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理解当期免抵税额和当期应退税额

  一、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有留抵税额,才会有应退税额;有留抵,说明当期出口部分原材料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款后还有剩余,可予以退税。   二、若当期留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则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   三、若当期留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则应退税额=当期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   四、若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无留抵税额,则当月无应退税额,全部为免抵税额,即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   建议朋友可结合“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学习理解。

2,免抵税额什么意思

免抵税额是指在纳税人的总应纳税额中可享受的免税或减免的金额。1、免抵税额的含义:免抵税额是指在计算纳税人应纳税额时,可以减免的一定金额,使得纳税人只需要按照剩余金额计算税款。免抵税额通常是由税法或相关法规规定的,旨在鼓励特定行为或减轻纳税人的负担。2、免抵税额的种类:免抵税额可以分为个人所得税免抵税额和企业所得税免抵税额两类。个人所得税免抵税额通常指个人可享受的个人税收优惠政策,如基本减除费用、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等。企业所得税免抵税额是指企业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可减免的一定金额,如研发费用、技术创新等政策优惠。3、免抵税额的计算和限制:具体的免抵税额计算方法和限制条件根据国家税法、税务解释和相关政策而有所不同。纳税人在申报纳税时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填写相应的免抵税额项或凭证。免抵税额可能会受到年度限额、收入限制、行业限制、时间限制等因素的限制和调整。4、免抵税额的意义和影响:免抵税额的设立和使用可以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推动经济发展和创新。免抵税额对纳税人来说意味着可以减少应纳税额,从而降低纳税负担,增加可支配收入。免抵税额的调整和政策变化可能会影响纳税人的财务规划和决策,需要及时了解相关法规和政策动态。免抵税额是指纳税人在总应纳税额中可以享受的免税或减免的金额,根据具体的税法和政策规定,有个人所得税免抵税额和企业所得税免抵税额两类。了解免抵税额的含义、种类以及计算和限制方法,对于纳税人合理规划税务和财务是非常重要的。

3,什么是免抵税额什么是留抵税额

免抵税额就是出口应退税额抵顶内销税额的部分,这部分是不退税的。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假如这部分退税,那么内销那部分就要交税。这样此部分不退,内销相应的部分也不交,就两相抵了。期末留抵税额:  期末核算一般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税额时,本期的进项税额大于本期的销项税额,差额便是期末留抵税额,这部分差额是可以放到下期继续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  如有期末留抵税额,则本期不缴纳增值税。
 期末留抵税额:   期末核算一般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税额时,本期的进项税额大于本期的销项税额,差额便是期末留抵税额,这部分差额是可以放到下期继续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   如有期末留抵税额,则本期不缴纳增值税。

什么是免抵税额什么是留抵税额

4,免抵税额什么意思

免抵税额的意思如下:1、免抵税额就是出口应退税额抵顶内销税额的部分,这部分是不退税的;当期免抵税额是指当期免抵退税额减去当期应退税额之后的余额,其反映的是“免抵退税”企业当期从内销应纳增值税税额中抵减的那部分出口免抵退税额,不是企业期末留抵税额,更不是企业次月的期初留抵税额;2、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假如这部分退税,那么内销那部分就要交税。这样此部分不退,内销相应的部分也不交,就两相抵了。免抵税额怎么计算1、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2、免抵退税政策的出现,从本质上讲还是为了方便国家税收的管理,以及提高纳税工作的效率;3、如果不进行相互抵消,企业既需要缴纳内销部分的销项税额,也可以获得出口的退税。免抵退税额和免抵税额有什么区别1、范围不同。免抵税额包括二十款,而免抵退税额包括企业依法交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等;2、税率不同。免抵税额的税率是百分之十七,小额纳税人的税率是百分之四;3、税率计算方法不同;免抵税额纳税计算公式为:经营净收入等于经营收入减经营费用减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减生产税加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转移净收入计算公式为:转移净收入等于转移性收入减转移性支出;4、票据。免抵税额开增值税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票,而免抵退税额只能开增值说普通发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五条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5,acco125125老师好关于出口退税的免抵税额

你好。 其实,在这里要完全说清题中的问题,可能比较困难。结合题中数据,简单地说一下吧。 题中生产企业出口货物920万元,其实包含了两个步骤,即首先“生产销售”货物920万元(不含税),接着再将该批货物等值“纯出口”(所谓的“纯”指只有出口环节,而无生产环节)至国外。这里,“生产销售”货物视同“生产内销”一样应当计算交纳增值税,而“纯出口”时,再退还货物的全部国内增值税(即企业生产销售时缴纳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当然,由于退税率与征税率之间存在差额,实际退税只是部分) 所以,题中企业“全销售”(生产内销加上生产外销)应交的增值税 = (150 + 920) * 17% - 137.7 = 44.20元,而根据原题中计算的企业实际应当交纳的增值税税额为零。这就是说,原题中计算的免抵税额44.20元,已经抵减了上述“全销售”应交的增值税。这就是“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的含义。 所以,“免抵退”法其实就是将“先征后退”法予以简化,将征与退相等的部分自动进行轧抵,避免了先征后退的一些弊端和繁琐。

6,占应纳税额10以上中的应纳税额如何理解

比如某公司2016年2月申报缴纳增值税20万,2016年全年申报缴纳增值税100万,缴纳企业所得税10万,然后被稽查查到2016年2月应再补增值税20万,假设没其他税的情况下,这时占应纳税额10%以上该如何计算呢?依据《最高人民*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偷税数额,是指在确定的纳税期间,不缴或者少缴各税种税款的总额。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比,是指一个纳税年度中的各税种偷税总额与该纳税年度应纳税总额的比例。不按纳税年度确定纳税期的其他纳税人,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比,按照行为人最后一次偷税行为发生之日前一年中各税种偷税总额与该年纳税总额的比例确定。”也就是说,上面公司例子里,应按2016年全年应缴的所有的税(包括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来做为分母,将应补的税为分子来计算比例,即比例=20÷(100+10+20)=15.38%。
开、么、
会计上的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就是税法上的免抵税额。 免抵税额是出口应退的增值税和内销应交的增值税互相抵销的金额,如出口应退100万元,内销应交20万元,那么国家直接退给纳税人80万元就完事了,剩下的20万元不再退税,也不再征税,这20万元就是免抵税额。 可以简单的这样理解,免抵税额的含义是出口应退的增值税抵销了多少内销应交的增值税,也就是说,这部分税款,本来是应该向税务机关缴纳的,但是被出口退税抵销了,不再退税,也不再交税,但是增值税抵销了,附征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是无税可抵的,所以仍然要缴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7,外资企业的免抵扣是个什么东东

免、抵、退税不是针对外资企业的 免、抵、退税是针对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财税[2002]7号】规定, 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 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 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有关计算方法 (一)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二)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其中: 1.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计算的离岸价为准。出口发票不能如实反映实际离岸价的,企业必须按照实际离岸价向主管国税机关进行申报,同时主管税务机关有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予以核定。 2.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 (三)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 1.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 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2.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根据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确定 (四)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具体的操作程序还是建议直接询问主管税务机关,因为各地不一。

8,免抵退怎么算的

1,如果是内资企业,一般纳税人,请外贸公司代理出口,涉及到免抵退时,要与外贸公司签订代理出口协议,并要求其提供出口退税联报关单、核销单和代理出口证明,还要到税局办理出口退税登记证,使用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进行免抵退税申报。 2,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行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财税[2002]7号)的规定,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 2003年10月,国务院对出口退税机制进行了改革,并从2004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 新政策摒弃了原来的“按月预申报、按季汇总申报”,执行“按月汇总申报”的办法。 3,办理免抵退税之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1、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认定。 2、办理出口退税登记证。 3、企业必须及时取得出口退税联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和出口退税联的《外汇核销单》 4、指定专人负责出口退税工作。并要求其学会使用企业版免抵退税申报软件。 4,免抵退税办税示意图: 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办理出口退税登记证————>办理进料加工合同登记备案手续————>及时取得各种报关单,尤其是出口退税联出口报关单和出口退税联外汇核销单————>办理转厂报关单原件与复印件核对工作————>(丢失单证时,办理相关单证补办手续)————>海关核销登记手册前,先到国税分局办理合同核销手续————>纳税申报期内办理纳税申报和免抵退税申报————>主管国税分局审核审批,并办理税款征收入库————>市局进出口(涉外)税收管理分局审核审批————>有免抵退税指标时,办理免抵调库和退税工作————>年终时办理免抵退税清算。 5,免抵退计算: 实行“免抵退”政策实际有三种情况, A、应纳税额为正数,即免抵后仍应交增值税,这时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这时帐务处理为: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B、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留抵税额大于“免抵退”税额时:可全部退税,这时免抵税额为0,帐务处理为:借:应收出口退税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C、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时:可退税额为留抵税额,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留抵税额,帐务处理为:借:应收出口退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文章TAG:免抵税额什么意思  如何理解当期免抵税额和当期应退税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