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请问*对刑事案件有哪几种宣判方式都是开庭宣判可以旁听吗

只要当地*一审案件基本的都是公开宣判。二审的*因为交通等原因,也可以委托一审*代为宣判,这种有条件的公开宣判,没条件的到看守所宣判。宣判只要有座位都可以进去听,只要你年满18岁,进去前别饮酒,别携带刀具,不高声喧哗。如果是大的刑事案件还要带好身份证。

2,什么是公开宣告判决无论公开不公开审理

是指开庭判决,当庭宣告判决——审完就判的话,宣告判决之后5日内判决书送达;延期判决的话(审完先不判),等再次开庭宣判的时候立即送达判决书。两种都是要开庭当众宣判
人民*审理案件判决一律公开宣判。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 人民*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 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什么是公开宣告判决无论公开不公开审理

3,什么罪要公判

除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以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审理中是不公开的以外,其余案件都要公开审理。而所有的案件的宣判,都要公开宣判。
在公开处理大会上,对26名涉嫌盗窃、*、强奸、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违法犯罪嫌疑人执行拘留和逮捕。对4名被告人的进行公开判决。   在此次公开处理大会上,年仅17岁的未成年人范某因涉嫌盗窃罪被逮捕。09年2月22日8时许和26日凌晨,范某分别窜至峨眉山市绥山镇和夹江县的王村镇,盗走长安面包车和微型车各一辆,价值2万余元。成为此次公开处理大会上年龄最小的嫌犯。

4,民事判决自开庭之后多少日子宣判

开庭之后到宣判的期限一般是没规定的,有的案子甚至审了一年多,一般一件案子从立案到审结法定的期间是六个月
从开庭到宣判,法律没有规定一个具体的期限,只是规定了从立案到结案 的期间,判决案件到判决书送达之日为结案时间,简易程序三个月结案,普通程序六个月结案,并可以延长.
最长是18个月可以审理完.其中公告的期间,鉴定期间,管辖异议期间及处理*之间管辖争议的期间不应当计算在审理期限之内.
从立案到判决一般程序是六个月.
如果说被抓进看守所的话 《37天拿委托 37天逮捕 37天谈起诉 37天拿起诉 37天开庭 15天那判决》
休庭后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吧
10天

5,小案件需要公开审判吗

一般案件都是公开审理,下列案件,人民*不公开审理: 1、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 2、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 3、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经人民*决定不公开审理的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4、经当事人申请,人民*决定不公开审理的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5、经当事人申请,人民*决定不公开审理的离婚案件; 6、法律另由规定的其他不公开审理的案件。
需要,只要不是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国家秘密的都要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的要申请。另外,即使不公开审理也必须公开判决。
不涉及个人隐私和秘密的案件可以公开审判
涉及未成年人及个人隐私的刑事案件发绿规定不公开开庭审理,但是任何案件的宣判都是要公开的,因为这个是面对公众的,不允许有隐瞒的。所以不存在第三人侵犯人格权的问题。

6,刑事案件开庭后多少时间宣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的规定,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刑事案件的宣判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当庭宣判,即开庭当日当庭宣判,一种是定期宣判,是合议庭评议案件得出结果后,定期宣判。无论是当庭宣判还是定期宣判,都是公开宣判。实践中,大多数刑事案件的宣判*会选择定期宣判的方式。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在判决宣告前应当听取辩护人的意见和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意见,且应当当庭宣判。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 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不受本章第节规定的送达期限的限制,一般不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但在判决宣告前应当听取辩护人的意见和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意见。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当庭宣判。

文章TAG:公开  宣判  请问  刑事  公开宣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