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人民银行有权作出利率调整决定吗

人民银行是政策型银行.是负责调控其他所有国内商业银行的机构. 隶属国家管理的. 每次的利率调整和准备金率调整均是人行调整的

人民银行有权作出利率调整决定吗

2,贷款期间如遇人民银行法定利率调整贷款利率如何调整

一年以内的短期贷款,在贷款期间,如遇人民银行法定利率调整,贷款利率不做调整。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按合同约定方式调整,大部分是次年1月1日调整的,少数是满一年调整。
贷款期间,遇利率调整的话,是次年元月一日起看当时的利率执行,期间无论利率怎么调整,都是以你当时贷款时的利率执行到次年元月

贷款期间如遇人民银行法定利率调整贷款利率如何调整

3,目前银行利息调整都有哪些形式

目前银行利息调整有三种形式:一是央行基准利率调整后,贷款利率在次年的年初(通常是1月1日起)执行新利率;房贷利率 < http://www.nlnw.net >二是满年度调整,即每还款满一年,调整执行新的利率;三是双方约定,一般在银行利率调整后的次月执行新利率。通常,包括工行、农行、建行等在内的大多数银行遵循第一种方式。

目前银行利息调整都有哪些形式

4,存款贷款期内遇利率调整分别如何变化

利率是上涨还是下跌,做法都是一样的. 1.存款利息 我国现行存款利息以固定利率计算,也就是说定期存款在定期内的利息按存入时的利率计算,中间的利率变化不影响最后的利息量. 2.贷款利息 贷款利息计算则不同,是浮动利率计算的,利息随着利率调整而调整.当然无论如何计算,对已支付的利息没有影响。对调整后的利息会有影响。一般银行利率调整后,所贷款项还没有偿还部分的利率也随之调整,有三种形式:一是银行利率调整后,所贷款利率在次年的年初执行新调整的利率(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房贷是这样的);二是满年度调整,即每还款满一年调整执行新的利率(中国银行房贷是这样的);三是双方约定,一般在银行利率调整后的次月执行新的利率水平。

5,利率调整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什么

利息率,简称“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本金额的比率,是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数据。市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任何使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产生移动的因素都将改变均衡利率水平。物价水平调节着总需求的波动,因此,在物价上涨过快,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利率水平有很强的上升趋势;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时,利率水平也趋于下降。  利率是重要的经济杠杆,它对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运行都有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宏观调节方面,利率通过积累资金,调节宏观经济,媒介货币向资本转化以及分配收入等方面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闲置者与资金短缺者经济利益的不一致性,对闲置资金的运用就不能无偿取得而必须有偿进行,这种有偿的手段就是利率。  利率对经济的制约关系相当强烈,利率调高,一方面是拥有闲置货币资金的所有者受利益诱导将其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是全社会的资金来源增加;另一方面,借款人因利率调高而须多付利息,成本也相应增加,而成本对于利润总是一个抵消因素,由此而产生的利益约束将迫使那些经济效益较差的借款人减少借款,使有限的资金流向效益高的行业、企业和产品,从而促使全社会的生产要素产生优化配置效应。国家运用利率杠杆,在通货膨胀率比较高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有效地抑制。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犹如一只无形的手,对于市场起着刺激鼓励或者平抑控制的两大作用。宏观经济政策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两大类。当前国家货币政策进入了降准、降息周期,央行连续的降准降息,市场的货币流动性逐步得以宽松,有利市场活跃,投融资逐步升温。财政政策对于市场的拉动作用不可小觑,它具有杠杆撬动作用、带动作用,在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的时候,国家财政政策增加高铁、机场、高速公路等等交通设施投资力度,增加棚户区改造投资力度、增加海绵城市建设投资等等都是有利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得力举措。财政政策还包括有为企业减税,进一步实行税改,这些也都是有利市场良性发展的。

6,利率调整会对储蓄个人和国家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http://wenwen.sogou.com/z/q711402394.htm 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可能对经济增长、企业投资、家庭消费、进出口等产生以下影响: 提高贷款利率可防止经济增长过热。我国经济自2002年开始加速增长。上调贷款基准利率使货币供给减少,从而使投资、消费减少,最终造成总产出的减少,有利于避免加速的增长演变为经济过热。 首次下调活期存款名义利率,原因在于企业存款、居民储蓄中活期存款所占比重过高,为抑制流动性过剩,下调活期存款利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活期存款。 提高贷款利率对家庭消费将产生一定影响。2001年以后消费需求趋旺,2001年-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0.1%,8.8%,9.1%,13.3%,12.8%,13.7%,2007年预计增长12.5%左右。主要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以买房装修、买车为消费热点。这方面的消费需求过于旺盛既较强地推动了重化工业和房地产投资的发展,也可能对稳定房地产市场,对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间的矛盾,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升息会使贷款买车买房的成本增加,也会使储蓄、债券等收益增加,从而减少消费支出,以引导消费需求适度、稳定增长。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不变。上年结转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由2.88%提高到3.33%,上调0.45个百分点,目的在于缩小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差距,抵消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因负利率造成的缩水。此项举措意在体现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民有所居。但应看到,因实际利率为负,且当年归集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又下调0.09个百分点,因而,此项举措无疑于杯水车薪。 上调贷款基准利率会影响投资。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指出,1月-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达26.6%,增幅仍然偏高;在建规模仍然过大。初步测算,全年在建项目投资规模32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万多亿元;新开工项目仍然较多。1月-10月,各地城镇投资同比增加2.13万个。特别是导致投资增长过快的体制机制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投资反弹仍有可能。为了继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合理控制投资增长,着力调整投资结构,注重提高投资效益,货币政策必须着力遏制过热的投资。加息将加重企业负担,尤其生产发展资金主要依赖银行贷款的大中企业,利率变动将直接影响其成本和利润。不过,如果利率上调幅度与通货膨胀率两者之差不大时,对投资量影响不大。因此,央行虽多次温和地上调利率,并不会造成投资大幅下降和经济衰退。 上调贷款基准利率可预防通货膨胀。近月CPI一直处于高位,8月-11月分别为6.5%,6.2%,6.5%,6.9%,全年可能达4.5%。同时,许多价格上涨较快的消费品并未统计到CPI中,物价涨幅被低估。当然,近期CPI上涨仍属结构性上涨,从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与服务看,价格上涨的有五大类:食品、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以及居住;下跌的有三大类:衣着、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因此,面对结构性的物价上涨,央行必定采取货币紧缩的措施,防止结构性的物价上涨演化为通货膨胀。 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对股市的影响。理论上看利率上调对股市而言并非利好消息,然而,现实似乎并非如此。从2006年4月28日到2007年12月21日期间,央行共8次上调利率,从公布第二交易日股市的表现看,股市并未大跌,沪指反而上涨。在投资渠道过于单一等因素影响下,温和的、从紧的货币政策恐暂时难以影响股民强烈的渴望和巨大的热情。因此,虽然反复提高利率,但暂时对股市影响不大。 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仍取决于存贷利差,升息可能增加商业银行的利润;但若利差太大,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水平,则不利于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改善经营状况。因此,采用不同利息调整组合,利于调整不合理的利率结构,促进商业银行改进经营管理,增强竞争力。 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是调控工具的有效选择。目前我国央行运用的调控工具主要有四种:信贷计划、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制度、利率政策。虽然四者的效果一样,但是利率政策却比其他调控工具更直接、更有成效,能在更短时间抑制通货膨胀和减少“负利率”。所以,央行今年多次采用利率政策是合理明智的。 总的来说,这几次上调利率利大于弊,是我们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探索工作之一。 但也应看到轮番加息存在的问题,虽然一年六番加息,定期存款实际利率仍然为负;活期存款名义利率首次下调,由0.81%下调到0.72%,下调0.09个百分点。如果再考虑利息税,居民储蓄损失较为严重。 需要指出的是,轮番上调利率会产生累计效应,上调利率使货币供给减少,从而使投资减少,会直接造成总产出的减少,也会间接增加失业人数。

文章TAG:利率  利率调整  调整  人民  利率调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