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四月是什么月有多少天

四月又叫荒月,30天。
小 30

四月是什么月有多少天

2,4月有几天

1月大,二月小,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四月有30天

4月有几天

3,4月有多少天

30
阳历30,阴历小月29大月30
30
30
4月份是30天。
30天

4月有多少天

4,4月一共有几天是几个星期零几天

4月一共有30天,是4个星期零2天。
百度新之友你好, 阳历4月一共有30天,是4个星期零2天!你可以在百度知道要把【发布问题】具体明确后,很多达人会帮你回答的,百度知道即时提醒你有人回答了你就可以看到答案,并且你可以采纳满意的答案。 祝你快乐!

5,4月只有二十八天吗

一年有 12个月,其中每个月31天的有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共有七个月;每月30天的有 4月、6月、9月、11月共四个月;2月是平月(二十八天)或者是闰月(二十九天).
合法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八条、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三条、第七条、劳动部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劳部发[1997]271号)第一条规定,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 企业和不能实行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但应保证劳动者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6,四月份有几天

然而学生在这样的练习中表现出来的种种莫明其妙的错误,总是让人很是烦恼和不解。昨天中午在批改上午让学生完成的练习试卷时,又动起了肝火。起因就是一题在我看来,认为是很容易解答的填空题:四月份下雨11天,下雨天数是四月份天数的( )/( )。四月份有30天,下雨11天,下雨天数不就是四月份天数的11/30吗?但就是这样简单的一题,居然有不少学生做错了,错得还很离谱。Z同学是一名内向的女同学,虽然学习很努力,但学习方法不对头,对他人的依赖性很强,天资也稍有欠缺,因此,数学学习成绩总也不见长进。刚批改好她的的试卷,看上去一片红叉,惨不忍睹。那题求下雨天数是四月份天数的几分之几也在错误之列:下雨天数是四月份天数的11/31。我忍不住提高了声调:“到底几天?”“32天?”她回答。天哪,我简直要发疯了。六年级的学生,居然说出了这样一个月有32天的答案。强压住不断上升的火气,我尽量和善地继续问她:“四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她还是在犹豫:“大月?也许是小月。”这回,她倒还清楚,举起了拳头,说:“用拳头记。”“你用拳头数数看。”我让她做。她边点边数(是从大拇指处开始):“一月大,二月小,三月小,四月大……”真是让我哭笑不得,只好再次打断她,问:“从哪儿开始数起?”“从这儿。”她点着食指对上的凸起部份说。“是呀!应该这样数。”我让她看着我数了一遍,再让她数,总算解决了大小月问题,她算是知道了四月份是小月。于是我又问她:“小月有几天?”想了一会,回答:“30天”。“那么四月份下雨11天,下雨天数是四月份天数的( )/( ),会做了吗?”她终于点了点头,看来她的这个结算是解开了,但是,我心中却结了一个更大的结。[思考]四月份有30天,这本该是生活常识,即使是没有入过学,到了13岁的年纪,也都能清楚地说出来。反倒是经历了6年学习、即将小学毕业进入初中的学生,反而糊涂了。在试卷中,我看到不下10位学生出现了把四月份当作大月认为是31天的错误,而最离谱的是把四月份天数算成了40天,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这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是学生不够聪明?显然不是,以这种生活常识的问题来说,即使智力偏低者也都会知道,更何况,学生的智力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差异,学习这种常识性的知识,对他们而言,小菜一碟而已。那么是老师没教好?显然也不可能,在目前上下如此关注教育,重视质量,教师整天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几乎的唯一目标的情况下,没有哪个教师会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故意把学生教坏的。那么,到底是在哪儿出了差子呢?笔者以为,问题出在我们在很多时候的教学是在让学生记数学,而不是在学数学。没有真正重视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生活经验,利用这些经验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或类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形成数学观念,建立数学模型,获得数学知识;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概言之,没有让学生经历如弗赖登塔尔所说的“再发现”过程。我们常常功利性的把课本已有结论匆匆地塞给学生,不管他是否接受,在追求表面的高效率的同时,也失去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在他们那里常常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好像就是为了“储备”,而不能进入“周转”,知识没有加以运用。……知识好象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他的智力兴趣。上面的这个例子,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学生学习知识,却并不是为了在生活应用所学的知识,在后续学习中运用这知识获得新的知识,从而获得知识的生成和发展。学生只是把知识作为一种物质,装入了自己的头脑之中,随时准备倒出来回答老师或书本的提问。知识对他而言,已经成为了一种负担,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量的增加,这负担将越来越重,终将会导致他不堪重负,逃离这一对他而言十分痛苦的环境。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我们不能让这种强大的工具、语言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拦路虎,成为学生的精神负担。父亲——思乡系列一 (英配昌)关于学生评教的几点思考——读《学生评教,别一棍打死》有感 (英配昌)

文章TAG:四月  月份  多少  少天  四月份有多少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