结构力学很好学的,有好多知识和材料力学是相通的,比如超静定结构受力,如果你把材料力学学通了,结构力学不是问题。 至于土力学是一门研究土的特性及受力特点的科学,也不难,你要那个学校,最好搞到教材。复试一般不难。 负责任的告诉你物理不考,不用学。

7,唐辉明的科研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重大工程灾变滑坡演化与控制的基础研究 2010-2015 编号:2011CB710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水库滑坡演化进程多维诊断与稳定性研究 2013-2017 编号:4123063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岩体脆性断裂机制研究 5万元 1992—1994 编号:49120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利用NMR研究三峡地区典型滑坡特征与稳定性22万元 2001—2003 编号:40072085国家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基金 4万元 1992—1994原地矿部百名跨世纪人才基金 10万元 1997—1999中英合作项目 建筑物上下协同工作的工程地质研究 30万元 1994—1996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中英合作项目 岩体长距离剪切实验研究 30万元 1994—1996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中英合作项目 HOOP实验的后续研究 30万元 1990—1991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中日合作课题 边坡岩体改性研究 20万元 1999—2000 日本信州大学国家“七五”攻关子题 西安地裂缝数学模型研究 10万元 1992—1995水利部课题 小浪底坝区岩体工程性质研究 25万元 1990—1993水利部课题 小浪底水库库区地质灾害综合评价研究 38万元 1990—1991国家移民局重点课题 三峡工程库区巴东县黄土坡前缘斜坡稳定性与防治对策研究 65万元 1996—1997国家移民局重点课题 三峡工程库区巴东县地质灾害试验场的建立与综合治理示范研究 80万元 1998—2003 编号:98-06-01国家移民局重点课题 三峡工程库区巫山县加筋土挡墙离心模拟实验研究 20万元 1998—2001 编号:98-06-06国土资源部重点课题 三峡库区斜坡地质模型研究 35 万元 2001—2003国土资源部重点课题 三峡库区巴东组工程性质研究 95万元 2001—2003国土资源部地调项目 鄂西恩施地区滑坡形成机制与危险性评价 440 2006-2009国家三建委办公室课题 三峡工程库区巴东县已治理高切坡安全评估研究 280万元 2006-2007。

8,地震中的卓越周期

1.卓越周期的定义 地震发生时,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传至地表岩土体,迫使其振动,由于表层岩土体对不同周期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以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尤为明显而突出,使地震记录图上的这种波记录得多而好。这种周期即为该岩土体的特征周期,也叫做卓越周期。由多层土组成的厚度很大的沉积层,当深部传来的剪切波通过它向地面传播时就会发生多次反射,由于波的叠加而增强,使长周期的波尤为卓越。卓越周期的实质是波的共振,即当地震波的振动周期与地表岩土体的自振周期相同时,由于共振作用而使地表振动加强。巨厚冲积层上低加速度的远震,可以使自振周期较长的高层建筑物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就是共振。 2. 几种周期及相关概念 自振周期T:结构按某一振型完成一次自由振动所需的时间,是结构本身的动力特性,与结构的高度H、宽度B有关。 基本周期T1:是指结构按基本振型完成一次自由振动所需的时间。 基本振型:单质点体系在谐波的作用下的振型称为基本振型:任一地震波都可以分解为若干谐波的叠加,多质点体系按振型分解法计算地震作用时,可以简化为具有基本振型的等效单质点体系进行分析。而对建筑结构而言,有时又称为主振型,一般是指每个主轴方向以平动为主的第一振型。 高阶振型:相对于低阶振型而言。一般来说,低阶振型对结构振动的影响要大于高阶振型的影响。对一般较规则的建筑物,选择的振型个数可以取其地震作用计算时的质点数(大多数情况下为楼层数),若质点数较多时,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只取前几个振型(即低阶振型)进行叠加。 特征周期Tg:即建筑场地自身的周期,是建筑物场地的地震动参数,在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水平段与下降段交点的横坐标,反映了地震震级,震源机制(包括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地震本身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场地的特性;如软弱土层的厚度,类型等场地类别等。 在抗震设计规范中,设计特征周期Tg与场地类别有关:场地类别越高(场地越软),Tg越大;地震震级越大、震中距离越远,Tg越大。Tg越大,地震影响系数α的平台越宽,对于高层建筑或大跨度结构,基本周期较大,计算的地震作用越大。 图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场地卓越周期Ts:地震波在某场地土中传播时,由于不同性质界面多次反射的结果,某一周期的地震波强度得到增强,而其余周期的地震波则被削弱。这一被加强的地震波的周期称为该场地土的卓越周期。场地卓越周期只反映场地的固有特征,不等同于设计特征周期。 其由场地的覆盖土层厚度和土层剪切波速计算求的。 场地脉动周期Tm:应用微震对场地的脉动、又称为“常时微动”进行观测所得到的振动周期。测试应在环境十分安静的情况下进行,场地的震动类似人体的脉搏,所以称为“脉动”。场地脉动周期反映了微震动情况下场地的动力特征,与强地震作用下场地的动力特性既有关联,又不完全相同。 3.几种周期的计算方法 3.1特征周期的计算 特征周期值Tg是根据设计地震分组及场地类别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表 5.1.4-2查取值。 3.2场地卓越周期的计算 根据日本学者对土层剪切波速vs与地脉动测试对比研究,提出对于单一土层的地基,场地卓越周期可由表土层剪切波速计算得出:其计算公式如下: T= ∑4hi/vsi, 式中: hi——第i层土的厚度(m); vsi第i层土的剪切波速(m/s); n ——土层数 对于多层土的卓越周期根据国外有关规范按下式计算: Ts= 32∑(hi(Hi-1+Hi))/vsi 式中: Hi——天然地面至第i层土地面的深度,计算地基卓越周期时,从基础底面算起。 vsi——第i层实测剪切波速 Hi-1——建筑物基地至i-1层底面的距离 hi——第i层的厚度 显然,表土层愈厚,其剪切波速度愈低(即土层愈松软),则卓越周期愈长。 3.3场地脉动周期Tm的计算 是地脉动测试所获得的波群波形,通过傅里叶谱分析,在频谱图中幅值最大的那一根谱线所对应的频率即为所测场地微振动信号的卓越频率,并由此计算出卓越周期即脉动卓越周期。 地脉动是由随机振源(包括自然因素,如地震、风振、火山活动、海洋波浪等;人为因素,如交通、动力机器、工程施工等)激发并经场地不同性质的岩土层界面多次反射和折射后传播到场地地面的振动川,是地面的一种稳定的非重复性随机波动。同时,地脉动不同的频幅变化和作用历程,会引起岩土体的不同响应。 地脉动测试场地卓越周期计算公式如下: T=1/f 式中: Tm——场地卓越周期(s) ?——卓越频率(HZ)。 国内的相关研究表明:地脉动是一种以剪切波为主的体波,剪切波在覆盖层中的传播时间与地脉动卓越周期密切相关,能够较的反应地脉动卓越周期大小,覆盖层厚度,剪切波在覆盖层中的等效剪切波速,剪切波在软土层中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软土层的厚度是影响地脉动卓越周期的重要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剪切波在覆盖层中的等效剪切波速。在场地条件条件较好,波速测试较为理想的情况下脉动卓越周期与通过剪切波速数据计算的场地卓越周期基本一致,但在场地条件较差,覆盖层土质不均的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脉动卓越周期与通过剪切波速计算的场地卓越周期存在较大差异。一般认为对于重要工程,最好通过地脉动测试来确定场地脉动卓越周期。 4.场地卓越周期、特征周期对构(建)筑物的影响 自振周期避开特征周期可以减小地震作用。当结构的自振周期超过设计特征周期时,地震作用就会随其自振周期的增大而减小。当结构的自振周期小于0.1s时,地震作用会随其自振周期的增大而急剧增大。实际的建筑结构的自振周期大都会大于设计特征周期,但一般不大于6.0s。 自振周期与场地的卓越周期相等或接近时地震时可能发生共振,震害比较严重,反之震害就小,国内外根据震害研究表明,在大地震时,由于土壤发生大变形或液化,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为非线性,导致土层剪切波速Vs发生变化。因此,在同一地点,地震时场地的卓越周期将因震级大小、震源机制、震中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仅从数值上比较,场地脉动周期Tm最短,卓越周期Ts其次,特征周期Tg最长 参考资料: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97) 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工程地质学基础(唐辉明) 地脉动产生机理和传播特性的研究(许建聪、简文彬、尚岳全) 地脉动在泉州市区地基土层场地评价中的应用(许建聪,简文彬)

文章TAG:唐辉明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生导师有哪些比较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