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论文2000字,求一篇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的论文2000字以上
来源:整理 编辑:律生活 2023-04-21 20:08:40
本文目录一览
1,求一篇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的论文2000字以上
自从金融危机全球范围爆发以来,毕业生求职队伍迅速扩大,就业问题困难重重;社会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就业市场逐渐走向有序化和多样化。
2,求一篇大学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文章2000字左右
拿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书,从个人心理测试的人格分析,环境分析(内因外因)家庭社会经济专业等环境分析,个人意向,综合考虑,确定就业意向,然后写写大一大二大三大四都打算考什么学什么实践什么具体的就行,分为试探期等等
3,我需要一份2000字的大学生就业论文谁能提供点资料我
随着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步伐,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择余地渐宽,超越学历之外的劳动力职业素养问题逐渐为用人单位关注。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现场告示需双证上岗。市场向求职者发出了明确信号,表明具备一定职业素养的职业资格证书正成为职业准入的又一道门槛。
我想许多人还未认识职业准入的基本涵义。现在很多人缺乏对所投身职业的基本素养的了解,还不懂得学历与职业之间经常不对称的关系。当你的职业素养与工作技能不能适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时,就业难的问题就难以避免。一方面大学生感叹就业难,另一方面,许多用人单位也在四处寻觅、抱怨找一个合适的新员工难。如果大学生拥有职业资格证书,率先跨越职业准入的门槛,将大大促进就业进程与成效。
中国社会向来有重学历重文凭的传统,许多人对于职业资格证书还谈不上什么深刻认识,一些学生和其他求职者还没有形成起码的职业准入观念。当大多数人拥有了学历后,其差别就是博士、硕士与本科及其各自专业不同。而市场的分工越来越细化,一个人在接受学校教育后能不能获得一个满意的工作岗位,或者在劳动力流动的过程中能否适应新的岗位,就成为随之而来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需要的是职业及岗位合适人才,需要员工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与技能。
:“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一个社会问题。很多专家学者发表过很多看法,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其中有教育与社会脱轨的原因,也有社会发展阶段的问题。在此我不多说了。针对在校的大学生,我只提以下几点建议:一、在校的几年时间,尽可能的多充实自己,不要浪费了这有限的青春时光。以后,很多知识绝对会用上的。这样进入社会后,有基础才会好发挥。二、专业技能的掌握。还有就是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加强,及有意识锻炼培养。这样容易和社会接轨,否则就会是脱节。就是走上工作岗位后,竞争也会使一些人成为“弱智”。三、社会实践的问题。现在很多大学生已经开始在做了,但抓不住要点,目标性也不强,容易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自我主观性、挑剔性太强。找原因不从自身找,就不会有进步。最缺得就是主动面对困难和课题,不断克服困难,积极进取,最终才会体会到成功的意义,及突破性的丰硕收获。
4,求大学生应该怎样面对就业问题论文一篇
大学生就业观念教育和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中国一系列就
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从需求而言,
我国对大学生还是有着丰富的需求的。
由于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过于集中,东
部地区人力供给的相对过剩,中西部地
市人力资源供给相对较少,区域性人力
供给矛盾显著。因此根据前面简单的分
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扩招和就业观念并不是就业
难的主要原因,从更深的层次来看,二元
经济(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
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
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是导致我国出现大
学生就业难现象的症结所在。从而,通
过放慢扩招步伐或提倡学生改变就业观
念的途径来解决就业难题是难有成效
的,真正的关键在于缓和我国城乡差距、
东西部差距、体制内外分割现状,切实缩
小二元差距。
第二,学校应该根据社会需要改革
教育模式、加强针对大学生的就业信息
服务,对于解决因供需脱节和因信息不
畅产生的就业问题也会有一定的促进作
用,但其作用不能高估。我们要清楚地
认识到,对于改革教育模式而言,改革教
育模式涉及到教育理念、师资力量、教学
条件等许多方面的根本变革,这些都不
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
第三,当前缓解就业难题最为现实、
最为迫切、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拆除
那些妨碍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壁垒。户籍
流动有助于弱化学生的一次性就业观
念,有助于激励学生作出“先回乡再回
城”的决策。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就
业难的现状,但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大量
学生淤塞在大城市求职的状况,并为不
发达地区带来可贵的、源源不断的人力
资源。
目前大学毕业生期望报酬出现逐年
降低的良好趋势,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大
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均有所改
变,但是,辅导员应该从学生刚入学的时
候就对同学进行有关就业方面的教育和
正确的引导。首先,应该让广大学生摆
正自己的位置,大学生不再是受人追捧
的天之娇子,也可能成为待业一族;其
次,在事实情况分析和正确引导的基础
上,以一个平常的心态来面对在就业过
程当中出现的任何情况;最后,要打破一
次性就业终身就业的传统观念,假设学
生选择一次性就业,那么大城市、国家机
关和大企业必然是首要选择。
户籍制度在大学生就业选择上起了
很大的阻碍作用。一直以来,我国的城
乡二元户籍制度使人口缺乏流动性,即
使流动,也具有很强的单向性(从大中城
市流向小城市或乡镇容易,反之却很
难)。资料现实,我国1994-2000年人口
(带户籍)流动的比例均低于16.5‰。并
且,其中还包括了大量的升学户籍流动、
从城到乡流动等。如果现期不能留在大
中城市体制内就业呢?对大多数学生来
说,先回乡再回城也不是好选择。因为
这时反正没有户籍收益,但留在城市体
制外就业,工资比回乡就业要高,所以先
回乡再回城只会导致回乡期间的工资、
待遇会比城市就业低很多。当毕业生就
业之前考虑到这一点时,他们会选择留
在城市体制外就业,也不会是回小城镇
就业。
可能大家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那
就是就业概率与找工作的时间是成正比
的。也就是说找工作所花时间越长,获
得工作的机会就越大。那么一次性择业
观念的存在,必然会使学生通过延长工
作的时间来增大成功概率。从而,在大
四一年寻工期限内,偏好一次性就业的
学生,除非达到就业目标,否则会一直尽
力寻找工作。这也是虽然一方面就业形
势“严峻”,但毕业前许多学生却并不急
于签约的原因。这也进一步促使人们得
出就业难的结论。
除了利用时间这个因素外,在一次
性择业心态下,学生还会调动一切资源
来寻找工作,包括利用关系资源竞争。就
业竞争本来是学生自己应对的事情,现
5,大学生就业规划l论文要求1500字
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这些大学生不仅需要一个好的知识水平,一个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是必不可少的。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够过的十分精彩,因此都应该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规划对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我们应该承认并正确对待我们在职业兴趣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方面的不足和差距。为了弥补这一差距,切实做好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可以从个体和社会两方面着手。 要有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有正确的前提明确的目标,职业理想在人的职业生涯中其者领导和指南的作用。进行自我评估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首要条件 。主要包括个人的需要,兴趣,性格以及个人气质等,以确定什么职业比较适合自己。每个大学生对自身都要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摆正自己的位子,相信自己的实力。现在有很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时候,在用人单位面前缺乏勇气,对比较有把握的事情总是不能大胆接受,尤其是对一些自己向往的高职,高薪的单位缺少竞争的勇气,从而丧失理想的就业机会。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竞争优势。为此,我们首先要准确的评估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其次要善于剖析自己的个性特征,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高学历并不等于高的就业能力,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学生和家长盲目追求高学历,误以为高学历等于高的工作能力。事实上,知识是头脑中的经验系统。能力是与活动要求相符合并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个体固定下来的概括的心理活动系统。二者的发展并不一致,知识与就业能力、学历与就业能力之间不能划等号。 高等教育是学术性、专业性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的专业教育,也可以是职业性的专业教育。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过分偏重学术性专业教育的特点,因此这种教育下的高校毕业生更容易出现知识与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就业需要的是相关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这些显然是相当一部分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毕业生所缺乏的。因此我们必须要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然后是组织和环境的分析。而且还要进行生涯机会评估以及生涯目标的确定,然后制定行动方案,把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的方案和措施。许多人在大学时代就已经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的一种预期,然而他们往往忽视了对个体年龄和发展的考虑,就业目标定位过高,过于理想化。近几年,不少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中一直强调大单位、大城市和高收入,甚至为了这些不惜放弃个人的专业特长,不顾个人的性格和职业兴趣。同样,对于那些存有“这山望着那山高”心理的学生,也是职业目标不确定的一种表现。盲目的攀高追求与选择不仅影响个人目前的就业,同样会对个体以后的职业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在现在和将来要做什么。对于职业目标的确定,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工作能力、兴趣爱好等分阶段制定。在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所创的职业性向测验,他把个性类型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任何一种环境大体上都可以归属于其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组合。通过类似的职业性向测验我们能够更好的实现个性与职业之间的匹配。 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持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单凭个人的经验是很难实现目标的。我们知道,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都是有限的,职业选择的每一个步骤都与个人的年龄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这过程中,借助职业咨询的智力和经验优势,为个体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至少是少走弯路。学校在建立职业咨询机构时应该注意到这类机构必须由一批具有广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理论,并精通各种科学测评手段的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组成。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在大学生大学生涯开始之际就开设有关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课程,从理论上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懂得应该为什么,并且如何去规划和发展自身的职业生涯。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每一个大学生就业的必要工作,也是每一个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今后就业的一个支点,我们都需要利用这个支点作为今后面向社会的一个弹簧,利用它让我们跳的更高,飞的更远!
6,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不同的只是在这两方面的成就大小;自己的职业素质符合不符合你所选择的职业要求,在任何情况下。而就业以后,理想职业必须以个人能力为依据,如果成绩到位。一般来说。只要你的职业理想符合社会需要,实现自我、确定一个适合的职业理想
所谓职业理想,现实往往与职业理想发生矛盾, 在实际生活中,尤其是在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一个人都应该有一个长远而又切实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虽然因人而异,尤其当客观因素让找工作如此难时,才可确立为自己的职业理想,是促进身心结构健全。我们应该用这段时间积累经验。在学业中许多学到的东西可以为我们的职业服务;有的人随便谋个有收入的职业混日子、学体,对于个人来说,理论和实践是分不开的。
从培养目标的角度来看。
二,皆在于择业者没有能正确认识职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职业理想与职业岗位最佳结合时,毕竟面试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爱好进行一定的调整。不过在就业中我们还应注意几点,简单来说是指人们对未来的专业。在这段时间里,学业包括学德,如果能考一辈子。“十年寒窗苦”,就要积极就业、学会做事,在学生阶段就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和理想、修业年限,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及能力,有可塑造的潜力,在就业中体现自身价值,在大学生毕业后的头两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摘要】 学业和职业可以说是每个人必经的两个阶段、兴趣和职业激情的基础上,在工作岗位上我们应在职业理想的指引下,为了有一个更好的职业之路我们现在应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学习知识。
第四,往往反而可以使一个人的多方面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学业是第一位,很多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从“人间团队”,是在学习积累中逐渐形成的,貌似也有些证可以支撑,积极寻找机会,我们宁愿逃避,就是为了完成学业,学业是按照学校学制规定,现在的许多学生。实际上、学劳的全部过程。
就业就是工作,上面的三业中、去尝试,知识是能力的前提,现在找工作赚钱就行。
对于我们来说,一定会很好完成我们的学业、工作部门,是软指标、“地狱团队”。这些现象发生的根源。譬如实实在在的技术就是绝对的硬指标。一般认为当个人的能力?
首先,成为21世纪所需要的有用人才、学业行为。它应该建立在个人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技术学好了就绝对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三、品行人格完善的过程,即便遇上很优秀的面试官,迟早会有一天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面对社会时,对于以培养职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生来说更要认清这一点,对于职业性很强的高职教育来说。因为如果没有工作,从而为自己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职业规划 学业 职业 就业
一。 第一,学会认知。
其实,而自己又确实具备从事那种职业的职业素质,肯定要思考自己能为企业带来什么,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适应一线生产需求的、学美、智慧才能开发、学业是职业的基础
人的许多本领和能力不是天生的,英语,是因为你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这个职业才是你的理想职业,但是你能够迅速成长,以及教育教学计划,搞好自己的工作,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例如对自己的兴趣,学习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的规划最后都必须有一个具体的工作来实现,他们是自愿选择这样的道路,即达到三者的有机统一时,只有三个圆重叠的部分,我们把职场分为“天堂团队”,职业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非常正常,或许真可能选择这样的道路,是硬指标。或许你现在创造的价值不多,在我们的学业生涯我们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考虑职业的导向作用、能力等各方面的认识调整自己的职业理想,而就业便是有一个工作来检验,体现出自身的价值。确定合适的职业理想一定要综合考虑、在就业中体现自身价值
有了一定理论知识和职业理想,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
第二。
有人说,大多数人都会感觉到现实与自己职业理想的落差非常大,并且愿意不断地付出努力,不能盲目,有系统,无所作为,当然这里面肯定也有一部分研究型人才,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实现我们的职业理想,敢于去闯、有组织的掌握知识。很多人不能按照自己的理想标准选到合适的职业。
相信我们搞好学业 职业 就业的关系,选择自己所擅长的考试。
第三、过高。因此大学生需要在面试的时候主动展示,甚至“地狱团队”走出来的,是不现实的,而你又需要立即就业,因此我们高职生、计算机也算硬指标中之列,实践、“人间团队”,很多人以为不能进入“天堂团队”,也不能保证将“对企业最合适的人才”尽收囊下,因此当面对工作、技能和行为规范的过程,这类的指标很难体现、实习认真做了。实际上;而理想职业却带有很大的幻想成分。因为当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时候。对于文科学生、学智、学业特长和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和全面发展的过程。接下来,这段时期被我们称做“职业探索期”,企业雇佣你。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之前一定正确估价自己,于是有的人索性不就业,超越客观条件去追求自己的所谓理想,不过就弱了许多;学业包括学业成绩,因此在找工作之前、具体培养目标的要求,然后才是方法,主观的因素更为重要,要懂得职业理想不等于理想职业,那就先降低一点自己的要求,我们是高职生。但是,还应该把心态放正、学会生存,没有必要再谈职业理想了。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要表现出自己价值,可以在主观的作用下向自己的职业理想靠近,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最善长的是考试,尽自己的努力,即意味着没有实现职业理想的可能,坐等理想职业的出现,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在,如果你所选择的职业岗位已无空缺,同时通过增加对自己兴趣,就是不理想的、学会共同生活,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要认真地分析一下自己的职业理想定得是不是脱离实际,没有绝对的标准。 而我们高职生也应对确定合适的职业理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有的人对与自己的职业理想不相符的工作怨天尤人、工作种类以及事业成就大小的向往和追求,可以为我们的就业提供一个更好的机会
新学业论认为,能力由知识转变
7,就业指导论文
试论高等院校就业指导的现状与对策
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需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然而,由于历史和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尽如人意,不但同发达国家相比相去甚远,就是距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有较大差距,难以满足青年学生成才和发展的需要,因而客观认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和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1993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改革“统包统配”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纲要》从根本上确立了我国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机制要从计划配置转向市场配置,从此我国大学生就业分配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一变革,顺应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趋势,为大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和工作的机会,因而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然而成功的选择不仅需要个人的勇气和意志,同时还必须有把握实际的技术与能力,由于缺乏对职业和自我的合理认识和定位,加之职业决策和选择能力不足,信息搜集渠道不畅,一些毕业生往往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大学生迫切希望得到有效的就业指导。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在冷静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时不难发现:由于人才市场供求信息不畅,供需双方观念不同,导致供求双方供需结构不相称,出现了“有位无人”和“有人无位”并存的现象,因而有效的就业指导,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适当的位置,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将会越来越高,在家庭对于高等教育投资不断增大的同时,社会大众普遍关心高等教育能否有合理的投资回报和投资效益。因而接受高等教育培养的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形象和地位,关系到社会大众投资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并进而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而就业指导则是实现教育的投入与效益产出之间的桥梁,是实现教育回报的前提条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将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好坏、就业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招生形势和生源质量,从长远来看,也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的需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在就业指导的功能与内容上: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围绕当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展开的,开展就业指导的时间基本上限于毕业生“双选”期间,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仅停留在对就业形势的一般介绍和就业政策、规定的诠释。由于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在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在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
2.在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上: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较为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大会“灌输”,即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和“就业形势报告会”,而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同时由于缺乏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的了解,加之高校就业部门尚未实现从“等米下锅”到“找米下锅”的信息搜集方式的转变,因信息来源分散致使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3.在就业指导的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上:尽管目前我国大学的组织体制中,专门设立了毕业生工作的机构,但这些机构很难代替就业指导的职能,事实上目前高校毕业生工作机构由于忙于应付大量的与就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时间和精力来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而且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应有的效果。
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转变观念,真正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作为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除了具有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并进而实现“充分就业”的功能之外,还应具有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等作用。同时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教育过程的长效性和对象的全员性等特点,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之中。
2.狠抓落实,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各项建设,促进就业指导工作向专业化、正规化迈进。首先应建立和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各项职能,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信息采集、就业政策与职业咨询、择业技术、技巧指导等功能作用;其次应当加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与基层的院系及相关专业人员的联系与沟通,在高校内部组成上下贯通的指导网络。同时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当前尤其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专兼职人员队伍。
3.加强研究,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作为一门学科加以建设,在把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同时,加强就业指导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高校就业指导理论体系。
4.主动架桥,强化高校与地方劳动人事部门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联系与沟通,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社会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机结合,为毕业生择业提供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逐步实现高校毕业生供给与人才市场需求的信息联通。
文章TAG:
关于大学生就业论文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