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金额-以前年度税前弥补的亏损
计算方法有学校的方法和企业的方法,请问你是在问一个作业问题还是实践问题? 如果社会实践中的问题那么你所在的单位是什么性质呢?是小型微利企业(小公司)还是大公司呢?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2,所得税的计算

10、账面价值:3000-300=2700 计税基础:3000*(1-0.005)=2985 资产的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递延所得税负债 11、账面价值:200 计税基础:0 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递延所得税资产 12、账面价值:0 计税基础:1000 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递延所得税资产 先给分,再问什么再说。
先问下这是什么等级的会计试题啊?

所得税的计算

3,所得税的计算

简单… 2009年、60 除以 3 = 20万。 年利润300万 ,300 — 20=280万 280 X 25%=70万 借 本年利润 70万 贷 所得税 70万 2010年、 60万— 20万=40万、但经减值测试发现,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5万元,减值了25万。所以今年的应缴税额是(300 — 25)x 25% =68.75万 2011年、 刚好3年、所以 今年的应缴税额是 (300 — 15)x25%= 71.25万
你这也不算问题了,从哪粘的题啊

所得税的计算

4,所得税如何计算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每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元的 5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 20000元至 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是个人所得税还是企业所得税

5,所得税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所得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账面利润+纳税调整额(查账征收)或销售收入额*应税所得率(定律征收)
看你采用只能用的方法算了,现在一般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分9级(指个人所得税):书上有的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净利润扣除费用外×适用税率=应纳所得税额
所有收入-所有的支出再*25%就好了!
财务利润加减纳税调整额×适用税率
所得税分为: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法(元) 1 不超过500元的 5%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 15375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所得税额

6,所得税怎么计算啊

看你们公司是核定征收还是查账征收(20%是对小型微利企业而言 去哦与的是25% 核定的是:应纳税额=收入*4%*20% (广告业是15% 服务业10% 小规模商业4%工业6%) 查账的是:收入-(成本+期间费用)*20%
根据企业利润总额,调整增加或减少税法允许或不允许抵扣的费用,以及资产和负债账面余额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算出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乘以25%
所得税是根据(收入-费用)*征收率来的。征收率一般为25%
答案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在中国境内任职的外籍人员和应聘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外籍专家以及在境外任职或受雇的中国公民和华侨及港、澳、台同胞可在扣除8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增加费用扣除额3200元。计算应纳税额的公式是:   应纳税所得额=工资、薪金收入-费用扣除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额的公式是:   应纳税所得额=生产经营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某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额的公式是:   应纳税所得额=(全年承包承租经营收入+全年工资薪金收入)-800元×1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四)劳务报酬所得,以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额的公式是:   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800元(适用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1-20%)(适用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五)稿酬所得,以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额的公式是:   应纳税所得额=稿酬所得-800元(适用每次收入4000元以下的)应纳税所得额=稿酬所得×(1-20%)(适用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   (六)特许权使用费用所得,以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额的公式是:   应纳税所得额=特许权使用费所得-800元(适用每次收入4000元以下的)应纳税所得额=特许权使用费所得×(1-20%)(适用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不减除费用。应纳税额=利息、股息、红利所得×20%   (八)财产租赁所得,以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额的公式是:   应纳税所得额=租赁所得-准予减除的费用和税金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九)财产转让所得,以每次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额的公式是:   应纳税所得额=财产转让所得-(财产原值+合理费用)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十)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额的公式是:   应纳税额=偶然所得×20%   (十一)个人取得的所得,难界定应纳税所得项目的,由主管税务机关确定。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公式中的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是指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国务院的税收优惠规定减征、免征和抵免的应纳税额。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在中国境内任职的外籍人员和应聘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外籍专家以及在境外任职或受雇的中国公民和华侨及港、澳、台同胞可在扣除8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增加费用扣除额3200元。计算应纳税额的公式是:   应纳税所得额=工资、薪金收入-费用扣除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额的公式是:   应纳税所得额=生产经营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某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额的公式是:   应纳税所得额=(全年承包承租经营收入+全年工资薪金收入)-800元×1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四)劳务报酬所得,以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额的公式是:   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800元(适用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1-20%)(适用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五)稿酬所得,以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额的公式是:   应纳税所得额=稿酬所得-800元(适用每次收入4000元以下的)应纳税所得额=稿酬所得×(1-20%)(适用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   (六)特许权使用费用所得,以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额的公式是:   应纳税所得额=特许权使用费所得-800元(适用每次收入4000元以下的)应纳税所得额=特许权使用费所得×(1-20%)(适用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不减除费用。应纳税额=利息、股息、红利所得×20%   (八)财产租赁所得,以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额的公式是:   应纳税所得额=租赁所得-准予减除的费用和税金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九)财产转让所得,以每次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额的公式是:   应纳税所得额=财产转让所得-(财产原值+合理费用)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十)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额的公式是:   应纳税额=偶然所得×20%   (十一)个人取得的所得,难界定应纳税所得项目的,由主管税务机关确定。
利润总额*25%=应交所得税额

文章TAG:所得  所得税  怎么  计算  所得税怎么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