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不告不理原则出自哪一法条

不告不理原则出自民诉,但没有具体到这句话。它是《民事诉讼法》第13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体现。另外当然不止这一条体现了此原则。

2,民事案件不告不理是指什么

在民事案件上,全部采用“不告不理”的原则。“不告不理”是指未经公诉人、当事人起诉的民事案件,*不得受理和审判的诉讼原则。是现代*审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一项公认的基本原则。

民事案件不告不理是指什么

3,不告不理什么意思被告上诉说不告不理谁能告诉我

民事案件,不告不理是说权利人不向*主张权利,*不能主动介入当事人的纠纷当中,帮权利人主张权利
谁起诉由谁先预交,等案件最终结果出来后由败诉方承担,这主要是为了防止滥用诉权。

不告不理什么意思被告上诉说不告不理谁能告诉我

4,民法的不告不理原则具体条文在哪

有人告才立案。不告不理是司法原则,无须立法规定。
一般不告不理主要体现在法律规定:当事人起诉的……,有这句话基本上都是
告诉才处理的罪,刑法中规定有侮辱罪、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普通侵占罪。
第十三条 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首先,民法中没有这一原则.像楼主所说的,如果非要套一原则的话,可以合上"意思自治"原则.即,民事主体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判断设定自己怕权利义务(民事纠纷中,可以告诉或可以不告诉).法律尊重这种选择!
在民事诉讼法里

5,什么叫不告不理

所谓不告不理,是指对未经起诉的事情*不受理的诉讼原则。即刑事诉讼必须有公诉人或自诉人起诉、民事诉讼必须有原告人提出诉讼请求,*才得受理(在中国,自诉案件没有自诉人的起诉,*不得受理;公诉案件如果检察机关没有提起公诉,*也不能审理);在审理中受原告人提出的诉讼请求范围的约束,不审理诉讼请求范围以外的问题。不告不理原则,既适用于刑事诉讼,也适用于民事诉讼。 第一审*审理案件时,受不告不理原则的约束,第二审*审理时,则不受这一原则的制约。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抗诉范围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见告诉乃论。)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适用于“不告不理”原则的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况:侮辱罪、诽谤罪、虐待罪。情节特别恶劣的除外。

6,民事诉讼哪些条文体现了不告不理原则

民事和行政官司都是本着当事人未经起诉*不得主动作为原则,即“不告不理”原则。*审理案件就是基于当事人提起的诉讼,当事人不主动到*起诉立案,*当然不会主动来审理案件,况且*也不知道谁有官司需要处理。所以不告不理赔原则一想就清楚了。刑法里也有不告不理原则,遗弃罪,虐待罪,重婚罪,侵占罪,被害人不告,公检法是不管的“不告不理”原则在民事诉讼中包含两层含义,即程序上的“不告不理”和实体上的“不告不理”。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3条对当事人的处分权利规定为:“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不告不理原则则是此处分原则的具体体现。在处分权利的权利赋予之下,当事人可以放弃自身的诉讼权利,不向*起诉,也可以起诉后申请撤诉。因此可以说当事人的处分行为直接关系到民事诉讼程序能否启动:1、当事人起诉引起第一审程序。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起诉条件为有合法的原告,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只有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才能提起诉讼,引起第一审程序,而第一审程序能否正常的进行还要看原告是否在此期间撤回起诉。2、当事人上诉引起第二审程序。第二审程序能否进行要以当事人是否提出上诉为前提,只有当事人提出上诉的,第二审*才能进行审理。3、在人民*裁判文书生效后,执行程序的发生也同样取决于权利主体是否提出执行申请。4、审判监督程序的发生同样也离不开当事人的申请,在这一个诉讼程序里,“不告不理”的原则体现得更加明显。因此可以说,诉讼程序的启动由当事人决定。

文章TAG:不告不理  不告不理原则出自哪一法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