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壮剧的传承意义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壮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剧植根于民族生活土壤之中,是壮族人民创造的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剧种,是东南亚地区的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 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壮剧受到多元文化和强势文化的冲击,生存出现危机。青年一代追求时尚,视壮剧为土俗,欣赏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锐减。随着壮剧老艺人相继去世,不少地方壮剧的传承出现断代,这一特色剧种开始自然消失。及时对壮剧进行抢救和保护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你好!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壮剧的传承意义

2,壮族有什么地方戏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壮剧是壮族戏曲剧种的统称。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广南一带。壮剧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清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在发展过程中,有的也曾受到汉族民间艺术和戏曲的影响。因方言、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和流行地区不同,壮剧分为广西的南路壮剧、北路壮剧、壮族师公戏和云南的富宁壮剧、广南壮剧等。
采茶戏

壮族有什么地方戏

3,壮戏的发源地在哪里 还有杰出艺术家是谁 在线等 回答立马采纳

壮戏,是广西壮族人的传统艺术之一,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它像壮乡大地的风光一样绚烂多彩,是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表达了他们的理想、愿望和审美情趣。壮族人所以迷恋于壮戏,除了戏的内容吸引人以外,乐神消灾、人寿年丰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按表演风格的不同大体可分为南路壮戏、北路壮戏和壮师戏(即壮族师公戏,又称壮师剧)三种类型;按流行地区方言土语、音乐唱腔和戏剧种类的不同又可分为7种戏剧:即流行于靖西、德保的德靖木偶剧;流行于靖西、德保、那坡的马隘壮戏;流传于田林、凌云、乐业、百色等桂西一带的田林壮戏;流传于隆林的隆林壮戏;流传于云南文山富宁县的富宁壮戏(即富宁壮剧,又称富宁土戏)和广南壮戏;流传于武鸣、河池、宜山、邕宁、来宾、贵县等地的师公戏(即壮师戏)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
你说呢...

壮戏的发源地在哪里 还有杰出艺术家是谁 在线等 回答立马采纳

4,广西四大戏剧包括壮剧粤剧彩调还有什么

桂剧.是广西主要的地方剧种。它有比较悠久的历史,约在明代中叶便开始发端。明末清初广西已有昆腔,后高腔和弋阳腔又相继传入,相互融合而形成以弹腔(即皮黄)为主的高、昆、吹、杂等五种声腔艺术的桂剧。 桂剧剧目相当丰富,有“大小本杂八百出”之说。由于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徽剧、汉剧、湘剧、祁剧都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所以它的剧目多与皮黄系统的兄弟剧种相似。 桂剧声腔以“弹腔”为主,兼有“高腔”、“昆腔”、“吹腔”以及杂腔小调。其“弹腔”则分“南路”(二黄)、“北路”(西皮)两大类。它们的反调形式“阴皮”和“背弓”,又都自成体系。伴奏乐队亦与其他皮黄系统的剧种一样分为文场、武场。前者使用二弦(似京胡)、月琴、三弦、胡琴以及曲笛、梆笛、唢呐、唧呐(即海笛)等,兼配部分中、低音乐器;后者使用脆鼓(板鼓)、战鼓、大、小堂鼓、板(扎板)、大锣、大钹、小锣、小钹、云锣、星子、碰铃等等。 桂剧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生行又分生、末、外、小、武;旦行中又分旦、占、贴、夫;净行则分为净、副、末净;丑得只分丑和小丑。 桂剧表演侧重做工,注重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即使是武戏,也多是文做。
是桂剧

5,壮剧的戏曲音乐

壮族人迷壮剧,因为不但剧情是壮族人熟悉的,而且唱词、道白也是壮族的方言土语,听来特感亲切。此外,那慢板中的咏叹调,中板中的喜调、采花调、高调,快板中的高腔、快喜调、快采花,散板中的哭调、寒调、诗调、扫板等等,无不来自壮族人所熟悉的民歌曲调,令人喜爱。所谓腰脚韵,即上一句的末一个字(脚)与下一五字句的第二或第三字,七字句的第五字(腰)互相押韵。这样的押韵,唱起来使人觉得简中有繁, 同中有变,婉转起伏,连绵不断,听而不厌,韵味无穷。这在中国戏曲中是独具一格的。而北路壮剧的音乐唱腔属联曲体形式,壮剧的伴奏,主要乐器是马骨胡,用马腿骨做琴筒,金属弦,比京胡细长,音色清脆、明亮。配器是土胡、葫芦胡和二胡、三弦、箫筒或笛子,有时吹奏木叶作为辅助,此外还有木鱼、小鼓、大钹、星锣、高边锣等打击乐器。其中以师公戏的蜂鼓最有特色,是我国少数民族多声壮剧包括土剧和沙剧两个分支,土剧主要流传在富宇县壮族支系土族人民中间,沙剧主要流传在广南县壮族支系沙族人民中间,在文山州其他县也有所流传。壮剧是在壮族民歌、音乐、舞蹈和杂耍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约在清初就已初具规模,到了清代中期就比较成熟,有自己的剧作者,剧本和戏班。它不仅受到壮族群众的喜爱,也为当地的汉族、苗族、瑶族、彝族各族群众所欢迎。 从艺术上看,壮剧可大致分成三类:第一类的音乐接近板腔体,表演程度接近京剧、粤剧、滇剧等大剧种,这以哎咿呀;哎的 和乖海咧三大声腔为代表;第二类的音乐为联曲体,类似广西彩调、云南花灯那样的民间小戏,以咿嗬海声腔为代表;第三类是解放以后吸收了当地民间歌舞新发展起来的品种,以《螺蛳姑娘》为代表。由于流行地区和语言、音乐唱腔、表演等的不同,壮剧分为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和师公戏三类。南路壮剧,主要流行于使用壮语南部方言的靖西、德保、那坡、天等、大新、田东、田阳一带。壮族师公戏在壮族地方叫“壮师”或“调师”?。主要流传于河池、宜山、来宾、贵县、上林、武鸣、邕宁一带。是从“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60年,历史上第一个专业剧团--富宁县壮剧团成立。1962年又将该剧团改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剧团,一些业余剧团也随之兴起,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壮剧的伴奏,主要乐器是马骨胡,用马腿骨做琴筒,金属弦,比京胡细而长,音乐清脆、明亮。配胡是土胡(又叫厚胡)。

6,著名的戏曲演员及其代表唱段

我的推荐是:1、《锁麟囊》,和楼上几位看法一致,而且是首选的推荐,相当经典,尤其以迟小秋和张火丁两位的唱腔和表演,堪称程派之标准。2、《玉堂春》,其中的《苏三起解》可谓家喻户晓,但是要想真把这段唱好,确实不易。而且你还可以用不同流派的唱腔进行尝试,十分奇妙。还有另一段也非常著名--《三堂会审》,尤其以张派代表王蓉蓉的演唱为首。
1、昆曲 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25、绍剧 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26、徽剧 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27、黄梅戏 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28、闽剧 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29、莆仙戏 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30、梨园戏 《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31、高甲戏 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32、赣剧 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33、采茶戏 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34、汉剧 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 35、湘剧 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36、祁剧 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37、湖南花鼓戏 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38、粤剧 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39、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40、桂剧 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41、彩调 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42、壮剧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43、川剧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44、黔剧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剧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经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46、傣剧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47、藏剧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48、皮影戏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
京剧 梅兰芳《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苏三起解》越剧 尹桂芳《沙漠王子》《何文秀》黄梅戏 严凤英《天仙配》豫剧 常香玉 《花木兰》
越剧演员:吴凤花 << 莲花落>> 茅威涛 <<奉汤>> 赵志刚 <<沙漠王子>>

文章TAG:传承  意义  壮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