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对象签约服务覆盖率是什么意思
来源:整理 编辑:律生活网 2025-02-05 14:59:40
本文目录一览
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对象签约服务覆盖率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这些重点服务对象当中已有多少已经服务了,占总数的百分之几,据悉,河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年底覆盖率达30%以上。从河南省医改办获悉,河南近日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2017年底,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困难群众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实现全覆盖。到2020年,力争每个家庭拥有1名家庭医生、每个居民拥有1份电子健康档案。据了解,河南已在焦作市、郑州市和10个县域综合医改试点县(市)启动签约服务试点,签约服务试点启动近1年来,试点县(市)家庭签约率均达到80%以上。该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支撑平台”的层级化团队服务。其中,家庭医生是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主要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的全科医生,以及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和乡村医生等。指导意见明确,居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选择1个家庭医生团队签约,鼓励就近签约,也可跨区域签约。签约时间不少于1年,每个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户数不宜超过1000户。
2,签约家庭医生患者将获得哪些服务
具有积极作用。一是加强了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家庭医生与社区居民建立的契约服务关系可以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家庭医生可以通过对签约居民的定期走访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并有针对性的提供健康指导,而居民也可以随时与自己的签约医生进行健康咨询,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将病症控制在初发阶段。二是促进社区健康教育功能的实现,家庭医生可以利用与签约居民之间的融洽关系这一有利条件,不仅可以了解辖区居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同时也有利于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高居民的健康素质。三是合理的分流了患者,家庭医生式服务主要依托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对辖区居民进行签约服务可以促进社区首诊工作的开展,也促使慢性病患者的康复工作向社区医院的转移,优化了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减轻了患者的医疗支出负担,有助于“首诊在社区,康复在社区”的合理医疗格局的形成。四是促进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健全,通过家庭医生与群众建立的签约服务关系,将群众的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对签约居民的档案进行及时更新管理,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可以有效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水平和工作效率,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3,城市家庭签约服务工作应怎样开展
(一)完善政策引导患者合理就医。一是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制度,在全市探索建立由基层医疗机构、三甲医院组成的区域医疗联合体,从基层医疗机构转诊至联合体内三甲医院可享受优先预约、就诊、检查、住院等政策;二是调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保政策,将家庭医生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并拉大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保报销比例的差距,基层门诊则执行最低收费和最低医药费用自付比例。
(二)拓宽渠道充实家庭医生队伍。《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提出解决基层全科医生人才需求的四个渠道,即在岗培训转岗、定向培养、学历提升达标、退休医生聘任。因此,建议全市出台配套指导意见或具体引导政策,如开通全科医生招聘绿色通道、设立全科医生培养专项资金、鼓励公立医院医生多点执业等。
(三)建立家庭医生收入补偿机制。一是由市级财政设立家庭医生服务专项资金;二是医保部门每月根据家庭医生签约数量、服务质量(通过基层首诊率、转诊率、费用控制等指标考核)给予家庭医生一定补助。
(四)推进基层医疗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信息平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平台、区域医疗卫生信息数据中心“三大平台”,实现家庭医生医疗服务、绩效考核、运行监管、分析评价等全程控制,实现个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信息共享,切实提高家庭医生服务效率和水平。
4,家庭医生来了 居民签约后享受哪些服务和优惠
据了解,在家庭医生签约中,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要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试点。要落实和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模式,开展二级以上医院医师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组成团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明确签约服务内涵和标准,规范签约服务收费,完善签约服务激励约束机制。签约服务费用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个人分担。重点在签约服务的方式、内容、收付费、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 同时明确,家庭医生为签约服务第一责任人。现阶段家庭医生主要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全科医生,以及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和乡村医生等。家庭医生团队主要由家庭医生、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师等组成,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其中,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针对居民健康状况和需求,制定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签约服务内容,可包括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服务、家庭护理、中医药“治未病”服务、远程健康监测等。 落实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要实行差异化的医保支付政策,引导居民到基层就诊。通过给予家庭医生团队一定比例的医院专家号、预约挂号、预留床位等方式,方便签约居民优先就诊和住院。二级以上医院的全科医学科或指定科室对接家庭医生转诊服务,为转诊患者建立绿色转诊通道。对于签约的慢性病患者,可酌情延长单次配药量。对于下转病人,可根据病情和上级医疗机构医嘱按规定开具处方。
5,家庭医生服务如何做到签而有约
2018年将优先做好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开展个性化签约服务,完善综合保障政策,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实做细。作为百姓健康“守门人”,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各地要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确定签约服务的工作目标,不要盲目追求签约率。“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稳定签约数量、巩固覆盖面的基础上,今年将重点做好老年人、孕产妇、儿童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优先推进贫困人口签约。为增强签约服务对基层居民吸引力,更多家庭医生团队将结合实际开展“菜单式”服务,提供包括健康咨询、评估、行为干预、用药指导等个性化服务,精准对接居民健康需求。同时,家庭医生团队将加强与二级以上医院专科医生的紧密联系,对确需转诊的患者及时予以转诊或提供就医路径指导。此外,在“合理、安全、有效”前提下,对病情稳定、依从较好的慢性病签约患者,可酌情延长单次配药量;协调相关部门探索制定慢病长处方标准和规范,让寻医问药更省心、省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过程中,所谓“签而有约”,也就是要“做细做实”,涉及到两个维度:1.基层医生的签约、履约、随访等具体事务性工作;2.卫健委等有关主管部门的考核工作。那么该如何将这两个维度的工作整合好、落实好?建议了解下由中信集团旗下专注智慧医疗的团队——国安广传独立研发的“渐健家医”智慧工作站,主要解决基层工作效能、规范管理和居民获得感问题,同时他们在数据互联互通方面也有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可以快速实施平台开发、建设和运营,目前已在全国9省20个区县实现了落地。前不久国安广传还联合中国信息协会发布了《智慧家庭医生服务报告》,可以关注下他们的微信公众号或官网,获取完整版报告。传送门:http://www.gagctv.com/content/?979.html
6,如何才能让家庭医生服务真正深入人心
针对近日媒体报道“我国已有5亿人拥有家庭医生服务”引发的质疑,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司有关负责人昨天表示,家庭医生不是私人医生,家庭医生团队是由家庭医生、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师等组成,由二级以上医院医师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2017年5月起,各地通过国家专门的信息系统报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展数据,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填报,省级进行汇总,报送到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医生服务是剂良药,但须正视深层次的现实问题。我国家庭医生特别是全科医生的数量不够,签约服务质量不高,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居民提供的签约服务针对性不强,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签约服务不足,居民获得感不强;部分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支持性政策还不到位,家庭医生团队的激励机制不足,激励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所有这些,都意味着民众要享受到良好的家庭医生服务,路阻且长,这就要求相关工作更细致,保障要更加有力。就公众疑问乃至质疑,国家卫计委一一回应。答疑解惑的过程,是宣示政策的过程,也是与民众互动的过程。面对公共事件,及时发声胜过沉默不语,回应越及时、越详细、越深入浅出,就越能获得良好成效。职能部门诚恳发声,不只体现在事后回应,还体现在决策前征询民意、政策推出时追踪民意,并及时矫正,从而形成完整的互动闭环。从网上坊间有人提出质疑,到国家卫计委及时回应,涉及到两个不同的落差:其一,未签约者与“5亿人拥有家庭医生服务”存在落差。我国现有13亿多人口,尽管签约者高达5亿人,但大部分人并没有签约,自然对相关数据持怀疑态度,为此应该加快签约进程,让更多人真正拥有家庭医生服务。其二,签约者与享受服务也存在落差。是不是一签约就能享受到服务?未必。签约不走形式,不做纸面功夫,不追求数字好看,签约者才能为家庭医生服务点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和维护民众健康,也是为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同时,这种长期签约式服务,有利于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化解居民看病就医集中到大医院的难题,还可以改善就医环境、均衡医疗资源、合理控制医疗费用。诸如此类的好处,唯有在实践中才能充分激发和呈现出来。广东省卫生计生委日前印发了第一批广东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今后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行分类签约、有偿签约、差异化签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又分为基本服务包及个性化服务包。每类人群都有4个档次的服务包选择,如免费包、初级包、中级包、高级包,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
基本服务包
一般人群
免费包:健康档案
初级包:健康档案+一般诊疗费+疾病及健康咨询+中医辨证等中医药服务
中级包:初级包+9项血生化检查+小儿咳嗽、哮喘、普通感冒、慢性肺气肿、便秘、腰腿痛、腰肌劳损、肩周炎、颈椎病、慢性胃炎、面瘫、痛经、中风恢复期、骨折术后康复等病种详细的中医药服务+肿瘤的健康咨询
高级包:中级包+新增7项检查内容+升级中级包中医药服务内容
老年人
免费包:基本公卫项目;
初级包:基本公卫项目+一般诊疗费+疾病及健康咨询
中级包:初级包+17血生化检查、心电图、b超等
高级包:中级包+4项血生化检查
0~6岁儿童
免费包:基本公卫项目;
初级包:基本公卫项目+一般诊疗费+疾病及健康咨询
中级包:初级包+健康体检+7项血生化检查
高级包:中级包+儿童发育监测、训练+微量元素测定+乙肝
孕产妇
免费包:基本公卫项目
初级包:基本公卫项目+一般诊疗费+健康及疾病咨询
中级包:初级包+血尿常规+b超
高级包:中级包+6项血生化测定+*检查
高血压、糖尿病人群
免费包:基本公卫项目
初级包:基本公卫项目+一般诊疗费+健康及疾病咨询
中级包:初级包+血生化检查
高级包:中级包+血生化检查+仪器检查
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
免费包:健康档案+基本公卫项目
初级包:基本公卫项目+一般诊疗费+健康及疾病咨询
中级包:初级包+血生化测定
高级包:中级包+血生化测定+仪器检查
个性化服务包
个性化服务包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个性化定制,内容丰富多样,以一般人群为例
初级包:签约咨询+签约服务+预约就诊+双向转诊+中医药服务
中级包:初级包+血压、运动管理+药事服务+主治以上中医师健康指导
高级包:中级包+骨密度测定+运动、健康处方+健康及疾病评估+慢病风险管控+中医康复服务
文章TAG: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对象签约服务覆盖率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