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抗震 设防结构布置原则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条例》第八条规定,城市在遭受频繁地震时,一般功能正常;发生烈度为抗震 设防的地震时,城市一般功能和生命线系统基本正常,重要工矿企业能够正常或即将恢复生产;遭遇罕遇地震时,城市功能不会瘫痪,关键系统和生命线工程不会受到严重破坏,不会发生严重的次生灾害。抗震 Design,针对地震区工程结构的特殊设计,满足工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综合要求,一般包括抗震 analysis和抗震 measures。

抗震措施包括工程总平面布置、结构选型、地基处理和各种结构措施。扩展信息:标准1。特殊设防类别:指具有特殊设施的重大建设工程,涉及国家公共安全以及地震时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严重的灾害后果,需要特殊的建筑物设防。被称为a. 2级。要点设防类别:指地震时功能不能中断或需要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其他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标准的建筑设防。

6、建筑 抗震要求介绍?

根据抗震在我国的结构,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对抗震的理解是什么,我国建筑行业对抗震的基本规定是什么?以下为咨询整理建筑专业建筑术语基本信息抗震结构详图:建筑结构抗震 Zhi 抗震结构体系基本规定:结构体系应以建筑的抗震-1为准。

应避免因某些结构或构件的损坏而丧失整个结构的能力或承受重力荷载的能力。应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对于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的容量。结构体系应满足以下要求:应具有多条抗震防线。应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弱化或突变而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

7、我国《建筑 抗震设计规范》的 抗震 设防标准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编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实施日期:2010年12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609号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

8、 抗震 设防分类标准

1,special 设防:指具有特殊设施的重大建设工程,涉及国家公共安全,因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及其他特别严重灾害后果而需要特殊设防。被称为a. 2级。要点设防类别:指地震时功能不能中断或需要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其他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标准的建筑设防。被称为b级。标准设防类:指除1、2、4类以外的大量按标准要求进行的建筑设防。

4.中度设防类:指使用人数少,地震破坏未造成次生灾害,在一定条件下可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d类。抗震 设防简单来说,为了达到抗震的效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设计并采取了抗震的措施。抗震措施指抗震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设计内容,包括抗震结构措施。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抗震 设防6度及以上烈度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防。

9、建设工程 抗震 设防要求指什么

抗震 设防要求是建筑工程的标准抗震设防,也可称为抗震标准。专业术语为:抗震 设防要求是指抗震设计中采用的在一定风险水平下的建设工程抗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地震动参数或地震烈度。防震的标准和防洪的标准差不多,都是用地震多少年,洪水多少年来表示。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重要性不同,抗震标准和风险承受能力也不同。下面举几个例子:1)建筑类型抗震的准则是三阶段设防,两阶段设计,也就是俗称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准则。

换个说法,对应50年内超出概率63%、10%、2%概率水平的地震烈度;2)水工建筑物的抗震或地震动参数,以不出现导致溃坝的裂缝为标准。对于一般大坝,抗震 设防要求取重现期为475年的地震,即50年内概率超过10%的烈度或地震动参数值设防。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抗震  设防  建设工程  改建  扩建  抗震设防要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