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在什么情况下酒驾不予以起诉

在什么情况下光是饮酒驾驶都不会被起诉,但会被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酒驾驶是指血液中酒精含量20毫克/100毫升〈含〉以上80毫克/100毫升〈不含〉)以下处的情形。

2,醉驾93mml100mml能免于起诉吗

这个数值已经够醉驾了,从法律层面上看,是够都入罪了,但现在地方上也有一些政策,比如罚款代替刑罚,你可以找人问问
1天!4小时修行140双飞带,6小时野外,2小时驯鹿,前提是吃3倍的情况下保证到100!

醉驾93mml100mml能免于起诉吗

3,醉驾检察院能不起诉吗

如果该案件符合以下情形,检察院可以做出不起诉的决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三)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第十五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第一百七十三条规定,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他是双重处罚,既要追究刑事责任又要限定5年禁驾,所以如果检察院不起诉了,那只是刑事不追究,但是禁驾还是要的

4,醉酒驾车未造成任何实际损失可以不起诉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以上法律规定说明,醉酒驾车无论有没有造成实际损失,都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既然都必须法追究刑事责任,当然就不存在不起诉的情况了。如果醉酒驾车造成严重后果,则在量刑时要从重或者加重处罚。
免于起诉是过去的提法,现在叫做不起诉。不起诉包括三种情况:绝对不诉(不构成犯罪)、相对不诉(有罪不诉)和存疑不诉(案件证据不足)。醉酒驾车显然已构成了犯罪,对其作出的免予起诉应该是相对不诉,也就是构成犯罪,不追究其刑事责任。这种不起诉决定,虽未对其刑罚处罚,但也是刑事犯罪的一种处理结果。这种处理结果对公务人员来说,单位不会开除其公职,但要对其进行降级、降职等纪律处分和行政处分;对公司、企业中的员工来说,公司、企业可能会对该员工进行岗位调整,撤销其担任的职务;对于普通人而言,没有什么实质影响。总之,这种处理结果会作为当事人的犯罪记录保存下来,作为人生的一个污点,对其子女日后上学、入伍、参工等有一定负面影响,特别是政审时会察看其三代以内直系亲属有无刑事犯罪记录。

5,请问我是第一次醉驾有逆行行为酒精18002但没有出任何事

从描述来看,此种不被起诉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中的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所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就是会被按类似 危险驾驶罪进行判决,一般会被*判决6个月以下拘役。结合描述来看,“醉驾有逆行行为”,只要达到醉酒驾驶的,一般都会被起诉。
一般情况, 酒精含量100mg/100ml 以下且危害不大的,才可能不起诉,你已经超标,不太可能不起诉。醉驾最高刑期是六个月拘役,可以适用缓刑。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不能
醉驾,涉嫌危险驾驶罪。该行为触犯了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规定。依法要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6,刑法中酒驾可不可以不起诉

是醉驾吧,酒驾不触犯刑法的,可以,但要有特殊情况的
1、芬兰、瑞典:判处一年徒刑加劳教。瑞典也是儿童乘车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象广为使用的安全带是瑞典人发明的一样,在上世纪60年代,瑞典也发明了儿童安全座椅。 2、挪威:一年徒刑加劳教,五年内再犯终身吊销执照。 3、南非:十年徒刑加一万美元罚金。 4、英国:对酗酒开车的初犯驾驶员,吊销驾照一年;在10年内重犯者吊销驾照3年,另罚款1000英镑。酒后开车发生事故者将终身禁驾。 5、俄罗斯的处罚力度更大,醉驾者终身吊销执照,造成事故的判五年内监禁。 6、澳大利亚用人们的羞耻心对醉酒驾驶员进行处罚。如果醉酒驾驶员只是初犯,会受到罚款的处罚;如果屡教不改,那么要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而且还要把此人的姓名登在当地的报纸上,报纸专栏用《酒醉与入狱》为题,公布示众。 7、马来西亚的处罚则是告诉人们“什么叫做连坐”:醉驾者配偶也要陪着坐监。 8、土耳其的处罚方式有些特别:将醉驾司机带到郊外,要其行走32公里以便醒酒。 9、保加利亚的处罚空间非常大,极具跳跃性:初犯醉驾者可能只是“批评教育”一番,若果犯第二次醉驾,那么醉酒者会被枪毙! 10、萨尔瓦多用法律告诉人们,车和酒是不能共存的,家里要么有车无酒,要么有酒无车。就如两者并存,万一有人喜欢喝酒又喜欢开车,那是非常危险的:初犯醉驾即被枪毙!!! 11、美国:酒驾除当场吊销执照和入狱一年,对造成生命伤害的酒后驾驶员可以以二级谋杀罪起诉,最高可适用死刑。 12、日本:供酒人难脱干系,驾驶人绝对不能喝酒,在日本如果发现一个驾驶员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0.05%时,这个人将被判两年以下劳役,并罚款5万日元,吊销驾驶执照,另外还要同时追究向司机提供酒的那个人的责任,这一点杜绝了向司机劝酒的陋习。 13、德国:司机血液中酒精含量0.03%就罚款,到了0.05%就吊销驾驶执照一个月;如果再犯,将处罚更高的罚款,并吊销驾照三个月。此外司机还要受到180天的监控观察,在此期间不得饮酒,违规者将面临终生不得驾车。对驾驶商用车辆的人,绝对不能沾酒。 14、波兰:波兰警方则更进一步,抓到醉酒司机就把他们的姓名、年龄、所驾驶汽车的型号和牌照、被扣地点和当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外加司机近照,都上传警方专设的网站,再发给全国的大报刊,在指定的版面上曝光。这一招比单罚款更让人“难受”,这对找工作,做生意都会有负面影响。 15、法国:法国是葡萄酒消费大国,警方对醉酒驾车非常敏感,即使司机只是处于轻微酒醉状态,驾驶证也会被注销,并缴纳相当于1000美元的罚款。 近年来,酒后驾车导致事故越来越多,酒精正在成为凶残的“马路杀手”,想想你的家人,请勿酒后驾车,潇洒车提醒小伙伴们:珍爱生命,拒绝酒驾!

文章TAG:醉驾  以下  免予  起诉  醉驾140以下免予起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