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认定故意伤害罪中的造成严重残疾

伤残结果一般由*机关委托鉴定机构鉴定,轻伤一级、轻伤二级、重伤等区分,造成严重残疾是加重情节
根据伤残鉴定
故意伤害罪最高刑处死刑的情形是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 首先情形所规定的包含手段和结果两种条件。即手段要求“手段特别残忍”,结果条件要求构成重伤并且要求构成严重残疾。二个条件缺一不可,只有都具备了,才能适用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构成重伤标准,依据现行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来确定;是否构成严重残疾,参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其中的1-6级残废为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所规定的“严重残疾”。目前司法实践中难以把握的是“手段特别残忍”如何认定。结合理论界观点和司法实务界的经验,下列情形可视为“手段特别残忍”:将被害人伤害后又故意砍下被害人手脚或者伤害脚胫的;挖人眼睛致人失明的;割人耳鼻或剜髌骨的;持枪射击被害人生殖部位的;长时间暴力伤害折磨的;以爆炸、放火、驾驶机动车等危险方式或冷冻、火烧等极其残忍方法实施伤害的;等等。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伤人重残要怎么判

3年以上十年以下,致人残疾或死亡,或者手段特别残忍,10年以上。无期或死刑
最少3年以上
1、伤人分故意伤害和过失伤害,二者的定罪量刑是不同的。楼上的已说过,不再赘述。 2、如没有故意或过失,视为无罪过事件,分为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是不需负刑事责任的。 3、如是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过程中造成的对方伤害,也是不需要负刑事责任的。 4、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致人重伤的,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5、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不承担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付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盲聋哑人致人重伤而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同意楼上观点 但你可以积极的支付伤者的医疗费用 这样在判决是会考虑酌情处理的
1、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伤人重残应属于重伤之列,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还有一种情况,是犯罪人以故意杀人的故意致人重残,则应按故意杀人定罪,可能会犯本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3,斗殴情节严重至人残疾量刑范围是什么

3-10年有期徒刑。刑法第292条规定,犯聚众斗殴罪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多次聚众斗殴的;(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四)持械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刑法第234条、第232条故意伤害、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刑法第234条规定,犯故意伤害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手段特别残忍,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10年有期徒刑。刑法第292条规定,犯聚众斗殴罪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一 ) 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 ) 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 ) 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四 ) 持械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刑法第234条、第232条故意伤害、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刑法第234条规定,犯故意伤害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手段特别残忍,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4,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残疾如何判刑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中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因目前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各地*标准掌握不一,在认定标准和处刑上差异较大。要准确把握故意伤害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标准。  参照1996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工伤标准”),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残疾”是指下列情形之一:被害人身体器官大部缺损、器官明显畸形、身体器官有中等功能障碍、造成严重并发症等。残疾程序可以分为一般残疾(十至七级)、严重残疾(六至三级)、特别严重残疾(二至一级),六级以上视为“严重残疾”。在有关司法解释出台前,可统一参照“工伤标准”确定残疾等级。实践中,并不是只要达到“严重残疾”就判处死刑,还要根据伤害致人“严重残疾”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犯罪情节和危害后果来决定刑罚。故意伤害致重伤造成严重残疾,只有犯罪手段特别残忍,后果特别严重的,才能考虑适用死刑(包括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一)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损伤程度与轻伤标准接近且尚未达到残疾标准的,处三年以上四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造成十至七级残疾的,处三年以上六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造成六至三级残疾的,处三年以上八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造成二至一级残疾的,处六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文章TAG:严重  残疾  如何  认定  严重残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