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无记于事错的哪一个字

供参考:第二个字错了。正确的是:无济于事
哪一个都不错。无动于衷 [wú dòng yú zhōng] [解释] 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 [出自]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闻之默然良久;若不能无动于衷者。”

无记于事错的哪一个字

2,什么是善业恶业无记业

善业,拼音shàn yè,指五戒十善等善事之作业。恶业是佛教术语。恶业有十种,不善则恶,是十善业的反面。即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妄语,五两舌,六恶口,七绮语,八贪欲,九瞋恚,十邪见。佛教语。不记善恶之业谓之“无记业”
善业、恶业、无记业:善业是良善的行为造作;恶业是恶劣的行为造作;无记业是非善非恶,无可记别的作业。

3,释迦牟尼佛对十四个问题不予以回答 十四无记Why

没看懂什么意思?
我也是学佛很多年的人了,这个问题有点明白了。看我的回答你也会明白的。举十四无记里面的一个例子,这个宇宙是有边还是无边,是既有边又无边?你这样来理解:你如何跟一个天生的盲人去讲解颜色。答案只有一个:你没法讲。无论你怎么讲他也无法理解颜色,红色、绿色都在那摆着,如果是一个正常人,无需讲解,一眼就能看明白,但是天生盲人是无法理解颜色的。我们众生也一样,佛看到了宇宙的真相看到了缘起,但是当大梵天王请问佛法的时候,佛却说:我的法你们理解不了。 有段经文是这样写的:说阿难有一天打坐看到了十二缘起,非常高兴,来跟佛说,佛却回答:算了吧,你根本就看不到十二缘起。这就好像一个天生盲人跟你说他看到了光,你也可以回答,算了吧,你根本就看不到光,你所看到的光无非是你想象出来的一种假光。问宇宙是有边无边,就好像天生盲人在问你,光是有边还是无边,光是20分贝还是200分贝(像声音一样),光是甜的还是酸的(像味道一样)。佛的回答是:好像中毒箭的人,现在重要的是拔箭止毒,而不要考虑射箭的人是男的女的,长的高长的矮一样。我们的回答是:天生盲人应该想办法把眼睛治好,而不是去考虑光是什么?因为他是无法理解光的,而只要有眼睛,也无需讲解,一目了然。所以佛法讲来讲去,都是在告诉人怎么摆脱无明,而没有讲佛到底悟到了什么。因为讲了你也不明白,你只要不在无明,又何须佛去讲。其他的问题也是一样的道理。个人愚见,仅供参考!欢迎不同见解。
因为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释迦牟尼不予回答,怎么回答都是错的。打个比方,一个8岁的小孩子问你:“某某是好人还是坏人?”你可能回答是好人或是坏人。假如一个38岁的中年人一脸正经地问你:“某某是好人还是坏人?” 你是不是要考虑一下这个中年人发育是否正常?“十四无记”也是这样,问题的提出正是立足于“我存在、众生存在、世界存在、时间存在”的基础上,所以释迦牟尼不予回答。怎么回答都是引入黑暗之中,所以不如不回答。就像问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如果说在地球上,那肯定是骗人!如果说在宇宙遥远的某个角落,那也是大忽悠!如果说在另外一个神秘的空间,那不过是借用了现在的科学语言接着忽悠罢了!所以,古往今来的大德都不正面回答这个问题,怎么回答都是错误的。

4,六祖坛经说什么 心性本空 生含万法佛教网

经文,[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我们这个心没有边际的,我们这个心无形相,[亦无方圆大小],要不然,你的心长得怎么样啊?是大是小,是方是圆呢?你的心是什么色?[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因为它不是相嘛![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为什么?这些因为都是相嘛!注意喔!我们就讲一个嗔就好,你就知道,诸位看,师父这里,嗔就是恨、嗔恨。好,诸位看,你恨一个人,恨他。注意观照:这个人把头发剃掉,把这个皮肤割开来,把这个肉用刀子刻一刻,肠、胃,再来就见骨,这个骨头晒干,磨成粉末,风一吹,呼!好了!那个叫做卡死观念,知道吗?恨一个人,叫作卡死观念,为什么?没有这个人,当你恨一个人如是观照,你就会发现,万法唯心所造,完全都在我们起心动念。当然,世界上真的是有很多可恶的人,你就这样观想:哎呀!因果分明,不需要我们担忧。用这嗔,你就晓得万法当体即空,也无喜,我们的清静自性,也没有是、非,善恶,也没有头跟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碎为微尘。[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经文,[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第一莫着空,若空心静坐,即着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第一莫着空]。讲空,你就把这个相否定掉,讲空又着一个空,错了![若空心静坐],空心就是什么都不要想。诸位!那个还是执着,那只是微细的执着。空心就是什么都不要想,跟外道没有什么两样。佛性是可以展现任何状态的,一切法,动中里面有不动,不动,当体就是动,当下就是动,可以起用的,要不然,佛性就死板板的了。空心静坐就是什么都不想。[即着无记空]。无记就是说:善也不去想,恶也不去想,就跟外道没什么两样,这不是真正彻底悟到空性的清净自性,叫无记空。无记空就是说,也不能说它是善,也不能说是恶,也不能说是跟非,可是什么都不想,可是不想又没有开悟,卡在那个地方,这个就是世间人。慧律法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讲座

5,没记性怎么办

多记 多背 可以试着联想 即想记住某个物体 可以试着联想与它有关联的东西 买便利贴 贴桌子上
多吃核桃
如果你经常忘记别人的名字、电话号码或重要的约会,常常在停车场找不到自己的车子,甚至提笔忘字、转眼找不到刚放下的物品,那么你的记忆力显然是出了问题。 营养不均衡的饮食及过度摄取加工食品、垃圾食品及油炸食物,可能是导致记忆力减退与注意力不集中的部分原因。荷尔蒙失调,例如停经后及某些腺体疾病,也可能造成记忆力丧失。对某些食物过敏也可能影响大脑功能。最新的研究显示,长期使用电脑也会损害记忆力。但是健忘并不是无药可救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会帮助你找回失去的记忆力。 下面是一些增强记忆力的秘诀,你只要善加训练,一定会成效卓著。 家庭治疗措施 ●多阅读 如果你经常忘了某个字如何写,或忘记成语及形容词如何说,这可能因为你不常使用它们,因此,如果你常苦于提笔忘字或用词不当、词不达意,可能需再加强词汇训练。不妨多多阅读小说、报纸,尤其是古典文学著作,闲来无事时也可以翻翻词典以加强记忆。 ●经常测验自己 人们多半不知道自己的记忆力究竟如何?往往,你以为自己已记住某些东西,其实不然。这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考试期间,你可能发现原先背熟的东西,突然从记忆中模糊或消逝。为了防止这种遗憾,不妨在考试前,先给自己一个小考,以测验自己的记忆状况。 ●平心静气 紧张及焦虑会阻碍记忆力,记忆时,需要头脑清醒,焦虑会使头脑不清。 ●充足睡眠 保证充足的睡眠对记忆力影响颇大,长期熬夜会损伤大脑的功能,造成头晕、神经衰弱、记忆力减弱。 ●小心药物及酒精 许多东西都是促成健忘的可能性。经常饮酒狂欢或服用药物(例如,减肥药、高血压药物、抗组织胺),都是导致健忘的根源。 ●发挥联想 在记事情时,尽可能多联想与此主题有关的其他事物,以帮助你打通记忆的通道。比如名字可以与长相联想,许多人可能觉得最不易记忆的东西就是人名。记人名的诀窃在于将名字与人的外貌长相一起刻人脑海中,最好能找出那个人脸上的特征,以加深印象。同时,也可以找谐音,以帮助记忆。 ●寻找线索 丢三落四是健忘的人常遇到的麻烦,当你记不得将东西丢在何处时,不妨试着寻找一些线索,以帮助你回想。你可能想起当时正和妻子购物,你们曾一起去买过毛衣、鞋和食品,这样你顺着这个次序回头再去寻找:就比较容易找到答案。 ●固定存放 许多人在一生中,浪费大量的时间在找放错地方的物品,想要节省这无谓的浪费,将你容易乱放的小物品分门别类的归类存放在固定的地方,每次用完记住放回原住,这样你就不会为找不到东西而发愁了。 ●列一张清单 不论何时何地,只要可能,不妨将你怕忘记的事情列在纸上。因为人的短暂记忆容量有限,列张清单不仅可确保不忘记,也可保持头脑清晰,以应付更重要的事。 ●分门别类 当你手边没有纸笔时,只好将清单列在脑海中,但切勿杂乱无章地记忆,应试着分类。假设你要去超市买10样东西,你可以提醒自己,要买3种熟食、2种蔬菜、1种水果、4种卫生用品等等。 ●重点提示 为帮助记忆,学生们常使用彩色笔在书上画各种重点线,有红、有黄、有绿。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在脑海中刻画纲要,将重点熟记,才不至于将读过的都忘记。你可以将容易忘记的事大声地对自己念出来,这也是加强记忆的好方法。 营养与饮食疗法 长久以来,科学家努力地研究营养与大脑汜忆力及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他们已知缺乏某种营养会阻碍记忆及学习的能力,然而,补充营养晶是否能增强记忆力,仍在研究中。 据研究,下面几种营养素与记忆力可能有关联,适当补充可有助于改善脑部功能。 ●维生察b群 包括维生素bi、b6、b2,维生素b群在维持记忆力上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胆碱及b6。维生素c及e也有助于改善脑部功能。 ●矿物质和氨基酸 补充矿物质和氨基酸也非常重要,钙、铜、碘、铁、镁、锰、钾、锌,当然还包括卵磷脂、叶酸、烟碱酸、*等有助于大脑功能及血液循环。 ●宣常食用的食物 包括全麦等谷类、豆腐、鸡蛋、豆类、小麦胚芽、鱼类、啤酒酵母、核桃、芝麻、粟米、糙米、生菜等。 ●避免食用的食品 禁吃乳制品及面粉制品1个月,如果对记忆力没有改善,再慢慢将这些食物添回饮食中。勿食精制的甜食,它们将使脑部的功能迟钝。饮食中若全部都是糖类将影响记忆力,最好能包含10%的蛋白质及10%的必需脂肪酸。 ●药用植物 科学家利用人参及小白鼠做实验,发现人参里有某些成分能改善小白鼠的学习力及记忆力。洋茴香、蓝升麻、银杏(白果)萃取素、迷迭香、蜜蜂花粉等也均有助于提升脑部功能。 ●保健药膳 ①首乌桑叶丸 何首乌200克,桑叶30克,黑芝麻250克,胡桃仁250克,何首乌、桑叶研细粉,混合后二味药共捣泥状,制蜜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10克,每天早晚各1次。此方可强心健脑、补肝养血,对失眠健忘、血虚头晕、腰膝酸软、遗精久痢有较好疗效。 ②莲子酸枣粥 莲子30克,炒酸枣仁15克,红枣5枚,粳米100克,煮粥常食。可治神经衰弱,失眠和健忘等症。 ③龙眼百合 龙眼100克,百合250克,白糖适量。将龙眼去壳,去核,取出肉。百合剥去老皮,掰下鳞片瓣,撕掉筋皮,在凉水中泡20分钟,捞人开水锅内稍烫,再捞人凉水中。将龙眼肉和百合放汤钵子里,放入白糖,注入适量清水,搅匀。上笼蒸20分钟,出笼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 龙眼有开胃、益脾、养血、安神、补虚长智的作用。《神农本草经》称其有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的功效,配以甘润滋肺、清心泄降的百合,共组为滋补强壮的佳肴。具有补中益气,养血滋阴,宁心安神的作用。适用于思虑过多,劳伤心脾,健忘怔忡,虚烦不眠,自汗惊悸,肺燥千咳,劳嗽吐血,神志恍惚或产后虚肿等。 症。亦可作为滋补强壮食品,常服可以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④桑葚蜜膏 鲜桑葚1000克(干晶500克),蜂蜜300克。桑葚洗净加水适量煎煮,每半小时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2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较粘稠时,加蜂蜜至沸停火,待冷装瓶。每次1汤匙,以沸水冲化饮用,每日2次。 功效滋补肝肾,聪耳明日。适用于失眠,健忘,目暗,耳鸣,烦渴,便秘及须发早白等症。 ⑤黄酒核桃泥 核桃肉5个,白糖50克,黄酒50毫升。将核桃肉、白糖放在瓷碗中,研成末、再放人锅中,加入黄酒,用小火煎煮10分钟。吃核桃末,喝酒。每日2次。 功效补肾壮腰,宁心益智。核桃肉有较好的祛病强身效用。现代研究表明,核桃肉还有较好的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等重要作用,对益智强身,延年益寿均有益处。适用于健忘而兼头痛,失眠,腰痛,大便秘结等症。 其它疗法 ●呼吸练习 练习每小时禁止呼吸90秒,如此作30天,可改善心理上的警觉性。 ●排除重金属中毒 作毛发分析以排除重金属,例如,铝及铅中毒的可能。 ●头部按摩 按摩头部穴位可治疗各种疾病(间接地)。按揉印堂、太阳、百会各1-2分钟,得气为度;提拿双侧风池1—2分钟,得气为度;推抹双侧头侧线(从太阳穴经耳上发际到风池穴)10—20次;按揉神门、心俞、气海、涌泉各1-2分钟,以得气为度。它们都可以用来治疗失眠健忘。
多吃补脑的

6,佛对于十四无记的问题到底能不能答

佛陀为何不愿意回答有关“十四难”的问题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比丘喜好思惟“十四难”的问题,他每天反复思考着这些问题,却无法找出答案,这令他寝食难安。有一天,比丘终于忍不住了,带着自己的衣钵走到佛陀的住处,跟佛陀说:“佛陀,请为我解答十四难的问题,如果我明白了,就继续留在僧团。如果您无法为我解答,我就要离开您,另寻名师了。” 佛陀看着这位比丘,感慨地说:“你真愚痴啊!我一生说法度众,帮助所有众生解脱老病死的烦恼。此生老病死的问题才是当务之急。至于你问的十四难,只是无意义的辩论而已,对于实际的解脱烦恼而言,一点帮助也没有。如果解释给你听,既非真实道之理,对修行、解脱又有何助益。” 接着佛陀又举了一个譬喻继续说道:“就好像有人被毒箭射中了,亲人急着帮他找医生取出毒箭治疗,但是这个人却说不行。他要先知道医生姓什么?住哪里?父母是谁?今年几岁?还要问清楚身上的箭是出自那一座山?用什么树木造的?用什么羽毛当箭翎?什么人制作的?射箭的弓是什么材质做的?箭上的毒药出自何地?药名是什么?……这位中箭受伤的人,非要等到问清全部的问题才肯接受治疗。”这时,佛陀停顿了一下,反问比丘:“这个人可不可以等到全部问题问完了,了解了,才拔箭上药啊?”比丘不假思索地回答:“不可以。如果等到那个时候,早就毒发身亡,命丧黄泉了。” 听到比丘的回答,佛陀慈悲地笑了笑继续说:“你现在的处境就是如此。被邪见的毒箭射中了,不赶快求医治病,非得要等到世间是常、无常、有边、无边等十四难问题解答了,才愿意拔箭疗伤。如果等到那个时候,早就丧失法身慧命,堕入三途恶道的黑暗深渊了。” 比丘听了佛陀的开示,心生惭愧。诚心领受佛陀的教导,昼夜依循佛法精进用功,最后证得阿罗汉果。注:《大智度论》中记载“十四难”为:“世界及我常?世界及我无常?世界及我亦有常亦无常?世界及我亦非有常亦非无常?世界及我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亦非有边亦非无边?死后有神去后世?无神去后世?亦有神去亦无神去?死后亦非有神去亦非无神去后世?是身是神?身异神异?” 对于此类问题,佛陀一概不答,原因为:(一)此等皆为虚妄无实之事。(二)诸法既非“有常”,亦非“断灭”。(三)此十四难乃斗诤法、无益之戏论,对修行无有用处,故不答。  在佛教经典中,佛陀对有些问题不予回答,这就是有名的十四无记。可归纳为四类16个问题。  第一类问题:这世界:(1)是永恒的?(2)还是非永恒的?(3)是既永恒又非永恒?(4)还是非永恒又非不永恒?  第二类问题:这世界:(1)是有限的?(2)还是无限的?(3)是既有限又无限?(4)还是非有限又非无限?  第三类问题:证得大觉的圣者(或如来)死去以后:(1)是存在?(2)还是不存在?(3)是既存在又不存在?(4)还是非存亦非不存在?  第四类问题:心灵与肉体:(1)是一?(2)是异?(3)是既一又异?(4)还是非一非异?  我们可以看出,这四类问题是相当重要的哲学问题。古往今来,东方和西方的哲学家和宗教家,朝夕研究,极欲解决,但均无明确之结果。由于其宗教意义巨大,当时很多的学者和宗教领袖都想和释迦牟尼探讨这些问题,以期获得圆满的回答。可是,佛陀一概坚决拒绝回答这些问题。这就是佛典中常说的“十四无记”,又作“十四不可记”或者“十四难”。根据《俱舍论》卷19记载,此“十四无记”即:(1)世间常。(2)世间无常。(3)世间亦常亦无常。(4)世间非常非无常。(5)世间有边。(6)世间无边。(7)世间亦有边亦无边。(8)世间非有边非无边。(9)如来死后有。(10)如来死后无。(11)如来死后亦有非有。(12)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13)命身一。(14)命身异。《大智度论?卷二》如此评述这个问题:“若佛一切智人,此十四难何以不答?答曰:(1)此事无实故不答,诸法有常无此理,诸法断亦无此理,以是故佛不答。譬如人问构牛角得几升乳,是为非问,不应答。(2)复次世界无穷如车轮,无初无后。(3)复次答此,无利有失堕恶邪中,佛知十四难常覆四谛诸法实相,如渡处有恶虫,不应将人渡,安隐无患处可示人令渡。(4)复次有人言,是事非一切智人不能解,以人不能知,故佛不答。 “(5)复次若人无言有,有言无,是名非一切智人。一切智人,有言有,无言无。佛有不言无,无不言有,但说诸法实相。云何不名一切智人,譬如日不作高下,亦不作平地等一而照,佛亦如是,非令有作无,非令无作有,常说实智慧光照诸法如一道。人问佛言,大德十二因缘佛作耶?他作耶?佛言,我不作十二因缘,余人亦不作。有佛无佛生因缘老死,是法常定住,佛能说是生因缘老死乃至无明因缘诸行。(6)复次十四难中若答有过罪,若人问,石女黄门儿长短好丑何类?此不应答,以无儿故。(7)复次此十四难是邪见非真实,佛常以真实,以是故置不答。(8)复次置不答,是为答。” 白话翻译大致是:如果佛真是无所不知者,那么这十四类问题为什么不予回答呢?其原因是:(1)所问的问题本身不是事实所以不答,问题本身在常见和断见中都不存在,因此不给予回答。例如有人问你从牛角那里挤出来几升牛奶?这是“非问”,不应回答。(2)另外,佛家认为世界无穷如车轮,无始无终,都是处于因缘和合而成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一个所谓的“最初”。(3)还有,如果回答了这类问题,会对人无益,甚至失堕到邪恶之中,所以不给予回答。比如问题本身遮盖或违背真如实相(真如佛性)之理,就像所渡之处有鲨鱼、毒蛇一样,不应该通过这样的地方将人渡到对岸,应该首先在安隐无忧患的地方才表示可将人渡到对岸。譬如月亮是否为古人或“外星人”制造的问题,本身与修行的根本——真如佛性之理无关,相反还可能使人在猎奇的过程中妨碍证悟真如佛性之理。事实已经证明,有的人在对外星人等猎奇的过程中丧失了真正的自我,相信大脑之中的幻觉,从而导致了精神失常。这些都是应该吸取的教训。所以,回答或讲解这类障碍或违背真如佛性之理的问题,极易将众生引入邪路。(4)再有,如果有的事情非一般人所能理解、接受、清楚得了的,对这样的问题不应回答。为什么呢?因为讲解了这样的问题,徒劳无益或者适得其反。比如一个文盲问,请给我讲一讲高等数学好吗?如果给讲了,对对方是徒劳无益的。又比如,有人问修行很好的人,请问您在禅定中都感受到了什么?这是自证的内容,应不答。如果回答了,就像给盲人讲解太阳的光芒一样,对方难以理解,甚至认为在瞎说、欺骗自己。(5)如果有人将无说成有,将有说成无,这不是“一切智人”。一切智人,有就说有,无就说无。佛有不说成无,无也不说成有,佛只是围绕着真如实相(真如佛性)之理进行说明。佛为什么和“一切智人”的回答不一样呢?譬如太阳,无论高低、平地等一而照。佛也这样,不将有说成无,无说成有,而是常说真如实相(真如佛性)之理的智慧之光同一照耀诸法。如果有人问佛,十二因缘是佛做的吗?佛会说不是佛,也不是其他人做的,而是生因缘老死乃至无明因缘诸行。(6)另外对于回答就会有过错的问题,不应回答。比如有人问,石女黄门(不能生育的人,女称石女,男称黄门)生的孩子长得高吗?好看吗?这样的问题不应回答,只要你回答高低、美丑就是错误的,因为她(他)根本没生育孩子。(7)另外,问题本身是邪见,而佛所持的是真实正见,所以对问题置而不答。(8)另外,不回答就是对问题的回答,由此而不回答。比如,有恶人问:听说你很有修养,不和一般人见识,请说给我听听。如此不答即为答。 (一)世间常——有人说宇宙本身是有常的(能恒久存在)。(二)世间无常——有人说宇宙本身是无常的(不能恒久存在)。(三)世间亦常亦无常——有人说宇宙本身是有常的也是无常的。(四)世间非常非无常——有人说宇宙本身既不是有常的也不是无常的。(五)世间有边——有人说宇宙本身是有边的(有终端,有限的)。(六)世间无边——有人说宇宙本身是无边的(没有终端,无限的)。(七)世间亦有边亦无边——有人说宇宙本身是有边的也是无边的。(八)世间非有边非无边——有人说宇宙本身是有边的也是无边的。(九)如来死后有——有人说如来死后还有(保留了某种主体)。(十)如来死后无——有人说如来死后归无。 (十一)如来死后亦有亦非有——有人说如来死后既是还有也是归无。(十二)如来死后亦非有亦非无——有人说如来死后既不是还有也不是归无。(十三)命身一——有人说命(生命的主体)就是身体。(十四)命身异——有人说命不是身体。 “无记”是梵语avya^kr!ta的汉译,指无法叙述或说明的见解。“十四无记”,即指十四个超越经验认知层次的问题,无法加以叙述或说明,因此佛陀舍置不答。此词又名十四不可记、十四难。即:(1)世间常;(2)世间无常;(3)世间常亦无常;(4)世间非常非无常;(5)世间有边;(6)世间无边;(7)世间亦有边亦无边;(8)世间非有边非无边;(9)如来死后有;(10)如来死后无;(11)如来死后亦有亦非有;(12)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13)命身一;(14)命身异。依《杂阿含经》卷三十四所述,佛陀对外道以颠倒之见问难的十四个问题,皆不置可否,不予明确的答复。《大智度论》卷二称之为“十四难”,该卷曾解释佛陀不回答的理由,是因“此事无实故不答。诸法有常无此理,诸法断亦无此理,(中略)故佛不答”。  总之,这十四种问题是外道由于断常一异等妄见而产生的邪执。其中前十二项是就有无等四句而言,后二项是就一异而言。新译《华严经》卷二十一,更将前十二项就世间与我加以区分,而成十六种。
“无记”是梵语avya^kr!ta的汉译,指无法叙述或说明的见解。“十四无记”,即指十四个超越经验认知层次的问题,无法加以叙述或说明,因此佛陀舍置不答。此词又名十四不可记、十四难。即:(1)世间常,(2)世间无常,(3)世间常亦无常,(4)世间非常非无常,(5)世间有边,(6)世间无边,(7)世间亦有边亦无边,(8)世间非有边非无边,(9)如来死后有,(10)如来死后无,(11)如来死后亦有亦非有,(1)2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13)命身一,(14)命身异。 依《杂阿含经》卷三十四所述,佛陀对外道以颠倒之见问难的十四个问题,皆不置可否,不予明确的答复。《大智度论》卷二称之为“十四难”,该卷曾解释佛陀不回答的理由,是因“此事无实故不答。诸法有常无此理,诸法断亦无此理,(中略)故佛不答”。 总之,这十四种问题是外道由于断常一异等妄见而产生的邪执。其中前十二项是就有无等四句而言,后二项是就一异而言。新译《华严经》卷二十一,更将前十二项就世间与我加以区分,而成十六种。 ◎附︰《大智度论》卷二(摘录) 若佛一切智人,此十四难何以不答?答曰︰此事无实故不答,诸法有常无此理,诸法断亦无此理,以是故佛不答。譬如人问构牛角得几升乳,是为非问,不应答。复次世界无穷如车轮,无初无后。复次答此,无利有失堕恶邪中,佛知十四难常覆四谛诸法实相,如渡处有恶虫,不应将人渡,安隐无患处可示人令渡。复次有人言,是事非一切智人不能解,以人不能知,故佛不答。 复次若人无言有,有言无,是名非一切智人。一切智人,有言有,无言无。佛有不言无,无不言有,但说诸法实相。云何不名一切智人,譬如日不作高下,亦不作平地等一而照,佛亦如是,非令有作无,非令无作有,常说实智慧光照诸法如一道。人问佛言,大德十二因缘佛作耶?他作耶?佛言,我不作十二因缘,余人亦不作。有佛无佛生因缘老死,是法常定住,佛能说是生因缘老死乃至无明因缘诸行。复次十四难中若答有过罪,若人问,石女黄门儿长短好丑何类?此不应答,以无儿故。复次此十四难是邪见非真实,佛常以真实,以是故置不答。复次置不答,是为答。

文章TAG:无记  无记于事错的哪一个字  
下一篇