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项税额怎么转出

1)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账务处理: 借:相关科目(视具体业务情况而定)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2)此科目由于是属于增值税的核算范围,所以,每月将与销项、进项一起,转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故一般无余额。

进项税额怎么转出

2,请问进项税转出的定义及应用

1、将购买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用于非应税项目,比如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等,应做进项税转出;2、将购买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应做进项税转出;3、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要将其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做进项税转出。不知是否全面,供你参考,祝工作愉快!

请问进项税转出的定义及应用

3,进项税额转出是什么

对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交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是可以从销项税额中转出的,如果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常损失(非经营性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进项税额是不可以转出的,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把这部分税额转入有关科目,不予以抵扣。

进项税额转出是什么

4,进项转出怎么理解

你好,就我国目前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制度来看,进项转出是指将纳税人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转出的处理。 目前进项税额的转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及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 2、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集体福利与个人消费等。 这两种情况已抵扣的进项税额之所以要转出,是因为原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不能产生增值税销项税额,已抵扣的进项税额失去了抵扣的来源。 3、企业收到供货企业的平销返利的税额; 4、出口企业按“免、抵、退”办法计算应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的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
你好,就我国目前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制度来看,进项转出是指将纳税人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转出的处理。 目前进项税额的转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及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 2、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集体福利与个人消费等。 这两种情况已抵扣的进项税额之所以要转出,是因为原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不能产生增值税销项税额,已抵扣的进项税额失去了抵扣的来源。 3、企业收到供货企业的平销返利的税额; 4、出口企业按“免、抵、退”办法计算应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的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
企业购进的货物 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 变成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时候 就做进项税额转出
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常损失(非经营性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抵扣的进项税额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转入有关科目,不予以抵扣。

5,什么是进项税转出

进项税额转出是按照税法规定对不得抵扣的税额进行处理.转出未交增值税1. 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下增设"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企业月终转出未交的增值税。?(财政部1995年7月5日财会字〔1995〕22号)2. 月份终了,企业应将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额自"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当月上交本月增值税时,仍应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当月上交上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财政部1995年7月5日财会字〔1995〕22号)
楼上说的我同意,补充:进项税额转出是按照税法规定对不得抵扣的税额进行处理,比如:固定资产除了东北三省外,其它地方都不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如果你之前做了"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就要做一笔""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了
进项税额转出 参考资料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baike.baidu.com%2fview%2f1296437.html%3fwtp%3dtt" target="_blank">http://baike.baidu.com/view/1296437.html?wtp=tt</a>
同意一 、二楼关于转出未交增值税的解释.未交增值税转出就是月底将当月计算出的应交而尚未交纳的增值税转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进项税额转出则是指企业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已记账"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但因损毁、霉烂、被盗等损失或转作其他用途而未进入生产成本的这部份进项税额,应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对于固定资产等资本性支出,即使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应记入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而不应是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反映。

6,有谁说说进项税转出是怎么 个 意思

答案:进项税额转出是指购进货物、材料、半成品、商品已经论证并入帐后,发生了如下情况的必须作进项税额转出: 1、发生非正常损失-所称非正常损失,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损耗外的损失,包括:   (一)自然灾害损失;   (二)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窃、发生霉烂变质等损失;   (三)其他非正常损失。 2、用于非应税项目 3、用于免税产品 4、用于职工福利 5、用于其他不允许时项税额抵扣的项目
进项税额转出是记录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及其他原因时,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而应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1)购进固定资产;   (2)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3)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4)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5)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   (6)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   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发生条例第十条第(2)至(6)项所列情况的,应将该项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无法准确确定该项进项税额的,按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扣减的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原则上应是一对,当存在进项税额时一定会有相对应的销项税额。但是在平时业务中会发生有了进项税额后,该批货物最后并没有实现销项(哪些情况不会有销项,前面的朋友已有回答),那么这时就会存在只有进项而没有销项了,而以前的进项已经认证抵扣了,所以现在只能把原来的进项进行转出了。当时做进项的时候在应交税费的借方,现在转出是在贷方,这样两项相平了。[小牛牛原创]
简单说,进项税就是购进货物时,其价格中包含的税就叫进项税, 反之,销售货物时就会产生销项税。 如购进材料100元,你付款为100*17%+100=117元,其中有17元的进项税 销售材料一样的,你会收到117元,就有应交税务的17元,这17元为销项税
就是把规定不允许认证的进项税额,从已经认证抵扣了的进项税中剔除

文章TAG:进项  转出  进项税额  怎么  进项转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