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立法来看,早在1996年,我国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与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时,可以在劳动合同解除前或者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时间内(不超过六个月)约定;调整工作岗位,变更劳动合同中的相关内容。
5、一般涉密人员 脱密期是多久一般涉密人员脱密期不超过十年。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根据事项的性质、特点和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除另有规定外,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不得超过30年、20年和10年。脱密期中的涉密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规聘用,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核心涉密人员3至5年,一般涉密人员1至2年。
对于知识密度较高的特殊人群,可依法设定脱密期超过上述时限,甚至终身限制从业和退出。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保密人员不得私自出境,或以其他任何身份弄虚作假出境。经批准同意出境的,不得与境外组织、机构和人员进行无组织接触,不得滞留境外不归。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三十八条:保密人员与岗位分离,按照脱密期管理。
6、一般涉密人员 脱密期多久【法律分析】:要看具体情况。涉密人员的脱密期根据其接触、知悉国家秘密的密级、数量、时间确定。一般情况下,核心涉密人员为3至5年,重要涉密人员为2至3年,一般涉密人员为1至2年。脱密期从机关、单位批准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之日起计算。对于知识密度较高的特殊人群,可依法设定脱密期超过上述时限,甚至终身限制从业和退出。
涉密人员离岗脱密期管理。脱密期中的涉密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规聘用,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第三十九条?机关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涉密人员管理制度,明确涉密人员的权利、岗位职责和要求,对涉密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第四十条?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公民发现国家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向有关机关和单位报告。
7、 脱密期是多久The 脱密期涉密人员应当根据其接触的密级、数量、时间和知悉的国家秘密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核心涉密人员为3至5年,重要涉密人员为2至3年,一般涉密人员为1至2年。脱密期从机关、单位批准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之日起计算。对于知识密度较高的特殊人群,可依法设定脱密期超过上述时限,甚至终身限制从业和退出。《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三十八条:实行涉密人员辞职脱密期管理。
8、涉密人员 脱密期?涉密人员脱密期,一般情况下,核心涉密人员3至5年,重要涉密人员2至3年,一般涉密人员1至2年。对于知识密度较高的特殊人员,可依法设置脱密期超过上述时限。《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全文)》第三十八条规定:涉密人员离职后,应当接受脱密期管理。脱密期中的涉密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规聘用,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与原机关或单位签订保密承诺书,承诺继续履行保密义务,不泄露已知的国家秘密;及时清退持有和使用的所有涉密载体和涉密信息设备,并办理交接手续;未经审批,不得擅自出境;未在境内境外机构、组织或者外资企业就业;不得为境外机构人员或外资企业提供劳务、咨询或其他服务。
文章TAG:脱密期 脱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