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

4000元在3500-10000之间,适用最高税率为30%; 对于1000元部分,税率为10%;1000-3500,税率为20%;3500-4000,税率为30%; 故:应交税: 1000*10%+(3500-1000)*20%+(4000-3500)*30%=100+500+150=750元 均税率:750/4000=18.75%

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

2,员工工资超额累进excel计算公式

用if函数 提成比例=if(销售额<12000,5%,if(销售额-12000<5000,8%,if(销售额-12000<10000,10%,if(销售额-12000<15000,15%,20)))) 提成金额=if(销售额<12000,5%,if(销售额-12000<5000,8%,if(销售额-12000<10000,10%,if(销售额-12000<15000,15%,20))))*销售额 也可以用lookup函数 提成比例=LOOKUP(销售额,{0;12000;17000;22000;27000},{"5%","8%","10%","15%","20%"}) 提成金额= 提成比例=LOOKUP(销售额,{0;12000;17000;22000;27000},{"5%","8%","10%","15%","20%"})*销售额

员工工资超额累进excel计算公式

3,扣个人所得税公式是什么

征缴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2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2000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扣除标准:2008年3月份起,个税按2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 不超过500元 5 0 二 超过500元至2000元 10 25 三 超过2000元至5000元 15 125 四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 20 375 五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 25 1375 六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 30 3375 七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 35 6375 八 超过80 000元至100000元 40 10375 九 超过100000元 45 15375

扣个人所得税公式是什么

4,什么是超额累进税

累进是累进,超额是超额,呵呵,很好理解,看看个人所得税和其他税的计算你就明白了
超出“累退税”的对称。 税率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而提高的税。即按照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课税对象数额越小,税率越低。累进税纳税人的负担程度和负税能力成正比,具有公平负担的优点。从其负效应来看,累进程度太大,又会导致奖勤罚懒,不利于鼓励人们工作。 累进税又可分为两种: 1.全额(率)累进税:将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一个相应等级的税率计征; 2.超额(率)累进税:将课税对象按数额(比率)大小分为若干等级部分,每个等级部分分别按其相应的税率计征。
超过部分按高税率征税,叫超额累进。比如个税。现行个税起征点3500,也就是说月收入3500以下不征税。超过3500的开始征。方法如下。超过起征点低于1500的部分,税率是3%。假如一个人工资4000,他缴税(4000-3500)*3%=15元。超过起征点大于1500而低于4500的部分税率是10%,假如一个人工资6000,那么他缴税是(5000-3500)*3%+(6000-5000)*10%=145元。超额累进就这么体现。6000超过3500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3500到5000之间的1500,第二部分为5000到6000之间的1000,这2500元都是要交税得,但两部分税率不同。前边的1500按3%缴税,后边的1000按10%征税。这就是超额累进税。要是这2500都按10%征的话,就叫全额累进税。
超额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等级规定一个税率,税率依次提高,但每一纳税人的征税对象则依其所属等级同时适用几个税率分别计算,并且,每一次计算仅以征税对象数额超过前级的部分作为计算基数,然后将计算结果相加得出应纳税款数额。
超出部分的关税

5,超率累进税率是什么怎么算举例谢谢请生意经朋友帮忙 问

超率累进税率,是指增值率超过一定税率,增值额所适用的税率。例如:土地增值税是以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减除法定扣除项目金额后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并按照四级超率累进税率进行征收。增值额=房地产转让收入-扣除项目金额增值率=增值额/扣除项目金额*100%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系数。(1)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部分,税率为30%;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增值额*30%(2)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的部分,税率为40%;速算扣除系数为5%(扣除项目金额的5%);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增值额*40%-扣除项目金额*5%(3)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为50%;速算扣除系数为15%(扣除项目金额的15%);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增值额*50%-扣除项目金额*15%(4)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为60%;速算扣除系数为35%(扣除项目金额的35%)。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增值额*60%-扣除项目金额*35%
超率累进税率,是按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划分若干级距,分别规定相应的差别税率,相对率每超过一个级距的,对超过的部分就按高一级的税率计算征税。目前,我国实行超率累进税率的税种是土地增值税。税率表如下:档次 级 距 税率 速算扣除系数1 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的部分 30% 0 2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100%的部分 40% 5% 3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200%的部分 50% 15%4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 60% 35% 计算公式为: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增值额* 税率—扣除项目金额* 速算扣除系数

6,一个月工作30天计制工资怎么算个人所得税

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职工个人应纳个人所得税,与实行什么工资分配形式,多少天工作制,没有关系。按其当月实际收入,按工资薪金所得,扣除应由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五险一金,减除费用3500元,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国务院《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 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无论工资方案如何制订,月考勤如何记录,工资如何核算,只要是以月工资形式发放,就要按照现行个人所提税法及相关条例,计征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举例说明如下:如果个人月工资税前收入4600元(视为已扣社保),根据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及相关条例,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4600-3500)×3%-0=33元;简要分析如下:工资薪金所得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根据应纳税所得4600-3500=1100元,确定税率3%,速算扣除数0元。我国现行工资薪金所得个税起征点是3500元(即免征额),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方法如下:1、应交个人所得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2、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3500;3、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应交个税;说明:按照我国现行个税条例,薪酬所得计征个税时允许扣除个人承担的“五险一金”部分。“五险”指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这里要注意的是“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见图片:
无论工资方案如何制订,月考勤如何记录,工资如何核算,只要是以月工资形式发放,就要按照现行个人所提税法及相关条例,计征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举例说明如下:如果个人月工资税前收入4600元(视为已扣社保),根据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及相关条例,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4600-3500)×3%-0=33元;简要分析如下:工资薪金所得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根据应纳税所得4600-3500=1100元,确定税率3%,速算扣除数0元。我国现行工资薪金所得个税起征点是3500元(即免征额),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方法如下:1、应交个人所得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2、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3500;3、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应交个税;说明:按照我国现行个税条例,薪酬所得计征个税时允许扣除个人承担的“五险一金”部分。“五险”指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

文章TAG:超额  累进  计算  计算方法  超额累进计算方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