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计提时: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月底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2,关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按有关财务制度规定应开支业务招待费2000元,全年实际开支业务招待费8000元”,业务招待费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000-2000=6000元。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的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30000+业务招待费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000元=-24000元,无须交所得税。

关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3,什么是所得税会计

所得税会计不是指财务人员,不是指从事所得税账务处理的财务人员,你想想,所得税是按季度预交,按年汇算清缴,需要专门一个会计来进行账务处理吗,不需要,况且,其账务处理是和其他账务处理连在一起的,很难独立出来,因此它不需要单独设立一个岗位,我只见过总账会计,往来会计,材料会计,成本会计之类的,从没有见过所得税会计。所得税会计是指对所得税费用进行会计核算,对会计所得与税务所得如何进行差异分析并进行调整的专门会计核算方法。它有一个独立的会计准则来规范它。主要任务是确定时间性差异,并对时间性差异进行账务处理。这么一揽子事情叫所得税会计。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就是以企业所得税为主要核算对象,按税法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的财务人员。
所得税是各地政府在不同时期对个人应纳税收入的定义和征收的百分比不尽相同,有时还分稿费收入、工资收入以及偶然所得(例如*中奖)等等情况分别纳税。所得税又称所得课税、收益税,指国家对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所得征收的一类税收。

什么是所得税会计

4,什么是所得税会计

所得税会计(income tax accounting)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所得税会计诞生于西方的会计学领域,并经长期研究和实践已发展得较为成熟。而我国所得税会计则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我国的所得税制度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确立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原有的税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影响税收作用的发挥。因此,我国对税制进行了改革和调整。我国自1992年颁布《税收征管法》和1993年颁布《企业所得税条例》开始,就确立了会计制度服从税法的计税原则,1994年财政部下发的《企业所得税处理的暂行规定》是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主要依据。新税法的颁布,使税法标准与会计准则的差异不断扩大,我国会计和税法的改革正朝着各自独立的方向发展。   所得税会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存在的差异所致。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是经济领域中两个不同的经济概念,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规范不同的对象,体现不同的要求。因此,同一企业在同一会计期间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收益与按照国家税法计算的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故在计算所得税时,不可能直接以会计收益为依据,而要以所得税法规定对会计收益进行调整后,才能正确的计算出应税收益,因而就产生了调整这一复杂过程的专门的所得税会计。

5,所得税会计的含义是什么呢

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税务会计的一个分支,是反映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整套会计原理、程序和方法。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是指研究处理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差异 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所谓会计收益,是指按照会计准则计算出来的税前会计利润;而应税收益,则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出来的应纳税所得额。  希望*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更多的USCPA相关问题欢迎提交给*企业知道。*祝您生活愉快!
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税务会计的一个分支,是反映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整套会计原理、程序和方法。  详情可以看百度百科词条:http://baike.baidu.com/link?url=GdazwvSGLaIG7GOglmWpeA7iG0x15Ci0PqDh2pGDMCXRB-cLyIA4gkZHfQg4rPYcRtxX6tO4VR6mdHkOoqhWKa
所得税会计(income tax accounting)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税务会计的一个分支,是反映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整套会计原理、程序和方法。  它诞生于西方的会计学领域,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的美国。1953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宣布采用应付税款法,这开启了所得税会计的历史进程。从那以后至今,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已经历了递延法、利润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经长期研究和实践已发展得较为成熟,我国所得税会计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6,所得税会计是什么意思呢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是指研究处理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差异 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所谓会计收益,是指按照会计准则计算出来的税前会计利润;而应税收益,则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出来的应纳税所得额。  希望*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企业知道。*祝您生活愉快!
“待处理财产损益科”,是一个临时的过渡科目,是用在处理财产损失或不明原因的增加时候使用的,因为企业在处理自己的财产时候,不是想怎么处理都行,需要经过一定的手续、程序进行审核,在等待审核过程中,就使用这个科目进行挂账,等审核结果出来后,按审核结果处理。 比如企业在盘点时候发现有财产损失,比如是仓库的材料与账上登记内容不一样时候,那自然要查原因,报告领导处理,那就要使用这个科目: 1、盘点发生材料损失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流动资产盘亏 贷:原材料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2、等查到原因后,按领导的处理意见进行处理,比如这少的材料是因为被盗,处理结果由保管员赔偿一部分,公家负责一部分 借: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流动资产损失 借:其他应收款-xx保管员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流动资产盘亏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所得税会计(income tax accounting)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税务会计的一个分支,是反映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整套会计原理、程序和方法。它诞生于西方的会计学领域,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的美国。1953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宣布采用应付税款法,这开启了所得税会计的历史进程。从那以后至今,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已经历了递延法、利润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经长期研究和实践已发展得较为成熟,我国所得税会计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文章TAG:所得税会计  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