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行政机关相对于什么它是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

2,行政机关是什么

各级政府所属职能机关,如*局,工商局,卫生局。行政机关行使某一个方面的管理权力。

3,什么是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是依法成立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的行政组织,包括政府以及有关功能部门(官僚机构)。 行政机关资格的取得,应具备下列条件: (1)其成立获法定机关批准; (2)已由组织法确定了职责权限; (3)有法定行政编制并按编制配备了人员; (4)有独立的行政经费; (5)有办公地点和必要的办公条件; (6)通过公开的方式宣告成立。 行政机关要获得行政执法权,还必须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具体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及其所属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派驻国外的大使馆、代办处、领事馆和其他办事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的各工作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如专员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驻外地办事处;其他国家行政机关,如海关、商品检验局、劳改局(处)、*消防队、看守所、*、基层税务所、财政驻厂员、市场管理所等。

什么是行政机关

4,我国行政主体部门有哪些

我国行政主体部门有:国务院、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国务院办事机构、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经法律法规授权的派出机构、经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机关内部机构和议事协调机构、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组织。行政主体通常具备下列特征:1、行政主体是一种组织,而不是个人。2、行政主体是依法享有公共行政权力的组织。3、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4、行政主体是能独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组织。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有:行政责任按承担的主体不同可分为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承担的行政责任和行政相对方承担的行政责任。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1)通报批评;(2)赔礼道歉,承认错误;(3)恢复名誉,消除影响:(4)返还权益:(5)恢复原状;(6)停止违法行为;(7)继续履行职责;(8)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9)纠正不适当的行政行为;(10)行政赔偿等。公务员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1)通报批评; (2)赔偿损失; (3)行政处分等。行政相对方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1)承认错误,赔礼道歉;(2)接受行政处罚;(3)继续履行法定义务;(4)恢复原状,返还财产;(5)赔偿损失;(6)仅对外国人适用的限期离境、驱逐出境、禁止入境。

5,财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有什么差别啊

财政机关也属于行政机关的范畴,所以不存在去讨论他们之间的差别.财政拨款具体怎么走,得视情况而定: 一是纳入年初预算的财政拨款,通常在前一年的下半年度由用款单位向财政部门提出本部门的财政用款预算,由财政部门负责核定、编制,报人大批准后由财政部门负责执行,财政部门视拨款项目的具体情况适时安排拨付单位使用。 二是未纳入年初预算的财政拨款,通常由单位提出用款报告,报请财政部门核实,财政部门认为有必要报经当地政府审批的,单位须先向政府提出用款报告,由政府主要负责人签具意见,交财政部门核实,财政部门依照相关依据核定后再呈报政府主要负责人签字同意后,再由财政部门追加安排预算经费,适时拨付单位使用。而对于金额较小,且与财政部门人脉关系较好的,也可不报经政府批准。
财政部门是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是政府重要组成部门,承担着为政府管理财政收支的重要职能,其行政职能事关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切身利益,财政的具体行政职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贯彻国家财税法规、政策和制度,制定地方财税政策制度等;2. 承担本级财政收支管理的责任,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等;3. 负责政府非税收入管理;4. 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5. 监督财税政策、法规执行情况;6. 管理会计工作,监督和规范会计行为。7. 参与研究利用外资政策,并管理涉外贷款事项;8. 其他。以上所提是财政主要职能,有些还不够细致,请参考。

6,简述行政机关与行政主体的联系与区别

行政主体取代行政机关以后,行政机关就不再是一个法学概念,而成为一个其他用语。虽然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有关联,但二者存在着本质区别。这些区别右以概括为三个“并非所有”:第一,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行政主体。某个组织可能是行政机关,但它并不一定就是行政主体。例如:请判断以下哪些选项不属于行政主体?( )a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b 市税务稽查大队 c 国务院法制办 d 市政府政策研究室行政机关中的办公厅、研究室、机关事务管理局之类的内设机构,虽然是行政机关,但仅负责管理、协调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并不对外行使职权,因此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而本题b项和c项之类的内设机构也属于行政机关,可以对外实施行政行为,但它们不是以自己的名义而是以所隶属行政机关的名义,所以,也不是行政主体。第二,并非行政机关在所有场合都以行政主体的身份出现。这也是历年考试命题热点之一。把握这一特征关键在于分清行政机关的行为的性质。见例题:下列选项中的行政机关哪些不属于行政主体?( )a 税务局向家具厂订购办公桌椅 b 城建局与基建队签约建干部宿舍c 工商局销售假药被药品管理局处罚(工商局) d 海洋局对违法用海的水产局处以罚款(水产局)答案是abcd,行政机关在法律上具有民事主体和行政主体双重身份。它既可以行政主体的身份从事行政活动,如制定法规、做出处罚等;也可以是民事主体的身份从事活动,如a项的税务局、b项的城建局、c项的工商局、d项的水产局等。值得注意的是,行政机关在从事民事活动的过程中,也右能因为其行为违法而受到另一行政机关处罚,在此其法律地位不是行政主体而是行政管理相对人。如本题c项是销售假药的工商局,d项中违法用海的水产局等即是。行政机关在不同的活动早,具有不同的法律身份,需要遵循不同的行为规则。而行政法所关注的是:行政机关的行政主体身份及其在行政活动中的规则。第三,并不是所有成为行政主体的组织都是行政机关。先看例题:非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也可以享有行政职权,成为行政主体。下列选项是哪些属于行政主体?( )a 注册会计师协会 b 北京大学 c 盐业公司 d 足球俱乐部答案是abc。行政法上的行政主体,是以行政权力的享有者身份出现的,所以行政机关是行政主体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但行政权力并非为行政机关所独占,国家也将一部分行政职权授予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实施。如本题abc三项中的组织不断扩展,许多行政事务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思行政机关来处理,需要辅之以其他社会组织来管理。因此,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也会因法律、法规的授权而取得行政法上的行政主体地位。对于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的以上三点区别,也可以归结为以下三句话:只有具备一定条件的行政机关才能成为行政主体;只有在行使权力。进行行政管理时的行政机关才能成为行政主体;有些组织并非行政机关也右因法定授权而成为行政主体。此三点区别实质上为人们甄别行政机关和行政主体提供了三条标准。
1、行政机关是依法设立的政府行政职能部门,是行政主体的主要内容。行政主体的主要内容是行政机关,除此之外,行政主体还包括依法设立的政府行政机构及法律、行政法规授权行使行政职权的其他社会组织、团体等部门或单位,其内涵较行政机关更为丰富多彩。 2、行政机关是依法享有特定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利、法律义务的政府行政职能部门,在一般情况下,是当然的行政主体,但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适格的行政主体,在某种特定的范围内,其也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或者是行政管理的相对人。行政机关和行政主体的区别:主体是一定关系的参加者,行政主体是行政关系的参加者,是行政关系中行使行政管理权力的一方。多数情况下,行政关系中的行政主体是由行政机关担当,但行政主体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生活中用语,行政主体则是一个法学上的概念。其区别在于: (1)行政主体是行政组织在行政关系中的一种地位,只有在行政机关参加进一种行政管理关系时,它才在这种关系中具有行政主体地位。所以不能在行政机关和行政主体两个概念中间划等号。 (2)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行政主体,因而,某个政府机构可能是行政机关,但它并不一定就能成为行政主体。例如政府内部的某个办事机构、协调性机构,它们仅负责管理、协调内部事务,并不对外行使职权,不能与相对人之间形成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因此也就不会有什么责任需要承担,因此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3)并非行政机关在所有场合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在法律上可以具有双重身份,即民事主体与行政主体。它即可以民事主体的身份从事活动,如到商店购买办公用品,也可以行政主体的身份从事行政活动,如作出行政处罚。当行政机关租用办公用房、购买办公用品时,其身份是民事主体;当其以行政职权享有者的身份进行管理时,其身份是行政主体。在不同的活动中,需要遵循不同的规则。在行政法上关注的是行政机关的行政主体身份。 (4)成为行政主体的不限于行政机关。在行政法上,行政主体是以行政职权的享有者身份出现的,行政职权为行政机关所享有,因而,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但行政机关对行政权并不构成独占。在许多情况下,非行政机关的社会团体也可能享有行政权,在行政法上具有行政主体身份。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国家行政的范围日益扩展,公共职能不断扩张,许多事情授权于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实施,它们因法律、法规的授权而取得行政法上的行政主体地位。

文章TAG: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相对于什么它是行政机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