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长城是什么工程扩句

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古今中外人类建筑中最著名的工程。

什么长城是什么工程扩句

2,长城建筑的目的是什么

长城作为防御工程,主要由关隘、城墙、烽火台3部分组成。■关隘关隘一般由关口的方形或多边形城墙、城门、城门楼、瓮城组成。有的还有罗城和护城河。其中城墙是长城的主要工程,内外檐墙多用巨砖、条石等包砌,内填黄土、碎石,高度一般在10米左右。顶宽4~5米,还有上、下城墙的马道和梯道。在城墙的外檐上筑有供瞭望和射击的垛口,在内檐墙上筑有高约1米多的宇墙(或叫女墙)。■城墙城墙是联系雄关、隘口、敌台等的纽带。平均高约7~8米,在山冈陡峭的地方,城墙比较低。墙基平均宽约6.5米,顶部宽5.8米,断面上小下大成梯形。墙结主要有版筑夯土墙、土坯垒砌墙、砖砌墙等。其它构造设施有:①券门。②垛口。③城台。■烽火台烽火台是利用烽火、烟气以传递军情的建筑。
防御

长城建筑的目的是什么

3,长城是怎样建成的

两千年来中国人民在完成万里长城这一伟大工程时,发挥了高度的创造力,不仅在规则设计上制定了“因地形,用险制塞”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而且在施工组织管理、材料采集供应,施工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发挥了高度的聪明才智。 根据文献记载和传说,运送建筑材料的方法大致有3种: 第一种也是最主要的一种是依靠人力运送。修筑长城所用的大量的石块、泥土和木料,以及后来才用的砖头、石灰等,往往是用人力背扛或用筐挑、杠子抬等方法运上去的。在山海关一带,传说有个名叫王小七的民工,一个人能背七块砖,有好事者就把这事刻在了砖上:“王小七背砖七块。”还有传说在抚宁县板场峪长城的敌楼间有“王二小背砖十八块”的石碑。当时人们还在难以行走的地方排成长队,用传递的方法把修筑材料传递到施工处。在冬天则在地上泼水,利用结冰后磨擦力小的道理推拉巨大的石料到施工现场。 第二种是利用简单的机具。比如利用各种各样的车子(车子的构造因时代的不同而不同),利用滚木、撬棍及绞盘(辘轳)等,还有在深谷中用“飞筐走索”的方法,即把建材装在筐里从两岸拉紧拉牢的绳索上滑溜或牵引过去。 第三种是利用动物运输,有的长城修在山上陡峭处,人空手都不容易爬上去,更不用说负重背拿建筑材料了,对此,传说是利用了善于爬山的山羊和毛驴:把盛满了石灰等材料的筐袋架在毛驴背上,把砖块等系在山羊角上或驮在山羊背上,然后把它们哄赶上山去,以此法来解决问题。
劳动者用血汗建成

长城是怎样建成的

4,长城为什么是伟大的工程

长城是伟大的工程,原因在于: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罕见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它以悠久的历史,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著称于世。它早就和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伊斯坦布尔的圣·索非亚教堂等一起被誉为世界的奇迹。1、长城已有2000多年历史了,古代科技不发达,全靠人力修筑这个长达12000多华里的“万里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 峭壁深壑。可以想见,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2、长城不是一般的墙,这“万里长城”是由整齐的条石和结实的青砖砌筑的,有人计算,如果把明长城所用的砖、石和土方,筑成一道2米厚、4米高的围墙,可以绕地球一周。不用说烧制这些砖石,就是把它们通过崎岖的山间小路送达修建工地,已经是一项十分宠大的工程。3、长城具有军事防御价值。“因地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把它肯定下来,司马迁把它写入《史记》之中。以后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凡是修筑都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最佳的效果。修筑城堡也是选择在“四顾要之处”,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地形,有的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收“易守难攻”之效。在辽宁境内,明代镇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的,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 了。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江河湖泊。显然,长城在古代具有军事防御价值,作为一顶伟大的工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
时间已经作答!
太长了,从太空 览胜便知道了。
因为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

5,秦始皇修了几大工程

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在2000多年的修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是在布局上,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就总结出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经验。2000多年一直遵循这一原则,成为军事布防上的重要依据。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有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合等结构;在沙漠中还利用了红柳枝条、芦苇与砂粒层层铺筑的结构,可称得上是“巧夺天工”的创造,在今甘肃玉门关、阳关和新疆境内还保存了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这种长城的遗迹。   长城的构成长城的城墙  长城的城墙是这一防御工程中的主体部分。它建于高山峻岭或平原险阻之处,根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而修建,凡在平原或要隘之处修筑得十分高大坚固,而在高山险处则较为低矮狭窄,以节约人力和费用,甚至一些最为陡峻之处无法修筑的地方便采 取了“山险墙”和“劈山墙”的办法,在居庸关、八达岭和河北、山西、甘肃等地区的长城城墙,一般平均高约七八米,底部厚约六七米,墙顶宽约四五米。在城墙顶上,内侧设宇墙,高一米余,以防巡逻士兵跌落,外侧一面设垛口墙,高2米左右,垛口墙的上部设有望口,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以观看敌情和射击、滚放擂石之用。有的重要城墙顶上,还建有层 层障墙,以抵抗万一登上城墙的敌人。到了明代中期,抗倭名将戚继光调任蓟镇总兵时,对长城的防御工事作了重大的改进,在城墙顶上设置了敌楼或敌台,以住宿巡逻士兵和储存武器粮袜,使长城的防御功能极大的加强。   关城  长城的关城是万里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关城设置的位置至关重要,均是选择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处,以收到以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生动地说明了关城的重要性。长城沿线的关城有大有小,数量很多。就以明长城的关城来说,大大小小有近千处之多,著名的如山海关、黄崖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平型关、雁门关、偏关、嘉峪关以及汉代的阳关、玉门关等。有些大的关城附近还带有许多小关,如山海关附近就有十多处小关城,共同组成了万里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系统。有些重要的关城,本身就有几重防线,如居庸关除本关外,尚有南口、北口、上关三道关防。北口即八达岭,是居庸关最重要的前哨防线。   烽火台  烽火台是万里长城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作为传递军情的设施。烽火台这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很早就有了,长城一开始修筑的时候就很好地 利用了它而且逐步加以完善,成了古代传递军情的一种最好的方法。传递的方法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因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见到,夜间火光很远就能看见。这是一种传递信息很科学又很迅速的方法。为了报告敌兵来犯的多少,采用了以燃烟、举火数目的多少来加以区别。到了明朝还在燃烟、举火数目的同时加放炮声,以增强报警的效果,使军情传递顷刻千里。在古代没有电话、无线电通讯的情况下,这种传递军情信息的办法可以说十分迅速了。关于烽火台的布局也是十分重要的,要紧的是要把它布置在高山险处或是峰回路转的地方,而且必须是要三个台都能相互望见,以便于看见和传递。烽火台在汉代曾经称过亭、亭隧、烽燧等名称,明代称作烟墩。它除了传递军情之外,还为来往使节保护安全,提供食宿、供应马匹粮秣等服务。还有些地段的长城只设烽台、亭燧而不筑墙的,可见烽火台在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性。
修长城,造阿房宫、骊山陵墓,修驰道、直道(都是古代的高速公路)。
修长城,造阿房宫、骊山陵墓,修驰道

6,中国的万里长城从何时起建造的它的作用是什么

秦长城建于公元前三世纪,已有2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如果追溯到西周末年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齐国等长城,我国长城至少已有2700多年历史。即使明代修筑的长城,至今也已600多年。 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东西横亘着一道绵延起伏、气势雄伟、长达一万多里的长墙。这就是被视为世界建筑史上一大奇迹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它凝聚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高度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 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八达岭在北京延庆县境内,距北京市60千米。它是关沟的第四道重关,也是居庸关之北口,地势险要。现在岭上尚留有“天险”两字。八达岭为长城经过北京的著名地段,此处交通四通八达,南通北京,北达延庆,西往宣化、大同,故有八达之名。 八达岭山势极为险峻,这段长城是以巨石为基,上层用大型城砖砌成。它依山而筑,随势而曲,高低不一,宽窄不同,其平均高为7.8米,墙基宽约6, 5米,墙顶宽约5.8米,可容五马并骑、十人并进。城墙内每隔不远就有一拱门,作守城兵将上下之用。墙顶迎敌面修有垛口,垛口中,上有望眼,下有射口,为监视和射击来敌之用。垛口作用很大,它既能隐身防敌,又能打击敌人,两个垛口间在危急之时,还可丢滚木、掷擂石、浇开水,以防敌人仗云梯登城。为了有效的防御,在外城墙上每隔70米左右就筑有一个突出墙外的敌台,这种敌台的防御、战斗价值很高,它可以在来犯之敌已悄然临近城下即将登城时,从侧面射击敌人,将来敌置于左、右和正面三方交叉射击点上,使来犯之敌难以登城。这就是所谓“两台相应,左右相救”和“旁敲侧击”的兵法在军事工程上的具体应用。 万里长城的四大特点 历史悠久 秦长城建于公元前三世纪,已有2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如果追溯到西周末年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齐国等长城,我国长城至少已有2700多年历史。即使明代修筑的长城,至今也已600多年。如此古老的伟大建筑,并能保存至今,这在世界上是非常稀有、珍贵与难得的。 长度惊人 我国从春秋战国到明朝,历代对长城都有不同程度的维修与增建。长城遍布于黄河、长江流域的16个省、市、自治区,既有东西走向,也有南北走向,总长度达108000华里(计五万四千公里)。其中超过一万里的就有秦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由于计达万里以上,所以称之为万里长城。 工程浩大 据科学家粗略计算,如果把明长城的土、砖、石方用来修筑一条1米宽,5米高的城墙,那么可环绕地球一周;假如用来铺筑一条厚0.3米,宽5米的公路,则可环绕地球三周。据美国登月宇航员报告,他们在月球上不用天文望远镜而仅凭肉眼遥望,只能看到地球上的两个人造建筑物:一是荷兰须德海的围海造田工程--海堤,但短而小,模糊难辩。一是中国的万里长城,横跨在地球的北半部,形似一条彩带,十分壮观,由此可见这一工程之伟大。 建筑高超 万里长城所经之地,或高山深谷,或江海湖岸,或沙漠草原等等,地质地形极其复杂险峻,施工作业尤为艰难。要把长城修筑起来,是必须懂得和应用数学、力学、几何学、测量学、地质学、建筑学以及组织、运输等多种科学技术知识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能将这一巨大而复杂的工程兴建起来,并能千载屹立人间,这表明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及伟大的创造精神,无不令人折服与讴歌。

文章TAG:长城工程  什么长城是什么工程扩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