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是怎么样的

最高五千元

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是怎么样的

2,如何计算交通事故精神赔偿金的

这个没有具体的标准,各地都有自己的指导标准,比如山东省的,一般精神损害赔偿,为1000-3000元。严重的,为3000-5000元。诉讼的话,*会酌情判定。

如何计算交通事故精神赔偿金的

3,按法律来讲精神损失费按多少来赔偿

首先要明确,赔付标准的依据有:1、地方经济发展及当地平均收入或受害人从事职业的平均收入,2、地方法规和中央法律法规有关这方面的赔付标准,3、受伤程度,4、责任归属,5、对受害人带来的身体及物质损失,6、对受害人及其家属带来的精神损失 最底是一元。最高不超20万
这个问题问的太笼统了。

按法律来讲精神损失费按多少来赔偿

4,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

法律上并没有对离婚损害赔偿数额进行一个具体的规定,而是会通过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来确定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因素如下:(一)过错方的过错程度;(二)侵害行为的具体情节;(三)损害结果的严重程度;(四)过错方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五)当地平均生活水平;(六)过错方的具体情况以及事后态度;(七)其他情况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是婚姻关系的结束,那么,由此会产生子女抚养、家庭财产的分割等问题。所以,在具体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时,还应考虑到其他情况,比如,夫妻用于家庭劳动和子女抚养、教育上的时间和费用等因素。离婚精神赔偿数额由多方面因素决定,所以,对于不同的情况,离婚精神赔偿数额也有不同。

5,精神赔偿有标准吗

关于精神赔偿有明确的标准.在我国民法中有明确的规定. 最高人民*将统一精神损害赔偿标准:侵害他人生命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可依照该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标准赔偿20年。受害人不满16岁的,每小一岁减一年,最低不少于5年;60岁以上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低不少于5年。侵害他人健康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参照侵害生命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标准予以酌减,但不以受害人年龄作为参酌因素。侵害他人身体权的,参照侵害精神性人格权的赔偿标准酌定赔偿数额。   同时,侵害他人精神性人格权的,将根据以下标准酌定赔偿数额:严重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5万元、4万元、3万元、2万元和1万元五个等级;一般性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8000元、6000元、4000元和2000元四个等级。名誉权、荣誉权等受到侵害的,参照前款规定或适当从轻。

6,精神赔偿标准

最高人民*公告  《最高人民*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1年2月26日由最高人民*审判委员会第116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3月10日起施行。  二○○一年三月八日  最高人民*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审判委员会第1161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1〕7号)  为在审理民事侵权案件中正确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经验,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解释:  第一条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条 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向人民*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三条 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下列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  (三)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  第四条 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物品所有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五条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人格权利遭受侵害为由,向人民*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不予受理。  第六条 当事人在侵权诉讼中没有提出赔偿精神损害的诉讼请求,诉讼终结后又基于同一侵权事实另行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不予受理。  第七条 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遗体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列其配偶、父母和子女为原告;没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亲属提起诉讼,列其他近亲属为原告。  第八条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第九条 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以下方式:  (一)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  (二)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  (三)其他损害情形的精神抚慰金。  第十条 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十一条 受害人对损害事实和损害后果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其过错程度减轻或者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第十二条 在本解释公布施行之前已经生效施行的司法解释,其内容有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最高人民*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为在审理民事侵权案件中正确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经验,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解释: 第一条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条 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向人民*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三条 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下列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 (三)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 第四条 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 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物品所有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五条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人格权利遭受侵害为由,向人民*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不予受理。 第六条 当事人在侵权诉讼中没有提出赔偿精神损害的诉讼请求,诉讼终结后又基于同一侵权事实另行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不予受理。 第七条 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遗体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列其配偶、父母和子女为原告;没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亲属提起诉讼,列其他近亲属为原告。 第八条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第九条 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以下方式: (一)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 (二)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 (三)其他损害情形的精神抚慰金。 第十条 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十一条 受害人对损害事实和损害后果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其过错程度减轻或者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具有关法律规定: 人体损伤赔偿标准:(一)侵害人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 (二)侵害人负主要责任的,承担90%~60%; (三)侵害人和受害人负同等责任的,承担50%; (四)侵害人负次要责任的,承担40%~20%; (五)侵害人负轻微责任的,承担10%。 伤残赔偿金赔偿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伤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残疾赔偿金的计算公式为:残疾赔偿金=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伤残系数×赔偿年限。 其中,60周岁以下人员的残疾赔偿金=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伤残系数×20年; 60周岁至75周岁之间人员的残疾赔偿金=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伤残系数×[20-(实际年龄-60)]; 75周岁以上人员的残疾赔偿金=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伤残系数×5年。 关于伤残系数的确定,伤情评定为一级伤残的,按全额即100%赔偿,二级至十级伤残则以10%的比例依次递减。 精神赔偿标准: 最高人民*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审判委员会第1161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1〕7号)第九条 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以下方式:(一)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二)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三)其他损害情形的精神抚慰金。 如果你说的十级伤残,二年的赔偿就包括在精神损害赔偿,没有其它以外的精神赔偿了。 住院期间营养费: 营养费是指当事人为辅助治疗或使身体尽快康复而购买日常饮食以外的营养品所支出的费用。营养费根据当事人伤残程度参照医院意见及营养费支出凭证确定。 住院伙食费的赔偿标准: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3条规定,“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根据上述规定,住院伙食补助费的计算主要以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为标准。所谓交通事故发生地,是指交通事故发生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院伙食费的赔偿,以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为限,交通事故受害人只要有必要住院治疗或者住院抢救,不论住院时间多长,均应当向其支付住院伙食补助费。
没有具体的法律标准,只有各地区*内部标准,这个标准是不对外的。法官一般会按照是否受到精神损害、损害程度、各方责任大小、当地收入水平、对方支付能力等几方面综合考虑,在一定范围内行使自由裁判权下判。希望可以帮到你。

文章TAG:精神  赔偿  精神损害  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赔偿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