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农村宅基地能继承吗

宅基地是不能继承的,只有宅基地上的房屋才是可以继承的。我国实行地随房走的政策,只要继承了房屋所有权,当然也就取得了宅基地使用权。

农村宅基地能继承吗

2,宅基地如何继承

宅基地是农村的农户或个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农村农民集体成员所有。继承是指按照法律或遵照遗嘱接受死者财产的法律事实。继承有二种形式:一种是遗嘱继承,另一种是法定继承。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原则如下:第一,非农村集体成员无权继承宅基地使用权,只能继承建造在宅基地之上的房屋。第二,与父母共同生活且子女为村集体成员的,可以继承父母宅基地。若子女本身也有宅基地的,两处宅基地,可以申请确权。第三,不与父母共同生活但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子女,也可以继承父母宅基地,但子女继承后自己无法再重新申请宅基地。

宅基地如何继承

3,农村宅基地是否可以继承

一、宅基地作为特殊财产,虽然不能以一般财产的继承方式来继承,但是可以依法取得对该宅基地的使用权。 1、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被继承人的个人合法财产,继承人均有继承权。 2、被继承人为农村户口,可以继续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权。 3、宅基地不属于遗产,不能被继承,如果继承人不属于农民户口的,不再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权。 4、村委会有权将宅基地使用权收回,被继承人可以将宅基地上的附着物拆除清理,或者按规定将该处住宅卖给本村有宅基地使用权的村民。 二、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农村宅基地是否可以继承

4,如何继承宅基地

这是实践中大家非常容易理解错误的一个问题。下面,我就这个问题从法律角度分析给大家:第一个问题,农村宅基地不能继承。宅基地是指农村村民为建设自住房屋使用的土地。在我国广大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实行的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使用制度。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宅基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离的,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使用权属于房屋所有人。农村村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是基于“村民”的特定身份取得,村民只有宅基地使用权,不能随意对宅基地进行转让、分割、赠与。所以宅基地不属于遗产,不能被继承。第二个问题,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公民个人所有,可以继承。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的“地随房走”的原则,公民虽不能继承宅基地,但可以继承地上物的房屋等地上附着物。因为这地上物部分的所有权归投资人,也就是实际建设者所有,当然可以作为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由继承人继承。实践当中,基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物尽其用的原则,通常都是由宅基地使用权人,对地上物的其他继承人给予货币补偿的方式,保持房证一体原则,更有利于彻底解决继承问题。

5,宅基地使用权可以继承

宅基地的使用权不属遗产,不能被继承。 根据法律规定,公民使用的宅基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或者集体;公民的自留山、自留地,所有权属于集体。而国家及集体所有的土地是可以依法确定由个人使用的。即公民对自留山、自留地、宅基地等,有依法使用的权利。因为遗产必须是公民个人合法拥有的财产,所以,公民是不能将自留山、自留地、宅基地作为遗产继承的,而只享有使用权。 农民经营的自留地、自留山的收益,如种的庄稼、果木、药材等,则为农民个人所有。农民去世后,这些收益可以作为遗产由继承人继承。 另外,因为我国农民使用的自留地、自留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都是按家庭人口、劳动能力。以农户为单位分配的,一般不作过多调整,以保持其稳定性。家庭个别成员死亡,并不妨碍农户其他成员对自留山、自留地的经营权和使用权。但并不是继承,只是家庭共同生活人继续经营和使用。 宅基地为居民、村民各户使用,包括屋基地和院落地,长期不变。宅基地的所有权和公民私房的使用权是分离的,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或集体,私房的所有权属于私房产权人。宅基地的使用权不属遗产,不能被继承,但公民继承了房屋,宅基地的使用权也就随着房屋而转移给新的所有人。这也只是具体执行国家的行政法规,而不是继承的结果。

6,农村的宅基地的使用权可以继承吗

就宅基地使用权能否被当做遗产继承,民法学者的见解通常是:能被当做遗产直接继承或者虽不能被当做遗产直接继承但可以附随宅基地上房产的继承而转移。就此,我们的观点是:民法学者如此主张皆因其偏重于以财产权基本属性理解宅基地使用权,而如果偏重于以生存权基本属性理解宅基地使用权,就会有不同的见解。宅基地使用权主体资格的特定性和取得的福利性(无偿)、数量的受限性(“一户一宅”且面积不得超标),决定了其能否被当做遗产继承,应区别不同情况而具体处理。具体来说,无论是直接继承宅基地使用权,还是附随继承房屋所有权而转移宅基地使用权,均应分三种情况(即界分三类主体)进行讨论:一是主张继承人为符合限定资格的本村村民;二是主张继承人虽为本村村民,但不符合限定资格;三是主张继承人不为本村村民而为外村村民或城镇居民。[1]毫无疑问,第一类主张继承人有直接继承宅基地使用权或者通过继承地上物所有权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资格;毫无疑问,第二、三类主张继承人没有直接继承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资格,但其是否有通过继承地上物所有权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资格则对法律政策规定的理解和适用有歧义或者法律政策未做出明确规定。《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46号)规定:“严格落实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法律规定。除继承外,农村村民一户申请第二宗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的,不予受理。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九条规定:“接受转让、购买房屋取得的宅基地,与原有宅基地合计面积超过当地政府规定标准,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后允许继续使用的,可暂确定其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继承房屋取得的宅基地,可确定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依据前述规定推断,第二类主张继承人基本有通过继承地上物所有权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资格。藉此,似乎在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上不坚持贯彻 “一户一宅”且面积不得超标原则,但这显然是理解上存在偏差的。《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一条第规定:“按照本规定第四十五条至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确定农村居民宅基地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时,其面积超过当地政府规定标准的,可在土地登记卡和土地证书内注明超过标准面积的数量。以后分户建房或现有地上物拆迁、改建、翻建或政府依法实施规划重新建设时,按当地政府规定的面积标准重新确定使用权,其超过部分退还集体。”因此,虽然该继承人已享有超过控制标准的宅基地使用权不阻碍其继承地上物所有权后进行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登记,但是在登记之时必须将超过标准面积的数量进行注明。当进行城中村改造腾退或征收补偿之时,应当按照政府规定的标准重新确定宅基地使用权,退还超出部分。并且该继承人欲翻建地上物时也无法再一次获得申请审批。而非本村村民是否有通过继承地上物所有权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资格,对此问题上前述规定并未指明。来源找法网:网页链接我们认为:如果偏重于强调宅基地使用权的财产权基本属性,则必然承认第二、三类主张继承人有通过继承地上物所有权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资格;而如果偏重于强调宅基地使用权的生存权基本属性,则必然承认第二、三类主张继承人没有通过继承地上物所有权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资格。也就是说,若从财产权基本属性出发,宅基地使用权理应可以变相继承;若从生存权基本属性出发,由于在第二、第三种情况下,村民的基本生存权已经得到了满足,不需要再进行补偿和保护,故宅基地使用权理不应可以变相继承。当然,在第二和第三种情况下,主张继承人是否有通过继承地上物所有权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资格,前述规定的表述又有所不同,因此应该区分对待。
可以继承

文章TAG:农村  宅基地  基地  继承  农村宅基地继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